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浅谈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体育论文之浅谈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枫桥湖学校 杨斌 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但体育作为一种激烈、对抗性强、极具竞争色彩的竞技活动,难免会出现种种意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下面几种。 1 教学活动不规范,教学内容超过了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教师没有充分的预设课堂上的特殊情况。有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训练方法不科学,违反教学大纲要求,活动强度和难度都超过有关规定,导致训练中发生意外。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如障碍跑中,教师32米距离内用板凳设四道障碍,要求学生往返跑一次,但教师没有预见板凳的高度超过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导致学生绊倒,摔伤;如投掷垒球课中,教师让学生排成四横队,投掷垒球,但学生人数过多,并且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投掷范围,导致学生在练习中被球打伤,在拾球的过程中摔伤; 2 体育活动设施不当,场地按排不当,或教师没有尽到有效管理的责任。考虑到体育活动的特殊性质,教师在课前和上课时应当仔细检查并妥善安排各项活动设施,以免因设施不当的原因造成意外伤害。还要针对特殊学生采取特殊练习(如有先天性疾病,外伤,内伤等)。此外,教师还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在活动过程中严格管理,否则就很有可能追究教师的失职行为。 3 纯属意外的原因。体育课有些事故的确很难追究是谁的责任,可以说谁都没有过错,完全是因为活动性质所定。一些家长把这类事故的发生归咎于教师管理不当,这是讲不通的,因为教师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不当或失职。民法上有一条,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所谓不可抗力,系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象在活动中意外擦伤碰伤这类事故,可以算是“不可抗力”,这类事故的处理,各国一般都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保险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由保险公司对受害者给予全部或大部分经济补偿;另一种是由有关各方协商解决,分担赔偿。 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减少事故的发生。下面谈谈体育课中预防伤害事故的几点措施。 1 课的内容要科学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及不同年龄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使教学内容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就一堂课而言,也应尽可能使内容全面些,有上肢活动也有下肢活动,有速度练习也有力量性练习等,避免一堂课全是一个内容,甚至几次课连续上一个内容,使学生局部肢体负担过重,也不利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练习内容手段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年龄特征,如过重负重练习在年龄小的学生就不适宜。 同时也要兼顾弱,病学生,安排一些合适的,安全的,练习,不要让他们丧失运动的兴趣;课堂上的器械与场地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负荷,杜绝安全事故。 2 注意做好准奋活动:正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锻练前,要重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是提高课的效果,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准备活动要有一般活动内容,也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提倡自己设计徒手操。 3 重视做好整理活动。课结束前的整理活动,对加速疲劳的消除,促进体力的恢复有重要作用,要重视做好。 4 运动量要合理。如果课的运动量太小,锻炼后对身体各器官影响太轻微,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如果运动量过大,学生过分疲劳,一方面影响健康,另外也使恢复过程延长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运动量一定要合理,一般以平均心率能达每分钟120—140次(或130—150次/分)为妥。当然还要根据不同项目而有所差别。 5 注意课的组织。课组织得好。一方面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如投掷时组织不好就易出伤害事故。在分组练习时一定要在老师看得到的范围内,以便及时的给予指导。 6 注意衣着鞋袜。上体育课衣服要合体,不要穿塑料底鞋或硬底鞋,衣袋中不要装钥匙、铅笔刀等硬物,以免意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