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   全力以赴地开创我市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教育工作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分析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安排XX年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共同创造XX教育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估价XX年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今后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教育厅的直接指导下,全市教育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开拓创新,拼搏争先,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坚持把“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目前,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7%,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2.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3.5%。抓好小学、幼儿园骨干校的创建,全市有13所小学、5所幼儿园、1所特教学校接受省级验收。做好流生控制工作,出台了《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十项制度》,全市初中学生流失率控制在1.2%以内,创建“无流生乡镇”5个。年内创建省级示范初中30所,县城以上初中有80%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新增“双高两基”合格乡镇30个。着力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积极扩大高中教育优质资源,盐中南校区正在加紧建设,东台中学、大丰中学易地新建,XX市田家炳中学、明达中学已创建成省级重点高中,cc、SS两县职教中心通过省“1122”工程评估验收。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加大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力度。全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5.57%,比XX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职教招生规模在全省名列第一,普职招生比达到5.6:4.4。积极落实教育富民工作任务。评估确认省、市级农科教示范基地18个,全市有10多万农民参加了劳动力转移培训,推广农业科技致富项目76个,培训农村致富骨干2万多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3万人次,培训城镇下岗转岗职工4万多人,全市初、高中毕业生“两后”培训率达97.5%,新确认社区教育试点单位11个。   (二)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提请市政府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动员和部署。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到位,多数地方以县域进行教育规划,教师工资由县统一发放,教育人事逐步实行全县统筹管理。校长公开选聘制、教师人事代理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推广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三)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共撤并中小学579所,中小学校均服务人口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建改扩建校舍6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9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538个,易地新建学校20所,有30所中小学校跨入首批“百佳校园”行列。加快市直学校建设步伐。一方面,狠抓市委、市政府社会事业一号重点工程——盐中、市一小南校区建设,两校新校区正按时序进度进行;另一方面,促进市直一般学校快速发展。召开了促进市直一般学校快速发展动员大会,对市直一般学校发展目标和措施进行了部署。大力推进危改攻坚。年内,共消除中小学危房41.1万平方米,结存危房全部消除,争取到省危房改造专项补助经费6950万元,实现了改危工作历史性的跨越。XX年全市教育经费总额达20.61亿元,其中国拨教育经费12.83亿元,较上年增加2.02亿元,增幅为18.69%;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5988万元,征收教育地方附加费和人民教育基金3053万元,增幅分别达13.8%、3.5%。   (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作为德育工作主线,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读书知识竞赛和“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月”、“学习贯彻《纲要》检查评比百校行”等活动。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对部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进行综合督导评估,制定了《XX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XX市中小学规范课、优秀课教学评价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启动了市直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聘请了400多名骨干教师为市中小学学科中心核心组成员。强化了学校卫生工作,加大了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全市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近2万名教师、2千名公务员和社会人员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XX年,全市有3万人参加普通高考,创下了本科达线人数超1万、录取总数超2万的新记录;职业学校对口招生本科录取508人,专科录取2251人。我市普通高考和职教对口高考保持了录取总数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的好成绩。此外,全市有500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中获奖。   (五)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召开了全市师资工作会议,出台了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文件。通过培养、培训,教师学历达标率进一步提高,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分别达36.27%、25.66%,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达18%。新评定22名省特级教师和一批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年内,有200多名教师参加教育硕士入学考试,14人取得教育硕士学位;有5000多名教师参加高师函授学习、3000多名教师参加教师自学考试。对199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1.4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考核,发放了教师资格证书。   (六)教育管理和行风建设取得新业绩。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推进依法治教工作的意见》,开展“四五”普法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依法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出台了新的社会力量办学评估细则,对市直75个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进行了年检,建立了社会力量办学广告送审、重要事项报告等规章制度。开展了“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创建活动,推行教育收费许可证制度和公示制度。在市直学校开展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开评议活动。全市有50多名同志被表彰为省、市教育系统勤政廉政好干部。年内,共处理信访906件,纪检监察机构立案20件,办结率100%,23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进一步强化教育内审工作,年内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370项,审计金额达3.5亿元,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500万元,纠正违纪金额260万元,促进增收节支350万元。开展了“学习化机关”创建活动,举办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开展了教育创新大讨论,强化服务承诺制,积极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启动了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结果,也是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向全市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向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干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一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尚未真正到位,观念性、体制性、保障性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初中持续的入学高峰与高中阶段扩大招生规模的双重压力,带来校舍、设备和师资的严重不足;三是投资的不足,师资的紧缺与流失,带来了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差别在进一步扩大;四是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较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教育部门与学校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此外,我们对教育管理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明确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今年的主要任务   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战略地位和作用,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工作要求。