-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社区的治安状况调查报告3篇
2021 社区的治安状况调查报告 3 篇 社区的治安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推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于 20XX 年 2 月至 20XX 年 5 月,对 xx 社区所管辖小区治安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从总体看,管理有序,防 范得力,安全形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小区混乱不堪,治安形势比 较严峻,尤其是盗窃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从调查的九个 小区来看,治安状况良好的约占 50%,较好的占 30%,一般或较差的占 20%。xx1 村、xx2 村、xx 新村和 xx 花苑等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治 安状况一直良好。有些小区虽然硬件略有不足,但由于居委会领导重视,防范严 密,群众对治安状况比较满意,如 xx 东部的自建小区、和西部的 xx3 村等。一 些新建成的小区基础条件较好,但在防范工作中还有些经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 加强,像 xx4 村,但还有如 xx5 村、xxxx 生活区等个别小区治安状况大不如前。 一、xx 社区搞好社会治安基本经验 xx 社区在搞好小区治安方面主要做好如下措施: 1、小区治安管理主体一元化。各小区有明确的管理机构,有统一的物业公 司(xx 物业)。责任十分明确,呈现出有人管、认真管的局面。治安工作井井有条, 资金投入到位,人力配备充实,安全责任明确,防控任务落实,小区的综治力量 集中,作用明显,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居民倍感安全。这一类小区有如上提 到的 xx1 村、xx2 村、xx 新村和 xx 花苑等。 2、居委会领导重视。xx 社区辖管小区共九个,分别是:xx1 村、2 村、3 村、 4 村、5 村、xx 小区、xx 新村、xx 花苑和 xxxx 生活区。虽然管辖范围较大,但居 委会领导能够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中间,倾听居民对社会治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居民们提出的建议及时落实到位,暂时有困难不能落实解决的,居委会领导 也会给出明确的解决时间表,得到了广大居民们的欢迎。 3、防范措施严密。每个小区都配备了不少于两名门卫,有些条件好的小区 如 xx 新村和 xx 花苑还安装了电子监视系统,社区建立了治安联防队等组织,形 成了一个立体交叉防范网络。治安联防队做到每天配合派出所值班和巡夜,门卫 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对进出小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确保了小区治安稳 定。 4、资金投入到位。xx 社区每年投入到治安方面的资金占社区各项资金投入 的 20%以上,为社区治安工作的稳定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 2010 年起,社 区投入巨资为每个小区都新建了停车库,做到一户一间车库,使原来频频发生的 自行车盗窃案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一些新建小区如 xx 花苑还为每户人家免费安 装防盗门窗,进一步确保了小区安全。 5、人力配备较足。按照小区的规模不同,每个小区都配备了数量不等的居 民小组长,配合居委会做好小区人员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外来人口的登记工作。 每个小区还建立了老年护卫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定时为居民提供服务。 条件好的小区,如:xx 新村和 xx 花苑还设立专职治安员,具体负责本小区治安管 理工作,为小区治安工作的稳定提供了人力保障。 二、xx 社区治安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小区治安管理主体多元化,小区环境混乱。 这类小区住户来自不同的单 位,即几个单位的家属楼混合在一块形成小区。单位与单位之间、住户与住户之 间矛盾纠纷不断,大都从各自利益着想,站在不同的角度,认识上、行动上存在 较大分歧。表现为管理主体难统一、难协调,形成不了集中管的格局,因而出现 了无人管、不愿管、很难管的现象。有的小区对治安情况无人问津,有的轻描淡 写,有的干脆与安全问题脱离干系,不愿负责任,不想*手治理。如:xxxx 生活区 环境狼籍,无门卫、无巡逻人员。小区明牌告示[丢失东西自负",从而酿成了多 起治安事件的发生。xx5 村入室盗窃时有发生,居民怨声载道。 2、小区治安队伍待遇不一致,导致了防控人员工作责任心相异。治安工作 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有时以生命为代价,给予*卫人员一些特殊的岗位津贴,也 是合情合理的,只有责权利相统一,才能调动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更好地完成 各项防卫任务。然而辖管小区的情况喜忧各半。对于治安人员待遇到位的小区, 如 xx 新村、xx 花苑等,这里的*卫人员工作责任心强,标准高,防范有力,小区 治安环境显然很好。相反,给*卫人员待遇拖欠、扣留、口惠而实不至的单位, 久而久之,形成了精神不振,工作涣散,不负责任,造成防范不力,事情不断。 如:xxxx 生活区等。 3、小区出入人员复杂化,增加了治安防范难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小 区空房向外出租现象十分普遍,且数量不小,这就形成了小区内出入人员身份、 职业、道德呈现多样化。据了解,这些租房的人员,有外来流动人员,也有本市 的常住人口,有做生意的,也有打工的,有非法搞传销的,也有读书求学的,有 以收废品谋生的,也有违法犯罪逃避公安机关打击的。总之是形形**、包罗万象。 其特点是,居住期一般较短,道德品质不一,*难度较大,增加了安全防范的难 度,造成了小区安全隐患多、案件多。 4、小区住户认识多样化,阻碍了治安工作的进展。由于小区住户的思想认 识、*觉悟有差异性。