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工作总结-乡镇防汛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乡镇防汛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乡镇防汛工作情况总结汇报1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xx镇防汛救灾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汛情 6月以来,xx镇境内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截至7月27日16:00,全镇农作物受灾2500亩,成灾1500亩,绝收500亩,预计粮食减产11万公斤,大雨造成21户农户房屋受损,其中2户农户房屋整体倒塌,18条公路塌方约10100立方米,2根电线杆倾倒,灾情涉及16个村委会230个村小组1500户6000人,无人员伤亡,预计造成经济损失300万元。 二、采取的措施 入汛以来,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切实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排查、早落实,积极采取各项有效举措严加防范。 (一)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防御职责。镇党委、政府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到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6月7日、8日召开了镇长办公会和党委会,研究防汛措施,部署防汛工作。制定完善并印发了《xx镇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及时将《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县处级领导挂钩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转发到各村委会(社区)和镇属各相关单位,在镇村组三级及时调整充实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xx书记任组长,实行镇党政领导班子分片挂钩,每个班子成员至少挂钩一个村委会,具体负责抓防汛工作,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切实提高对汛期突发性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快速、高效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目前,从镇属机关及站所职工中抽调60名精干工作人员组建镇级应急抢险分队1个,各村也分别组建了1个20人以上的应急抢险分队。 (二)加强巡查监测,大力排查灾害隐患。为准确掌握全镇范围内的灾害隐患分布情况,镇党政挂钩领导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拉网式隐患巡查和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共对全镇范围内的河流、水库、坝塘等重点部位开展隐患排查工作6次,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其中滑坡泥石流隐患点10处,涉及农户43户212人,中学1所(xx中学)师生678人;岩石崩塌隐患点1处,涉及6户31人;裂缝沉陷隐患点1处(xx小学),涉及86名师生和农户8户38人;崩塌隐患点1处,涉及8户36人。针对排查出的灾害隐患点逐一登记建卡,由镇村组干部定期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同时在隐患点设置警示牌,不能整改排除的及时形成材料上报,争取各级各部门的资金和项目加以解决,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普及避险知识。为提高隐患点附近居民应对突发性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镇党委、政府和各村充分利用板报、宣传册、发放明白卡、进村入户宣传和召开群众大会等形式积极开展防汛减灾避让知识宣传,向群众明确灾害隐患地点、诱发因素、注意事项、预警信号及撤离安置方案等相关事项,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截至目前,全镇共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大会33次,发放宣传手册530册,宣传挂历120份,工作明白卡28份,避险卡58份。 (四)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镇村组三级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做到值班值守到位,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强化村干部巡查监测,对巡查监测情况严格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确保镇党委、政府能及时掌握隐患点动态。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各村挂钩领导通过手机、电话、入户走访等渠道,及时向各村特别是河流、水库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村组提供防汛的最新信息,及时汇总灾害防御情况,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等工作安排。同时跟踪督查各灾害隐患监测点联络人员的到位情况,对1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个小二型水库和沿河村委会的46名监测人员履职情况进行抽查,切实做到监测预警人员到位,责任层层落实。 (五)加强资金投入,及时储备救灾物资。入汛以来,xx镇积极向上争取防汛救灾资金,做好民政应急物资储备,加强救灾器材配备。截至目前,全镇共储备救灾帐篷6顶、被子30床、衣服120套、粮食350袋、食用油350桶、铁锹100余把。投入8万余元资金维护水毁道路6条5500米。6月30日,党、政、军全体干部共100余人对集镇河道进行清理,疏通排洪沟渠2300米,及时消除隐患,并投入5万元资金对集镇河道消水洞进行维修,投入救灾救济、临时救助资金13万余元,主要用于防汛期间受灾农户的生活救助、临时居住房屋的建设等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镇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全镇面广点多,近期降雨量大,道路、电力、民房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受灾农户较多,经济损失严重,加之雨季持续,防汛救灾资金和物资较为紧缺,防汛工作仍十分严峻。 四、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全镇的防汛救灾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执行行政首长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将岗位责任制进行细化落实,进一步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和联系挂钩村委会的中心工作组长职责要求,努力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党政“一班人”共同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单位部门、村组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畅通信息,加强防范。及时准确将县气象局、水利、国土资源部门对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的预测预报第一时间准确传达到第一线,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同时,通过村民大会对群众进行防灾避灾意识教育,将预案内容详细告知村民,引导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做到群测群防。同时也要引导群众准确认识当前汛情,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三)抓紧排查,消除隐患。镇村两级干部继续组织防汛应急队伍和群众进行全方位排查,对危房户、沿河村组、地质灾害监测点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能排除险情的及时排除,不能解决的及时疏导安置,防患于未然,并将险情形成材料及时上报,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同时,密切关注“五保户”、“低保户”和孤寡老人的情况,查看住所、畅通排水,保证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强化制度,严明纪律。进一步强化值班制度,对镇村干部值班作出严格规定,确保带班领导、值班人员防汛期间24小时到岗到位,24小时通信畅通,填写好值班日志,不间断巡查,迅速处理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防汛责任。 (五)统筹协调,科学推进。进一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备齐备足救灾应急物资,提高应急保障水平。加强抢险应急队伍建设,加大演练工作力度,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加强与驻地部队、武警的沟通联系,协调一切力量,千方百计打好防汛救灾攻坚战。 乡镇防汛工作情况总结汇报2 一、镇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西南腹地,距县城35公里,镇域面积183.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农业户数6198户,总人囗20820人,其中非农业人囗3452人。东与桃源乡画林村交畀,南至瓦屋山镇自新村,西齐雅安市雨城区晏场镇,北邻花溪镇唐坝村。镇境内有两条河流,分别为花溪河和杨村河。杨村河的走向由西向东,花溪河的走向由南向北,两条河在红星村汇合,将镇版图分为三部分。 二、认真做好汛前准备情况 为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准备工作,在年初对防汛抗旱工作做出早安排,完善了防汛抗旱工作预案,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进一步全面落实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做到思想到位,措施落实,并完善村级防汛预案,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以确保安全渡汛。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 我镇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指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清醒认识到今年防汛抗旱形势,认真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牢固树立防汛工作无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2、修编应急抢险预案,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我镇防汛抗旱工作的现状,结合上年工作运行情况,我镇认真修订了2020年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民兵应急抢险队伍开展了防汛演练、业务技能培训。共组织进行了2次集中业务技能培训。 3、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加强检查督促工作 我镇积极落实领导班子、各单位、各村负责人防汛抗旱责任制和防汛抗旱职责,及时上报、反馈情况。同时,加强对防汛抗旱责任制的检查督促工作,制定了检查督促制度,要求镇督查考核工作组随时进行检查,以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职责。 4、严肃防汛纪律,加强防汛值班管理 5、按照防汛抗旱工作有关规定,我镇及时修订了防汛值班制度,落实了防汛值班责任制,实行防汛值班、当班、带班制。自5月1日起,坚持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防汛工作制度,坚守值班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及时掌握并向上级部门反映重要情况、及时上报报雨情雨量,做到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三、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2、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 四、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抗旱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 2、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 3、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防汛物资的筹备,完善各种防汛设施。 4、加强对防汛抢险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汛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汛抗旱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