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激发儿童美术创造的热情
美术论文之激发儿童美术创造的热情 【摘 要】美术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美术课堂中,从激发兴趣,情感沟通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创作的过程,通过学生创作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的创造才能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参与 过程 评价 美术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创作的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的创作热情,才能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培养参与意识。 (一)激发兴趣,乐于参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和创造的巨大推动力,只有他们对美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学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活动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他们带入美妙的美术学习乐园中。 形式要新颖: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学生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寻找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一些美术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入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 气氛要活跃:活跃的气氛能让一个人处于最积极的状态,在最积极的运动状态中,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比如:在《奇妙的字母》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学模具是制作好的卡通字母,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用儿童字母歌曲《ABC》来调动,在学生后来的课堂活动中能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富有创造性行为特点。 (二)情感沟通,敢于参与。遵循儿童的情感规律,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从微笑开始,走到学生中间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益友。缩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条件。 2、允许课堂适当的“乱”。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这句话给了我深思,让我想到了一幅漫画,在就学前,学生的脑袋有方的、三角形的,甚至有梯形的,但是毕业后的学生脑袋却都变成了和老师一定的,圆形的脑袋。因此,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保持这种多形状的脑袋,保持他们旺盛的创造力,而不是逐渐让学生适应老师的思维,从而使学生都变成和老师一样只有圆形脑袋的人,而作为美术老师更应该如此。所以,在美术课堂上可以适当的让他们保持轻松的心态,自由的发挥创作,别将学生的创作扼杀在摇篮中。 二、重视过程与评价。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参与学习,进行创造;对儿童创作的评价,就是对儿童美术创作的认同,能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是儿童创作热情的源泉。 (一)、创作过程的评价。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一般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学生的绘画过程,更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对创作过程的评价,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创造更多的机会。在美术课上,要尽量多的去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例如:说的机会,演的机会,示范的机会。只要是孩子大胆的想象,哪怕提出怪异可笑的想法;孩子投入较高热情去画画,哪怕最终的效果不是太好,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在绘画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轨迹和改变情况,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2、淡化技法成分。其一,儿童绘画操作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儿童思维的表现形式,反映着他们情感的变化,更是儿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其二,要尊重儿童的汗水。不否认,儿童在美术创作水平上具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本身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创作热情、创作兴趣和创造精神;其三,要关注儿童自身的发展。儿童美术创作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因此,不要把眼光放在孩子之间的比较上,应该珍惜孩子自身的发展变化。 3、重视想象。“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我在教学《云儿朵朵》这一课时,先让孩子说说自己心目中的云朵儿,想一想它们的形状、颜色,甚至云朵儿的表情等等,再让学生作画。学生画出的云朵儿形态不同,色彩各异,有“两鬓斑白的老爷爷”, “有天真浪漫的小姑娘”,“有调皮好动的小猫咪”,“有自由飞翔的小鸟儿”等等。通过孩子们的想象,既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又提升了对这一课内容的高度兴趣,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了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发展了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并且在快乐中寻求美,感受美,创造美。 (二)、创作结果的评价。对创作结果的评价是对儿童创作能力的肯定,能反过来刺激儿童无穷的创作热情。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情和信心,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成长和发展。 一般来说,人们拿起一幅儿童会画会轻易地用“好看”和“不好看” 来评价一番。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成人往往以自己的标准,给孩子的作品上烙上印迹,甚至给儿童的作品评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首先,要正确对待儿童的创作动机,他想表现的是什么,只有先理解孩子才能理解他的美术作品;第二,要跟孩子共同享受创作的乐趣,呈现结果时成功的喜悦;第三,肯定和表扬应言之有物,长处和进步应予以合适的肯定。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得到真正的鼓舞,才能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大人看孩子的绘画作品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一堆线条在一起,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在我第一次看到学生作品的时候真是吓了一跳。那是什么啊?和自己平时看到的作品相差可真大啊,可再仔细一看,那里面蕴涵的天真、童趣却是我们再也表现不出来的。虽然没有华丽的线条,没有完整的构思,却都是一些能让人感动的作品。所以对于儿童绘画作品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并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鼓励,而不是局限于自己规定的标准,让学生按照你的思路去作画。 通过美术创造活动去唤醒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引导学生用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画、敢做,从而得到健康成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