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势在必行
语文论文之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势在必行 从教至今,品味语文教学轨迹,我欣喜地发现,语文教育应该是诗意栖息的生命家园,只要我们心中有诗情画意,学生才能看见窗外的更美的世界。我还体会到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势在必行。 一、什么是语文素养? 所谓素养,也就是素质和修养。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干,至少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意识与个性等五个要素在内的有机复合体。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要使这五个要素实现辩证统一,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二、在课程改革下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小学阶段,课内阅读的文章300篇左右,因此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同时激发学生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引导学生主动地去理解、体味、揣摩,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文本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曾执教了《触摸春天》一文。当我手捧文章时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盲童小女孩安静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踪影。 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文章文笔细腻。真切的描绘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当学生们学习完文章后,我及时提供一些身残志坚的图片材料,引领学生心灵感悟,我们捕捉到生活中体现感动、关爱生命的事例、图片交流。学生们通过积累、感悟、沉淀写出了一篇篇精彩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走出教材,让学生拓展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现在是学生读书的声音小了,时间少了,课外班多了,沉浮于题海的时间多了。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并不乐观的原因。为了走出课堂困惑,我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体现绿色课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比如,学习完《新型玻璃》这一课后,我我们学年教师开展一个“商品促销”活动,训练学生综合的语文能力。 同时我时刻鞭策学生在读书中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性,纵观中国古今很多文人、专家、学者,对“读”都体现两个外延:其一,读有字之书;其二,读无字之书。在阅读指导上我的具体做法,是用快速阅读法打开学生智慧之门。不知大家还记得有一个女孩张玄:她3岁就能阅读中学生读物;4岁开始编创童话;5岁时已有数百倍数的阅读量。当她15岁考取大连理工学院时,大家都称她是“天才女孩”时,她却说:“我不是天才,是母亲的快速阅读科学而已。” 我通过访谈总结出快速阅读法: (1)让孩子不受限制、自由的独立阅读,增强阅读的广度; (2)指导孩子阅读古今中外各类书籍,增强阅读的深度; (3)积极参加、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提升阅读后的思想素质。 3.恰当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与学生偏于好奇、乐于想象、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能够使学生和多彩的世界息息相通,于是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教师需要创造、挖掘生活中的语文。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童真童趣的视角来滋养自己和孩子们的童心。 为了快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要求班委选举前‘1分钟演讲’ ;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召开主题队会等等……另外,我还开展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阅读课的评价、办手抄报、举行故事会、推荐最喜欢的读物活动、朗读比赛、接龙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等等…… 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做好有效评价 如何建立正确的语文素养评价观?如何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这里面可大有学问。 1.鼓励及时 中国有句俗话:“一句话能将人说得笑起来,也能把人说得跳起来。”给人称赞,听者高兴,说者开心,何乐而不为。由此可见,老师的赞赏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神”,他们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一般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激励,更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孩子,有时真的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我引导学生搜集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材料,其中有一位学生上网搜集了《火烧赤壁》的影像,有助于整个教学效果,因此我给他戴上了一顶“学习之星”的桂冠。 2.因人施“帽” 在教学了《再见了亲人》一课,在评价学生的朗读上我绝不浪费我的语言,激励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反思,促进学生的读写相结合。我出示了当年《中国青年报》上登载的75岁的李大娘和战士张喜武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 8年相处的点点滴滴。这样的故事,就是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呐。这一别,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相见。列车就要开动了,千言万语只好化作“(送别)诵别”的深情谁愿意和大娘诵别?因此出现了学生深情的请求—恳求—哀求—命令的不同语气,让听者由衷地感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所以,分别的时候,他们才这样难舍难分地倾诉。在不同语气的朗读中,我是“因人施帽”,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五、 尝试20分钟微型课,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 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为了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微型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更要把微型课的特点和课题的基本内容紧密结合。 1.精心取舍课题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首先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不能就作者、背景、字词、朗读、背诵、思想感情、写法等等都面面俱到,这就要根据教学重点和文本特色确定教学内容,例如在执教的《哈尔威船长》这一课,就是根据课文人物描写突出,展现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以身殉职的伟大品格这一特点,我选择了课文的六、七、八自然段作为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微型课的教学效率。 2.构建完整的课堂结构,教学过程要精炼。 (1)切入课题要新颖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或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等进入课题。切入题目的方法是灵活的,切入题目的途径是多样的,但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那个途径,都要求切入题目的方法、途径引人注目,力求新颖的同时;更要求与题目的关联紧凑,迅速切题,这是进入课题的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 (2)讲授线索要明亮醒目。在微型课的讲授中,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显露出来的是内容的主干,剪掉的是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这些侧枝旁叶。为了讲授重点内容,往往需要罗列论据,那么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精而简,为此在选择论据时要做充分的考虑,在准备的较多的论据中进行精选,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加上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3)收尾要快捷。好的总结可以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好的总结往往给一节优质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一节课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给人一种舒坦的感觉,使人回味无穷。必须是在完全总结内容的同时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更要求总结方法的快捷,表现为干脆利落。用简短时间言简意赅的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 (4)板书要精简清晰。好的板书有犹如一幅精致明丽的山水画,要能看出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程序,能给听课者一个完整、直观的效果。板书都要做到精心设计,要精练、完整、美观,且使得要点突出,线索清晰为原则。 (5)力求创新,亮点耀眼。如果平铺直叙,就显得没有亮点,不容易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微型课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是细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诵,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课堂结构,可以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等,微型课教学有了自己独特的亮点,就能提升微型课的水准。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是要思考自己的教学亮点是什么?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中,我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审视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评价,我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在实施中我感受课堂教学不断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刷新”。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甘当人梯,做学生的精神领袖,在发展的道路上“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