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语文课上的自主学习方式
语文论文之浅谈语文课上的自主学习方式 浅谈语文课上的自主学习方式楼区五里中学 刘向军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体性,处于被动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理念即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要变革,新课程倡导的便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几年的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针对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学习方式,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首先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要注意渗透学习自我发展学习意识的教育。学习的目的不是为考试,不是为父母师长,而是自身在社会面前的必需。人人在社会里生存应该有危机感:社会需要的也不是死记硬背的人,而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谁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自主接受教育是我们解除危机的唯一办法,教育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终身的行为要求。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正是为终身学习“培养习惯”的教育,因此对学习必须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自主参与学习。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学习是社会成员必须形成的自主意识,以求能使自身知识与能力终身发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的活动。这也是“新课标” 课题开展的前提和意义所在。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也应该允许并且乐于见到学生的这种自我的发展,尤其语文更强调一种“人文”教育,学生错误或者意见不合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当情况出现时,作为语文老师耐心聆听学生的理解分析然后再师生共同探讨,事物的正确答案尚且往往不止一个,老师也不见得永远都是正确的。只有这样,师生之间距离才能拉近,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发身变化,头才会抬起来,手才会举起来,话才会多起来。民主、合作、愉快的学习氛围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将更主动、更爱动脑筋、更爱提问题、更敢于表现自己,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为现实。同时教师也要走下讲台,自主改变 “高高在上”的旧观念,应该建立新的教育观:我们老师不应该是单一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是朋友的关系,平等互尊,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交流。语文是文学与语言兼之的学科,它看起来很具体,实则很抽象。评价语文能力的高低需要实行人性化的判断,必须综合地来看,一个学生如果在听说或识记能力的偏差并不代表其语文整体能力的低下。面对丰富多样的学生,学习语文就应该把“如何学,学什么”的自主权还与他们自己。教学缺乏自主准备参与就直接组织的课堂谈论必然举步惟艰,即使勉强为之,所得的结论也必然无深度,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可能发挥,甚至会出现老师取而代之的现象,掩盖学习上的真正问题和缺陷。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先学,给学生充足时间熟悉课文内容与思考问题再组织课堂讨论,学生的智慧“火花” 方能大放异彩。每个学生兴趣、能力方向和掌握程度都不会一样,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方向也可自行决定,这样方便学生针对自己的优劣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当然也要明确一点,自主学习不是无的放失,更不是放任自流。语文学习需要在讨论中得到深化,但有时囿于教学任务的深重、时间的紧迫,却往往致使讨论开展了但却草草收场。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根本就还没进入状态,而讨论也未深刻充分,这样对学生真正的能力培养、自我发展收效甚微。并且学生作为学习的自主者,教师对于问题往往因为时间问题而直接告之结果只会对教学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且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教学生以方法,给充足的时间来聆听和探讨。只有真正讨论了,参与了,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键还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要在教师教学的启发诱导下会得到深化和提高。教师要对教材认真发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充分利用语文人文学科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构造优美情境,刷亮学生的心灵火花。总的来说,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让他们有所感受,有所发现。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网络可以突出表现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文学性强的特点。也可以搜集图表、图片,直观生动地展示枯燥的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还可以教师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重难点,相应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程度低与能力强的同学都得到成功鼓励,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对学好语文充满信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