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个意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个意识”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个意识”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不断的变革中鲜活个性,张扬生命,我守着这块“麦田”默默耕耘,深切地认识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师心中必须明确“六个意识”:文本意识、人文意识、整体意识、主导意识、训练意识和拓展意识。这些意识的确立和增强能提高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自觉性,使我们教师能更清醒地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展开阅读教学。‎ ‎  一、文本意识 ‎  文本,不仅指一篇课文的内容,还包括了插图、练习、生字卡、配套读物等内容。它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是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增加文化积淀、陶冶思想情操的基本教材,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语言材料,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凭借。就文本意识来说,包括对文本作用地位的认识、使用文本的价值取向以及文本使用的策略和方法的自觉性等。‎ ‎  教师只有先于学生对文本语言有一番“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走进文本的深处,与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受到理的启迪,情的感染,道的熏陶,师生对话时才能恰当引导,画龙点睛。‎ ‎  文本意识不仅就文本本身的解读而言,更重要的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应该围绕文本确定教学重点,一节阅读课的不同阶段,确定教学重点也应不同。在初读课文阶段,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整体、准确地感知文本的意义;在理解课文阶段,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本的内涵;在拓展课文阶段,也应该紧密围绕同文本的对话而展开,立足文本,讲求实效,不作漫无边际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重点明确,加上引导得当,学生不但理解了文本的人文内涵,还领悟到了文本言语运用的精妙,也为日后的写作表达进行了积累。‎ ‎  二、人文意识 ‎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意识,是进入新课改后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熏陶是通过优秀作品的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因此可根据文本的特点,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去感动孩子。例如《小珊迪》一文很感人,讲述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的故事。我抓住小珊迪的每一句话来指导朗读:寒冬腊月,珊迪为生计乞求路人买火柴;临死前,珊迪不忘那应找还的一个便士。通过引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始终引领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赏析感悟和运用中来解读人物形象,于是,这位贫穷而又诚实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眼前。在自然渗透、潜移默化的自主阅读中,师生共同获得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 ‎  文本的人文精神是要让学生通过多元解读、自主体验去接受,实现教育无痕化。每一篇文章有着不同的思想内涵、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不同的个性体验、价值取向、文化底蕴使其对阅读文本也有不同的思想认识,让学生细细品味,他们会有不同的体验,会有多方面的感悟。‎ ‎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绽放异彩!‎ ‎  三、整体意识 ‎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如果组成文章的词句、语言离开了这个语境便会失去它原有的魅力。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悟,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处理要有整体意识,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并不是不能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局部进行分析,而是要求这种分析必须以文章的主题统领,顾及全篇,要有课文的整体感知,对语言的理解始终要从整体中来,回归到整体中去。如何从整体入手,细细想来,要抓好以下几点:‎ ‎  1.反复朗读文本。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们会发现文本已经熟记于心。的确,读书是教师从整体把握文本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现文本的内涵所在。要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基本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直觉地体味“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 ‎。所以在学习课文时要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认真,读得静心,全身心地沉浸到文本之中,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样,学生就能在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  2.理清一条主线。各类文章,不管内容简单还是复杂,总是根据一定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的。所以,“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阅读,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领悟作者构思文章的匠心和谋局布篇、遣词造句的功力。文章的思路,有的直接明了,有的隐含文中。这就需要教师理清头绪,以备在课堂教学中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 ‎  3.找准一个切入点。就语文教学来说,切忌一个“散”字,东碰一下,西摸一把,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 ‎  四、主导意识 ‎  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语文的习得必须由学生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而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进行点拨、引导、激励。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 ‎  1.要关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主导的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也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主体性的一种心理表现。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育的外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可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和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  2.