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乡镇发展调研报告3篇
2020乡镇发展调研报告 3 篇 【篇一】2020乡镇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 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在发展原有工业的基础上,实施 “旅游兴镇”战略。随着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的起步运作,我镇旅游也 慢慢向四周辐射扩散开来。 旅游业是投入少、产出高的行业,包括了住、吃、行、游、娱、购六个要素, 涉及饮食、娱乐、商业、交通、工业等高度劳动密集的许多行业。为了了解我镇 旅游的概况,理清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做了此次调研。 一、风华镇旅游发展现状 风华曾经因风华冰箱而名扬一时,为了重振风华的辉煌,在风华乡村旅游开 发已列入议程。与此同时,风华镇下属的各个村也在积极引进、筹划建设具有品 味的乡村旅游点,如位于风华村集垂钓、度假、体育健身等各项文化、休闲、娱 乐设施于一体的鱼子孔乡村旅游示范点;位于莲丰村融山水、观光、休闲、生活 为一体的双门峡(中国诗歌谷)旅游景区。风华的佛教——铜锣寺文化由来已久, 香火一直旺盛。风华也有着悠久的三线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在贵州吹开了一股清新 的自然风。 二、当前风华镇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旅游业的体制与机制存在问题 风华镇旅游业起步晚。风华旅游,近几年才开始被重视起来,逐步增加了投 入,他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还没用被很好的开发利用起来,正处于不成熟开发 的初级阶段。在这种状况下,要实现旅游业的大开发、大发展、实现旅游业投资 结构的多元化,就必须强化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 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而我镇目前的旅 游业管理机制与经营远不适应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风华镇目前的旅游景点管理属于经发办部门管理,基本上无专人负责,表面 上看这几年风华旅游发展有进步,但从长远的观点和利益看,从产业发展的角度 看,这种无专人管理的体制对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整体包装促销、防 止重复建设、盘活存量资产是非常不利的。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风华镇以休闲娱乐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 很多不足,这为风华镇旅游业的发展制造了不少障碍。 1、风华镇的开发步伐不快。风华的开发早已列入议事日程,但直到现在, 风华老街依旧维持了他的旧貌,没有明显的改变。风华老街上的商业没有特色, 就是规模很小的一个集市,这些商品随处可见,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风华 镇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但由于周围环境的配套的设施还不到位,风华镇的招 商引资并不顺畅,离既定的投资计划尚有差距。风华老镇的建设都需要靠政府产 业的积极引导才能顺利发展,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设的步伐都 不同程度有所滞后。 2、自然资源少而开发利用差。我镇旅游资源主要是历史遗存和现代创造的 人文资源,既没有名山大川,又没有天然原始森林,也没有大的江河湖泊,更没 有辽阔的草原等自然资源。现已开发的鱼子孔等都没有等到充分的利用,常年游 客不足。 3、历史文化底蕴深而挖掘整理差。风华镇的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曾 经经济发达,但是到了现在住、吃、行、游、娱、购都离一个发达的城镇的标准 有着太大的差距。对于风华的挖掘整理、包装提升、宣传促销现在远不能适应新 时期消费者的要求,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使风华的特色文化与旅游业融为一体并 未旅游业所利用。 4、风华镇旅游业相关服务缺乏。 一是交通工具仍不很发达,风华有 31 个自然村,地域分布广泛、各景点分 散,通行能力差,在风华旅游耗时费力,极不方便。 二是居住条件不佳,除了风华度假村新建的酒店之外(价格不是一般人可以 接受的),风华仅有几家小的小店客房和旅社,规模小,日接待能力小,且在居 住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篇二】2020乡镇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土们岭镇位于九台市东南 25公里,长、吉经济带中段,长吉公路、铁路横 贯全镇。幅员面积 214.36平方公里,镇辖 16 个行政村,114 个生产小组,总人 口 2.85 万人,有耕地 5976 公顷,林地 9896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46%(其中镇 区为 88.5%),是一个交通便利,风景奇秀的山区乡镇。镇、村、社三级干部 220 人,有致富项目的占 20%,项目类别主要是养殖业(猪、牛、兔)、种植业(粘 玉米、中草药)、运输业。 二、交通情况 1、公路、铁路:长春至图们的铁关于路,长春至吉林公路(北线)横贯全 镇(45—62 公里之间),本镇距长春市 45 公里,距吉林市 55公里,距九台市 25 公里。 2、客运情况:九台至土们岭客班车每日 28 次(单程),日均客流量 450人 左右,长春至吉林、九台至吉林及其它经过客班车日均 60 班次,承载客流量约 为 70人次,每月逢五逢十为土们岭商贸大集,逢集市时客流量较平日稍有增加。 3、物流情况:由于本镇地处长、吉两市中间,逢集时,很少有长吉两市人 员、车辆来赶集。 三、种植情况 1、粮食产量:全镇在册耕地 5976 公顷,全部是旱田,年均粮食产量 57, 700吨。 