他们围绕自我利益考虑,说话做事的出发点不同,[以邻为 壑",在对待安全问题上,有的人观念落后,大局意识淡漠,没有集体主义,缺 乏无私奉献精神,做事只愿[自扫门前雪",对小区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熟视无睹, 公共义务不以为然,无动于衷。虽然这类人只占少数,但阻碍着小区对治安防控 的统一部署、集中整治、综合力量的实施。表现在:有关费用不积极交纳,有关 安全的事情不配合、不支持,甚至为了私利从中作梗,争当[绊脚石"的角*,严 重影响了小区的治安工作。如:xx5 村。 5、小区治安防控物质基础不同,影响了治安工作的效果。有的小区成立时 间较久,治安资金投入偏少,这是客观事实。部分小区目前防范物质基础十分脆 弱,门房、围墙、车棚、消防器材、*卫器械等还严重不足,至于高科技防控设 施更是欠缺,普及率极低,有的小区甚至连大门都已经破旧不堪,这种情况不仅 影响了小区的安全质量,也使[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治安工作方针难以贯彻落 实。 三、对于 xx 社区搞好社会治安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1、明确治安管理主体,形成集中治理的格局。 只有把管理的主体落实了, 才能把小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完成好。对于社会型小区来说,应充分发挥物业公司 应有的职能,实现小区的全面管理。对于单位型没有统一管理的小区,通过友好 协商,上级行政命令的方式成立唯一的管理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以有利 于小区治安防范工作的开展。 2、依托社区居委会抓好小区的治安工作。社区居委会应在小区的治安工作 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应确立社区居委会对小区的领导地位,这样,才会[纲 举目张",事半功倍,更有效地推进工作。居委会要对小区内的居民情况[了如指 掌",经常深入居民中间,了解小区治安情况,将治安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3、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治安工作中的主力*作用。在治安工作中,只有以公 安机关为主,辅以治安联防队、小区安保队等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才能有效 地打击犯罪分子,保一方平安。对于小区应确保*务进社区,实现[人员、时间、 任务、效果"四落实。积极探索发展保安服务业,在努力解决当前*力不足的同时, 要研究可行办法把社会剩余劳动力资源和社会闲散资金吸纳到社会治安工作中 来,保障社会治安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4、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防群治的自觉性。采取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 开展丰富多*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安全创建人人有责的意识,充分发挥治安大 队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可以利用黑板报、广播、网络等媒介,采用有奖征稿等 形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几个治安管理薄弱的小区可以联合起来,统一管理小区 的治安问题,营造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5、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加大综合性防控力量。安全工作是一项全民义务, 只有建立并完善护楼队、巡逻队、应急小分队等各种群众性防范组织,编织一张 横向联合,立体交叉的群众性防范大网,才能有效地保障小区平安无事。加强社 会治安综合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要在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建章立制,规范他们的行为,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 6、以人防为主、加大物防、技防力度。安全防范工作一定要任务落实,责 任到人,在工作谋划上多动脑子,多想点子。在物质上应固强补弱,加大对门房、 围墙、车棚、防盗门窗上的投入。同时要搞好技防,提高治安防控的技术含量。 运用高科技的防控手段,加大防控力量,提高治安工作的效果。 搞好社区治安工作,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同志社会主 义荣辱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创新思路,与时俱进。要在居民心中树立[小 区治安好我荣,小区治安差我耻"的思想。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 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好 xx 社区的治安工作。要突破旧框框,根据当前面 临的实际问题,创新社会治安工作的思路和手段,让 xx 各小区在天更蓝、水更 清、地更绿、居更佳的同时,社会治安更好,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 利益,为[建设新 xx,实现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社区的治安状况调查报告 加强社区治安工作,努力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的治安环境,是社区建设 的一项要务。尽管相关部门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进 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少可借鉴的工作经验,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 决。 一、社区治安问题情况介绍 1、社区居住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使得社区治安更加复杂化。近年来,随着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 口急剧增加,给社区治安管理带来新的问题。