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用反思来完善自我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用反思来完善自我

语文论文之用反思来完善自我 ‎ 用反思来完善自我                                    柳行中心小学     吴彩芳素质教育的浪潮把我推到了教改的前沿,课程改革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校园。仿佛是一夜之间,学校又重新焕发了青春与活力。三年多来,我在语文教研组 “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指引下,在教学天地里大胆地实践、探索,留下了一串串耕耘的脚印。我和所有语文老师一起,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这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理念告诉我,要在这条路上一路走好,需要通过不断的反思来完善自我,使自己在新课程路上继续成长。李镇西的序言《在反思中成长》这么说: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一、反思,让教学的亮点更亮 ‎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感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都有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闪光点。曾经的一节公开课,我上《丑小鸭》,文中有这么两句话:(1)他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样子真难看。(2)丑小鸭低头往水里一看,看到一个美丽的倒影,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力的翅膀,漂亮极了。丑小鸭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在指导两句感情朗读时,我的备课时进行了两种预设:一种是看着句子比较读,读出感情;另一种是万一学生的朗读突不出那两种感情,我就让学生在“样子真难看”和“漂亮极了”的前面加上两个语气词:前者加“恩——”;后者加“哇——”。结果在运用第二种预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课后一位老师对我说:“吴老师。这堂课上你对两个语气词的运用效果非常好,可以说是本堂课的亮点了吧。”‎ 其实我在准备时也不是考虑亮点不亮点,只是考虑怎样把学生的感情体验表现出来,结果还成了课堂的亮点,回到办公室,马上把他写成了教学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可以很多,例如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精彩导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反思时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二、反思,让失败变为成功即使是成功的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在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这些情况,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对情况分析之后,要做出改进措施,以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上学期我上第十册第六课《再见了,亲人》。这是一篇蕴涵着丰富的感情,适合感情朗读的课文。这样的课文,我经常在上课伊始,给学生范读,为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气氛。今天的课也不例外,我向学生范读《再见了,亲人》。在朗读时,我自己就融入到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情中去,读着读着,我的眼泪在我眼眶里打转,我听得见有几位学生在下面抽泣。等我读完,看看下面,有几位学生的眼眶已经红了,好几个学生坐在下面开始抹眼泪。可是,我却没有抓住这个生成资源,请他们说说感受,或许还可以从他们的感受中得到更好的资源,来上完这堂课。恰恰相反,我读完后就按照我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教学。直到晚上,儿子和我提及早上我朗读的事。他说:“妈妈,我今天上语文课突然间感到很冷,皮肤都起鸡皮疙瘩了。特别是你朗读课文时。”“哦?怎么回事?”“你读得很有感情,可我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我明白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躺在床上,我细细回味着儿子的那些话,早上朗读的那一幕也清晰地在我的脑海中呈现出来。我好后悔,我的朗读给学生带来这么大的反响,我竟然熟视无睹,这不太可惜了吗?如果儿子不给我这一信息,我还不会去思考这一问题呢?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学生的朗读指导还是少不了,我趁这一机会,我又提及这件事,没想到,学生还记忆犹新,说起来还是那么兴奋:“我已经掉眼泪了,”“我想哭,但哭不出来。”“我听了老师的朗读,心理很难受。”……‎ 虽然学生还能说出当时的那种感受,但是,那情境已不是昨天那种情境了,已经激发的感情,却被我忽略了,没有好好利用起来。指导朗读是时,有些句子还是这样地读,可是感觉却不一样了。情境的创设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学生有一种体验吗?还不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吗?你做到了吗?我问我自己。一堂课的失败并不可怕,重要你会去发现他的失败之处,相信通过自己的反思,一定回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会重蹈旧辙。3、反思,让教学机智变得更灵活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而令人遗憾不止. 记得我曾经教学《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在讨论“这一情况,引起了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视。”这句话时,一位学生的问题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他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师,‘爸爸’只是去看了病,而咳嗽与硫酸厂排出的有毒气体有关这一情况环境保护部门是怎么知道的呢?”其他同学听了,都说:“是啊,环境部门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这时,我没有搁起这一问题继续我预先的教学设计,而是先表扬了这位提问的学生,然后用鼓励的目光对同学们微微一笑说:“那你们猜猜这可能会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们议论开了,经过讨论,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经过学生的回答,得出两种可能:一是“我”回家后给环境部门的领导写了一封信;二是医生发现这一情况后向环境部门做了反映。于是我顺水推舟,根据学生的这两种情况对学生说:“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向环境部门写这封信;如果你就是那位给‘爸爸’‎ 看病的医生,你又如何向环境部门反映这一情况。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封信,第一行顶格写‘尊敬的环境部门领导:’换行空两格写‘您好!’接着写你要说的话。” 同学们兴致盎然,欣然提笔,埋头写了起来…… 当我上完课走进办公室,我为这节课的预设而庆幸,由于我弹性灵活的安排了教学时间,预设中留足了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因此,面对此情此景,我随机应变,巧妙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一个问题变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这样做,不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掌握了文本知识,而且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也水到渠成,真正达到了“言之有物”的目的,所以课堂上便呈现了一群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心灵飞扬的孩子。于是,我马上把这一教学过程记录了下来。 教学中还可对其反思的有:教学中的困惑,教学中学生独到的见解等。教师的反思总是以新的教学理念眼光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种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才会在不断的反思中完善自我,在反思中得到成长。此论文获校级专业成长论文评比一等奖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