2、绿色产品:土们岭地区山脉连绵,属于长白山余脉,因此,特色山珍丰 富,如:山野菜系列、松仁、榛子、核桃、蘑菇等,分布春、夏、秋三个盛季。 当地经营山珍加工、销售的业户百余户,规模较大的有利达食品加工厂,恒利农 产品加工厂、金穗山庄山珍加工厂等,年生产销售 200吨以上。 四、养殖情况 1、禽类存栏:全镇禽类存栏总数达 17 万只,年销售禽类 45 万只,主要销 往德大、金锣集团和吉林市。 2、生猪存栏:全镇禽类存栏 8600 头,其中规模饲养户 2800 头,产品主要 销往金锣集团、德大集团、天景集团。 五、经纪人情况 1、本地人数:35 人,外地人数 8人,其中吉林市 2 人。 2、从事项目:粘玉米、山野菜。 六、劳务输出情况。 1、本地劳务输出情况: 年均输出 780人,XX 年底,输出总量达 3768人。XX年 1—6 月中旬,新输 出 124人。 2、在吉林市劳务情况 (1)建筑工人:40 人(2)家政 7 人(3)服务业 14人(4)工商业 3 人。 计 64人。 七、财政总量 1、本级财政收入(年内)670万元。 2、人均收入 4160元(因电厂征地,收入增加幅度大)XX 年 3350元。 3、来自吉林市的收入约为 9.2 万元。 八、特色产业情况 1、产业园区情况:畜禽养殖小区 6 个,专业屯 20个。 2、品牌情况:利达产品加工厂注册“碧子兰”牌山野菜系列产品,恒利农 产品加工厂注册“土们岭”牌农村产品。 九、民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发展思路 1、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在全镇范围内建设粘玉米特色种植、中草药 种植、猪、牛、兔养殖园区 20个,完善专业村 6 个,专业屯 20 个,结构调整比 例达到 55%,社会总产值达到 12亿元,财政全口径收入达到 1500万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到 5500 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达到 XX 万元,劳务输出总量达 7000 元。 2、发展思路:依托天景基地、金锣集团、华能九台电厂,大力发展特色种 植、特色养殖,促进劳动力输出总量,促进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 十、依托吉林,发展区位优势的战略思考 (一)更多地建立劳务输出联系站,促进本区位劳动力输出。 (二)九台市各乡镇及各村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本位主义思想,一贯把目光 瞄向长春市,而忽视吉林市场,因此,产品销售受到局限。 【篇三】2020乡镇发展调研报告 一、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我乡主动作为,顺势而上,紧紧抓住发展 的大好机会,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有效破解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采取切实有 效的办法大抓农村产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从弱到强、从无序到有序、从疲软向蓬 勃发展的态势,产业经济成为全乡村经济的“助推剂”。 (一)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畜牧业是我乡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农村产 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产 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20xx 年,全 乡畜禽存栏量近 7 万头(只),各类养殖大户 70 户,实现畜牧业年产值达 2500 余万元,实现畜牧业农民人均增收 600余元。 (二)果蔬种植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我乡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有距离巴城较近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和蔬菜 产业,打造有机、绿色蔬菜基地建设。 积极帮扶回乡创业青年岳林在家乡组建了“金大寨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 以寨子包村为核心,租赁土地 2000 余亩,打造以优质蔬菜、水果、水产等为一 体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建成生态草莓园 200亩,优质食用菌 10 万 袋。蔬菜大棚 15 个,30余亩。完成核心园区耕作道 8 公里,硬化园区公路 200 米,园区蓄水池 8 个 6000 余方,新建、整治园区渠系 5000 余米。总投资 820 余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 100余人,20xx 年已实现产值 80余万元,20xx 年拟 建成草莓园 300亩,食用菌 40万袋,种植蔬菜 300亩,可实现产值 4000 余万元。 回乡创业青年赵维国发起、并组织成立万绿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 150人。依托印山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 的带动作用,主要种植莴笋、韭菜、芦笋、大葱、西红柿等品种。目前全乡蔬菜 种植面积 4600 余亩,产量 1.12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3000 余万元,农民人均增 收 860余元。果蔬农产品采取传统种植模式,走无公害种植路子,结合现代农业 科技,产品质量过硬,畅销城区,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农民种的绿色菜品”。 金大寨专业合作社引进北京的葡萄品种,在寨子包村种植的优质葡萄,成为具有 绝对竞争优势的高品质水果。 (三)工业项目实现从无到有 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资源的限制,我乡工业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乡党委政 府班子不断发掘本乡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外地客 商,投资 300 余万元,在天桥村兴建了纯净水生产基地。