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优秀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优秀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 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 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 40 分钟要质量,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一线教育工 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各级各类数学观摩课、研讨课乃至学校的随 堂听课,很高兴地看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 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学习,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 课堂的师生互动气氛异常的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一定的张扬,这 一转变确实令人欣喜。然而,反思却让我们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 后,也折射出一些形式与无效,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 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 交流的情境。于是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课题的方法大多 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很多很多,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 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还是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的现象。比如在一次听课中认识《人民 币》的情境设计:    教师:昨晚,小红给在上海念大学的表哥写了一封信,他需要 什么呢?    学生说:他需要坐火车去上海。不,坐飞机比较快。打个电话 就可以。    教师急了,小明还要上学,他准备把信寄出去,需要什么呢? 接着,有学生回答要知道地址的,还有回答要信封的,有的学生没有 这方面的生活经历根本就不知道寄信需要什么?终于有一位学生回答 出需要邮票,老师象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样赶紧追问:一张邮票多少 钱?学生回答:8 角。于是,教师点出正题:那么 8 角钱可以怎么拿 呢?说了那么多,教师就是让学生思考 8 角钱可以怎么拿!这些情境创 设的盲目性不但冲淡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 精力,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境设计,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 一次数学研讨活动中,谢惠良老师就提出情境创设不能过多地与生活、 语文联系;创设导入情境不能太长,新课的导入要简洁有效。所以, 有些知识的教学,采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学习或开门见山,效果会 更好更简便更节约时间。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的思想是从想问题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 问,可以激发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 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很重要的 组成部分,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 或者是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 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压倦,影响探究学习效果。只有问在有疑之处、 问在关键之处,掌握好问题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 提问,才会尽量使数学课堂成为有效的教学,学生才能用最短的时间 学到最多的知识。    三、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素质教育已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 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 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 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 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 学习。但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分组 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开始,学生就象蜜蜂采蜜一样,教 室里马上是一片嗡嗡的声音和学生忙碌的身影,谁也不知道其他人在 说什么和干什么?有的是组长一个人在发挥,其它学生当听众;有的小 组合作的分工、意图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还有的学生 就自个儿在玩。一些数学课堂过分追求观赏价值,非常浅显的问题组 织学生讨论,不必分组的内容安排小组学习,显而易见的结论要求学 生实践、验证,对所学内容不加分析,似乎没有讨论就不是探索,不 分小组就没有合作,没有实践、验证就不会发现。合作交流学习是新 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教 师却在课堂教学中走形式和走过场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 的有效性呢?首先,我们要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 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 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 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 师应明确:①、分工明确。②、建立机制。③、适时引导。    四、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 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 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 教学。但是,在现行的一些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是简单 的还是有难度的,是对的还是不全面的,都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 命令:掌声鼓励。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过多、无度的鼓励有它存在的 价值和意义吗?我认为,评价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 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 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 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 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 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 好的发展。    五、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 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上课都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 趣的事物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中 发现知识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 动过程,寓教与乐,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到学习 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学生的数学活动是否有效,同教师的 组织与引导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活动而活 动,缺少明确的活动目标,表面上看似热闹,整节课好象学生都在积 极地参与活动,但课后学生对知识的收获却甚少,对知识的掌握也不 牢固,更不要提形成知识的系统性了。所以,为了确保数学活动的有 效性,开展数学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开展活动, 而教师则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数学活动中,把在活动中 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有 所收获,这样的活动才起到了活动的作用,才是有效的活动。    总之,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教师。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要理性的思考 分析和认识,将理性和激情相结合,让数学课堂充满真实,更加精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