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共7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共7篇)

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共7篇) ‎ 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共7篇) ‎ 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共7篇) ‎ 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共7篇) ‎ 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共7篇) ‎ 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共7篇) ‎ 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共7篇) ‎ 第1篇:扶贫先进事迹俯下身子 甘做基层群众孺子牛 撸起袖子 争做脱贫攻坚领头羊 ---记金牛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忠军的先进事迹 “小陈书记快来屋里坐坐”,“陈书记吃点水果再工作啊”村民们热情的和陈忠军打着招呼。回想起刚来村里的情景,陈忠军很是感慨,那时的自己刚下来做第一书记有些忐忑不安与拘束。如今驻村快两年,村民们已经把他当成了村里的一员。 陈忠军,房县实验小学教师,于2017年9月10号受学校委托下派到房县姚坪乡金牛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 年初全县召开了精准脱贫驻村工作动员大会,确定了“三年整体脱贫、五年同步小康”总体目标,号召驻村工作队牢记职责使命,坚持“三大战略”“六个一批”扶贫举措,及时找准“根子”、开好“方子”、走稳“路子”;放下架子静下心,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切实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意味着驻村第一书记必须肩负起“突击队长”的重任。今年46岁的房县实验小学教师陈忠军同志,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就任姚萍乡金牛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就把自己当作一名“村里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情系群众、激情干事,为金牛村尽早脱贫付出了艰辛和努力。 一、刻苦钻研政策,用心学习强素质 陈忠军同志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农”经验偏少,履职第一书记的他坦言压力很大、责任很重。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他暗下决心,困难再大也要顶着压力上,一定要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干出点名堂。他懂得笨鸟先飞早入林的道理,早在全县动员会尚未召开之前,就已经着手为驻村工作做“充电”准备。他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和指示,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部署和决定,深刻研读省、市、县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见到报纸上好的文章就剪,看到文件中好的思想就摘,听到讲话中好的观点就记,光剪报和笔记就足足一大本子。除此之外,他还虚心向之前下乡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的单位领导和同事学习请教,听他们分享驻村经验、交流工作心得、分析问题所在,然后反复思考琢磨,认真揣摩做好“第一书记”的经验和技巧,为日后顺利开展驻村工作提供了知识储备。 二、摸清民情村风,增进干群鱼水情 金牛村是典型的纯农业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资源短缺。陈忠军同志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我校帮扶95户的基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详细记录着各家各户的人口、耕地、收入、以及合理诉求等,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拿出这些资料信息来翻阅,看一看还有哪家的诉求没有解决,然后明确目标抓紧落实。 (一)开好“方子”,精准施策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陈忠军紧贴实际,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积极引导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着力打造产业项目建设新亮点,帮助农民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掌握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实现增收致富,确保该村如期脱贫。 1、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精准识别关乎村民们的切身利益,只有真实地了解情况,走村入户仔细考察,才能确保识别的精准度,提升扶贫工作的精确率,老百姓才会满意。按照《房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档案资料汇编第3期》要求,他全面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一户两规划、明白卡、扶贫手册,贫困村“六个一批”台账、搬迁工程档案、村出列户销号档案,乡镇系统数据、验收退出报告等系列档案,确保精准扶贫档案要件齐全,不漏一项,不缺一档,实现事事有记录,问题可追溯。 2、精准把脉,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在“怎么扶”的问题上,他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把脉,为开好扶贫“药方子”打基础。在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全体贫困户召开“把脉”座谈会,面对面了解每个贫困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查找致贫原因,摸清“家底”,了解脱贫需求,帮助理清脱贫思路,拟定脱贫入户项目,为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根上,彻底拔掉“穷根子”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7、8月份,根据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和姚坪乡的统一安排,他带领工作队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走机关、进学校,对涉及金牛村的200多条信息逐条入户核实。对在外地的户主,利用微信、QQ等在线联系,核实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受了气也毫无怨言。通过入户走访和“把脉”座谈,他已初步掌握全村156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一户一个办法”的原则制定脱贫措施。 (二)走稳“路子”,脱贫致富 根据《县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进村住户、户户走到”的通知》要求和房县精准扶贫五大活动“进村住户、户户走到”动员会精神,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大产业、大讲习,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他结合本校驻姚坪乡金牛村实际,从2018年9月开始,深入开展“进村住户、户户走到”工作。 1、全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关爱活动。 他坚持入户走访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全面宣传政策,全面了解贫困户的思想状况,力所能及的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矛盾和心中的怨气,特别是结合金牛村的贫困户大多是一些年老体弱、无基本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的现状,他多深入家庭,嘘寒问暖,鼓励他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锻炼身体,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树立不住院、不吃药就是在创收、增收的理念。二是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关爱活动。积极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关爱贫困儿童、教育精准扶贫”活动,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帮扶计划,落实教育帮扶措施。并与家庭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对学生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交心谈心与心理辅导,结合家访活动的开展,多方位、多渠道向贫困生的监护人传播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2、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 近一年来,陈忠军同志在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是努力做好村级大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进得来、稳得住,促进稳步推进;二是对于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走访,了解生产经营现状,尽力帮助解决存在的如销售难的问题,发动一切关系,帮助其拓宽销售渠道,促进脱贫致富增收,为群众办着实实在在的脱贫之事。 3、全力打造教育扶贫“党建+”模式。 一直以来,陈忠军同志将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了让教育扶贫精准到位,帮扶有力,协助本校创新教育扶贫“党建+”模式,开展党员妈妈进家庭活动、党员教师学业辅导活动、党员干部“连心卡”捆绑服务活动,以党建工作带动扶贫工作,紧扣“精准”要义,确保精准对接,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助力家庭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三、聚焦热点问题,倾力破解赢民心 在广泛调研走访、吃透村情的基础上,陈忠军同志和工作组、村“两委”成员一道,经集思广益、反复修改后精心制定完成了贫困村帮扶计划,以及逐户制定了帮扶手册。