该水厂的建设,既把多 余的山泉水“变废为宝”,解决全村近 30 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 农民收入。 (四)发展乡村旅游业大有可为 我乡距离主城区较近,生态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古楼山已成为具有 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休闲基地。近年来,我乡以鼓楼山、寨子包、方山雁、何家坪 村为依托,打造观光农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 1000 余元。我乡的“生态农业产 业示范基地与观光园”项目,核心园区达 2300余亩,种植优质草莓和葡萄,打 造农业产业观光体,吸引了更多市民到休闲观光。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重视产业发展是根本 我乡过去产业发展虽有起步,但未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状态,在增加 农民收入、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动力不足,成效不明。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 领导下,我乡把农村产业发展列入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 坚持产业先行,搞好科学规划,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充分发挥乡党委的决策力量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释放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主 体作用,调动全乡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以特色产业为支 撑,下大力气走出以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回应发展需要, 解决了为何发展农村产业的问题。 (二)发展定位准确是关键 产业发展定位准确与否事关我乡产业发展的成败,经过不断实践和努力探索, 结合实际和历史传统,因地制宜,充分论证,村民自愿,逐渐形成了我乡产业发 展的工作思路,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方向,以主城区为市场,围绕 有机、绿色、无公害,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围绕“传统养殖、市场竞争”的战略,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围绕地理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围 绕巴山新居和聚居点建设,结合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发展个体经济和现代服务 业务。发展定位准确,解决了如何发展农村产业的问题。 (三)突破发展方法是核心 把“纸上谈兵”演变成产业发展的成果和农民增收的现实,是该项工作的核 心。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 仅 20xx 年下半年,赴成渝、珠三角开展小分队招商 3 次,对接企业 20余家,洽 谈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商贸服务等项目 8 个,成功引进现代农业项目 1个,合 同协议投资 2000万元。 二是积极实施“回引工程”。大力宣传近几年来我区的发展变化,吸引在外 人士返乡创业,成功回引了赵卫国、梁李等在外人士 19人,总共投资 0.8 亿元, 着重发展果蔬、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多措并举,有效解决了怎样发展产 业的问题。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已有产业发展成绩的基础上,我乡将再接再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抓 好抓实今后的产业发展工作。 (一)在工作推动方面下功夫 开弓没有回头箭,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倒逼全乡干部主动作为,推到产业工 作一线。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树立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想更多的办法、用更 多的措施推动工作。发展决心不减,形成发展的更大合力,扎实推动产业发展, 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工作机制。 (二)在做大做强方面下功夫 我乡的畜牧产业、果蔬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充分 调动积极性,研究和对接市场,做大做强现有产业,打造产业升级版,使之成为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三)在服务保障方面下功夫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认真树立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的 良好环境,高度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大力宣传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开放合作工 作部署,做好产业发展的服务保障工作,营造产业发展的氛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