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固守阅读家园-初中阅读教学策略摭谈
语文论文之固守阅读家园-初中阅读教学策略摭谈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断扩大,阅读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多媒体化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文字文本阅读,这使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发生变化,语言感受能力面临退化,从而对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挑战。事实上,即使在信息化时代,文字文本的阅读及阅读教学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它肩负着承传和弘扬民族文化!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任,是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因此,面对挑战,阅读教学必须具有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信息化 中学 阅读教学 如果我们直面现实,冷静客观地作一番审视的话,那就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却有越来越薄的趋势。这一现象既是时代发展使然,又让语文阅读教学面临挑战。应对挑战,要求我们在坚持阅读教学固有原则的前提下,将阅读行为放在当代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从而相应调整教学策略,以期使阅读教学发挥在传承文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功能。 一。多媒体化对阅读文本价值的挑战。 即使在80年代前,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也还是阅读书籍,因此,高雅文化和经典文化大行其道,而十年空白所激发的对图书如饥似渴的认同,使伴随书本成长的人们积累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是,这一代中学生一出生电视就是他们的玩伴,录音带、卡通漫画、电脑游戏、互联网等大众消费文化又接踵而至,传媒语言成了他们语言发展的重要训练,“时尚”是他们文化词典的唯一词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阅读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们拒绝除了媚俗的小报、书刊、时尚杂志之外的传统文字文本,以观赏根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替代对原著的阅读,要他们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读几部经典作品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即使面对阅读文本,他们考虑的也不是如何思考、品味,而只是离奇曲折的情节,可以炫耀于人的格言名句,缺少崇高感,缺少批评意思,更不要说对终极价值的关怀。在他们看来,阅读只是为了感官的满足与情绪的宣泄,文字文本上哪怕再精致再有韵味的语言,也敌不过鲜明生动的图像,富有冲击力的音响和充满诱惑的虚拟世界,因此,学生对文本阅读兴趣索然是很自然的。据统计,1998年全国人均购书为6.1册,(含图书馆、单位购书,同时教辅类书籍占了很高比例)[1],2009年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在今天购买文学名著的人比重只占约三分之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本阅读的式微。 这一现状严重地冲击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如何破解“阅读危机” ,已经成为一个需要社会、著书人、和读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了。由于学生钟情于快餐式文化和多媒体媒介,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日益退化,由此也带来了阅读能力的退化。文字文本的特点是恒久性,它给读者充分的边阅读边思考的时间,同时留下了广阔的创造性阐释空间。在阅读过程中,人们感悟着语言的魅力,又在接收着语言感受能力的训练。如果长期浸染于稍纵即逝的虚拟的音响世界中,则无法体会言语的“言外之意”,也就把握不了文章的深层意蕴,品味不到文本阅读的独特情趣,久而久之,丧失语感,导致阅读能力的整体退化。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成长,调整阅读教学的策略是必要的,但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文本阅读必须迁就多媒体阅读呢?回答是否定的。 二、守住一方精神家园,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文本阅读具有不可替代性。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是信息时代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信息接收渠道也变得日益多元化,但文本阅读的价值永远不可取代,因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感官无法取代大脑,感觉也代替不了思想,以阅读思考为生存方式始终是人类文明的特征,只要需要用语言来思考,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就会一直存在,人们解读文字文本以获取生命历程的体验和记忆的活动,便会不断延续下去,阅读教学培育读者的基本职能不可能改变,即使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技术条件下,仍然要学会阅读,学会阅读才能发展,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二)、阅读教学肩负着承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文化全球化远非经济全球化那么来得容易,因为正是民族文化的多样化性才造就了世界的丰富多彩,而且民族文化自有其稳固的传承,保护机制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被外来文化冲垮。当然,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文化交融的进程大大加快,西方文化已在威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防线。这就使得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显得更为迫切。