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情境教学
语文论文之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一切都是悄悄地,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领悟的,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情境教学法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观念,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情境反映的问题。情境教学法也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两且能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教十多年,我对情境教学法从一无所知到现在初步尝试,在实践中有了些点滴体会,总结一下,希望起点他山之石的用处。 1、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 美国教育学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 从步入教室的那时起,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 2、激情语言 描述情境。 这是常见常用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教学语言对语文教师而言,是极好的煽情、启智工具,语文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优化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更凝练,更优美,更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利,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运用。教师的上课开始的情绪色彩会奠定一节课的情感基调。教师首先以设计精妙的导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的开始时,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再出示歌词让学生朗读。“《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学生在朗读后可能会联想三国时期那沧海横流波澜壮阔的历史战争画面,对阅读《草船借箭》有一定帮助。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上课开始时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对学生说:“ 有这样一个人,生前为国为民不知疲倦,受到全中国人民的爱戴;有这样一个人,死后联合国总部罕见地降半旗致哀;就是这个人,在他的灵车要离开的时候,无数的人站在灰蒙蒙阴沉沉的长安街两旁含泪相送,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整节课就是在这种充满哀伤的怀念的情感基调中进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 另外,在执教《荷花》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共生,交融,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作者把自己想象为荷花情不自禁。我通过这样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这荷花真香啊!”它香气幽雅,沁人心肺,怎能不深深地吸引我前去观赏呢?这荷花真美啊!它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怎能不让我陶醉呢?这清清的水,绿绿的叶,洁白的荷花,又怎能不使我如痴如醉呢?此时此刻,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假如我们也在那儿,我们也一定会变成一朵荷花,这样抒情的语言把学生把学生引入了各具姿态,色彩明艳的荷花世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进而幻化成水池中翩翩起舞的荷花,这些言辞语句,恰如春风化雨,润泽学生的心田,这是语言的魅力!语文是基础,是铺路石,学好语文是关键,语文课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孩子们学好语文。 在把学生带入情境后,教师要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把学生一步步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 ,使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特定空间,学生可涉足其中,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忍不住的哭泣、震动心灵的义愤、争先恐后地表述自己的感受、见解… 3、角色表演 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课堂上学生扮演角色,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将教材形象展现,同时还能理解课文,扮演的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轻松。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小朋友们,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为了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我做了些头饰,还在黑板上画了荷塘与大大的、圆圆的荷叶,作为背景,让朗读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同学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这快乐的教学气氛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缩小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情境的创设,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使学生乐于学习。而《将相和》的角色表演,让学生更好理解蔺相如和秦王之间出生入死的斗争并不亚于廉颇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 4、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综合利用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媒体,变抽象为具象,显得形象直观,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需要学生深切的体会第一自然段: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美丽的星球。那么,此时便可以利用电教资源,向学生展现一幅这样美妙的景象:①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 ②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页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 ③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 ④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将地球这个形象却少于见到的物体出示在孩子们面前,给他们一种直观的视觉上的冲击,除此之外,图画的反复展现,又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地球的美丽,同时以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萦绕在一个博大的氛围内,深刻、形象、贴切的感受到地球的魅力。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时,我就采用了电教手段。因为这篇文章反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父亲在维护世界和平时牺牲了,当时世界动荡不安,到处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难想像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我就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部战争的影片,定格于一个孩子哭嚎的场面。作为导课,这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战争中,让学生去感受,个别学生看到这个画面,都流出了伤心的眼泪,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再让学生学习课文,就很轻松了,难点一下就攻破了,学生在读课文时,我又配上了比较低缓的音乐《沉思曲》,学生边读边抹泪,有些学生的嗓子都斯哑了。 5、激发想象 鼓励作画 享受意境美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绘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自己要运用图画再现情境,做到画面有“形”,还要有“境”,教师描述不仅要有“形”还要有“情”,以“形”对学生的感官发生作用;“形”又激起“情”,把学生带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同时还应依托文本内容,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创作画面,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脑海里想像画面,再现情境,设身处地进入课文人物的情感之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如教学《开国大典》时。让学生化为当时在大典上的一个群众,身临其境体会当时群众的在新中国成立时当家作主的激动自豪。 情境的运用,给课堂带来了生气,带来了欢乐。它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学生合理地使用大脑,且又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成为“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