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五届人大会议都对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教育发展的趋势,把握教育发展的机遇,积极寻求教育发展的活力和生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经济要跨越,社会要进步,教育发展必须适度超前。“富民强市、跨越发展,努力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是总揽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全局性工作。富民强市前提是富民,基础在教育;小康不仅是总体上的小康,而且是全面的小康,包括教育小康。现在各级领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教育,这是我们的组织优势;全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心教育,这是我们的潜在优势。经济要跨越,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努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认真落实教育优先、适度超前发展战略,率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经济在发展,财政在增长,教育投入将会不断增加。“九五”以来,我市经济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发展,财政收入也是大幅度地增长,教育投入虽然与发展需求相比明显不足,但也在逐年增长。从近两年看,XX年全市国拨教育经费比XX年增长16.4%,XX年比XX年增长18.69%。我市提出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12%,到XX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5万元;到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XX年翻两番,到建党100周年时,国内生产总值比XX年翻三番,财政收入翻四番。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必将使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需求在增长,改革在深化,办学效益必须进一步提高。目前,住房、教育等已成为消费的热点,而且教育是难得的买方市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人才竞争的激烈,广大群众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投资主体将逐步呈现多元化,办学形式将逐步呈现多样化。为此,办学效益问题将逐步凸现,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考虑不断提高教育投入的经济效益。   规模在扩大,结构在调整,办学水平要进一步提高。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巩固提高,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逐步普及,随着终身教育、全民教育体系的建立,教育的总体规模将不断扩大,这是大势所趋。但发展教育不是仅仅追求量的扩张,在积极扩展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要调整好教育的结构,提高教育的质量,提升办学的水平。   面对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和未来趋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创新,为全省构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优质教育体系作出贡献,大力实施教育协调化、教育均衡化、教育多元化、教育国际化、教育法制化战略,实现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跨越。   我市教育发展的战略步骤是:(1)从现在起到XX年,高水平、高质量地发展基础教育,25%的乡镇和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稳定在80%以上,普职比在5.5:4.5左右。(2)到XX年建市30周年,全市基础教育再跃升一个档次,60%的乡镇和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稳定在9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力争达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5%,消除文盲。(3)到2020年,要达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完善的XX现代教育体系。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要始终不渝地抓紧抓好三条线的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五化”战略。三条线是:一是教育质量生命线。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质量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立教之本,对于学校是立校之本,对于教师是立身之本。二是学校安全保障线。要把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任何时候都含糊不得。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一级对一级负责,一层对一层负责。三是教师学生权益线。要认真执行《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要认真做好教育行政复议工作,始终把做好教师工资发放和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作为教育系统保稳定的主要任务。五化战略是:   (一)大力促进教育协调化   一要促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实施全民教育关键要在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幼儿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实施终身教育不仅要求基础教育对受教育者一生负责,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要求超越传统的学校范围,突破一次性教育,将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实施优质教育关键要培养和造就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放大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三者体现了教育的普及、延伸和提高,客观上要求协调统一。二要促进普、职、成、特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普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普通中小学教育搞好了,才能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重任,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特殊教育是针对残疾儿童和少年而实施的教育,体现了教育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公平。普、职、成、特四类教育哪一类都不可偏废,而且每一类教育在发展的层次上也要能够协调。三要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培养人才是不够的,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四要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落实“三个面向”和“二为”的要求,以适应和服务为宗旨,坚持适度超前发展和优先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涨的要求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   (二)大力促进教育的均衡化   教育的均衡化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化体现了教育的法制性,是教育系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在当今和未来,一个人失去良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失去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教育的均衡化问题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下决心逐步加以解决。促进教育的均衡化,既要注意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来促进均衡发展,又要注意扶持薄弱地区、改造和消除薄弱学校,关注弱势群体。要建立和完善教育扶贫制度,教育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和学校要与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结为对子,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帮扶活动。