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常态下XX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政策研究
新常态下 XX 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政策研究 前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 展的阶段性特征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和新挑战。从 XX 的情况看,转型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全 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 风险挑战趋于增多,社会安全稳定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公安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社会 公共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探寻治理途径,完善 政策措施,切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职责使命。 一、社会公共安全的政策导向 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它关乎国家、社会和公 民个体的生存发展。近年来,随着恐怖主义、传染病、 自然灾害、食品药品环境安全事件的频发,人们对安全 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和拓展,除了军事、政治等传 统安全外,越来越关注涉及自身生存发展的社会公共安 全。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制定完善公 共安全政策,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安全产品和服务是 其应尽的责任。 面对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风险挑战,世界发达国家十 分重视公共安全管理,针对本国面临的公共安全威胁, 相继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法律规范,形成了相 对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一是树立风险社会理念。 普遍关注并接受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 会理论,将其作为调整公共安全管理对策、改变公共安 全管理观念、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理论依据。二是拓展 公共安全管理内涵。由自然灾害领域逐步扩展到各种人 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领域。三是注重公共安全危机管 理。实现从单一的应急反应向危机的全过程管理过渡。 四是借助社会力量。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外,还充分调 动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安全管理和 危机应对。五是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共安全 管理机构的组织与权限、职责与任务,为公共安全管理 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会公共安全问题,针 对不同时期凸显的问题,党和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 策措施。在社会治安管控方面,先后作出了开展“严打” 斗争、推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宽严相济的刑 事政策、开展平安建设、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等政策安排,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2003 年“S ARS”爆发后,党和政府对公共安全认识更加深化,在 2 006 年 3 月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公 共安全建设,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决议中提出“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将社会 公共安全内涵从社会治安扩展到维护稳定、安全生产、 维护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食品药品环境安全等领域。 二、近年来 XX 公安机关实施的社会公共安全政策措 施 近年来,XX 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部关于维 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重大政策,紧紧围绕不同时 期平安 XX 建设的目标定位,立足全省社会公共安全形势 发展变化和公安机关职能,从维护稳定、治安防控、安 全监管等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参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社 会公共安全政策措施,有效维护了全省社会公共安全形 势持续稳定,有力保障和促进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XX “两个率先”发展。 一是情报先行、源头预防的维护稳定政策。始终将保 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建立完善情报信息收集、预警、研 判机制,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推动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现对社会稳定 风险的预知预警预防,避免因决策不当引发不稳定事端。 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公 调对接”、“交调对接”、“网调对接”等工作模式, 推动维稳工作向前端、向基层延伸,主动防范、化解各 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二是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治安防控政策。坚持依法 打击与严密防范相结合、专项整治与整体防控相结合, 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省打击犯罪总绩效和命 案侦破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较早启动社 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省基本形成城乡一体、打防一 体,人技结合、动静结合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 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扎实做好人、地、物、事、 组织等社会治安要素管理,严防重点人漏管失控造成的 现实危害。积极探索群防群治实现路径和各种形式,发 展壮大“红袖标”、平安志愿者队伍,提升治安防控社 会化水平。 三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监管政策。牢固树立 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建立公共安全监管体系,最大限度 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 方面,推动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运输企业、车 辆、驾驶人源头管理,依法严查突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创造车畅人和、安全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在消防安全 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体系,加强消防公共 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强火灾隐患动 态排查整治,构建消防安全治理新体系。在危险物品安 全监管方面,推进危险物品单位安防达标建设,加强生 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全过程监管,全省连续多 年没有发生被监管单位危险物品丢失、被盗、被抢及涉 危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 四是需求引领、支撑实战的科技强警政策。牢固树立 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的思想,坚定不移推 进公安信息化和技术防范建设,率先建成省市一体、覆 盖全警的 XX 公安综合管理服务工作“大平台”,率先提 出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开发建设“大情报”系 统,深入推进技防城、技防入户、道路监控“3•20”、 图像资源联网共享平台等技防工程建设,启动实施“警 务大数据”建设应用工程,不断提升社会公共安全工作 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能。 五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依法治理政策。把依法治 理贯穿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全过程,一方面,积极推 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地方立法的同时,研究制定了流动 人口管理服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调对接等一 系列政策措施,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并提 供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另一方面,坚持不懈推 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执法标准体系,加强 执法质量监督和安全检查,创新执法理念和方式方法, 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三、新常态下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共安全面临的形势 分析 从我省的当前形势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 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XX 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 加大,各项改革措施深入推进,各种矛盾、风险极易以 案件的形式进入执法司法领域,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安 全稳定提出新的挑战。 