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予以破解。 每年的6月份就开始启动低保评选。按照文件要求,必须公正、公平、公开。在评选过程中要大量的入户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带领驻村工作队成员和村干部一同爬坡上林,宣传有关政策。在召开群众代表大会评选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评选结束后,又组织人员开展入户据实测算。历史半个月不休息。直到把所有档案整理装订。这些工作都是帮扶工作以外的事情,然而他把当做自己的工作来完成。群众没有一户有怨言。且满意度很高。 来到金牛村,作为教师的他,首先看到的是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他第一时间与帮扶单位领导商讨,极力争取村级幼儿园。多方努力,幼儿园于今秋9月1号正式开学。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就这样,陈忠军同志不仅成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渐渐地,他也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能掏心窝子的朋友。有个村民叫胡际业,住在金牛村一个偏远的小山沟里。从扶贫工作队驻点到他家来回得两个多小时,自工作队进驻以来,陈忠军同志多次到他家走访,为他们落实了搬迁及其他扶贫政策。每次胡际业到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办事,陈忠军同志都以“主人家”的身份,热情接待,用老胡的话说,“城里来的这两个同志,一点儿也不假,瞧得起我们老百姓,和我们泥巴老腿话说的到一块儿去”。为表达感激之情,他让老伴给工作队逮了只鸡。这些淳朴的村民说:“陈书记是说话能掏心窝,办事能下苦力,我们真正把他当亲人!” 四、心系贫困群众,多办实事解民忧 群众对”第一书记“期望值很高,看到群众那期待的眼神,他就下定决心要多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他先从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小事琐事做起,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在他所帮扶的五户当中,有一户叫张吉余,全家四口人,两个孩子读书。入户走访过程中得知他患有肝炎,详细询问后,他才慢慢道出了实情。于2016查出,随后确诊为肝硬化。每年吃药需要5000元左右的药费,对于这样的家庭难以支付高昂的药费。为了两个孩子读书,坚持外出务工。2017年因身体原因,回家在家门口大零工。同年冬季,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开展了门诊慢病申请病种24种免费领药。其中就有肝硬化这一项。12月份开始到中医院领药,先买后报。无疑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可是他高兴不起来。从家到县城有90多公里路程。因为身体原因,在加上坐车晕车。每月到中医院买药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的帮扶干部陈忠军得知此事后,二话不说就成了为张吉余买药的联络人。每月按时把药送到他家里。有时候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就给媳妇打电话,让媳妇把药买了放在班车上带过来。一坚持就是一年。把张吉余这样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感动的泪流满面。陈忠军同志却说:“我这是顺便,是举手之劳,再说能为你们群众效劳是我们帮扶干部的职责。” 五、坚持以身作则,模范引领当标兵 身正才能正人,律己方能服人。陈忠军同志深谙此理,时时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坚持公道处事、民主理事、按章办事,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作为“第一书记”的他特别注意如何处理好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共事、和谐相处,既敢于担当负责,又不越权越位,注重发挥村“两委”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在“两改一清一拆”专项行动中,他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冒酷暑、战高温开展义务清扫12次,脏活累活抢着干,以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驻村工作组3人中,他年纪最长、但凡事都亲力亲为,大到谋划扶贫项目、统筹“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小到完善“一档一册”、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报送各类统计报表,他都亲自完成,真是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还要亲自下厨,给同组的两个年轻人炒菜做饭,他的执着、热情让队员们伸出了大拇指,都称他是工作队的“好队长”“好大哥”。 “‘春风润物细无声’只有把扶贫工作中的小事都做好了,人民群众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是陈忠军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以俯下身子,甘做基层群众孺子牛的服务意识,带领群众一起描绘着金牛村“”脱贫致富的美丽版图”。第2篇:扶贫战士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张小娟将34岁的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用生命之光照亮了扶贫道路,最近观看了张小娟先进事迹的相关资料让人记住了她那为民服务最美的身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扶贫战士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小麦肤色、眼睛雪亮、笑容爽朗……看完张小娟的事迹,我眼前浮现出的是这样一个热爱工作、热心生活的年轻女孩模样。从事工作十年以来,心系家乡,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她是高原最坚韧盛放的花朵。如今花朵凋谢,遗憾之余,也要将以张小娟为代表的基层干部精神发扬光大 ,让格桑花永葆芬芳。 学习榜样精神,传承楷模力量。以张小娟为代表的年轻乡村干部是基层建设中的有生力量,他们有干劲、有拼劲、有想法、肯吃苦,对于广大年轻干部干事有着很好的带动作用。各级机关要善于挖掘典型人物,采取多种方式对扎根基层和奋斗着的基层干部们进行多角度深度宣传。如下乡调研、邀请典型人物座谈、榜样纪录片等,通过亲身接触、感受榜样工作环境、群众评价和干事热情,营造“学、赶、超”的积极工作氛围,让榜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艰苦朴素的精气神得以传承发扬,让高原格桑花的芬芳浸润每一方土地。 做好基层保障,激发工作热情。同张小娟一样扎根基层的干部不在少数,工作环境的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但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年轻人干事创新的可能性,难以“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开拓基层工作新天地。为基层打牢基础保障,完善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同城市信息互联互通,为城乡密切交流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让基层在了解最新政策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乡村实际,为基层脱贫致富加速助跑。同时,逐步形成人才流动机制,激励广大干部下基层锻炼,形成灵活、流动、多元的基层人才体系,让基层工作不断推陈出新。 张小娟用她三十年的生命书写了一个不为名利,敬业工作的基层干部短暂的一生。 “宁可壮烈的闪烁,不要平淡的沉默”,这是对张小娟生命的最好阐释,也是对以她为代表的基层干部最朴素的写照。在艰苦高寒的高原之上,一株株格桑花铺就的锦绣,绘就成了高原最动人的风景。芬芳路上,赶路人仍在埋头向前。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观看完张小娟先进事迹让我深受震憾,她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她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她在艰苦岗位上甘于奉献、履职尽忠、报效国家的优秀品格,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向她学习,向她看齐。 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时代变换,价值多元、文化多元,部分党员存在方向迷失,追名逐利、现实浮躁、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甘于奉献这样一种精神在今天尤为宝贵,更值得被推崇,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道路上,我们要大力提倡甘于奉献的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甘于奉献是共产党人必备的精神品质,也是我们在党旗下许下的庄严誓言。入党誓词中要求广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党章中明确规定,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由此可见,党的伟大事业需要广大共产党员甘于奉献、敢于奉献、乐于奉献。 建党以来,我党涌现了无数无私奉献的英雄楷模,才造就今天中华民族的腾飞崛起。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黄大年、黄旭华等榜样的身上,无一不体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断奉献的崇高定义,就是不断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基本要求就是要讲奉献。讲奉献就应该不计个人得失,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老黄牛”精神担当尽责,苦干实干;就应树立舍小家顾大家保国家的家国情怀,为祖国建设贡献毕生力量;不断弘扬共产党人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在我们统计战线,也有无数的统计工作者默默奉献,为统计事业做着贡献。