市、县教育部门要筹措资助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专项资金,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校按市场手段收取的费用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扶持义务教育的发展,要通过减免费用或捐赠救助等形式,确保特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化的最终实现要取决于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既提高普及程度,又促进在新的水平上的均衡发展。不仅要追求办学硬件的均等,更要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均等,提倡发展个性化和特色化。   (三)大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   一要推进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依靠政府单一投资办学,难以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必须走出一条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和外资办学为有效补充的教育投资之路。在鼓励民资和外资办学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凡是有利于弥补财政投入教育不足,有利于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有利于促进办学水平竞争的做法,都要加以鼓励和支持,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教育领域竞相迸发,让一切愿意造福于社会的财富在教育领域充分涌流。二要推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要按照教育创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多种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公办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要大胆尝试举办公有民办、民办公助、混合型、股份制等学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非正规教育可互相服务、互相借用,全日制学校可为夜校、短训班提供服务。三要推进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要推行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化教学等做法;在学年制的情况下,高中以上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可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情况下,中等以上教育可探索导师制和探究性教学等新方法。   (四)大力促进教育的国际化   加入wTo后,我国进入全面、深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教育也将全面融入世界。目前,我市教育与其他行业相比、与苏南地区相比,开放比较滞后。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下大气力促进教育的对外开放。要用全球的视角看教育,努力把握世界教育的走势,及时了解最新教育动态,跟上先进国家教育发展步伐。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有计划地组织教育领导干部和校长出国出境考察,选送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走出国门,直接参与国外的教育与学习,要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师资与管理经验来激活和提高我市教育竞争能力。要着力提高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增强对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五)大力促进教育的法制化   一要依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依法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投入的“三增长”。二要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的要求,以县为主统筹教师工资,确保教师工资一县一标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三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制,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加大宏观规划与指导的力度,促进学校建立章程,实行依法自主办学。进一步端正教育行风,进一步治理以权谋私、以教谋私,强化学校安全工作。四要依法执行国家的各项基本教育制度,在教育机构的设置、课程的开设、招生考试等方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切实整治教育乱收费,解决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或过轻的问题。   依据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构想,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是: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XX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富民强市、跨越发展,努力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着重在“发展、改革、提高、开放、调整”上做,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3%以上,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4%,初中巩固率在98%以上;力争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0%;创建“双高两基”乡镇16个,力争4个县(市、区)全面实现“双高两基”,省、市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5个,教育现代化学校15所;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1所、省重点高中2所、市重点高中3所,省合格职教中心2所,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所,省示范初中15所,省实验小学4所;创建省模范学校15所;创建省德育先进校12所;新建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撤并中小学校300所;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30%以上的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全市普通高考本科达线总数和职教对口高考录取总数仍居全省前列;继续大力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10万人,培训农村致富骨干2万人,推广20个农业科技致富示范项目,培训下岗职工4万人。   三、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着力抓好XX年主要工作   今年,教育工作面临的任务很多,重点是要抓好“五个坚持”,推进“五个突破”。   (一)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推进外延扩张和内涵提高的结合上求得新的突破   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确立发展意识不动摇,把兴教为国、执教为民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发展要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并举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方针,在继续积极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注重学校内部设施的配套、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文环境的优化、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启动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内,将制定《XX市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尤其对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建设、教育教学装备、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基本条件作出明确规定,以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带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加大教育帮扶力度,通过地区结对、城乡结对、学校结对等多种形式,支持薄弱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组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到薄弱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支教。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教育局教育工作考评制度和“两基”年审制度。继续认真落实“控辍”各项制度,消除小学流生,初中流生控制在1.2%以内,创建无流生乡镇20个。积极开展省示范初中、市实验初中和省实验小学的创建工作。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逐步提升幼儿教育,创建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3—4所。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创建省级现代化特殊教育示范校1—2所,巩固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成果。积极启动新一轮扫盲工作。   2、进一步挖掘办学潜力,扩展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国家级示范高中、省市重点高中进一步发挥品牌效应,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易地新建的重点高中要在高起点规划建设的同时,注重内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一般普通高中要通过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扩大普高招生规模,普通高中招生力争达5.7万人。