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援藏干部工作心得体会三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援藏干部工作心得体会三篇

‎2020援藏干部工作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 ‎**年7月14日,身背着行囊,肩负来自援藏医者崇高使命的责任,我们踏上了雪域高原。飞机降落在**和平机场,耳旁家人的嘱托变成了一阵耳鸣声,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高原。就这样,我们的足迹落在了祖国的边陲,落在了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地方。‎ 雪域--遇雪 走访、调研和义诊是援藏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关系到我们与当地百姓的友谊,也是我们以实际行动在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重要一环。刚到雪域高原,短短3个月里我们就下乡义诊了4次,一路上领略着风土民情,也深深体会到了祖国之大、祖国之强,也感受到了祖国之难。‎ 每到一个地方,百姓们都会口口相传——上海的“安吉拉”(藏语里医生的意思)又来了!援藏医生虽然更替,但百姓们却犹如遇见了老相识一般,因为我们的外貌、我们的乡音和我们对藏区人民的真诚和热情都是同样的。在交流中,常常会遇到语言的障碍,生活观念的分歧,但握一握手、摸一摸额头,笑容又会出现在彼此的脸上。‎ 记得路途最远的一次是前往吉隆沟为边防官兵进行医疗常识普及,我们乘车近17个小时,往返行程达1000多公里。山路崎岖、悬崖毗邻,作为老司机的我们也胆战心惊。但在我们完成任务返回**的途中,满足感油然而生,自己的付出让藏区人民得到了帮助。途中,我们在路上稍作小憩,云开雾散间,我们远远地眺望着珠穆朗玛峰,它巍峨耸立于云海天边。‎ 遇雪,我们感叹自然的伟大,感叹此行的不易,在祖国的最高处,向所有人道一声珍重。‎ ‎10月的**,凌晨的室外温度已经跌至零度。家乡的人们还身着夏装时,我们已经穿着厚重的外套感受着干燥的凉意。听上一批队员说,10月之后的西藏进入旱季,每天都是万里无云的蓝天和肆意挥发能量的阳光,但我们却遇上了入秋后的第一场雪。‎ 雪小,但我们也有些兴奋,远处的山脊上已经被白色覆盖,而脚下踩着金色的落叶,雪就慢慢地落在了身上。家乡的雪通常会来得更晚,我们一起回忆着上海下雪时的样子,也有银色装素裹,也有厚可堆雪人,但一般也就点到为止,让人们满足一下发朋友圈的欲望。‎ 说着说着,想家了。我们翻出各自珍藏的上海的照片,说着照片中的故事,认着熟悉的街景,时而谈起共识的人、物、事,不免又思乡一番。也许,一年之后,我们在上海,也会这样怀念脚下的土地,怀念**。‎ 援藏工作一直是大众心中一项崇高、伟大的事业,出发前的我们也是踌躇满志,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大来报效祖国,小来安慰家人。家人、师长、领导给我们最多的嘱咐是,注意身体、小心高反,我们也处处小心、生怕让家人担心。但,遗憾终究来了。‎ 大家陷入悲伤,气氛压抑得让人无法透气,可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生死之交在这一刻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身上,我们要互相扶持,哪怕多一句问候;我们要互相照应,哪怕多一次敲门。我们喜欢上了群体活动,看着大家都在,心里才踏实;我们也喜欢上了独处,思考我们该如果奋斗。‎ 确实,在这“世界屋脊”上,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朝夕相处后的分离我们又蒙上了阴影,但是我们最终站在了雪域,我们浴血奋战的地方。我们深夜外出保障、我们急诊开展手术、我们开始完成第一篇文论,我们一次次地创造了很多高原的第一。这就是我们,上海援藏医疗队,这就是我们上海精神。‎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我们在援藏的事业中践行了我们的誓言。‎ 半年的时间,援藏工作已悄悄过去了二分之一,接棒、总结、解题、借力,我一直记着出发时给自己定的工作方法,一步步地完成既定计划,我们也必将圆满完成援藏任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篇二】‎ 我是来自**市科华中路小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年8月我和**区另外三位老师们带着“改变藏区教育现状,提高藏区教育水平”的教育使命进入**省**州**县,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支教工作。‎ 一、用心灵去接受洗礼 ‎**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早晚温差极大。‎ 入藏第一天,随着汽车在高低不平、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如过山车搬行驶,头痛、口干、胸闷、气短、流鼻血、失眠的症状接踵而至,高原反应让我这个素有国防身体的“女汉子”难以招架。‎ 来到**,我见证了教育的贫乏。这里严重缺乏教学资源,更缺乏优秀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引领。‎ 来到**,我体会到了孩子的渴望。孩子们渴望读书、渴望知识,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说不能像父辈一样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永远走不出大山,永远处于落后的状态。