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尽管也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方法,但依然被“应试教育”这根无形的绳索拘囿着,牵制着,答案唯一,不敢越雷池一步,总之一句话,不允许学生有“非分之想”,不允许学生有“异端邪说”,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安分守己”. 1.让学生质疑 怎样才算是教学方法的开放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大胆质疑。创造从怀疑开始。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宁鸿早就向学生提出语文课“三,三,三”原则,即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的意见。宁老师的“三,三,三”原则不正集中体现了一种“怀疑精神”吗 争辩使人聪慧,质疑才会创新。语文教师要善于使用“质疑”这根杆杠,把学生的思维搅动起来,使语文课犹如钢水出炉,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 2.重感悟 直到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耗时多,效果差” 的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学观念的僵化与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承袭了“识字――读书――作文――应考――做官”的轨迹,奉行了以占有知识量的多少与部分抽象逻辑智力高低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智力观与相应的教育评价标准,从而忽视或淡化了语文教学应当把学生的发展与提高作为终极关注,忽视或淡化了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潜能的开发;二是全盘盲目地承袭了西方的以注重分析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理论,忽视了汉语缺乏外在形式标记(如形态),重“意合”的特点,妨碍了我们对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导致我们对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导致了我们对这门学科性质认识的异化。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重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重理性说教的“满堂灌”“满堂问”. 我提出的“重感悟”,首先是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让他们主动地悟。古人说:“学贵自悟”.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只有学生在悟不出,或者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才适当点拨和讲解。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有些东西不可能也不必要去“甚解”.再说,由于人的悟性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对同一事物,理解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这个道理。 3.重迁移 实现叶圣陶所说的“ 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为迁移而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特而福特提出的口号。而“迁移”最为重要的前提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问题间相似的情景中去读,去记,去想,去用心感悟潜在文字背后的真谛。另外,我认为:所谓迁移,就是运用,就是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就是创造。因此,我强调迁移在很大程度上是“写”的迁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以读写为主;读和写,以写为主。评价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高低,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写作能力如何。 4.重习惯 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而成人后人是习惯的奴隶。小时候养成好习惯,可以受用一生。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如爱读书,读报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认真观察(包括听别人讲话),认真思考的习惯,学习结束后认真整理文具的习惯等等。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就是要“习”,因为只有“习”才能 “惯”.开始的学习进程必然是缓慢的,但只要能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慢学”就能成为“快学”,就能成为“不需思考”的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它将使“不可思议”变成轻而易举的“快速反应”.总之好的习惯要从小抓起,要从一点一滴的“慢学” 起步,要靠日积月累,要靠反复练习,要靠持之以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