只有提高人们的母语阅读和表达水平,才能使民族文化的香火代代相传,从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阅读教学能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对于阅读,卡尔维诺曾如此说: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就像每一次经验,都会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深厚的精神基础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阅读教学正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领会记载人类先进文化和思想成果的好文章,(传统的、当代的、民族的、外国的),以真、善、美去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其美好的心灵,塑造其健康人格,激发其求知欲望,并以此培养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阅读教学在这方面的作用很大而且是其他教育手段难以取代的,很难想象,没有文本阅读,能形成崇高,完美的人格。 (四)、阅读教学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终身学习是信息时代对人的必然要求,学习需要阅读,人类积累的知识不管保存在何种媒介中,要了解它,掌握它,只能依靠阅读,如果没有一定阅读能力,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就很难开展学习。学习又需要交流,交流便捷的形式是语言交流,希望在语言交流中准确、清晰,富于技巧地传递信息,就不能没有一点语文基础。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工具。忽视阅读,必然导致能力的缺陷,从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这显然无法直面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 总之,如同电子教育时代恐怕也不能取消传统教室一般,多媒体的信息时代同样不可能使文本阅读失去价值,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意识。一方面,要正视现实,改进阅读教学;另一方面,又必须引导学生着力改变文本阅读浮躁心态,认认真真地读点好书,守住这一方面精神家园。 三。领航开道:阅读教学策略摭谈。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应对面临的挑战,从而重新激发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策略一、保持距离。所谓“距离”,是指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中学生,一般意义上的“读懂”教材上的大部分课文是不成问题的,这常常容易使学生对课文阅读产生懈怠心理,进而影响语文学习的兴趣。要保持学生对课文的新鲜感,就必须要使教学内容“陌生化”,让文本与学生的自读理解始终存在一定的距离,使他们感觉到课堂阅读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 (1)课文导入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笔者一般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太熟悉了,有可能产生先入意见,导致思维定势,对阅读很不利,尽量调动学生进入阅读,进入思考。 (2)准确把握教学重心。语文姓“语”,文章“写什么” 固然要让学生理解,但更重要的是领会“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放在研究文章写了什么的课题上,那么一部分学生就可能因为自以为懂了而觉得语文课太无味、没趣。趣味来自思索,课文作者的为文技巧始终值得学生学习,所以,倘能将教学重心放在“怎么写”的探讨上“为什么这样写”的研究上,则四十五分钟将会始终充满“发现”的乐趣。如教学《故乡》时把闰土的变化作为教学的切入口,以此展开、拓深内容,学生对小说彰示主题的技巧有了较深的理解,效果很好。 (3)用陌生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最忌简单化、模式化、平面化。现在学生手上的各种教学参考书甚至比老师还多,如果老师自己不钻研课文,一味以教参提示为依据设计问题,课堂上的一问一答就颇似游戏。问题的作用是引领学生再次“进入”文章,在熟悉的文章中读出一片新天地。一堂课即使只有一两个令学生预想不到的问题,也能使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兴奋状态,阅读的趣味就不会消失。如上《乞丐》时,文中提到的“兄弟”跟日常说的“称兄道弟”是同一个概念吗?屠格涅夫的这一声“兄弟”是从哪一层面说的?这样的问题,既是理解作者观点的关键所在,对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容易产生效率。 策略之二:创设情境。教师如同“教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需要;能言善辩,口若悬河,也需要;但更重要的却在于精通“点化” 艺术,即教师要善于煽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能创设美妙的情境,使学生乐于进入此情此境。 既然学生喜欢音像文化,那就不妨以之作“引子”,例如教学《最后一课》之前,先欣赏肯尼基的萨克斯乐曲《回家》,特有的氛围使学生体验了小弗郎士的哀愁,《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教学前,都先看相关的影视片断;激起学生“影视如此,不知原著如何”的猎奇兴趣;上《曹刿论战》、《海燕》等课,把有关图片、影视资料制成课件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学古代诗词,先让学生欣赏名家的呤诵,孙道临、乔榛、曹可凡等人的精彩演绎,令他们对唐诗宋词如痴知醉……实践证明,当学生尽情徜徉课文情境之际,也正是自我习得情绪的旺盛之时。 但是,更多的氛围需要教师用知识、智慧,通过语言去营造。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垒起的典雅、高尚的大厦为音像媒介所不及。比如文学氛围,中国璀璨的古典文学:从《诗经》到《楚辞》、《史记》,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历代散文和清明小说,无不展现了一个个精美绝伦的世界,如果教师能用富有情趣、生动别致的语言在课堂上呈现这些美妙的世界,怎会不激起学生的神往之情? 策略之三:延伸课文。分析课堂阅读活动中学生寡情少趣的原因,恐怕主要在于我们对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上。受考试的制约,阅读教学强调的是知性分析,重视逻辑思维训练,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对基础知识的条分缕析和对所谓“微言大义” 的细嚼慢咽上,学生的注意力被束缚在认知范畴内,阅读训练成为一种机械被动的“应答性行为”,结果是情绪通道被阻塞,心灵难以产生认同和共鸣。而课外阅读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因此,除了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认知与情感的协调统一外,适当地延伸课文,引入课外“活水”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整体效率的基本策略。 延伸课文,首先是内容上的延伸,如教学《西湖的绿》,就再引入朱自清的《绿》,教学老舍的《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先把老舍的生平事迹讲给他们听,并介绍老舍的重要作品,这样学生对老舍的生平、人格、学问都产生了莫大兴趣,陆陆续续有十多人在随笔中写了老舍作品的阅读体会,有时是短短的一段,也可见学生在课外确实读了他的其他作品。 其次是形式上的延伸。