我们要积极张小娟的事迹,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有追梦的激情和理想,勇于奋斗和奉献,就会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更需要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对先进事迹、先进榜样要及时进行宣传学习和总结,要不断挖掘我们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营造激情干事、敬业奉献、正气充盈、昂扬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当地干部表示,守初心、担使命,要向张小娟等人学习,做“胸中有大爱、心中有信念、业务有专长、肩上有担当”的新时代藏区干部。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干部职工张小娟、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为在扶贫下乡返程途中,因车辆坠入白龙江不幸遇难。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常年以战士的姿态,冲锋在脱贫攻坚和抢险救灾第一线;他们爬雪山、钻山沟,把党的温暖送进各族群众的心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现在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愁吃、愁穿,基本的教育权利、基本的医疗、可靠安全的住房得不到保障。这不符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让贫困群众更多更充分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都能丰衣足食,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主题教育中,作为基层党员,要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行动,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试金石,以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攻坚拔寨的拼搏精神,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彰显基层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脱贫攻坚一线是主题教育的阵地和课堂。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真挚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以抓铁有痕、水滴石穿的韧劲和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全体贫困群众早日走出困境,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2019年10月7日,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这朵生长在甘南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刚刚盛开,就凋零了。继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遇难在扶贫战场,将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茂美芳华戛然而止之后,又听到这样的噩耗,让人感到格外揪心,不禁潸然泪下。 无论是张小娟,还是黄文秀,她们都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用生命之光照亮了扶贫道路,留下她们那最美的身影。。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砥砺前行,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以人民为本来做事,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初心使命,要本色不变、初心不改。 寻找“初心”,奏响“大爱之音”。从“时代楷模”黄文秀,到“扶贫一线干部”龙俊,再到“85后女干部”张小娟。他们将一腔热血倾注在扶贫事业上,一人一人地帮,一户一户地扶,一件事一件事地办,将“大爱”倾注在人民心中深处。作为基层干部,应不断寻找“初心”,要找准自身优势特长,明方向、找定位,全身心投入党的事业,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用好“大爱”,用丰富的知识、专业的技能,为人民群众解决难题。 坚持“初心”,奏响“梦想之音”。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再到“为祖国加油”的“新铁人”王启民。他们不忘“初心”,用一生的时间坚持梦想,为人民谋福利,为祖国奉献,让“梦想”在祖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作为基层干部,虽然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没有相关的科学技能,但是也应怀揣“梦想”,梦想可大可小,身为党和人民之间的传播者,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名让百姓称赞的干部,坚持“初心”,始终和人民在一起,怀揣“梦想”,共同走向蓬勃发展、幸福美好的未来。 追逐“初心”,奏响“中国之音”。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短短8分钟,却点燃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内心,如今繁荣昌盛的中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的奋斗,是他们不断追逐“初心”,才成就了盛世。现今,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延伸至乡镇、村。作为基层干部,要以自身初心筑牢使命,爱一行、干一行,为“中国最强音”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作出决定,追授张小娟“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 张小娟,女,藏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85年出生在甘肃省舟曲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生前为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晚,她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 张小娟同志2008年6月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地区的家乡工作,历任驻村干部、副乡长、乡纪委书记、县扶贫办副主任,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火线入党。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遍访全县208个村,遍访87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干部群众称她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她熟练掌握扶贫政策,被干部群众称为扶贫“移动数据库”和“活字典”。她采用漫画、微信语音播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不断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 张小娟教会了我什么是初心。谈到初心,刚开始我的认知更多的停留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标语上,并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到当代共产党员的初心。身处政治安定,经济相对优渥的环境中,不知道还有许许多多的群众生活在贫困中,可能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基层干部为让这些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每天走家入户,掌握贫困数据,对每一户的情况悉数记在心间,让扶贫政策,惠民政策真正落实,不是在扶贫,就是在扶贫的路上。张小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初心是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张小娟教会了我怎么去践行初心。初心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应落实到实践中。对工作尽职尽责 ,对落实常抓不懈,有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一定有我的广阔胸襟。和家人见面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工作场合,打电话说的最多的是帮扶,对工作的热情和新鲜感一直保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安排工作从不推脱,不打折扣,一定完成,工作上从不打折。面对问题不逃避,遇到困难不退缩。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既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四两拨千斤、借力发力、借势谋势的软办法,始终坚持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有机统一。 践行初心就要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以真心换真心。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 舟曲,藏语意为白龙江,白龙江是嘉陵江的支流。 张小娟,1985年出生于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的普通藏族农家,2003年,以甘南州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得历史学与旅游管理专业双学士学位,工作后获得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她深爱着大山深处的故乡,2008年5·12汶川地震舟曲灾情严重,已在京工作的她一次次打电话给家人,不久就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眷恋的故乡。 张小娟的本科班主任、中央民大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章毅君说:“毕业前夕,小娟和我谈到今后的去向,她想回家乡,认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会有很多事可做。