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地理论文之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云南 华宁一中 尹长青摘 要:本文就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教学,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几点思考。文中通过分析学生的学情与高考的考情,确定出学生的学法;从首先激发教师的上进心,然后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导出调整学生的心态的方法。关键词: 高三学生 心态 地理 高考 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以“学习为中心,思想为先导,身心为基础”的过程。因此,作为高三教师都应该紧紧围绕如何教学,如何端正学生思想,如何抓学生的身心健康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地理教学也不例外,本文就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教学和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几点思考。 一、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认真分析学情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从生源看,我们的学生是经过玉溪一中、市民中、师院附中层层筛选后才招来的,尖子生几乎没有;华宁县又是玉溪市扩招力度最大的县;文科学生大多数又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的教学就只有降低难度,放慢速度,稳扎稳打,打牢基础。 2、认真研究考情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而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主要是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当年《高考说明》为主。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习方向高三复习的第一节课,我都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些什么知识点?这样让学生知道高考是怎样考,考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备考。在复习过程中我是把历年的高考题根据章节内容分类,让学生体验在本章节中高考是怎样考,自己应该怎样去备考。 (2)吃透《高考说明》。首先要读懂《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阅读《高考说明》的每个部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其次根据《高考说明》明确当年高考的知识范围。《高考说明》对当年要考察的知识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而每年的知识范围较前一年都有所修订,所以,作为老师要留心《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修订,尤其是修订过的知识范围往往是当年考试率较高是部分,教师对此要心中有数。明确了高考的知识范围才能够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中也才不会产生遗漏现象。再次要正确认识题型示例。这几年文科综合的题型有两大类即“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1至11题,非选择题的36题和39的综合题中的部分题是地理题。高考题中虽然只有两种题型,但是它们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有助于备考和应考。我们只要能够合理地将题型与所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就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对考试要求的认识。 (3)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从各种报刊、杂志、互联网、参加省市的高考研讨会等渠道是获取当年的高考最新动态,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获取当年的高考最新动态,最新信息是复习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高三教师最为重要的基本功。高考研讨会和大家交谈是获取高考的最新动态,最新信息,也是提高自己师德的重要途径。参加高考研讨会,除了听取有关专家讲解外,还可以同他们有针对性的单独交谈,那样收获会更大,所以,每次高考研讨会我都会尽可能和主讲人单独交谈。有一次和中科院院士王极盛探讨了二十多分钟的“怎样把体育锻炼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以及关于中学生脑神精衰弱的一些解决方法”。这对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作用是巨大的。王树声老师是地理界比较权威的人,我比较敬重他,所以俩人一谈起来就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那次谈话比单独坐在台下听讲座十次、二十次要强许多倍,对我的教育、教学、还是做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习,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高考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帐,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该先把自己的总体计划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在整个复习计划中,高一年级地理上下册是重点,因为高考许多题都是以初中知识为载体,用高中的知识点来回答,选修课本是把高一知识加宽、加深。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 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学生还不多,而且,无论那种最先进的方法,它肯定要回到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上。但是,在高三讲这六个基本环节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1)预习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习,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而据调查我们的学生会预习的不足六分之一,这应该引起教师足够重视。 (2)听讲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过去老师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其实地理老师都只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地理教学,对地理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讲好课。 (3)复习复习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反复复地看、反反复复地把地理知识拿入图中才可能记住。要能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其前提是要记住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记忆,主要看怎样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许多知识是很难记住的。像许多人文地理知识是一看就懂,一过就忘,更要及时复习,不该等到学生全部忘记后再复习,因为等学生到全部忘记后再复习,就把复习变成了新知识的学习,而学习新知识所用的时间,比复习旧知识所用的时间多得多,所以,要及时复习。 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复习,我的做法是除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复习外,又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复习每个章节的间隔时间,并且,过一段时间,又通过练习、提问等方式检查一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4)作业(练习、做题)我们的学生基本是哪科老师抓的紧就做哪科作业,尤其地理作业更是最容易被学生遗忘的角落。其实,通过作业可以检验、深化、巩固所学的概念、原理、理论,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概念、原理、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答题时要用到课本中的那些要知识点,同时也要注意除课本上讲过的知识点外,还应该根据题目要求增加那些方面的内容,这样就能够较好的进行课本知识的迁移。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是也要精选题,我们应该把“以一当十”的题让学生做。历年的高考题目、高中四册地理课本中每个单元后的“练习篇”都应该作为典型题来处理。历年高考题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的“无形指挥棒”,所以,应作为经典题来处理。