‎ 来到**,我们感受了**的关爱,教育局、学校领导给了我们最大限度的关心、关怀,从生活、教学上都给予了很多的支持,让我们能够安心地投入工作,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当地老师,还常常邀请我们到他们家中做客,尽示关心之意。‎ 二、用行动去传帮工作 刚到**,就面临义教均衡省检工作。全县一共19所学校,其中17所是乡村小学,我主动要求下乡到学校,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有时候在乡下一待就是一周时间,由于长时间吸入太多灰尘,导致夜夜无法入睡而整晚咳嗽。功夫不忘初心人,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跑完了全部二十所学校,完成了每所学校八个功能室的教学配置,赶在义务教育均衡检查之前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也使**县义务教育均衡省检获得**州第一名的好成绩。‎ 作为援藏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传递到藏区,是我们的责任。一年多来,我们几乎承包了全县语文、数学、体育、科学、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各个领域的技能培训,切实起到了“传帮带”作用,提升了各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师徒结对是最好的传帮带方式。我们先后与80多名**老师结对。通过指导教师制定工作计划,走入他们的课堂,开放自己的课堂,指导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传授自己的工作心得及经验,使他们的教育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送教下乡是我们一项重要工作,一年多来,我们对全县19所区乡学校开展了入住式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工作。分别从学校工作计划制定与总结、课程设置、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单元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抽查、教研活动、体质健康检测、两操、课外活动开展、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指导。先后开展“教学六认真”培训16场、教研组工作培训16场。‎ 三、用爱心去帮助学生 用爱心传递爱心,是我们乐于做的事情。我们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为学校、孩子们引入爱心帮助。17年11月,联系**区学校组织开展了“手心相连,善暖**”暖冬行动。为**区乡8所学校的孩子募捐了1500个爱心箱暖冬衣物,总价值30余万元,为孩子们带去了温暖。 12月向城区一幼、二幼捐赠价值3万7千余元的教玩具,向盖玉、阿察、赠科、二完小150名学生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心愿礼物。看着孩子们拿着这些至若珍宝的礼物,一个个绽开了笑脸,就像雪域开放的格桑花般令人心情开阔。‎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去年10月10日**江发生了灾情,堰塞湖导致**小学学校被淹,孩子们分散到县城三所学校,二完小有64个孩子,我和黄凯老师在二完小上课,看到孩子们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我们俩商量发起募捐,三天时间募捐到三万多块钱,给孩子们买了冬衣买了保暖鞋,让他们可以平安度过高原寒冷的冬天。‎ 当然,这里的教育难不止表现在教,更表现在学。学生主要来自于牧区,家里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缺乏对教育的重视,有的孩子已经14岁还没有上过学,去年控辍保学让全县各乡各村没有上过学的孩子,全部得以坐在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落后的思想落后的观念必须得以改变,从孩子抓起,让孩子们这一代得到改变,以后的生活才能逐步好起来,我们愿为了孩子们付出自己的努力,努力去改变现状,改变他们的认识,尽心尽力去帮助孩子们。‎ 今年初回到**上班,大家被分在教育局,三月份到各乡下学校进行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每个学校吃住一周,听课,检查教案,教学常规,回来以后制定适合乡村学生的语文、数学教案。‎ 今年2月份我被评为**省“校对校帮扶工作”先进个人;6月份评为**区支教优秀教师。‎ 我支教一年援藏两年。早晨,迎着第一缕霞光,我匆忙地奔走在去往**学校间的路上。有时下班已经晚上九点过了,寒冷的冬日,漆黑的夜晚,即便觉得辛苦害怕,但我仍然坚定,并且对自己的每一天提出严格的要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援藏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传递到藏区,是我们的责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做好“传帮带”工作、做好结对认亲工作,奉献自己的爱心,点燃孩子的希望,在这片雪域高原燃烧激情,真情投入、真心付出,为**的教育发展做出一个支教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篇三】‎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援藏已有两年多。