由于流入人口的居住不稳定,给治 安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城市中无业人员闲散于社会,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这类人群以青少 年为主体,也有部分下岗人员,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部分人终日无所事事,收 入无着落,就干起犯罪勾当。还有些浪迹社会的青少年,本身思想意识有偏差, 再加上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袭,为追求享受,没钱花就去偷去抢,有些甚至结成 团伙,犯科作案,危害群众,破坏社会稳定。 3、群众居住格局改变,给盗窃作案有更多的可乘之机。当前城市居民大多 以居住商品楼房为主,且大多没有实行封闭式管理,同一楼层或同一楼道居住的 人大多是门一关,互不相干,彼此联系和交流甚少,这就给不法之徒提供了犯罪 得手的机会。 4、社会防范体系不完善,不能及时有效遏止犯罪事件的发生。首先是认识 上有偏差,有些部门、有些人认为抓治安是公安机关和居委会的事,因此参与齐 抓共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其次是管理力量不足,就派出所来说,目前 1 名民警负责联系 1至 2 个居委会,其单枪匹马要承担起指导一个社区的治安工作, 在时间和精力上显得不足。 二、社区治安处理办法 1、建立完善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宣传 动员,使社区所辖的每一个单位、每一户居民、每个人都达成共识,即管好社区 治安,确保社会稳定,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治安共建 活动。其次,是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的作用,整合好社区治安力量,形成相关部 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治安工作格局。 2、构筑坚实的治安工作基础,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法制环境。运用多种形 式,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社区居委会要与上级相关部门 紧密配合,经常性开展这类宣教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 身权益的能力。 3、积极开展民事调解工作,消除社会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社区居委会要 选拔思想好、责任心强,而且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担任调解干部,同时上级要 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调解干部的综合素质。调委会在开展民事调解工作 外,应特别注意抓苗头抓动态,及时化解矛盾,努力提高调解率,严防民转刑案 发生,维护社区安定团结。 4、依靠社会的力量,成立有居委会干部、离退休人员和居民积极分子参加 的帮教小组,建立并落实帮教工作责任制,积极有效地做好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 和安置工作。同时大力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加强对重点人口的监控。 5、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 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丰富多采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吸引更 多的居民群众参与,从而提升市民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努力减少犯罪的发生。 社区的治安状况调查报告 一、 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社区特点 (一) 社区性质的双重性 从居民、地区、共同关系、社区组织、社区意识等社区构成的五大要素理解 高校及周边地区环境,可以将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是培养 高素质人才的场所,高校内外的“居民”,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 化知识水平,所以高校及其周边地区在文化形态方面对于其他社区会有示范作用 和辐射作用。同时,高校及其周边地区又有与一般社区相同的性质,校内外的居 民,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与一般社区居民同样的生活需求和安全需求。所 以,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所形成的社区具有文化社区和一般社会的双重属性。作为 文化社区,它对于城市其他社区具有文化辐射的影响作用;作为一般社区,它同 样需要接受管理,社区居民也需要接受与其他社区相同的生活服务、安全服务和 教育服务。 (二)校园内部的小社会性 高校既是人们集聚其间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特殊区域,又是教育管理的一个 单位,更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具有复杂人际关系的社会群落。无论教育改革使 得高校在办学形式、学生来源、人员结构、学术交流等方面发生怎样巨大的变化, 校园的小社会性质一直没有改变。作为小社会的校园,学生、教师、管理人员、 服务人员在一起工作、生活。发展中的校园中,基建项目不断,施工人员常年在 校内施工,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大量增加。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实行多渠道办学, 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师生管理人员、服务人 员间的交往,构成复杂的社会性的人际关系。高校管理机构的行政性质,高校管 理的向前进层制,教学科研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但校园并不完全是封闭化的 特殊社区,校园与校外是密切沟通的。校园内的建筑施工人员更是些暂住人员或 流动人员,另一方面,教育改革,校园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化使得校外的企业和 人员越来越多地介入校园生活。