最近几年高考地理题目,有许多题是从高中四册地理课本中的每个单元的“练习篇”中的题演变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透课本后面的“练习篇”,而且应该把它们作为每类题的典型题来对待。对于试题,各类题要透彻地分析一题,让学生把它作为解答这类题的基本答题模式,老师在分析任何一题时要让学生清楚是属于哪类题,该把它纳入哪类典型题中去分析。 (5)考试高三频繁的考试,使部分学生产生怨恨考试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不参加考试。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让每个学生认真对待备考期间的每次练兵。并且,要把每次考试都像高考一样对待,紧张起来,全身心投入,记时、限时,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应试的技巧和最佳心理。做错的题,一定要改正,要有一个记录错题的记录本,记录下来,只许错一次,不准错第二次。答题时,还要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自己所答的知识点是否完整。越到高三后期学生压力很大,心理越脆弱,承受力越小,考分低,往往给学生打击很大。因此,非常有必要及时引导学生精练后反思,考试后注意分析总结,以使学生尽快找回自信,调整好心态。另一方面在几次低分后,老师应该出套简单的题让学生做,让学生找回信心。 (6)总结高三复习的内容多,很容易钻到书堆里,掉进书海、题海里。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要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把书由厚到薄。通过总结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落实在图上,让地图真正成为联系地理知识的纽带。由于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落实以上环节时,一定要用好地图,要把地理知识巧妙的落实在地图上。单纯从高考角度出发,更是要学会应用地图,因为地理题几乎是以地图为载体出现的,所以教学中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4、教给学生做36题和39题综合题的方法。高考地理试题中单36题和39题的综合题两题就占了56分,这两题抓不住,整个地理考试就完了。其实36题和39题综合题都有一定的答题技巧,所有地理题都只会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或者其中一方面入手。自然因素又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入手;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人口、科技、经济状况等方面入手。根据地理答题的这个特点,构建出答题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和答题时都紧紧围绕这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这样学生在答36题和39题时就有方向性,不至于找不到“东西南北” 。只要有了这个答题模式,即使在学生不怎样清楚这两个题该怎样答时,靠猜测,也能够猜出些来,如某地方为什么会落后?就从模式中的自然条件方面和经济条件方面中找其中最差的因素来答,也会猜测到一些;如某地为什么会成为沙漠,自然因素肯定有降水少,人文因素有不合理的开发等方面。对于39题,虽然说是综合题,只要多注意一点就分清是属于那科的题了,分清是哪科的题,就必须按照哪科的思路来回答。39题由于是综合题部分学生有点怕,其实它经常比36题简单,只是平时要多注意分析。 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整好学生的心态老师的教学要能够被学生接受,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整好学生的心态,否则,教学水平再高,学生不愿意接受也是白搭,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在我的生活中,教书是第三位的,育人是第二位的,而自强才是第一位的。”可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何等重要。“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语) 学生要学好必须有上进心、必须有远大的志向,然后才可能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意志,这样才会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 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首先还要先激发教师自己的上进心。学生的许多思想是从教师这里接受的,是老师的思想传给了学生。前年我在云师大读书,74岁的陈永森老教授给我们上课,每天早上的四节课,他是并做两大节来上,即从早上8点上到中午12点,中间总共只休息20分钟左右,下午从14点30分上到17点中间从来不休息,这样给我们连续讲了8天。他能够这样做完全是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师德完美结合的结果。说也奇怪,自从听了老教授上课后,我自己上再多的课也不会感觉有多累了。陈教授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师德能够影响我,我们自己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师德同样能够影响我们的学生。除了用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师德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外,我们再把有良好心态和高尚人格的人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又把怎样才能形成良好心态和高尚人格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形成良好心态和高尚人格的方法,也知道成也“心态”败也“心态”道理。这样,学生的良好心态和高尚人格就逐渐培养起来了。去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那个班,我通过以上方法收到预想不的的效果。在整个高三生活的一年中,读书时没有人再叫苦叫累了,更没有一个学生无故缺过一节课,学风之好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同时,我自己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评教会上得到了“父母之师,人本之师”的好评,同时一不小心还捞到一个县级的“德育标兵”。所以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首先激发自己的上进心,这样于师于生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要从课本知识中获取调整学生心态的材料,例如在讲高一地理下册中 “5、8传统工业”一课时,可以从“出发达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传统工业开始衰落” ,中挖掘出中国为什么没有发达国家发达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已经走过高潮,进入衰落,开始综合整治,而此时我们的传统工业才开始起步,这样的差距,能一夜间追上的吗?以此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的和国外比,否则,只会使自己不高兴。我们要追赶发达国家只有靠你、我和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最后,我想谈谈要用研究的心态去来对待高三教学。教书是辛苦的,高三教学更是辛苦的。但是不能因为辛苦就不用心去研究,其实就是因为辛苦才去研究,因为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找到其中的窍门,找到了其中的窍门工作起来才会相对轻松些,学生的成绩也才会提高。但是,要达到工作轻松,学生成绩好只有我们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才有会有这样好事出现。为了能够达到工作轻松,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我除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外,平时只要一有什么新的想法我都要立即用笔记下,作为资料。等有时间和有精力时,又把他们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复制、粘贴,再加些连接词语,这样某方面的心得就出来了。用研究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一方面因为要写就只有逼着自己,去整理、总结,同时还要逼着你去读别人的经验,在这个整理、读、总结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学成绩不就上去了吗?另一方面站在研究的高度,以研究的心态去做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才不会感到枯燥,无聊,自己教起来心理上也会感到轻松,而且,一旦找到了窍门,你就更轻松。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要一直坚持以这种研究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相信在新课程改革思想指导下自己的教育教学肯定会不断提高。 主要参考书:《明天怎样考大学》:1998年11月:杨德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普教研究室主任、原清华大学附中副校长)主编。《本领恐慌》 王小平 著 2000年海南社出版2004年魏书生在长沙市的报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