一是维稳反恐压力加大。改革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矛 盾碰头叠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涉众型经济犯罪已 成为引发规模性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因素。企业军转干、 被辞民师、“事改企”人员等特殊群体“抱团维权”, 增加了矛盾化解的难度。受经济下行、股市震荡、企业 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运营困 难,劳资纠纷、民工讨薪等问题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 影响。目前,在 XX 务工、经商、就学的新疆籍维族群众 数量较多,“三股势力”落脚藏身、搭窝建点的苗头越 来越明显,面临的反恐压力越来越大。 二是打击犯罪压力加大。当前,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 位运行,网络通信诈骗等新型犯罪不断增多,爆炸、杀 人、绑架、个人极端等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盗窃等 侵财类犯罪多样多发,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环境污染犯 罪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犯罪的智能化、动态化、 组织化的特征日益突出,对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秩序构 成严重危害。 三是治安管控压力加大。目前,全省登记的外来人口 已连续多年超过 1500 万人,重大系列侵财案件 80%是外 来人员所为,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和场所行业治安管理比 较薄弱,暂住人口、出租房屋、中小旅馆和重点人员漏 管失控比较普遍,物流、快递、旧货交易、网购等行业 管理还存在不少盲区,诱发和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大量 存在。 四是安全监管压力加大。近年来,XX 道路里程和机动 车、驾驶人增长迅速,截至 2004 年底,全省公路里程达 15.6 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 1725 万辆、驾驶人 2023 万 人,加之 XX 是南北交通的大通道,过境车辆多,重特大 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面临长期重大压 力。XX 现有的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 3.9 万家,化工集中 区 60 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4.2 万余家,高层建筑 3 万 余幢,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放射源等公 安机关列管的危险物品单位 6700 余家,安全隐患不少, 管理任务较重。 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公安机关在公 共安全治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 维稳处突方面,情报资源整合共享、分析研判不够到位, 应急处突力量建设、处置预案、现场指挥等与实战要求 还不相适应。打防管控方面,合成作战能力比较薄弱, 侵财类案件特别是网络通信诈骗案件破案率较低;一些 地方群防群治流于形式,社会化参与不足,公安机关仍 在唱“独角戏”;网侦手段和网络安全管理跟不上互联 网发展,虚拟社会防范控制和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 力相对较弱。安全管理方面,各公共安全监管职能部门 仍以条块分割式管理模式为主,没有真正实现人员、资 源、信息等要素的充分共享和统一调配,社会联动机制 运转还不顺畅,整体合力不强。 四、新常态下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政策建 议 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制定 相对完备的政策体系。面对新常态下严峻复杂的社会公 共安全形势,XX 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平安建设主力军的 作用,更加注重以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来拓 展思路、解决难题,推动社会公共安全系统治理、依法 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增强维护社会公共安 全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一是推动社会公共安全治理规划。立足“整体国家安 全观”,不断拓展社会公共安全建设内涵,健全完善涵 盖维稳处突、治安防范、网络安全、安全监管等领域的 社会公共安全体系。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新特点, 以智慧 XX、诚信 XX 建设为契机,深入推动“智慧平安 X X”建设,搭建政法机关、政府部门之间社会治理信息共 享应用平台,实现全省社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社会治 安要素智能化管控,提升平安建设智能化水平。加快完 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对危害人民群 众人身、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最大限度挤 压违法犯罪空间,增强群众安全感。积极推进全省社会 公共安全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健全完善社会 公共安全法规体系,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提供法律支持。 二是搭建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党政领导 的政治优势、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整体优势、专群结合 的工作优势,不断汇聚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合力,搭 建多元协作的治理格局。围绕民生领域的突出违法犯罪, 加强与检法机关以及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工商管理、 质量监督等行政执法部门沟通协作,推动建立案件移送、 会商督办、联合调查、物证鉴定、信息共享、考核奖惩 等常态工作机制。统筹城乡警务协调发展,配齐专职社 区民警和驻村保安力量,借助社会组织力量,做大做强 治安志愿者、“红袖标”等群防群治队伍,发挥保安、 消防、技防、交通安全等协会功能,打造“公共安全共 同体”。广泛开展社会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 公共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维护社会 公共安全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三是完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完善维稳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情报触角广、信息灵等优势,围绕社会各领域 存在的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问题和风险点,加强 数据挖掘和研判预警,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常 态化滚动排查化解机制,推动建立社会风险评估预警机 制,超前防范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公共安全风险。 完善治安防控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打击犯罪新机制,积 极构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有机衔接、打防管控一体化 运作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不断完善部门、警种、区域 和国际警务合作机制,切实消除治安隐患和管理盲区。 完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建立 健全火灾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机制、道路交通常态监管 机制和大型活动安保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民爆物品、危 化物品源头管控和公共场所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防止安 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完善应急指挥工作机制,坚持源头 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依托公安指挥中心 加强智能化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形成“纵向贯通、横向 集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统一联动”的公共安全指 挥平台,建立完善应急指挥、联动处置、舆论引导一体 化的应急处突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案事件,能够快 速响应、妥善处置。 四是提升社会公共安全治理能力。以全面深化公安改 革、大力推进“四项建设”为契机,借助大数据、云计 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对现有公安管理体制、警 务流程进行优化改造,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打 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 设,广泛开展源头信息采集共享,强化情报信息研判应 用,充分发挥情报信息服务引领安全治理的实战效能。 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积极推进实战指挥体系、勤 务运行机制改革,全面强化各级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共 安全的实战水平。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 执法标准体系和执法流程管控,增强公安民警执法能力 素质,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大力推进队伍正 规化建设,盘活警力资源,加大教育训练力度,全面提 升公安民警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