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呐喊——为“语文”正名
语文论文之呐喊——为“语文”正名 呐 喊 ——为“语文”正名 陈蓓蓓 一直喜欢语文:喜欢她的广博,她的深刻,她的灵动,她的缤纷。因为喜欢,学生时代,语文是我总也上不够听不厌的课;因为喜欢,做语文老师这么多年来,课堂上的分分秒秒都觉得是一种享受,或喜或悲,或愤或忧,形形色色的文字牵动着我和孩子们的心,心无旁骛,一起沉醉。课堂上,考卷中,我那般“纵容”孩子们对于文字的理解,稚嫩的、肤浅的、故作深沉或是标新立异的,未经预约的精彩总是从中衍生,我由衷地予以肯定和欣赏。那时节的语文,健康,和谐,美好。岂料,一次期末考试,我的那班因接受了我长年累月的“荼毒”而拥有另类语文思维的学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千姿百态、个性昭彰的答案,惨烈牺牲在了一把叫做“标准答案”的无情的机枪下……真的很受伤。很想告诉他们:咱没错!但我知道:面对焦灼的家长、茫然的学生,暂时,说什么都是徒劳的。——尽管“素质教育”已普及多年,但在很多人的心中,分数依然是唯一不变的真理。不是吗?可悲的教育。我只能知趣地选择缄默。从此,语文—— 这最终要被绑架到一张考卷中的机械的语文,这发了霉变了味的语文,在我的眼中、学生的眼中,变得不那么可爱了。学生的畏首畏尾自不必说,作为老师的我,也心有余悸,鬼使神差般地,总不忘在学生快乐地遨游过语文的海阔天空后,收敛起笑容,郑重其事地补充一句:“嗯,那么,如果是在考试时遇到这一题呢,大家应该这么答……” 我悲哀而无奈地看到,为了不重蹈“悲剧”,为了“不辜负家长的殷切期望”,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妥协了。这不得已的妥协,伸出僵硬的魔爪,撕破了语文天生丽质的面孔,使我们曾拥有的自信、自由、潇洒所剩无几。——这样的语文,还有什么情趣可言呢? 郁闷。总想呐喊,又怕人微言轻,贻笑大方。所幸,前不久,从《特别文摘》中邂逅了《作家的尴尬》一文。该文出自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女作家林夕之手,表达的正是我的心声,故而将原文复制如下,献给大小知音们,期待着它能带给大家启迪,使我们之于“语文”的观念有所改变—— 附: 作家的尴尬 林 夕 那天中午,我正午睡,电话铃突然响了,是女儿。“妈妈,《人生如下棋》是你写的吧?” “是啊,怎么了?” “太好了!我们上午语文考试,阅读分析题就是你这篇文章,让分析作者的创作手法,写出中心思想。我刚才和同学说起这事,他们让我问你标准答案,你肯定知道。” “嗯——”我沉思着道,“ 这篇文章是好多年前写的,什么意思我都有点忘了。再说,作家写文章,是有感而发,并不是想好一个中心思想再写。” 女儿不甘心,又道:“妈妈,我这样答的,你看对不对?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远见,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 我一听笑了:“你回答得挺好,把我当时没想到的都说出来了。” 几天后,女儿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冷个脸,我问她怎么了,她说那道阅读分析题她没得分,因为和标准答案不一样。她埋怨我说:“都怪你,我和同学打赌,说我的答案对,结果输了。” 我哭笑不得,安慰她说:“好文章是让人欣赏,给人启示,根本不应该有标准答案。你能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有高度,有意境,我给你满分好了!” 无独有偶,这件事后不久,一个周末,女儿在家做作业,又遇到同样情况。 “阅读《母亲的存折》,分析这段话:母亲拿出一个小绸布包,深深地看了一会儿,慢慢抬起头,缓缓地道。作者在这段话中,连续用了3个叠词:深深、慢慢、缓缓,作者是什么意图?” 这篇文章也是我写的,于是,女儿向我要标准答案。我认真地审了一遍题,有些感触地说:“ 我写这篇文章时,根本没想到要用3个叠词,我也是现在才发现自己用了3个叠词,我这样做是什么意图?我想,是为了强调母亲此时的情感状态吧!” 可惜,第二天,作业交上去,女儿只得了一半分,因为还有一个意图——“为了增加形式上的美感”,没有回答。 女儿半是沮丧半是疑惑地问:“妈妈,这些题的答案是谁定的,连你这个作者都答不上来?” 我想了想:“肯定是那些出题的语文专家定的。真搞不懂他们,把语文当数学考!其实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不一样,不一定非要一个标准答案。我是作者,我最清楚,很多文章都是有感而发,是一个非理性的过程,不能要求学生用绝对理性的心态去分析、寻找答案,那些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一位名人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意思相近、与题相符就可以。” 女儿赞同地点点头:“妈妈,你这些话应该跟我们语文老师说,我本来很喜欢阅读和写作,可现在一上语文课就烦,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纲、写作背景,好好的一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一点美感都没有,还不如做数学题,可以不带感情、找到公式做就是了。” 女儿的话,一语中的。以语文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旨在培养人的感性素质,而非理性素质,这是由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教育来完成的。人的感性素质和理性素质一样,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学校只注重知识、智能—— 理性能力的开发,而忽视人文、艺术——感性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越来越像数学,僵化,教条,长此以往,学生的分数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也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却失去了感受世界、感受美的人文情怀,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