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语文论文之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初学写作文常感到无从下手。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总觉得无话可说,或是在写作时出现“假”、“空”、“抄”等现象。和城市的同龄学生比较,农村学生平时可供阅读的书籍相对匮乏,并且社会接触相对较少,社交能力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许多努力在农村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对此都深有体会。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有着独特的广袤空间,可感知的新鲜事物还是非常丰富的,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出现的人、各种建筑、山间田野的风光等等,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那为何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局面?原因在于学生在平时没有细心观察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不会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不会把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成作文中优美词句。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积累材料,快乐入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所以感到作文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米”是主要的。如果学生脑子里没有词、句、段等基本的语言材料,没有相应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段式储备,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用词确切,表达流畅,语言生动。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那么,平时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熟读成诵,积累词句。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朗读和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能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在课堂上我非常注意训练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引导学生在读中逐渐学会纠正自己的发音、停顿、语气等方面的错误,提高朗读能力。 2、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好作文,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 3、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内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或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分门别类用日记或片断形式记下来,也可以用小卡片的形式摘录下来,还可以开展比赛活动等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营造作文氛围,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二、培养兴趣,轻松写作。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又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首先讲明道理,引起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离不开作文。如学校要评选“优秀少先队员”,我就在班内开展了评选活动,选出优秀少先队员,然后让同学们讨论他为什么是“优秀少先队员”。最后我提出一个作文题目:记一名“优秀少先队员”。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也觉得写文章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就有了作文的兴趣和自觉性。 2、将作文教学巧妙地赋予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在玩中学,学中玩必定能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譬如写《一件有趣的事》时有关“老鹰捉小鸡” 的游戏片段,我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参加游戏时的场面,回想老鹰、母鸡、小鸡的神态,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如“张开、闪、扑、躲、抓”等,再带学生到操场上做游戏。学生在紧张、兴奋又快乐的气氛中领会到老鹰、母鸡和小鸡的神态、动作是怎样的,然后再开始写作,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内容充实,语句生动条理分明。真可说是学中玩,玩中学,寓写于乐,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用富有魅力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课堂上,我先将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 并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勇敢地写。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学生一听,个个迫不及待,互不示弱,拿起笔一鼓作气地将故事完整地写出来了。并且多数学生写得都很具体、生动,有些学生还增加了一些情节,使故事变得更有趣。通过这样形式的训练,学生既感兴趣,写作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4、在教学中应将起点放低,激发他们写作积极性。学生写作时每一点成绩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他们从教师对待这些成绩的态度中判断老师对他们期望值的高低,老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成功。根据小学生喜爱表扬、鼓励的特点,每次习作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时刻抓住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学生作文的进步,及时鼓励学生,对差生更不能忽视,要努力去发现作文中的亮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作文进步的喜悦,增加写作的内动力,从而使学生爱上作文。同时要求学生把优秀作文抄下来,布置成作文园地,在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启发,互相激励。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这样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鲁迅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点内容。 1、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教学作文,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抓住孩子们认识事物的特点,从内容入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概括归类,逐步认识,从实际出发,可按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也可以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观察。如观察植物,往往先看它整个的模样、大小,再看平时是什么样?风吹起来是什么样?然后再深入一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最后再看整体。观察有一定顺序,思维才有条理,表达才会层次分明,让人看了头绪清楚,印象清晰。 2、观察要学会比较。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运用比较,可以深化学生对观察的理解,是培养他们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我还引导学生对一些事物进行长期观察,如气候的变化,春天到了,学校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田野里的植物又有了哪些变化?每天作好观察记录,每天进行好词好句评比,这样经过一个多月,学生基本掌握了对自然气候花草树木的描写了,我还鼓励学生在家种豆芽,或利用跟家人到菜园瓜地帮忙的机会抓些小蝌蚪回家饲养,用心观察,注意发现动植物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并细心作好观察纪录。 3、观察要有想象。在指导学生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时,要重视启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为了把作文写的内容充实、生动感人,我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展开想象,让静止的图画在我们脑中动起来,“活起来”。如观察文具盒上的“两条小金鱼” ,我启发学生从画面内容出发,抓住事物的神情姿态进行思考想象。两条小金鱼在水中干什么?看,它嘴边怎么鼓起了一个个小泡泡,那只小金鱼怎么沉在了缸底?通过观察写作实践,画面就会在头脑里动起来。画面动起来了,文章也就活了。观察时只有充满激情,才能使我们观察的事物充满生机。我鼓励学生用比喻,拟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把平放在桌上的尺子,会是“静静地躺在桌面上”,陶瓷猫的耳朵会是“竖在脑袋上边”,蘑菇就像是一把把小雨伞,柳树姑娘的辫子在风中轻轻摆动……观察时,只要满怀激情,展开联想,作文用字会更丰富,更有儿童情趣。 四、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我认为作文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作文批改可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1、指导学生自己修改。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要求学生首先检查自己写的选材内容是否合题意。然后检查有无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连贯。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可以删去。最后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一篇好文章,工整地抄一遍,使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相互改。教师要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要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请同学们提出意见帮助修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的作文进一步完善,起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 3、教师要认真批改。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对观察细致,表达得体,富有创见的作文,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写上赞扬、鼓励的批语。对语句不通或词不达意的作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对这类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最好叫学生当面批改,不能不改,更应该详改,这样才能逐步填补他们过去缺陷的知识,使他们建立作文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有着固有的原理和方法可循。但小学作文教学之路又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今后我会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成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使作文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