阅读教学不要总是教师讲或一问一答,可以运用其他手段,比如前文所述的情境欣赏,利用多媒体技术,用音乐、图像、动画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与作者“对话”。又比如可用改编方法要求学生将“孔乙己” 改写成课本剧剧本,课文大多有其耐读之处,在完成了基本的阅读任务后,提出一个较高要求的话题,促使学生再次进入课文进行品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再阅读过程中,学生发现、感受了语境中的美感因素,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增加了有关语言运用技巧知识的积累,同时还接受了一次美的熏陶,提高了欣赏水平。还有,像横向比较法,选择与课文题材、写法或情调相近的文章,与课文对照阅读,也有助于学生保持阅读热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和艺术内涵。 策略之四: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的第一个组成成分就是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心理学家指出: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质疑的心理素质中派生出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质疑,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采取积极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教学《皇帝的新装》结尾时,学生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骗局由小孩说穿?街上的老百姓为什么是低声说话?皇帝听了大家的议论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以真正体现“让教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这种教学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以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发言大胆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 策略之五:注重朗读感悟,活跃审美感知,促进学生自主地阅读获取。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所能告诉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自主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多变,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堂朗读少,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诚然,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现状,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 ,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如读《听潮》中的这段文字: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它有时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黏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这段文字产生于鲁彦对大海的全面感知。他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一切感官活动。读者在阅读接受时,也需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面感知活动才能达到审美。可见,重视朗读,实际上是贴近学生与文本的过程。 策略之六:激发创造。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永远是兴趣的动力。部份学生之所以不喜欢语文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语文不像理科那样能给学生以在解出难题时所享受到的无穷乐趣。阅读教学能不能激发创造活动,承认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差异,则课文意义的多解性也是合理。如在整理文章的结构层次时,因作品内容的丰富,学生常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同学讨论通过,都给予肯定。而让笔者记忆犹新的,在教学莎翁的《在法庭上》,学生对夏洛克这一人物的分析五花八门,其中也不乏偏激之辞,但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却都渐趋辩证、丰富,之后笔者再作小结,促进学生全面认识人物形象也就水到渠成了。阅读感受的个性化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教师要注意引导,不可扼制。同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发展他们的深层阅读能力,即阅读理性化。如笔者在教学《变色龙》时问学生“假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了狗咬人事件离开广场后,迎面遇到了将军的哥哥--狗主人,他将又有一番什么表演呢?”要求学生略加思考后交流,深思一会儿后,教室里气氛很热烈,学生跃跃欲试,通过思辩,学生深化对人物性格和心态的理解,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又得到训练,同时,又无异于一次口头作文,可谓一石三鸟。经常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某个疑点作些深入研究。阅读教学,形象欣赏是起点,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才是终极。 “阅读教学”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阅读是学生个体从文字作品中获取信息的独立心智活动,读者要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图式进行同构。置于新课程的背景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视阅读为异己之物,见而生厌、望而生畏” 的怪圈,帮助教师走出封闭、静止、单调的现状。这样,学生就会把阅读看成一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部需要。这样学生就会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在优美作品的海洋中徜徉、漫步,和阅读进行永远的“亲密接触”。 参考文献: [1]《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9日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论阅读教学的陌生化原则》。 [3]《先进教育思想、高超教学艺术》中的《张孝纯老师的“大语文教育观”述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