在藏期间,我经常扪心自问“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两年多来,继承和发扬“缺氧不缺精神”的援藏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积极投身民族团结和精准扶贫工作,主动发挥着援藏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达孜,藏语意为"虎峰"。达孜县城距**市20公里,素有**“东大门”之称。全县平均海拔4100米。我结对帮扶的贫困户**老人就生活在这里,他用双手托起我的手放在额间,开始讲述着老来丧子,孙子自初中毕业后一直待在家,整日牵着狗,泡在甜茶馆,话音未落,老人开始哽咽起来。此刻,感觉肩上的担子很沉,我想,于这座城市我也许只是一名过客,但于眼前的孩子,我就是能开启他另一种人生的一把钥匙。于是,向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我再次探望**老人一家,并请安排我和他的孙子进行交流,开始他有几分羞涩,慢慢从我自己的初中生活开始聊起,孩子的话匣子渐渐打开,我瞬即和他讲起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深造,掌握一门技能,拥有闪光的明天,也能告慰已故父亲。讲到这里,孩子将头深深地低下,晶莹的泪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下来,脱口而出:“叔叔,我想上学了。”,一旁的**老人在诧异中几分惊喜,随即,我联系了**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相关负责同志,当得知孩子的境况后,校方也非常乐意接收这个孩子。‎ ‎“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一年后,一次去二职的调研中,在宽敞的足球场上,我发现了**老人的孙子正和一群同龄的孩子在踢足球,我很想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好,小伙子。”但是,我没有,也许我不想惊扰这份属于他的美好,但是阳光下他慧心的笑容里,我更加深信:只要我们真心真情真意地付出,群众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干部的用心、生活的美好。‎ 四月的**,碧水传情。在一次前往**寺调研途径**乡时,发现这样一座沿河的小村庄,紧靠318国道和拉林公路,绿化水平却较低,据了解,该村从外地引进的树苗因温度太低,植物体内的水分会被冻结住,很难存活,针对这情况,我想不再是以单纯的资金扶持,而要教给群众“赚钱”的本事,建设苗木基地无疑是适合**乡发展的一项产业。记得,曾有一位领导说过:“**要培育本土的树苗才能便于存活。”于是,我通过多方努力和协调,请**相关种植专家赴**乡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协调**苗木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350万元建设苗圃基地,主要种植有雪松、高山松、红叶李等树种,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存活率较高,深受老百姓喜爱,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乡乘着苗圃基地建设的东风,带动了农牧民增收。‎ 沐浴时节,站在**寺山麓一脚,远远望去,**乡流水汩汩,圃里苗木茵茵,给**的山水田土注入新的生命和脉象,心里总有一股暖流涌动。‎ 西藏素有最后一方净土之称。矿泉水、青稞、牦牛肉等承载着**人民新时代新期待的特色产品走出西藏,成为我们援藏干部始终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回京休假期间,我积极对接我的老部队——北京军区空军干休所,通过多方协调努力,最终以援助的方式为**净土公司免费提供了800多平米的实体店场所,装修、展柜和展示牌等一应俱全,“**净土”食品体验中心在北京军区空军干休所实现了“拎包入住”。10月**净土食品体验中心成功入驻北京军区空军干休所。开业当天,人群中攒动着很多熟悉的面孔,其中有老团长、老政委。“年纪大了,没想到在家门口尝到了西藏特色产品。”手里端着两瓶“藏蜜”的老团长微笑着说道。夜幕降临,小区广场上藏族工作人员教退休老干部们跳锅庄舞,伴着优美的旋律,老团长仿佛一袭军装青春正当时,看着这一幕,心里不觉一颤,净土健康产品在北京打开销路,为**的贫困家庭带来的致富希望固然重要,但是以“**净土”的名片增进民族团结,加强京藏合作,令我尤为欣喜。‎ 志愿者小静说:“您刚来时意气风发,现在头发都这么白了,您老了不少,要保重身体!”,每当听到同事们这样议论,心里总在想:援藏为什么?虽说这里高寒、缺氧,但是想到痛风发作时,同事卓嘎送来的中药;加班忘记吃饭时,热心的小朱送来的点心;脚疼无法走动时,建贞推着轮椅送我去就医,心里就不再孤单,我想援藏只要真心付出为当地人民群众干实事,总能收获真情。‎ 援藏是一份事业,用心付出才有担当;援藏是一种见证,用心维护才能谱写民族团结的乐章。两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两年里所学、所想、所得、所知使我终身受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