是对家乡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使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舟曲很美,我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小娟曾多次对同学和朋友说。 “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 这是10月5日下午13点14分张小娟在舟曲县立节镇下乡途中发的一条微信,微信还配了途中拍的一张在高处俯瞰盘山路的照片,照片中的山路蜿蜒曲折,很壮观也很险要。这是张小娟生命中发的最后一条微信。两天过后的10月7日傍晚,在走过最崎岖难走的山路后,她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扎根基层沃土,绽放花华。张小娟的意外牺牲令人痛心,而无私奉献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轨迹。张小娟热爱家乡,并对集体有贡献的热情。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新时代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直接体现和党员榜样。 扎根基层沃土,绽放花华。首先基层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锻炼平台,不去抱怨艰苦和复杂的工作条件 唯愿以万卷诗书为师,以德养吾浩然正气,以人民群众为师,以技提升服务能力。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日有所思,日有所得。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坚持,要日有精进,积跬步以至千里。其中,把握平和的心态是关键,学习提高是需要漫长时日的,而且这种日子必然是枯燥的。其次思与行要相互结合。实践论告诉我们,只有把原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检验原理,从而指导实践。空喊责任不行,把爱民挂在嘴上也不可取,我们必须把责任意识化作行动符号,将爱民情怀浸入言行举止。青春不语,苍天含泪。高原上的格桑花,带来的是光明、是福音、是阳光。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 脱贫攻坚既是他们的工作,也是党和国家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他们不畏艰难险阻,面对贫困落后他们迎难而上,面对自然灾害他们勇往直前,不论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始终坚持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工作,通过翻阅张小娟的事迹,可以看得出张小娟是有大爱的人,作为共产党员她时刻发挥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对于工作认真负责,始终记得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需要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这是共产党的榜样,是广大党员群众学习的模范。 英雄已逝,即使人民对张小娟有多么的不舍,她再也不会回来了,可是她的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不光在舟曲县,她的精神在全国都会继续传承下去,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曾经有一群这样优秀的人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富强,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年轻的生命,停格在了最美的年华。他们的初衷是认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会有很多事可做。源于对家乡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他们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2019年6月开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而是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入党誓言,不忘入党初心,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脱贫攻坚一直在路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正是因为无数的革命同志保持初心,保持热情,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燃烧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安居乐业。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为了他人永远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 张小娟,这位出身普通藏族农家的女子,以甘南州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双学位。2018年5.12汶川地震,得到家乡受灾严重,毅然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她不仅一次谈及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舟曲很美,我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正是心中有这样的信念,张小娟这位可敬的扶贫战线上的战友,把对工作的新鲜劲,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工作娴熟,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多多陪伴家人。而此时,她最终的离开他的家人,离开了她所热爱的事业。到此时,我们不禁想:这是谁的女儿,又是谁的妻子,还是谁的母亲?家中七岁的女儿和三岁的儿子是否安好?她在舟曲11年的职业生涯中,无愧于“服务群众,建设家乡”的誓言,让青春之花绽放于扶贫之路上。 “他们都非常敬业,安排工作从不推脱,不打折扣,一定完成。”舟曲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冯海明这样评价中心的三位殉职员工。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这三位新闻工作者,平时工作积极上进,不怕困难,扎根基层,用镜头记录舟曲的脱贫攻坚的历程,用图像传递基层的消息,谱写了扶贫一线的时代华章。 正是有了这些信念坚定,默默扎根于基层的最美奋斗者,于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伟大事业。在脱贫攻坚的这条战线上,凝聚起澎湃的人情,为夺取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贡献了无尽力量。虽然这些可敬可爱的战友们,倒在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胜利的前夕,但是他们无愧于他们所热爱伟大事业。我们唯有接过他们手中接力棒,砥砺前行,取得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最终胜利,才能不辜负他们的牺牲与奉献。 在舟曲11年的职业生涯里,张小娟曾荣获公务员三等功、州青年五四奖章;被授予县优秀共产党员、舟曲县最美扶贫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由于工作繁忙经常顾不上家庭和孩子。正是由于张小娟信念坚定、政治过硬、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层党员中的优秀代表。张小娟始终不渝贯彻落实党的新闻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用镜头记录了舟曲的发展足迹,用图像传递了基层的最新信息,用声音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干事热情。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9 2019年10月7日,甘肃舟曲34岁扶贫干部张小娟下乡开展扶贫工作,返程时车辆坠江不幸遇难。牺牲当天,她本想着连夜赶回城里加班。一年里,她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到各个贫困地区,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扶贫规划;硕士毕业后的黄文秀,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白色到贫困区担任书记。她说:“总有人要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2019年6月17日,她在返回路上遭遇山洪,不幸遇难。一个一个事例,更加显示出中国建设的伟大之处。2018年12月,江西九江扶贫干部樊负子到扶贫农户家走访。结束后,怀有身孕的她与丈夫在赶去县城的路上遭遇事故,不幸遇难。结婚不到两个月,生命就定格在花好年纪。我们应该向他们致出最崇高的敬重。 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居于统筹、统领地位。党的领导制度健全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有了保证。 他们的行为更加诠释了这一制度的美丽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战胜脱贫攻坚及其腐败等各种风险挑战,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青春中国,复兴有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明白“青年兴国家兴”的道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目前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用知识去建造一个开放、美好、和谐的复兴中国。同时在思想上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对党的理论制度、路线、方阵进行积极理解。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 2019年10月7日19时40分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干部张小娟和县融媒体中心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等新闻工作者,在完成当天各自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后,返程途中所乘车辆不慎坠江,因公殉职。