继续推进职教重点校建设,把重点职校、名校做大做强。年内,争取建成在校生规模在3500人以上的示范性中等专业学校2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力争达4.3万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所有高中阶段的学校都必须牢固地确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只有质量优胜才能促进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着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大农科教统筹力度,完善以县(市、区)职成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骨干、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三级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网络。要将实用技术技能与创业培训作为重点,为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作贡献。年内,创建国家级重点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省级农科教结合基地2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10个。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实验范围,优化社区教育资源配置,创建学习型组织。年内,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社区教育中心10个。依托重点中学、实附小等骨干学校以及电大、教师进修学校等,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主动为下岗职工的转岗、竞岗开展免费培训。搞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规范和加强高校函授站点建设。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追求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二)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在推进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结合上求得新的突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在整个社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益性社会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又要求我们不得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我们要在抓好常规工作、抓好基础工作、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着力推进以下四项改革:   1、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促使“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全到位,进一步落实县(市、区)、乡(镇)政府的办学责任,要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纳入县级预算管理工作,确保教师工资一县一标按时足额统一发放,确保教育人事县级统筹管理,确保学杂费“校收、县管、校用”机制的正常运行,确保基础教育发展以县统筹规划。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化市、县两级政府统筹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落实关于推进职教发展的投入政策,加大职业教育的规划、政策、办学、资源的统筹力度,营造职教发展的新优势。   2、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宣传和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将社会力量办学事业纳入全市教育发展规划。年内,召开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座谈会,研究制定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措施。继续坚持政府主办义务教育,同时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实施义务教育;吸纳社会资金,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进一步培植和扩大优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对幼儿园、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进行改制;吸引市外资金,创办特色学校。年内,市区要新建1-2所起点较高、规模适度、办学规范的民办(民营)特色学校;各县(市、区)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也要有新的突破。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后勤事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拓宽后勤投资渠道,降低教育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3、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公开选拔为主的校长选任机制,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按照省定标准搞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以编定岗,按需设岗,推行教职工岗位竞聘制,强化履职考核。建立健全教育人才市场,打通教师进出口渠道,清退不合格教师和临代人员,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吸纳优秀非师范毕业生从教,重点要放在本科毕业生身上,以弥补高中扩招后师资的严重不足。规范教师流动行为,深化教育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以薪金浮动制为主体的多元分配方式,继续研究更加有效的办法,使教育分配政策向骨干教师和特殊人才倾斜。   4、切实推行招生制度改革。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积极做好普通高校招生、成人高校招生和自学考试工作。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工作实行四个统筹兼顾:(1)考试录取与面试注册入学统筹兼顾。今年省级以上重点高中60%以上的计划招生指标,根据办学质量直接分配到初中校(部)。中等职业学校可进一步打破年龄、届别、区域、学制的限制,实行一年多次招生和面试注册入学。(2)限地招生与跨区招生统筹兼顾。研究制定改革省级以上重点高中招生办法,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积极鼓励和支持重点高中特别是国家级示范高中,到市外、省外甚至到境外招生,充分发挥办学的最大效益。(3)单一招生和联合招生统筹兼顾。高中阶段学校可共享品牌效应,试行与他校联合招生。一般高中可积极挂靠重点高中,实行强弱联合,也可办成重点校的分部。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与苏南等地的学校、企业挂钩,实施订单教育,形成招生与就业联动。(4)普高招生与职高招生统筹兼顾。普高与职高的招生比大致在1:0.8左右,要积极引导学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合理做好初中毕业生升学的分流工作。规范“小升初”免试入学工作。   (三)始终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根本目的,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结合上求得新的突破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主抓手。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毫不动摇、卓有成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尺,而教育教学质量通常情况是通过文化考试和升学率来体现的。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要理直气壮地抓文化成绩,理直气壮地抓升学率。我们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提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取得较高的升学率,强化学生包括创新能力、应试能力在内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1、强化德育和艺体教育。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两办《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开展十六大知识竞赛。在全市开展“社会关注教育、教育服务社会、诚信在XX教育”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抓好德育队伍、制度、课程和基地建设,完善德育工作网络,积极探求德育新途径。对职校学生要加强创业教育。积极发挥艺体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认真开展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建立课外文体活动基地,举办全市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重视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和食品卫生工作。认真实施《学生健康体质评价标准》,加强健康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实施面达90%以上。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制定学校食堂分类评估标准,创建市级规范食堂。继续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2、抓好课程规范和改革。