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是生活的语文——高中古代诗歌教学探究
语文论文之语文,是生活的语文——高中古代诗歌教学探究 刘应通 【内容提要】语文学习,不应该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否则,文章的灵魂精华跟学生永远都是近在咫尺,相隔万里;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有课本,应该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语文是看得见的,听得见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案例,探寻在新课改中如何实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学会运用,自觉的运用,乐在其中,趣在其中,成就感在其中,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 生活 古典诗歌 教学 我们常在讲“教学相长”,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只有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才会生动,并且会有很多教案预设以外的、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而学生主动参与中生成的智慧,也促进了老师教学的提高。我想,这也是新课改中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的结果,很好的诠释了“教学相长”的实现途径。语文教学,如何探索和践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这一要求?语文不应该是只有课本,应该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语文是看得见的,听得见的;书本中的语文,是生活的文字化的艺术。让学生学会运用,自觉的运用,乐在其中,趣在其中,成就感在其中。为此,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在教学古典诗歌鉴赏的时候,我做了一点尝试,效果还不错,写出来供同仁指教探讨。 一、如何把学生从课堂带入生活?它的意义何在?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一条叫“水磨河”的河畔,背后紧邻着一个孤零零的小山丘,因为有一边特别陡峭,所以山丘看起来只有一半,当地人都叫它“半边山”。山丘上树木葱郁,环山还有一条曲折的林荫小道。是老师和同学们休息时常去散步休闲的地方。于是,这样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便成为了我的课堂教学素材。用这样的素材备课讲授,应该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我想,在老师与古人之间,学生可能更能体会出自己熟悉的老师的心境吧。在诗歌教学中,尤其在诗歌的手法技巧、意境、情感的解读方面,会让师生都会觉得有余地。另外,这样的实例,还会活跃课堂,增强学生阅读鉴赏的成就感,调动学生思考、参与的积极性。 经过一番思考,在进行诗歌的技巧手法、意境、情感主旨的教学时,我创设了以下的教学素材,作为本节教学的铺垫。 其一 1.教师示范引导: 春夜即景 当代 刘应通 半边山上半边月,水磨河畔水磨声。闲来懒较功利事,且自信步沿溪行。 白日小径寻幽处,夜是清辉浸芳林。误把桃花作杏花,一树嫣红一树春。 2.教师出题。(考查内容:诗歌的技巧手法、意境、情感。) (1)诗歌首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描绘了怎样意境?(4分) 【参考答案】①动静结合(衬托或以动衬静)的手法。②通过描写半边山上的弦月,水磨河潺潺流响的水及水磨转动的声响等意象,用对仗工整的句式,描绘出一种清幽闲适、恬静和谐的意境。(划线处每处1分,意思接近即可) (2)从全诗来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①“闲来懒较功利事,且将信步沿溪行”表达了作者在忙碌工作后休息中的一种闲适的心境;②最后两句,月光的清辉让作者把桃花误看作了杏花,既衬托出月光的柔和环境的清爽,也表达出作者久在樊笼里中外出寻春,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惊喜之情。(每点2分,要言之有据,有具体分析。) 由于学生对出题人和所阅读作品的作者非常了解,在我给定了他们答题的规范模式后,学生把这两个题很快并且很准确的就解答出来了。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快乐和成就感,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的语文、语文中的生活呢? 其二 由于今人与古人年代相隔久远,古人与今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然有很大的区别,在情感表达、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周遭世界的看法都会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看清时代背景,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去理解是人的思想情感。当然,诗歌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表情达意上有他特殊的形式和技巧。用古人的手段来展现今人今事,我想会更快走入诗歌的内心。理解诗歌中使用的手法技巧、思想感情等。鉴于此,我在教学怀古类诗歌的时候创作了如下素材,作为引入铺垫。 1.教师示范引导: 夜宿西安故都1 当代·刘应通 一轮初升惊鸦噪,掩门迷踪故城桥。秦砖汉瓦今安在?梁宫周阙亦已老。 从来赫赫帝王业,亘古铮铮枪剑刀。都随清风歌舞去,唯留明月听童谣。 (注解①:09年暑假去西安旅行,参观了西安的一些名胜古迹,夜晚天热,出门散心有感而作。) 2.教师出题。(考查内容:诗歌的技巧手法、意境、情感。) 