(11月8日 光明日报) 今年是舟曲县脱贫摘帽收官之年,在全县即将实现脱贫摘帽的时刻,奋战在脱贫一线的他们将绽放的青春定格成白龙江畔最美的格桑花,他们用行动捍卫了扶贫的初心,用生命诠释了党员的使命。 笔者认为,共产党人张小娟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把舟曲变得更美好,她毅然放弃北京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乡建设上去,无私奉献让人钦佩。在扶贫的道路上,她全身心的 投入,忙碌的样子就好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责任心之强让人感动。她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敬业”的真正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我们享受生活的甜蜜之际,当我们醉心于世界的美好之时,当我们还毫无目标和方向浪迹时光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的巾帼英雄黄文秀、张小娟,在正值绽放美好年华的岁月,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企业的职工,我们要心怀感恩,致敬楷模,发扬她们守初心,担使命的奉献精神,摈弃浮躁,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我们的敬业与责任,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助力企业事业腾飞,铸就无悔精彩人生。 生在党旗下,何以报党恩?作为一名年青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向张小娟同志学习,唯有实干,唯有苦干,唯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让我们青春无悔,让我们的人民才会甘愿与我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第3篇:扶贫干部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干部职工张小娟、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为在扶贫下乡返程途中,因车辆坠入白龙江不幸遇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扶贫干部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舟曲,藏语意为白龙江,白龙江是嘉陵江的支流。 张小娟,1985年出生于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的普通藏族农家,2003年,以甘南州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得历史学与旅游管理专业双学士学位,工作后获得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她深爱着大山深处的故乡,2008年5·12汶川地震舟曲灾情严重,已在京工作的她一次次打电话给家人,不久就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眷恋的故乡。 张小娟的本科班主任、中央民大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章毅君说:“毕业前夕,小娟和我谈到今后的去向,她想回家乡,认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会有很多事可做。是对家乡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使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舟曲很美,我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小娟曾多次对同学和朋友说。 “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 这是10月5日下午13点14分张小娟在舟曲县立节镇下乡途中发的一条微信,微信还配了途中拍的一张在高处俯瞰盘山路的照片,照片中的山路蜿蜒曲折,很壮观也很险要。这是张小娟生命中发的最后一条微信。两天过后的10月7日傍晚,在走过最崎岖难走的山路后,她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扎根基层沃土,绽放花华。张小娟的意外牺牲令人痛心,而无私奉献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轨迹。张小娟热爱家乡,并对集体有贡献的热情。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新时代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体现和党员榜样。 扎根基层沃土,绽放花华。首先基层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锻炼平台,不去抱怨艰苦和复杂的工作条件 唯愿以万卷诗书为师,以德养吾浩然正气,以人民群众为师,以技提升服务能力。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日有所思,日有所得。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坚持,要日有精进,积跬步以至千里。其中,把握平和的心态是关键,学习提高是需要漫长时日的,而且这种日子必然是枯燥的。其次思与行要相互结合。实践论告诉我们,只有把原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检验原理,从而指导实践。空喊责任不行,把爱民挂在嘴上也不可取,我们必须把责任意识化作行动符号,将爱民情怀浸入言行举止。青春不语,苍天含泪。高原上的格桑花,带来的是光明、是福音、是阳光。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脱贫攻坚既是他们的工作,也是党和国家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他们不畏艰难险阻,面对贫困落后他们迎难而上,面对自然灾害他们勇往直前,不论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始终坚持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工作,通过翻阅张小娟的事迹,可以看得出张小娟是有大爱的人,作为共产党员她时刻发挥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对于工作认真负责,始终记得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需要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这是共产党的榜样,是广大党员群众学习的模范。 英雄已逝,即使人民对张小娟有多么的不舍,她再也不会回来了,可是她的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不光在舟曲县,她的精神在全国都会继续传承下去,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曾经有一群这样优秀的人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富强,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年轻的生命,停格在了最美的年华。他们的初衷是认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会有很多事可做。源于对家乡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他们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2019年6月开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而是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入党誓言,不忘入党初心,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脱贫攻坚一直在路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正是因为无数的革命同志保持初心,保持热情,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燃烧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安居乐业。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为了他人永远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 ‎ 张小娟,这位出身普通藏族农家的女子,以甘南州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双学位。2018年5.12汶川地震,得到家乡受灾严重,毅然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她不仅一次谈及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舟曲很美,我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正是心中有这样的信念,张小娟这位可敬的扶贫战线上的战友,把对工作的新鲜劲,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工作娴熟,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多多陪伴家人。而此时,她最终的离开他的家人,离开了她所热爱的事业。到此时,我们不禁想:这是谁的女儿,又是谁的妻子,还是谁的母亲?家中七岁的女儿和三岁的儿子是否安好?她在舟曲11年的职业生涯中,无愧于“服务群众,建设家乡”的誓言,让青春之花绽放于扶贫之路上。 “他们都非常敬业,安排工作从不推脱,不打折扣,一定完成。”舟曲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冯海明这样评价中心的三位殉职员工。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这三位新闻工作者,平时工作积极上进,不怕困难,扎根基层,用镜头记录舟曲的脱贫攻坚的历程,用图像传递基层的消息,谱写了扶贫一线的时代华章。 正是有了这些信念坚定,默默扎根于基层的最美奋斗者,于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伟大事业。在脱贫攻坚的这条战线上,凝聚起澎湃的人情,为夺取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贡献了无尽力量。虽然这些可敬可爱的战友们,倒在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胜利的前夕,但是他们无愧于他们所热爱伟大事业。我们唯有接过他们手中接力棒,砥砺前行,取得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最终胜利,才能不辜负他们的牺牲与奉献。 