校园是一种特殊的小社会,同时又是大社会的组 成部分。高校的形象评价采用社会标准,这些标准以社会需要为基准建立,从一 个或几个侧面标明一个高校的地位,另外,高校管理应该采用社区———社会型 管理模式,这是由高校具有的小社会性所决定的。显而易见,高校因其文明程度 使得其更容易成为“居民”具有一定社会心理归属感的场所,较为容易形成自主 性的组织,而“我们有较为急迫的必要在较为宽广的领域中发展具有自主性的市 民组织” 。 (二) 社区建设依托的特殊性 我国形成了区、街、居三级法定性社区和三级社区组织体系,根据多年借鉴 国外“社区 发展”的基本理念,结合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明确提出了“社区 建设”的口号,逐渐建立了“两级 政府 (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 级落实(市、区、街、居)”的新体制可以看出,街道、居委会 是我国城市社区建 设的主要依托。但是,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社区建设具有比较特殊的社会依托。 首先,校园内部社区建设基本上独立于市区街道政府行政部门,主要以高校自身 的管理机构为依托,根据高校的建设规划和管理计划而确定。 二、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管理的性质定位 (一)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管理属于公共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的有效活动,高校作为教育单 位,归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但高校校园的社区治安主要归属于地方治安行政 部门管理。从社区治安的角度看,高校治安既包括人的安全,也包括高校资源的 安全,高校是社会教育资源的载体,社会教育资源属于国家和公民所有,高校提 供的教育服务是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其管理者行使的是公共行政职能。高 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就是要通过正确处理高校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社会 关系,使高校及其周边地区保持平稳安全,保障高校内部的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 行,保障校园内外工作的人们及其所拥有的财产安全,生活正常有序。高校及其 周边地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总有治安问题存在的可能。高校社区敏感性强,一 旦出现问题不良影响广泛,更需要减少或杜绝各类治安问题的发生。有效的管理 是治安问题防控的关键,所以,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问题的防治需要进行治 安管理。校园及其周边地区都是公共治安秩序管理的主要区域是整个社会治安工 作的一部分,搞好校园内部及周边地区的治安,可以为教学、科研、建设等项工 作创造优良的环境。高校要树立积极预防的观念,防止和克服社会治安与己无关 的认识,不断清除诱发犯罪的原因和条件,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在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高校周边社区治安管理要重视文化安全的管理 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校园“居民”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他们的 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为社会其他成员所效仿,因而形 成一定的文化风尚。无论从校园文化的角度还是其对社会文明的影响角度,高校 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的好坏都与社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对高校及其周边地 区的治安管理应该重视文化安全方面的管理。从治安管理角度看,文化安全主要 是指文化设施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文化人物安全和文化物品安全等方面。当然, 高校本身即是文化设施。从安全保卫的角度看,高校内的场馆设施、教学科研设 施及设施内的各种文化设备,应该是治安保卫的重点目标。高校内文化活动频繁, 文化活动不仅会造成校内人员的活动规律变化,还会促进校外人员大量进入校园, 给治安保卫工作带来新的内容。高校的专家学者是社会的财富,一些文化人物在 社会上有很高知名度,作为公众人物,对他们的保卫工作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三、高校周边社区治安需要长效管理 治安长效管理是指在综合考虑历史、地理、 人文环境等条件,按社会管理的整体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选择最合适的 管理方式,以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优的治安管理效果。治安长效管理机制是具 有持续效应、综合效能的一种社会管理机制,需要具有前瞻性、规范性、全局性 和综合性,管理方式上应该上下联动、内外结合、条块协调、标本兼治。长效管 理应该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时空概念,对管理提出数年、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跨 度内健康、有序发展的高要求;二是质的概念,使管理更突出其有效性,即管理 要突出效果,产生效益;三是扩展的概念,其内涵从单一的市政管理扩大为广泛 的综合的城市管理。社会治安长效管理正成为当今城市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是体 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既不等同于原来意义上的治安行政部门的职能管理, 也不是一般治安管理的简单延伸,不仅有时间、空间的新。 (一)高校及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治安长效管理是高校和社区稳定发展的需要, 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要创造良好的效益必须有稳定安全的环境, 高校内外的师生居民也需要有稳定安全的环境才会有安宁的工作和生活。其次, 高校治安的特殊内容需要长效管理。高校是特殊的文化社区,对高校的行政管理, 不论是教育管理还是治安管理,都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和文化形态。对高校及其周 边地区的治安进行全方位的长效管理,才能真正保障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 长期发展,持续取得优良的效益。最后,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长效治安管理有利 于促进城市(或市镇)的长效治安。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既是社区也是更大社区的组 成部分,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稳定安全是城市(或市镇)稳定的重要条件。高校及 其周边地区实现了长效治安,对于整个城市(市镇)的长效治安既具有示范作用, 也具有促进作用 (二)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可行性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长效管理已成为城市(市镇)建设的基本理念,受到 各级管理者的重视。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进行长效治安管理,易得到各方面的理 解支持,这是顺利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其次,社区建设的蓬勃发展为高校 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 区、街)、四级落实(市、区、街、居)”的体制容易在高校及周边环境管理中发挥 作用。高校自身的行政组织在这一治安管理体制中能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双 方结合容易形成治安管理上的合力。最后,高校师生组织纪律性强,日常活动的 区域范围相对固定,师生群体的自我认同和相互识别使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成为特 殊的社会和社区,这种社区人群结构的特殊性有利于治安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三、建立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机制 (一)积极开展有关高校周边社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理论研究长效管理正在成为 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但目前对长效社会管理的目标、体制、运行机制等认识比 较模糊,从理念到理论再到具体实践,建立长效治安管理机制,需要认真探讨的 内容还很多。应该积极开展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理论研究,大胆 借鉴吸收国内外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有益经验和成功模式,结合高校及其周边地区 的社区特点,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机制。 (二) 明确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目标和体制 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实行长 效治安管理,其目标就是要达到高校社区和高校周边地区社区的长效治安,即实 现高校周边社区的长久稳定安宁,保障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有长期稳定 安宁的环境,保障高校师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和周边社区居民长期都有稳定安宁的 生活环境。为了达到这样的长期目标,需要有长期稳定的能取得优良效益的高校 及其周边地区的社区治安管理体制。在公安行政部门的分工分层管理体制下,政 府教育行政与治安行政的相互配合,治安行政与高校行政的相互配合,校内治安 管理与校园周边治安管理的相互配合,应该是高校及其周边地区长效治安管理体 制中的重要内容。 (三)建立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 一个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合理的管理体制, 而且也需要有健康的组织气候。组织一方面受组织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组织 中个人因素的影响,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归根结蒂,要靠具体管理制 度的落实和管理者具体的组织实施。笔者认为,长效治安管理必须重视对形态管 理的建设,这种建设主要通过机制体现出来。机制不仅可以保障管理制度也可以 使管理者的自由裁量受到有效的制约。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的形态管理,主 要应抓好文化形态和环境形态的管理。文化形态的治安管理效能的积极发挥,容 易使各项治安管理制度管理应从文化形式的组织入手。在这里,限制不是恰当手 段,提供多样化的、适应“居民”健康发展的文化选择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对 校园及其周边社区,应积极倡导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师生和其他居 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形态的管理则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来倡导和实施, 其物质性特点和物质与文化的交融性更具有操作性和明示性。校园环境和社区环 境中的建筑面貌、设施设备、场所场地、道路树木等等,管理的文明化、条理化 和规范化,都有利于实现治安长效管理的目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