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 础,以下 xx 为大家介绍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 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 行为习惯, 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 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 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 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 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 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 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中 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 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 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 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 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 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 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价值观和初步 的道德判别能力, 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 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 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 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 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 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 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 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 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 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 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 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 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 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 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 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 受到教育。 五、课时安排 一周两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2 1、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和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 " 自主、合作、探究 " 的方式方 法, 积极营造 " 和谐、 平等、 轻松 "的教学氛围, 重视学生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2、现状分析 四年级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 150 名新入学儿童,他们个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 他们懂礼貌,文明习惯较好;经第一天培训后发现,绝大多数孩子不 仅识字量大,而且非常乐于助人,理解能力也较强。学生是非常喜欢 《品德与社会》 这门课的, 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 所以重视不够, 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 以及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 对本课 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教师力争减少一些负影响, 努力提高活动质 量,提高课堂效率。相信在品社课上,他们会认真听课,收获更多的 好习惯及更好的品德行为。期待他们的进步!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以关注每一 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 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 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 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 获得 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 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 不 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 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 惯。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由三个单元组成。 教科书在设 计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 贴近现实社会, 将品德教育的内容和 儿童的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第二单 元《成长不烦恼》第三单元《聪明的消费者》,各单元的设计围绕课 程标准的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本教材以学生 生活为主线, 设置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主题, 体现教科书内容的生活化 和综合性。主要有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的内容,家乡,世界 的民族风情,习俗和传统节日等内容,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有 利于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的和谐发展。 3、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 第二单元成长不烦恼 第三单元聪明的消费者 4、教学工作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 展, 为学生认识社会、 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 成为具有爱心、 责任心、 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 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 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和自豪感, 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 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能力与方法 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 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 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尝试合理地、 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 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 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知识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 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懂得规则、 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 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 了解影响我国发展 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懂得不同民族、 国家和地区之 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5、保障措施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 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喜爱艺术, 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欲望 3、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 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 "教" 和 " 学" 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讲清重点、难点, 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