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新课程的教学观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新课程的教学观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新课程的教学观 一、新课程的教学观 1、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教学。这种交往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以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是一种多元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教的实质在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加工改造和创造。 2、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特别是很多需要教的内容是教科书里所无法体现的,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教师丰富渊博的知识及人格力量,学生蕴藏着的巨大学习潜能和激情,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巨大的力量,使信息转化、知识内化、情感交融、师生发展。 3、“四因素”过程论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因素不断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不再是知识的仓库。在课堂上应让他们参与到知识发生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中来,教与学完全融合在师生交往的活动中。 4、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的充分凸显。让学生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过程,沟通是合作的基础,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宽教学的视野。 5、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倡导在“活动—体验”模式下的“生成本体论”。 6、学习是学生从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过程 教学是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知识、获得发展的过程。 7、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的,是认知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体验是学生直接参与带来的成功感受,是真切的、深刻的,是自立自愿的情感渗透和价值态度的自然融合与升华。交流与合作学习关注的是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和互动,认知上的相互启发和生成,合作共事的精神和能力。 二、确立十种新的教学观念 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主地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十种促进学生学得好的行为: 1、当学生有兴趣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2、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3、当教学内容能够通过 多种方式呈现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4、当学生受到理智挑战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5、当学生发现知识对个人发展的意义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6、当学生能够自由地参与探索和创新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7、当学生被信任和被鼓励他们做好重要的事情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8、当学生对自己有更高的期待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10、当学生热爱、信任教师时,学生能够学得好。 针对以上十种促进学生学得好的行为,教师要确立以下新的教学观: 1、帮助学生确立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2、教学方式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怎样学就怎样教。 3、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结缘。 4、教师要激励学生,努力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5、及时反馈,沟通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6、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充分发展,给他们想象思考的空间和自由。 7、帮助学生去发现学会知识对个人的意义。 8、注重让学生理解、探究,而不是让学生记忆现成的结论。 9、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学习课程的能力。 10、师生平等共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 三、教学观的三个注重和四个转向 1、新教学观的三个注重 注重对学科结构、意识、应用、交流的全面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实践和创新。 注重自然科学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的综合学习与合理结构。 注重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全面和谐发展。 2、教学观的四个转向 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 从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 从单纯的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且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 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