在舟曲11年的职业生涯里,张小娟曾荣获公务员三等功、州青年五四奖章;被授予县优秀共产党员、舟曲县最美扶贫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由于工作繁忙经常顾不上家庭和孩子。正是由于张小娟信念坚定、政治过硬、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层党员中的优秀代表。张小娟始终不渝贯彻落实党的新闻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用镜头记录了舟曲的发展足迹,用图像传递了基层的最新信息,用声音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干事热情。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2019年10月7日,甘肃舟曲34岁扶贫干部张小娟下乡开展扶贫工作,返程时车辆坠江不幸遇难。牺牲当天,她本想着连夜赶回城里加班。一年里,她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到各个贫困地区,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扶贫规划;硕士毕业后的黄文秀,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白色到贫困区担任书记。她说:“总有人要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2019年6月17日,她在返回路上遭遇山洪,不幸遇难。一个一个事例,更加显示出中国建设的伟大之处。2018年12月,江西九江扶贫干部樊负子到扶贫农户家走访。结束后,怀有身孕的她与丈夫在赶去县城的路上遭遇事故,不幸遇难。结婚不到两个月,生命就定格在花好年纪。我们应该向他们致出最崇高的敬重。 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居于统筹、统领地位。党的领导制度健全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有了保证。 他们的行为更加诠释了这一制度的美丽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战胜脱贫攻坚及其腐败等各种风险挑战,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青春中国,复兴有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明白“青年兴国家兴”的道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目前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用知识去建造一个开放、美好、和谐的复兴中国。同时在思想上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对党的理论制度、路线、方阵进行积极理解。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 ‎2019年10月7日19时40分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干部张小娟和县融媒体中心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等新闻工作者,在完成当天各自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后,返程途中所乘车辆不慎坠江,因公殉职。(11月8日 光明日报) 今年是舟曲县脱贫摘帽收官之年,在全县即将实现脱贫摘帽的时刻,奋战在脱贫一线的他们将绽放的青春定格成白龙江畔最美的格桑花,他们用行动捍卫了扶贫的初心,用生命诠释了党员的使命。 笔者认为,共产党人张小娟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把舟曲变得更美好,她毅然放弃北京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乡建设上去,无私奉献让人钦佩。在扶贫的道路上,她全身心的投入,忙碌的样子就好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责任心之强让人感动。她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敬业”的真正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我们享受生活的甜蜜之际,当我们醉心于世界的美好之时,当我们还毫无目标和方向浪迹时光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的巾帼英雄黄文秀、张小娟,在正值绽放美好年华的岁月,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企业的职工,我们要心怀感恩,致敬楷模,发扬她们守初心,担使命的奉献精神,摈弃浮躁,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我们的敬业与责任,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助力企业事业腾飞,铸就无悔精彩人生。 生在党旗下,何以报党恩?作为一名年青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向张小娟同志学习,唯有实干,唯有苦干,唯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让我们青春无悔,让我们的人民才会甘愿与我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第4篇: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2016年,根据省、州、县统一部署,我继续安排到甄甄乡甄甄村参加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半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2018年我县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我扎根农村,团结带领驻村工作组,认真履职尽责,扎扎实实驻村,一心一意帮扶,每月坚持驻村20天以上,三年来从未请过一次公休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制定帮扶计划,并配合工作组组长积极到县扶贫办、县农业局、县教科局和金融部门等相关单位寻求帮扶,力争为当地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促进小康建设步伐。现将我个人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先进事迹作如下汇报: 一、工作情况 (一)严肃驻村工作纪律制度。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十二项规定”和县委“十二项规定”,坚持每月在村工作20天以上,积极配合村两委完成县委政府和乡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 (二)当好“政策宣传员”。驻村期间,我采取入户宣传、集中学习等方式,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突出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富民政策,让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不断增强 1 党在群众心中的感召力、凝聚力。并协同村支两委定期进村入户开展遵纪守法、村寨消防、森林防火、环境卫生、扶贫攻坚、产业开发、生态养殖、森林植被保护等农村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宣传活动。 (三)当好“致富信息员”。甄甄村是我县二类贫困村,全村土地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0亩,辖12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共有 户, 人,其中贫困人口 户 人(低保贫困户 人,低保户 户 人,五保户 户 人,一般贫困户 户 ‎ 人),全村近半村民外出务工。虽然村民对于如何发展,如何致富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导致发展滞后,部分农户仍然摆脱不了贫困,特别是离水源地较远的几个组的村民饮水十分困难,每逢枯水季或干旱季节,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十分突出。所以要发展,就要解决用水问题。针对此情况,我与驻村工作组同志协同村支两委,通过走访群众、认真听取百姓呼声、寻求有关部门支持,现已初步立项修建打井提灌工程。项目建成后,让我村该片区的农户早日实现“三不愁”的小康生活。二是甄甄村通组小康路建设。今年,我们积极配合村两委实施香河组的通组道路硬化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已竣工验收,预计2018年可实现全村通组公路硬化全覆盖。 (四)当好“民生服务员”。 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以来, 2 我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深入农户调查研究、座谈交流、体查民情:半年来走遍了全村十三个村民组,共走访贫困户、核实脱贫户、走访养殖户共计98次(户)。二是积极服务民生,解决群众燃眉之急,义务为农户运送饮用水12次共计15吨水,为贫困农户送去化肥300多包和种子农药共计3万余元的农资,为养牛养羊户送去草种400余斤。三是主动为农村高龄老人上门服务,今年6月2日,XX组81岁高龄的XXX老人赶集到 买米,恰逢暴雨,为及时将米送回家,我免费从 将这位老人和他的大米运送到高坡连组野猫孔的家中。四是充分发挥自己技术优势,为农户防治畜禽疾病,带动群众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业。半年来,我共免费为甄甄村XXX、XXX等农户预防羊病186头(次)、牛病78头(次),为谢马二、陆显武等农户医治猪病24头(次),为肖定刚、李毓专业养牛户医治牛病9头(次),挽回了农户的经济损失,受到群众的好评。免费上门服务生猪人工授精18头(次)。五是积极为甄甄村产业发展献计献策,经多次向本局领导汇报、请示和要求,得到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已完成甄甄坝高标准示范稻田生态渔业项目100亩,硬化田坎10156米,投放鱼苗1.1万尾,秋收后经有关部门验收,实现亩产稻谷1200斤,产鱼1200元的良好效益。 3 (五)当好“矛盾调解员”。在驻村工作中,我认真落实乡党委和驻村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配合村支两委排查村民间存在的矛盾纠纷,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切实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半年共参与调解土地、山林及边界纠纷6起,调解成功率100%。 