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浅谈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谈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数学论文之浅谈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 ‎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空间几何学习,被概括为“空间与图形”,它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的直觉,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进行几何知识教学时,我们不能仅限于让学生认识一些图形和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还应致力于如何采用合理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切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下面结合对低年级孩子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  一、孩子的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 ‎  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必须依赖于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在探究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强动手操作,再通过观察、测量、想象、创作以及交流讨论活动,丰富空间观念。‎ ‎  例如,“认左右”的教学,一年级学生对左右方位有初步的生活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清晰地表达。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左手、右手等人体器官了解左右;借助游戏——“我说你做”、“‎ 我是合格小司机”等进一步感知左右。这些活动,处处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了左右概念,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  二、有效的方法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途径 ‎  1、观察比较 ‎  观察活动是有特定方向和顺序的外部感官知觉活动。在几何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针对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同时,要让他们学会分析、比较,在反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逐步积累空间观念。‎ ‎  例如,教学“观察物体”时,区别从左、右两边看到的物体难度较大。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准备教学时,我设计了同桌两人面对面“找左右”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当两人面对面时,左右方向正好相反,为例题的教学打好伏笔。教学时,我先组织每组的4个学生从四个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并交流观察的结果,引导学生体会到观察的位置相同,观察的结果相同;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就可能不同。再让学生依次轮换观察的位置,通过“想”——推测观察的结果、“看”——实际观察验证推测、“说”——体会观察的结果和观察位置的对应关系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比较、判断、表达的机会。例题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观察:(1)本位观察;(2)换位观察;(3)全面观察。在精心设计的观察、比较活动中,水到渠成地突破了难点,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了空间观念。‎ ‎  2、动手操作 ‎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低年级学生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地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操作是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 ‎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描一描、摸一摸、认一认、写一写、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角的含义的形成过程,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在理解决定角的大小的因素时,我请学生用活动角做出一个比较大的角、再做一个小一点的角,使学生体会到角的边长短没变,但两条边张口的大小变了,角的大小就变了。经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获得了更丰富、更深刻的认知体验。‎ ‎  3、合理想象 ‎  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依赖于空间感知,常常和观察、实验等活动结合起来,是一种有依据的想象。‎ ‎  例如:“认识平面图形”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猜图形”‎ 的游戏。在大信封中预先放入一些图形纸片(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露出某个图形的一部分,请学生猜想这个图形的名称。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时空,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习得的知识,进行充分地想象和思考。如果学生猜错,可根据对图形本质特征的理解,提出有区别意义的问题,在得到“是”或“不是”的回答后,不断比较、筛选,最终指向目标图形。通过这样开放的活动,在充分的想象与思考中,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升华。‎ ‎  4、归纳推理 ‎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合情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归纳推理,在低年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  例如,教学“摆一摆(实践活动)”时,让学生先摆出一个三角形,看看要用几根小棒(三根),再看摆两个同样的三角形要用多少根小棒。(6根,5根。)为什么摆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只用5根小棒呢?让学生示范摆,并引导说出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有一条公共边,可以少用一根。接着又让学生摆出三个、四个同样的三角形,看看至少要用几根小棒?让学生观察比较三角形的个数、公共边的条数、至少用的小棒的根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规律,并运用规律猜想摆五个同样的三角形、六个同样的三角形……等至少用小棒的根数。在归纳推理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作为“发现者”的成功和喜悦,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走向更深刻、更广阔的领域。‎ ‎  三、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保障 ‎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形成空间观念的。培养空间观念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更需要合作交流。我们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学生产生疑难时、在质疑辨析时、在总结概括时,引导学生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积极地表达自己对几何空间的看法,倾听、接受同伴的正确意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集思广益中产生新的思考,建构、完善自己的空间认知结构。‎ ‎  例如,在数学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我先请学生选择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而且要把三角形中同样长的两条边(最长边)拼在一起。再让学生思考: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还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找到了一种或几种答案,我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同伴的想法,互相学习、启发。最后,我趁热打铁,追问:“你能有次序地一下子拼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吗?与你的小伙伴一起,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在尝试操作、小组讨论中,他们发现,只要按住1个三角形,让另一个三角形移动(平移或旋转)就行了。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加深了对图形变换的理解,学会了有序思考的方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  总之,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才能切实体验、探索出更有效的手段,从而促进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