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奋力脱贫攻坚春雷行动工作计划三
奋力脱贫攻坚春雷行动工作计划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和《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四五四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充分依靠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坚持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持把解决群众如期脱贫与可持续致富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战略地位,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总体目标 到20xx年年末,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人口脱贫标准为家庭人均纯收入3600元,确保贫困村全部摘帽。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乡村党组织书记抓扶贫,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富和堡垒作用。强化乡镇党委政府扶贫开发的主体责任,推动行业部门履行扶贫开发职责,强化协同协作,合力开展脱贫攻坚。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落实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的要求,真正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使脱贫更加有效、更可持续。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因人因地施策,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精准扶贫新路径,切实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推动扶贫资源使用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用好国家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激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搞大包大揽,破除等、靠、要思想。 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鼓励扶贫济困,促进共同富裕,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四、主要方法 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台账,锁定贫困人口,根据不同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实施五个精准扶贫措施,加快推进精准扶贫。 (一)着力强化精准扶贫 1.发展生产脱贫。 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扶贫专项资金支持、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帮扶,支持发展产业和就业项目,落实扶贫措施,提升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规模效益型农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园艺特产业,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户一项(目)、一村、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局面。对具备职业技能的和壮体力型劳动力,重点加强转移就业指导和服务,支持劳务输出增收。对目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贫困人口,新毕业的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通过实用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发展就业创业创新项目。对具备相应资源优势和创业能力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电商、旅游、现代农业等新兴业态。加强产业和就业扶贫机制创新,对于经营能力不足、缺少耕地资源、缺少资金的,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实施项目带动,利用集体经营、联户经营、委托管理、承包租赁等多元产业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2.发展教育脱贫。 对建档立卡因学致贫的贫困人口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落实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满足贫困村适龄儿童学前教育需求。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改善贫困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院校实现应补尽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到贫困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支教。 3.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 对建档立卡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实施健康扶贫行动,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功能,改善贫困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实扶贫对象民政救助政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衔接机制,防止和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优先做好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与大病保险工作,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强贫困村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治工作。加强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优先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确保逐步达到基本标准。 4.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供养条件。扩大公益性养老院抚养范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业,政府定向购买养老公共服务。加大农村低保统筹力度,到20xx年,确保全县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省现行扶贫标准。 5.一事一议帮扶脱贫。 对上述四个方面无法涵盖的贫困人口,或突发因素致贫的特殊个案,可以通过一次性救助脱贫的,经有关机构认定后,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帮助脱贫。对因灾致贫的,实施民政自然灾害生活救助、保险理赔和扶贫帮扶帮助脱贫。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详实管理系统,加强关爱、服务及救助。 (二)着力强化行业扶贫 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贫困村村屯道路建设,优先在贫困村实施村屯畅通工程和安全隐患治理工程,支持产业基地田间道路建设,增强农村公路服务保障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消除危桥和安全隐患路段。 2.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贫困村饮水安全工作力度,提高水质达标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到20xx年,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村居民供水保障水平,实现贫困村屯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加大对贫困村抗旱水源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 3.加快农村电力设施建设。 采取大电网延伸以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分散供电方式,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完成新一轮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确保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 4.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向贫困村政策倾斜力度,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扩大湿地补偿范围,支持贫困村群众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其生态建设管护收入。推进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庄绿化。加大对贫困村厕所改造的支持力度。开发特色旅游乡村、农家乐等旅游产品,创建美丽乡村游系列品牌。 5.优先实施贫困家庭危房改造。 继续加大对贫困家庭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提高补助标准,拓宽改造资金筹集渠道,整合使用危房改造、节能补助、抗震设防、灾损重建等资源,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6.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扩权强县试点为契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坚持把国家和省市扶持三农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向贫困村倾斜,支持其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要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重点扶持设施农业、优势产业、特色加工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新农村发展后劲。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强化人才支撑,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高层次人才精准扶贫基层行活动,培育科技示范户,培训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 7.强化新型城镇化的辐射带动。 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扩权强镇试点,探索吸纳贫困人口的新路子。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推进特色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化网络格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贫困人口进入城镇留得住、有保障。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转移落户。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适当在布局上优先考虑使用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让贫困人口受益。 8.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文化共享、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程。通过有线联网、无线覆盖等多种方式,提高电视收视覆盖率。实施贫困村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培育文化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骨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全面完成。 9.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 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建设,优先支持贫困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加快宽带农安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探索ppp建设模式。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等系统在贫困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村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支持。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 (三)着力强化全社会参与扶贫 1.落实领导脱贫包保责任。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县乡联动包村落户,按照脱贫攻坚任务逐级分配包保对象,不落一村、不落一户,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面覆盖。县级领导率先垂范,直接包保到村到户,一杆子插到底,不脱贫不撒手,推动优势资源、主要力量向贫困村倾斜,带动乡村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落实定点扶贫责任。 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确定各单位定点扶贫结对关系,落实定点帮扶责任。完善定点扶贫工作机制,定点帮扶单位要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组织发动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参与到定点扶贫中来,切实为帮扶对象办好事、办实事。定点帮扶单位要把定点扶贫工作纳入本单位重点工作,一并推进,要按照上级规定帮扶时限推动工作落实。 3.组织实施脱贫攻坚示范引领行动。 按照脱贫攻坚包保帮扶任务分工,组织好全县各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党员参与帮扶的脱贫包保活动。包保干部分别深入到包保村和包保户进行对接,摸情况、问疾苦,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帮扶思路,制定帮扶计划,切实做到帮扶思路、帮扶责任、帮扶措施、帮扶项目、脱贫路径、脱贫时间六到户,为开展好帮扶活动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工作需要,确定驻村工作力量和工作时间,建立紧密工作联系,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帮扶,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提升精准扶贫能力,注重帮扶工作实效,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4.动员社会各界参与。 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实现社会帮扶资源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深化村企共建,鼓励企业通过投资兴业、合作共建、捐资捐助等形式,开展包村包户扶贫。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在贫困村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组织在春节等重要节日向贫困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加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搭建社会扶贫平台,全面及时公开扶贫捐赠信息,提高社会扶贫公信力和美誉度,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 五、保障措施 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保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保扶贫攻坚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1.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 认真落实县里负总责、乡镇抓落实、村管理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开发负总责,抓好目标确定、规划编制、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乡镇党委政府、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承担主体责任,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帮扶措施落实、建档立卡信息统计等工作。县乡成立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落实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制度。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全县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2.强化扶贫机构队伍建设。 强化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考核职能。县乡扶贫办要明确职责,配齐配强人员力量,确保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县乡财政要提供扶贫机构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要切实关心和爱护扶贫干部,为他们搭舞台、创条件,让他们有干头有盼头,既有荣誉又有待遇。加强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3.推进扶贫开发法治建设。 各乡镇要切实履行责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完善便民法律救助窗口建设,规范法律咨询平台,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队伍建设,有效维护稳定。 4.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结合20xx年村两委换届工作,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要从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人用人,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开展各类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贫困村同企业、贫困村同社会组织结对等多种共建形式,为扶贫村带去新资源、输入新血液。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当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温馨家园。 5.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宣传全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准确解读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及时、生动、准确报道乡镇、部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贫困群众思想教育引导,充分调动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积极性,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光荣精神,让群众的心热起来、劲鼓起来、行动上积极干起来,依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积极引导移风易俗,抵制邪教,从简举办婚丧嫁娶,树立朴素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宣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加强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乡镇、部门的舆论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县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