严格课程意识,开足、开齐各类课程,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渗透环保、国防、国家安全、禁毒等教育。要把实施新课程改革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契机来抓,把教师进入新课程作为师资培训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做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发动工作,在推进大丰、建湖两个实验区工作的同时,积极扩大实验范围,全市要争取更多的县(市、区)进入实验区,今年进入新课程的起始年级学生数不低于50%。中等职业学校要强化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即使是非课改实验的年级和学校也必须认真贯彻新课程纲要要求,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切实提高课改实施水平。   3、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和质量。着力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变教学的传授过程为交往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传承式教学为创新型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设施,提高课堂效益。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不抓教学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抓不好教学的校长是不称职的校长。在市直和各县(市、区)开展“大家看我上的课”校长上课评议活动。好课不只是评出来的,最主要的是看有没有完成教学大纲要求,最终是看有没有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好教师不只是评选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培训出来的,最终是看所教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没有明显提高。因此,要进一步认真研究规范课、优质课、好教师的评价标准,切切实实地搞好教学评比活动,但要坚决减少过多、过滥的评比、评选活动,引导教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提高整体素质。   4、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组织开展基础性、前瞻性课题研究,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继续搞好“十五”列项课题的研究。各级教研机构要把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研究的重点,按学科进行专题研究和开发。各地、各学校要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落到实处,重点解决影响本地、本校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年内,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开展“学河北衡水”、初中继续开展“学洋思”活动。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年内,确认第三批创新教育试点学校。   (四)始终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着力点,在推进教育本土化和教育国际化的结合上求得新的突破   教育本土化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国国情办教育,具体到我市就是立足XX实际办教育。我市经济还不发达,人口多,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我市教育,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格外注重投资效益;必须着力提高“普九”水平和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必须夯实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教育上的事情要办一件成一件,办一件像一件,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教育的国际化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实质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我国教育。这对于经济教育相对滞后的地区尤为重要。XX年,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上打开一个新局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纳国外、境外资金来我市办学。在外资办学方面要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要积极支持各类学校与国外学校开展合作和人才交流。老10所重点高中、县城以上的实附小和有条件的民办学校要积极争取聘用外籍教师,重点职业学校和已与国外有联系的普通中学要打通与国外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渠道。   在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同时,要促进市内各学校的互相开放和XX教育与国内先进地区的联系与沟通。要打破地域界限,同类学校可实行松散型、紧密型或实质性的合作,在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师使用、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鼓励市外学校来我市办学,鼓励我市学校到市外办分校或办连锁校。   (五)始终坚持把调整作为主线,在推进新增教育资源和利用闲置资源的结合上求得新的突破   目前,教育资源一方面严重不足,一方面闲置浪费。这个问题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教育投入要用在最急需的地方,闲置的资源要重新使用起来,关键在抓好学校的规划、布局的调整和资源的整合优化。   要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征足、用好教育地方附加费、人民教育基金、城市教育费附加,出台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统筹办法。XX年,全市国拨教育经费要达到14亿元,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6500万元,征收教育地方附加费和人民教育基金3200万元。加大教育审计与监督力度,确保教育经费合理有效使用。学杂费县(市、区)统一管理要落到实处,严禁挤占、挪用。   要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以县域为整体,适应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县城和中心集镇集中,以建好乡镇中心校为重点,搞好定点学校的建设,积极推广射阳县小学寄宿制的做法。因布局调整而闲置的教育资产,要通过出售、租赁、置换、办素质教育基地等办法加以盘活。要着力巩固危房改造成果,消除低标准校舍和今年新增危房,抓好危房拆除后的新建工作,保证建设质量。各地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新课桌、新板凳、新讲台、电灯亮“三新一亮”工程。年内要召开学校布局调整暨“三新一亮”工作现场会,落实措施,确保达到省厅要求。   要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中等职业学校要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的界限,实行联合、兼并、重组,走集团化办学之路。XX卫校、XX纺校、XX轻工业学校、XX农校、XX师范学校、阜宁师范学校等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打通关节,单独或联合升格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依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发展市场前景好的专业,改造传统特色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年内,全市建成8—10个省级重点专业,10—15个市级重点专业。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培植汽车、轻纺、机械、电力、化工、食品饲料等支柱产业。这些应该是我市职教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方向,应主动接轨,适时调整,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四、强化责任,求真务实,大力提高领导教育工作的水平   教育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中心,全党关心、全民关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承担着管理教育和教书育人的重任一定要以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以求真务实和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去领导和组织教育工作。   (一)总揽全局,抓大事、抓难点   教育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作为教育行政领导干部一定要着眼于全局,善于思考宏观性、战略性问题,善于在诸多复杂的工作中找到重点和难点,善于打基础、挖潜力、抓落实。每年干几件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大事,每年做几件惠及全社会和广大师生的实事。   一要抓规划制定。各地、各学校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按照我市和本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新调整“十五”教育发展规划,勾画到2020年的教育发展蓝图,并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各县(市、区)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时,要把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教育投入的增长、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的培养引进、教育发展水平等重要方面纳入规划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要重点研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规模的定位、办学模式的确立、教师结构的调整、教学质量的提高等问题。