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数学论文之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 ‎  朱格新    湖北省罗田县平湖中学当前中学数学有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厌学问题,二是后劲不足问题。产生这两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课堂教学,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采取的套题型教学和挤牙膏式“问题任务型”教学,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法的研究,教材的处理,而不去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自我展示,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和自学权,简单地用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维,我们的学生按教师预设的轨道上“看数学”、“听数学”,而不是“做数学”,因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忽视,主动性被压抑,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  生本教育提出“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将课堂和学习交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在他们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得到自主、充分的发展,从而形成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 ‎  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实践生本,就是要体现学生的自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性的教学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中学数学课堂可以采用“‎ 课前自学 --- 小组学习 --- 教师点拨 --- 变式训练 --- 归纳提高”的五步教学模式。‎ ‎  (一)课前自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要领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合谐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必改过去重“教”轻“学”的弊病。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有实效的课前自学,既利于学生顺利又轻松接受新知识,很快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使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失。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往往不善于自学探索,自学探索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所以引导学生课前自学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每学到一个章节内容,首先让学生大概了解教材内容安排,再带着问题去看这一节课要上的内容,并找出这一节课中涉及到的新旧知识的联系,分析在旧知识基础上是怎样过渡到新知识去的。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所在,对于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要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  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刚开始课前自学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份自学提纲,在自学提纲中,有的问题学生可以回答出来,有的问题可能还不太明白,这样可以在这些地方做上标记,有待于上课时解决。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时,我给学生们留下预习任务如下:‎ ‎  (1)试一试:在同一平面内放置一条直线和一个圆,固定直线,随意移动圆,你会发现这直线和圆之间可能存在几种位置关系,分别有几个交点?请把每种情况的图形画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对不同情况进行描述,并举出实际例子,然后和同学们交流看法。‎ ‎  (2)想一想:不同的位置关系下,圆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看法。‎ ‎  (3)自学例题,并试着改变题中圆的半径,看看结论会有怎样的变化。‎ ‎  (4)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和习题。‎ ‎  (5)写下预习中的收获和困惑。‎ ‎  这样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由于学生在进行了有效的课前自学,因此对本节知识内容已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了解,对学习本节知识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课前自学,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二)小组学习。新课改后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展开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实际操作,以试一试、做一做、讨论的形式编写。相当一部分的例题、习题较旧教材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课前自学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把学生课前自学、独立思考出现疑问带到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再给予指导,提供一些暗示、辅助工具或材料,使学生亲身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这样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当学生提出了解题策略,但彼此间不统一或有争议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机。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散而不乱,但问题却越辩越明,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尊重和发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在同一圆中,一条弦所对的一条弧为100度,那么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为多少度?拿到这道题后,有的同学说答案是50度,还有的同学说是130度,还有的同学说都对,同学们争论不休。面对这种情形,我没有加任何评价,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去争议,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后这个问题就在学生的自我探索中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  (三)教师点拨。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作用。在整个教学法活动中,教师要确实起到点睛之效。教师主要点拨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点拨教材中的重点、关键;点拨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要把小组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全班学习探究,注意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认真观看每个学生的板演,及时点评,鼓励大家勇于参与讨论探究学习,对于大家共性疑点,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发现不了的问题,知识点要及时给予指正、点拨、梳理、小结、拔高拓展等。这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灵活地把握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欣赏学生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质疑,张扬个性。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更应该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进行好生差生配对,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了差生的发展,构建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  (四)变式训练。变式就是创新。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为训练这条主线,恰当的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问、多思、多用、辨错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独创性。训练包括巩固所学的基础训练的提高学生能力的训练。特别重视对课本列题、习题的“改装”‎ 或引申,并注意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或让学生自己编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五)归纳提高。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结构上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学习数学也不能违背数学本身所具的这种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近,让学生搞懂每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又要做到及时归纳总结。每堂课中都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所知识,需注意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技能及从中提炼出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特殊意义,而且还有益于学生进一步获得、保持、应用知识。‎ ‎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有新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工作实践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建构环境并提供原动力;并按照数学发现的一般程序、规律和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鼓励、肯定、帮助、引导、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使学生得以更好、更全面地可持续地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