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批注式阅读:读出自主、读出个性、读出创新
语文论文之批注式阅读:读出自主、读出个性、读出创新 批注,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似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所谓“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评点,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抒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中文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 那么,该怎样指导学生批注式阅读呢? 一、教会方法,自主批注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批注阅读的方法,在自由阅读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批注方法主要有以下七类: 1、解疑式批注 学生阅读文本时主要是勾画生字,新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要利用工具书查明白,写在相应的空白处,为与文本对话扫清障碍。通过读课文,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整体感知课文,为更深层次的阅读做好准备。 2、提问式批注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生能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才能真正进入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文本时,要求学生边想,将问题写下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交流问题的机会,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根据学生初读质疑,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专写小艇?小艇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3、领悟式批注 小学所选的文章文质兼美,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指导学生对文本中的经典或关键词句进行批注,学习推敲,加深理解,感悟内涵,品析语言的独特魅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习《月光曲》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圈画出“由事物引起联想”的词句,扣住关键词,反复诵读,批注感悟,细细体会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音乐美和情境美。 4、反思式批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同样对同一篇文章有着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反复品读能触动自己心灵的片段,深入思考,有针对性批注。学生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学生读出了父亲的苛刻、严厉,母亲的宽容、无原则的赞美。反复品悟,深入思考后体会到的是父母不同方式的爱。 5、标题式批注 成语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在直面文本的过程中,对独特用词、优美语句、新疑手法等有感悟,言简意赅的批注更能引起注意,同时也是对自身语言积累、灵活运用的极好机会。《卖火柴的小女孩》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用成语或短语对小女孩划亮火柴的段落进行概括,体现出学生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学生概括为“看到烤鹅”“打扮圣诞树”“摸到火炉、看见奶奶”。 6、评议式批注 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对文章作出或贬或褒的评价,点评精彩段落,推敲有疑词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即便理解上有问题,也要鼓励学生这种敢于评价的精神。例如《狐狸和乌鸦》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分别对狐狸、乌鸦做出评价,有的学生认为狐狸狡猾、可恶,有的认为狐狸聪明、机智;有的认为乌鸦诚实可怜,有的认为乌鸦骄傲愚笨。 7、联想式批注 小学阶段所选的文章,有的往往采用“留白”的方法,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去揣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指导学生在“留白”处批注,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凡卡》这篇文章结尾,“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爷爷,耸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 ”、“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省略号引人无限遐想,回味“家乡和爷爷一起的日子”的甜蜜梦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对文本有进一步的感悟,更为学生仿写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遵循规律,由浅入深 教师在教给学生批注式阅读方式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方法。 根据《课标》对于阅读的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能“喜欢阅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主要掌握解疑式批注;第二学段的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要学会提问式、领悟式批注;第三学段的学生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就需要联系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多种批注方法,自主与文本创造性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展开阅读交流,体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 三、互动探究,及时点评 “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交流互动中,让学生各抒己见 ,倾听别人的见解,碰撞智慧的火花,进行创造性的阅读;赏析学生摘抄的好词佳句,组织读书会交流批注心得……使学生批注内容的更加准确,深入,自我完善,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展示对文本的理解,享受阅读快乐。 教师关注的应是学生阅读的过程,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的自主阅读成果,从而获得阅读自信。 四、尊重个体,学会创新 课标指出: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学生要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把阅读的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视野,运用所学的批注式阅读方法充分吸取优秀篇章的营养。教师应指导学生指定课外计划,帮助选择必读书目和自选书目,坚持每天30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专设课外读书交流时间,了解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效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五、统一符号,规范阅读 运用批注式阅读,应该统一批注符号,这些能代表某种含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能帮助学生本身进行身体阅读,也便于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批注符号最好选用人们阅读常用的符号,也可以与学生共同商定一套符号系统,我们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符号有:把生字用圈划出,关键词语下用“ .”,文章中重点句或精彩的描写在句子下面“~~~~~”,如果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则在词语或句子下面画“——?”用12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等。 除符号批注外还有文字批注,根据写在文章的“天头” “地脚” “行间” “房空”等处的批注,分为旁批、眉批、夹批、尾批(一段或全文之后)。学生如对词句有独特感悟,可以采用旁批或夹批,如对段落或全篇文章有自己的所思所感,则可以眉批或尾批。 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与文本直接对话,通过圈、点、划、注,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评价,体现自己的思维轨迹,在亲历的阅读实践中有所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可以说,批注式阅读是自主探究性的阅读,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能够做到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