适当时候将召开一次教育改革发展务虚会,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一次过堂。   二抓队伍建设。教育办得好不好,学校办得如何,关键在队伍。各级教育行政干部要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注重业务研究,大胆进行实践,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加大市、县(市、区)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的交流、轮岗、竞聘和考核力度,试行末位待岗和诫免谈话制度,鼓励和支持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和学校任职或挂职锻炼。要继续搞好校长任职培训和提高培训,拓宽校长选拔渠道,改善校长队伍结构,把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同志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实行校长任期目标制和任职交流制。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北师大百年校庆讲话对教师提出的“二十四字”要求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进一步重视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年”活动,进一步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学历层次。今年,全市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要达20%,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要分别达36%、28%,中等职校专业课教师参加“四新”培训的比例达15%以上。100名左右的教师攻读教育硕士。   三抓督导评估。督导评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杠杆,要进一步发挥其重要作用,并使其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市和各县(市、区)教育督查工作要围绕工作重点,今年要突出开展几次专项督查。一是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到位情况和市职教会落实情况再进行一次督查;二是对各类教育的常规管理和基础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性督查;三是对各地布局调整和“三新一亮”工作进行一次督查。四是对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教育方面的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年内,提请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出台《XX市教育督导规定》。要深化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的改革,统筹规划评估项目,改革评估手段和方式方法,研究建立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对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二)重抓本级,提高市直学校发展水平 ‎ ‎  随着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建设,市区教育不仅要上规模,更要上水平、上质量。从现在起,我们要下决心首先把市直学校建设好,以此推动市区、带动全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市直学校达到“五个一流”,即: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教育现代化水平一流;管理科学、办学规范,依法治教水平一流;规模适度、内涵发展,办学效益一流;师资过硬、特色明显,教育教学质量一流;开拓创新、模式多样,改革开放程度一流。为此,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要搞好盐中、市一小南校区建设,把两校南校区建成全市教育现代化的样板校。在搞好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改革,吸纳优秀教师和管理人才,创造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二要继续强化盐中北校区、田家炳中学、明达中学的建设,逐步缩小或分离其初中,进一步放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努力满足市区群众的需求。三要优化市区中等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资源,调高其办学层次,调大其办学规模,调强其所设专业,调优其教育质量。四要促进一般学校快速发展,制定和落实倾斜政策,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分期分批办好一般学校,激活办学生机与活力。五要协调市区各类教育的发展,规范和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市教育局及其直属事业单位,要把市直学校视为自己的“责任田”,视为全市的“试验点”、“样板区”,切实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市教育局班子成员要建立挂钩联系制度,每人挂钩联系1—2所市直学校,每年一到两次专题会办市直学校改革发展问题,各职能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要定期与有关学校一起探讨发展问题,解决工作困难。市直各学校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立足实际,放眼未来,积极挖掘潜力,不断深化改革,狠抓教学质量,市内树形象,市外树品牌,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办学水平。   (三)改进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切实改进作风作为推进教育工作的关键来抓。要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学习型和服务型机关创建活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大兴学习之风,继续抓好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头脑,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化为我们的工作动力;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理论,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工作职能,侧重于抓规划、抓研究、抓指导、抓协调、抓督查,充分调动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的的积极性,要为学校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自主提高、自主完善的余地和空间。要继续推行教育行政工作服务承诺制,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看一个单位、一个处室的工作做得如何,不是看他汇报得如何,也不只是看他在本系统得了多少奖,关键是要看基层、学校对他的评价如何,满意程度如何,千奖万奖最好是看基层、学校对他如何夸奖。要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大力精简会议,提倡开短会,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起来开的坚决合并起来开,不解决问题的会议坚决不要开;减少文件,避免多头发文和重复发文。要切实改进行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对市直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情况进行公开评议,认真开展教育执法监察工作,继续在全市教育系统实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继续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代表等为教育行风监督员,开展相关活动。要认真做好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老干部、工会、团委和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原创,尽在知音www.网络.com网。   (四)维护教育秩序,抓好稳定工作 ‎ ‎  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比较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保秩序、保稳定摆上突出位置,常抓不懈。要认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稳定的前提下抓改革、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要认真研究解决社会和群众比较关心的共性问题,招生、收费等重要政策的出台要积极慎重,必要时可举行听证会。要高度重视教育宣传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和信息引导社会。认真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赢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和接待工作。做好农村教师的工资发放工作,强化教师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教育广大教师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一时利益的受损而影响和损害学生的利益。要树立安全至上和健康第一思想,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硬化安全工作措施,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面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前景光辉而灿烂。让我们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为共同开创我市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