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突出主导作用。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要充当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疑惑,遇到困难,这时的引导与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飞跃。如:我在教《月光曲》时,课堂上曾出现过这样的师生对话:‎ ‎  生:“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琴呀?我不明白。”‎ ‎  师:“盲姑娘听贝多芬谈了一曲后说‘弹得多纯熟呀!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想想,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说,为何能从琴声中听出弹琴的人来呢?这时贝多芬的心情又怎样呢?”‎ ‎  学生积极思考,但一下子回答不出来。这时我并不着急,而是讲了俞伯牙弹琴觅知音的历史典故,启发学生明白盲姑娘像钟子期一样,是贝多芬的知音。贝多芬既同情盲姑娘,又把她当成自己的知音,所以心情很激动,愿意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通过提问、补充,引导学生理解“贝多芬的心情”,走近这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但解决了重点、难点,学生也兴趣盎然,思维也得到了开拓。只有适时、适度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  3.要强化主导地位,还需要发挥激励评价机制。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科学的评价,进而让学生明确不足,找到努力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是常有的事,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化腐朽为神奇”的最佳契机。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激励方法,做到“因人而评”:对待缺乏自信、基础较差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其参与,帮助其提高;对待有潜能、基础较好的学生,评价应重在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对待缺乏思考,盲目冲动的学生,评价应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快地提高语文素养,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  五、训练意识 ‎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相关形式的作业练习,促使学生“内化语言”和“迁移语言”,达到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所以训练对于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掌握好以下几个训练原则:‎ ‎  1.重视语言的积累。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初步阶段,语言的积累非常重要。传统的读、抄、背、默不能轻易丢弃。现有的文本语言、课外阅读篇目都可以成为积累材料。每天的两分钟预备铃,我会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背诵交流,开成语火车,背名言警句,诵优美片段……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每天午间要求学生“静悄悄地读书半小时”,回家摘抄当天最喜欢的片段,第二天互相交流。几年来,在读书、背诵、摘抄、默写过程中,学生们积淀了丰富的语言基础。‎ ‎  2.重视转化与表达。把语言积累内化为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文本,抓住契机,创设情境,适时、适度地提供学生运用语言的训练。‎ ‎  有层次、讲方法的语言训练,能有助于学生把书面知识转化为自身语言。语文课就该是“语言学习课”或者是“语言训练课”,而不是作品分析课或是阅读理解课。阅读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教会学生掌握利于终身发展的有效方法和良好习惯,如:阅读与倾听、阅读与思考、阅读与动笔、阅读与表达等等。对这些习惯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及方法的掌握,教师应持之以恒地重视训练与培养。‎ ‎  六、拓展意识 ‎  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语文是各门学科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最有人文色彩,也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在我眼中,理想的语文课,教师可以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或者把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或者引导学生就某一学习内容生发开去,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在这里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意识应立足文本,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地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拓展:‎ ‎  从课题入手。以《眼神》一课为例,一上课,我便紧扣“眼神”,先出示了一张贫困山区的小姑娘的照片。照片中的她手握铅笔,抬起头,睁大双眼,好像在对我们说:“    !”围绕课题,通过“眼神”的课题拓展,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于课文学习之中。可见,拓展并不一定放在教学的尾声,也可以从课题入手,以情激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文本之中。‎ ‎  从内容着手。《家乡的桥》一课中,有一节写到了许多桥的名称,并用了一个省略号,我就从这个标点符号入手,先让学生知道这个符号的作用(省略了其他的桥名),接着让他们说说除书上以外的其他桥名。孩子们还列举了黄浦江上的几座大桥。没有讲完全的内容他们会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去补充,去了解。于是,我也就趁机布置了一道课外题:以小队的形式去调查上海的桥名和历史。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去接触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发现、探究新知识。‎ ‎  从孩子的需求入手。每个孩子由于生活的环境、受教育的方式、接触的人群、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的需求也不一致。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拓展作业。‎ ‎  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拓展意识是发展学生思维、扩大知识含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拓展训练仍将立足文本而行,而且不仅仅是文章思想和内容的拓展,同时更要注重语言的实践与运用。离开文本的拓展必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学生并无益处。‎ ‎  语文教学,迸发的是教师的激情与智慧,展示的是学生的才华与个性,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六个意识”并非割裂独行,而是互为相通。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这片土地上日益增强这些“意识”,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