二、工作体会 回顾半年来的驻村工作,感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村支两委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务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实事,是打开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支持村级班子的各项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好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员的职责,纠正不足,把工作进一步做好做实,为贯彻落实“全县2018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和大力推动甄甄村的同步小康社会发展做出新的奉献。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倍努力扎实工作,为我局投入实施的“高标准稻田生态渔业示范项目”做好技术服务,并力争得到县农业局、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新的一年里扩大该项目规模,并将培育成我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4 二是努力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扶持我村贫困户每户发展饲养1—3头良种母猪,实现每户年创收1—3万元的小康产业。 三是带动一批有识之士,谋求回乡创业的青年,挖掘地方资源,立项开发高坡乌骨鸡,将该品种提纯复壮,选种选育培育成一个稳定的具有独特品质的地方品种,用三至五年时间形成产业规模,让有条件的农户积极参与“ ‎ 县甄甄乌骨鸡养殖合作社”,力争实现良好的效益。 四是积极配合村两委带领村班子到旅游产业率先发展的外省、外县学习取经,探索开发我村天然资源的黄金树景区旅游。造福甄甄村民,与全县和全国人民同步步入小康。 5第5篇: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xx,男,汉族,19xx年x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xx年x月参加工作,19x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xx局工作。该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扶贫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扶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勤学思考、精准识别,不断提升扶贫工作能力。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xx同志积极学习上级扶贫相关政策、参加扶贫培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为了准确把握他所包扶xx村xxx等4户贫困户基本情况,多次上门走访,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施策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村里调查研究、摸底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意见。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和该村的实际情况,帮助村里制定了年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帮扶措施,使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有效的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有力的改善了包扶村的集体经济。并且他同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实事做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甘当后勤服务人。xx同志利用xx村自然优势,结合专业知识协助农牧局为201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购买xx只鸡雏,他亲自组织养殖户集中到村主任家为其讲解如何科学饲养鸡雏、怎样预防疾病、选配饲料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能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他自掏腰包拿出xxx元钱购买中草药种子让贫困户种植;记得201x年x月xx日早上x点正在下乡去xx村途中xx突患心梗住进医院治疗,住院一周后他就要求出院,因为心里惦记自己帮扶的贫困户还有工作没完成;还积极参与全x贫困户编写《科学养殖手册》;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着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热衷于扶贫工作事业的坚忍不拔精神。 找准路子,依托优势,发展扶贫产业。xx同志带领村干部,驻村引领队和乡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发展种养植业为主的脱贫致富的路子。一是201x年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致富能人来村里流转土地,发展中草药种植,使xx村群众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通过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二是引导群众在发展养殖业做文章,积极参与x里扶贫产业(发展肉牛养殖),xx同志在201x年x月前往xxx为我x挑选xxx。 求真务实,急群众之急,为群众办实事。201x年初xx同志刚到xx村时,看到村里从村部通往四组的路缺一座桥,他暗暗记在心头。与局领导汇报后,经多方协调为该村新建一座12米钢筋水泥桥,目前已建成达标验收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群众出门难的问题。针对该村五保户、低保户居住条件差的问题,他与村两委一同与x民政局沟通协调后将xx老人送到公费养老院。目前,xx同志正与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同旗扶贫引领队和乡干部一起,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按时按质脱贫。今明两年,将重点实施两个项目,发展中草药种植业和养殖业,帮助贫困户搬离穷根。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和服务群众的真感情,用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 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xx同志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他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进程中,时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第6篇: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担当有为 无私奉献 ——xxx先进事迹材料 xxx同志于xxx年参加工作,xx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来,他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圆满高质量完成单位和主管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肯定。 xxx同志立场坚定,思想进步,能够用心拥护党的领导,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能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心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在学习党的各项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能做到的“六个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为人民、为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是一名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xxx同志用情工作,用爱付出,时刻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该同志在教育战线上是孩子的好老师、好校长,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县教体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共产党员。接受组织召唤,转行来到扶贫办工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是该同志能迅速转变角色,刻苦钻研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方面的系列讲话精神,全面熟悉全县脱贫攻坚现状,准确判断全县脱贫攻坚形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胜任综合材料写作工作。他的二胎出生时,正值全省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办内工作繁忙,该同志仅休了4天陪产假就积极投入工作;母亲住院,他克服重重困难,协调处理好二胎管护、母亲照料、单位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综合材料写作,避免不了熬夜加班,该同志任劳任怨,没有一句怨言,前一天无论加班到多晚,第二天总能按时到岗上班。同时,他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文字综合潜力,在用心参与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起草、校对、修改各种材料的机会,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字综合潜力。 总之,该同志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好各项工作,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是一名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第7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苏庆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苏庆亮生前曾担任岱岳区天平街道大陡山村党支部书记、天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区扶贫办副主任等职。