分解动作: (1)全诗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议论。 (2)首联写了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 ①以动静结合的手法,②写初升的圆月、惊飞的鸦鹊、故城桥等,营造出一种清冷幽寂的意境。 (3)后三联主要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想象、对比:想象故都往昔的繁华,盛衰今夕对比。②作用: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的艺术空间,突出历史时间的永恒,和富贵权利的短暂 。 (4)诗歌揭示了什么哲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①揭示出历来帝王霸业的开创都附带着血雨腥风的杀戮和人民的苦难,但历史上没有亘古永恒的富贵权势,任何事物在历史时间面前都是短暂一瞬的哲理。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叹。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从生活到书本,再从书本到生活的过程。如何将学生带入书本,然后又带出书本?教师不仅仅要能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还要能结合所教内容身先士卒的去实践创作,合理寻找有利于教学的生活素材,那么,我们的语文就不会让学生觉得学起来无味,也不会让学生觉得文学的东西无规律可循,最主要的还在于它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从生活走入文本。 学生能积极参与写作,并交给老师修改,是一件难得的事。对于学生,先不提格律要求,在试手时,从绝句开始,只要符合诗歌体式,能写出意境,运用恰当的手法技巧写出诗情、诗意来就算。对学生写的每一首诗歌原稿,我们都在诗歌鉴赏的课堂上针对不同的题材和主题进行集体修改:先是自评,介绍个人写作的情况,然后是他评,最后是教师评价,针对提出的意见,集体修改。最终形成一个集体的评价赏析——这个工作一定要按照给定的要点进行,以训练和巩固学生评价鉴赏的能力。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每一个人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一举多得。这项工作,一般一节课一首,课前五至八分钟即可完成。而且,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有一个期待。积累一定数量的时候,给学生编印成集,以作留念,回味无穷。 以下遴选了部分经过修改的学生试手作品和形成的集体评价,以作探讨。 落花吟 (2011级25班吴贞) 一番风雨朱颜老,落红飘零水自绕。花枝犹且愁风露,生离死别谁可告。 【赏析】经历了一番风雨,花落憔悴,而流水无情,仍悠闲自流。花枝在风露中也显得消瘦愁苦的样子,那与花儿的离别及自身的遭遇而伤感,又向谁去诉说?用象征(隐喻)及拟人的手法,塑造了落花经风雨霜露(备受生活挫折)凋残的形象,表现了一种无人理解告慰的孤独寂寞之情。(可是诗人自比,也可以是表达诗人对这一形象的同情。) 踏雪寻梅 (2011级15班 蒲鹏飞) 寂寞梅开不胜寒,江南残雪断桥边。不似去年繁华景,瘦影寒潭两相看。 【赏析】寒冷的冬季,江南断桥边,一枝开放的梅花,不是傲霜凌寒的形象,而是在风中凋残得瑟瑟发抖。让作者回忆起去年这里的景象,已是今昔两样,现今这瘦影孤单的梅花对着冰冷的湖水孤单落寞的自照。全诗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好景不再的伤逝,隐喻人事变迁,世事无常的现实。 月夜 (2011级15班蒲鹏飞) 秋夜凉台书此封,尺纸文头至尾空。玉阶绣阁浸霜露,相思尽在月明中。 【赏析】秋夜透着凉意,一个闺中女子,手握纸笔,想要给远方的人写一封书信,思绪万端,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落笔,直到夜深,那窗外的露水打湿了台阶,浸湿了闺房的窗纱,以至整间屋子都变得凄寒,终还是就此作罢,这样深深地思念只有看着皎洁的明月来寄托了。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景物烘托人物内心的孤独愁闷。塑造了一个因相思孤独之苦而长夜无眠的思妇形象。 月夜独思 (2011级15班 杨小康) 常记月下晓欢畅,清风玉盏话孟光。又是一年花开日,伊人何为独彷徨? 【赏析】开篇以“月”字点题,收尾以“独”字呼应。开首一句写:常常想起那月下欢聚的场景,第二句紧承上句写具体欢聚的内容,在风清月明的夜晚,鲜花在朦脓的月光中,伴着清风跳舞,女子与自己的丈夫把酒言欢,还谈起梁鸿孟光夫妻恩爱如宾的典故,其乐融融。这是回忆,虚写。后两句,花儿按季节时令又开放了,勾起女子对往年此番景象的回忆,然而却已物是人非,只能独自一人徘徊消愁。这是现实,实写。用虚实结合、今昔对比的手法,塑造出一个孤独寂寞的思妇形象。结尾作者本来知道答案却用疑问结束,这样的美景,为什么你一人独自彷徨呢?意味隽永,耐人寻味。 下面两首诗歌是同一个学生在修改中形成的,前后形成两个不同的形象。比较构思: 咏金菊 (2011级15班赵薇) 墙角蒿里独一花,羡煞众芳金袈裟。露重西风斗妖邪,不比唐曾风流差。 咏 菊 (2011级15班赵薇) 楼脚蒿里独一丛,艳阳金甲香益浓。露重晓寒何惧哉?风姿愈健会西风。 这个同学在写菊花时为了写出菊花的形态和精神风格,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意象来咏菊,风格迥异,构思各有所长。 三、教学反思。 古典诗歌阅读鉴赏教学中应注意几点:一、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二、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之间要搭建起一座感情沟通的桥梁——从现实与诗歌具体情境的转换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教学方法可以从生活中借鉴。三、明确考点要求和答题规范要求,选择典型例子引导,以期学生能触类旁通。四、鼓励学生动脑动手自己创作,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入书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