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科学教学在生活中开展
小学科学论文之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科学教学在生活中开展 莫君媚 长安镇中山小学【摘要】科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发展,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中开拓思路,激活想象,主动而快乐地学习。本文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激发求知欲,增强探究生活的欲望;开设实验型生活作业——解放孩子的双手四个方面入手探究如何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科学教学在生活中开展,使科学生活化。【关键词】拉近 科学 生活 距离 科学教学 开展 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发展,即特征之一是科学教学要生活化。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脱离生活的教学就使学生失去主动性学习的心理基础。可见,教学中带上生活气息是何等的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对科学教学的探究谈几点做法。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科学是一门源于对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并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与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尽量选择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无处不在。让学生用科学知识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分析、处理简单的生活问题,让科学名副其实的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在讲“热”这一课时,首先向学生询问他们对于“热”的理解。很多学生说每次感到冷的时候便会被告之穿上毛衣,便相信“毛衣本身能够发热”。这一生活经验无疑对即将进行的科学教育是一种阻碍和挑战。教师于是便让学生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毛衣的确能够发热。学生把温度计放进毛衣内测定温度,他们假设毛衣会发热的话,温度计的度数便会上升。然而令教师更为惊讶的是:尽管实验表明温度保持不变,学生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结论。于是教师继续让他们做实验,包括把冰块长时间的放在毛衣内,观察毛衣内的冰块是否更快的溶解,直到所有的实验都做完后,学生才开始半信半疑地接受“毛衣不能产生热”的观点。二、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中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我想,这其实也是我们小学科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如实写照。我们认为,现代科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一股新生的力量。例如,一位美国教师在一节关于“ 植物和环境”的课上,撇开了原订的教学计划,陪同孩子们一起研究校园中三棵遭遇生长困境的树木。在他们的努力下,三棵树重新挂满了绿叶,恢复了生机。在树木这个活生生的教材上,学生找到了科学的力量,也找到了自己的力量。这种活的教材恰恰只有在课本教材之外才能找到。这位美国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反思与自问。在他们看来,研究生活中的科学远远要比研究课本上的科学来得重要。难怪在一些国外影片当中,国外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如此之高,想象力是如此之丰富。又比如,在探究金属的生锈现象时,我一般提前布置:让学生观察、调查家中的哪些器皿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怎样才能让它们少生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样的活动要比观察试管中的钉子更有吸引力,更具价值得多。因此,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与学习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对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因素发掘出来。通过精心加工,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三、激发求知欲,增强探究生活的欲望。新课程倡导教师应树立课程开发意识,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建构的生动情境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引领和启发学生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为学生的需要搭起建构探究活动的平台,让学生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他们探究生活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对身边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感兴趣的现象,提出许多问题:让学生对身边遇到的自然现象产生疑惑,并就这些自然现象提出许多问题。如:蝴蝶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云朵?洗衣服晾在外面为什么干了?晚上太阳落到哪里去了?蚂蚁会咬人吗?冬天为什么天黑得快?你怎能把手电筒弄亮起来呢?……这些问题均显示出儿童与生俱有的好奇心,即一种渴望了解自然或为自然现象寻求合理解释的强烈愿望。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比让学生解决教师的“指令性”问题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且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孕育了学生自行探究,主动发现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学生养成质疑的良好习惯。因此,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之中挖掘出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探询,去感悟,去理解,去想象。不断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养成对生活质疑的良好习惯。也只有这样,科学教育才能摆脱空洞无力、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四、开设实验型生活作业——解放孩子的双手实验是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的载体之一,也是科学课的特色,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素材,需要我们去开发和挖掘。家庭小实验也是一种很不错的生活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开展实验探究,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小小的鸡蛋就可以完成不少的实验:① 蒸发吸热实验,把刚煮熟的蛋从锅内捞起来,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膜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更烫了。这是为什么?② 物体热胀冷缩实验,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剥壳,就会显得很容易,又是为什么?③大气压实验,在家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热上一层沙子。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让学生做一做,比说十遍效果更好。④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 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往清水中慢慢加入食盐,发现鸡蛋会悬浮在盐溶液中,再加入食盐,鸡蛋又处于漂浮状态。此实验效果明显,但在课堂上完成此实验需要很长时间,请每位学生回家实验。⑤自制软壳蛋,取一只新鲜的鸡蛋,把它浸入食醋中,两三天后,发现硬硬的蛋壳不见了。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挖掘生活中的实验素材,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树立科学意识,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积极性的“一汪活水源泉”。总之,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科学教学又要回到生活中去,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持之以恒的联系生活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感受科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中开拓思路,激活想象,主动而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1、《科普资源的有效利用》 中国教育报2007 2、《在科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汕头科普网3、靳玉乐 《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84、李建平.以行动塑造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5-5-31,(7)5、张维风.让生活走进科学课堂.《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9年第Z6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