2016年7月24日,因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6岁。他21年如一日,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治水修路、绿化荒山,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苗圃、茶园、生态旅游等产业,创新党建工作,改善村风民风,使大陡山村从贫穷落后的“荒陡山”“穷陡山”变成了山青水秀、富裕文明的“绿陡山”“金陡山”,闯出了一条由穷变富、由乱到治的富民强村之路。他心系广大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他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学习苏庆亮同志就是学习他信念坚定、一心向党的政治立场,坚守共产党人精神高地,永保共产党人先进性、纯洁性;学习他奋发有为、敢想敢干的担当精神,从点滴做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言必行、行必果,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学习他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体民情、密切联系群众,推工作、紧紧依靠群众,解疾苦、真心服务群众,抓党建、聚力带领群众,不图名、不图利,始终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谋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他严于律己、清廉正派的高尚情操,干净干事、公而忘私、树好形象,用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彰显共产党人先进本色;学习他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执着追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把基层作为施展能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摸实情、干实事、解民忧、创实绩,以基层工作创新推动工作提质量、上水平。 ‎ 苏庆亮实实在在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他的精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凡事首先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才是历史赋予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义务。苏庆亮同志是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始终牢记党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崇高宗旨,忠于党,忠于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了先进的光辉旗帜。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也不管困难有多大,始终无怨无悔,埋头苦干,用不平凡的业绩谱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 苏庆亮同志的事迹感动人、鼓舞人、教育人,他的事迹激励和鞭策着每一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们怀念他、纪念他、学习好,是要让千千万万个苏庆亮式的好干部不断涌现出来,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学习苏庆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苏庆亮,原大陡山村支部书记、扶贫办副主任,近日他的事迹在泰安大地广为传颂着,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位年仅46岁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的优秀领导干部倒下了,但他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铸成的丰碑已矗立在广大人民心中。全市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苏庆亮同志为榜样,争做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这正充分表达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伟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一个时代的旗帜,更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苏庆亮的一生,犹如一本厚重的书,诉说着信仰对于一名共产党员的深刻影响。从原天平店乡党政办副主任、团委副书记,下派到大陡山村主持全面工作,1996年2月经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担任党支部书记。不论在什么职位上,他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他的事迹真实生动,他的精神可歌可泣。他的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境界,公道正派、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值得每一为党员干部学习。 苏庆亮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正是苏庆亮同志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我们应该以苏庆亮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的精神。 学习苏庆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了苏庆亮同志的光辉事迹后,我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苏庆亮用自己46岁的年轻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和平年代的英雄赞歌。 2016年7月24日,苏庆亮同志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倒在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永远的离开了。离开了他对大陡山村的眷恋、关切和深爱;离开了他日夜牵挂的农民兄弟;离开了他朝夕相处的同事朋友;离开了他深深挂念的亲人。他的离去,留下了人们不禁的追忆与怀念,留下了人们永久的敬意与遗憾…… ‎ 苏庆亮同志从一个普通的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源于他刻苦学习,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他对党对人民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源于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深爱;源于好对同志和朋友的真挚情感。1994年,为彻底摘掉大陡山村“穷乱差”的帽子,24岁的苏庆亮服从组织安排,从原天平店乡党政办副主任、团委副书记,下派到大陡山村主持全面工作,1996年2月经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担任党支部书记。他21年如一日,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治水修路、绿化荒山,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苗圃、茶园、生态旅游等产业,创新党建工作,改善村风民风,使大陡山村从贫穷落后的“荒陡山”“穷陡山”变成了山青水秀、富裕文明的“绿陡山”“金陡山”,闯出了一条由穷变富、由乱到治的富民强村之路。他把毕生的心血和才华献给了大陡山村的事业和广大农民,用自己的真挚和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由衷爱戴。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展示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特征,为党员干部及群众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因为对事业的执着,他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给了大陡山村广阔的土地上。 苏庆亮是个平凡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儿女情长;苏庆亮是个伟大的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永远是他做人的宗旨。他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在农村一线积极探索实践,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赢得了别人的尊敬,他用实际行动带动了身边的人。 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做履行岗位职责、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每个干部的岗位分工不同,职务高低不同,可做好工作、履行好职责是最起码的要求,履行职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我要学习苏庆亮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要向苏庆亮同志那样,不论走到哪儿,不论干什么,不管在那个岗位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真抓实干,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创造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学习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优秀品质,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模范。 扶贫帮贫先进事迹 信用社扶贫先进事迹 医院健康扶贫先进事迹 扶贫专干先进事迹材料 扶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 下载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标题: 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