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音乐为语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语文论文之让音乐为语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内容摘要:“歌即是诗,诗也是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文学与音乐水乳交融的关系虽然得到普遍认同,但并未将这种联系在文学教育中很好地加以利用。本篇论文主要从古诗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在理论上回顾了中国文学的诗教传统,着重探讨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文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为语文教学开辟一条新的思路。论文也为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师生互动以及利用学生特有的心理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和教学设计。 关键词:古典诗文 诗教传统 古典音乐 相融教学 一。诗教传统的简要回顾 文学与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相互依恋,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大都能作为“歌曲”歌唱,只是年代久远,乐谱失传,有些已经无法再现了。但文学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却是不争的事实。 上古时代的文艺实践中,诗、乐、舞三者是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的。《尚书·尧典》中记载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后来《礼记·乐记》中对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状况作了理论性的总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当作”器“ )从之。”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一个基本认识--“诗言志”。“志”为“心所念虑”(赵岐《孟子·公孙丑》注)“心意所趣向”(郑玄《礼记·学记》注),“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所以,“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的呈现。 先秦时代的“志”往往是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这直接影响了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由于诗乐关系的密切,孔子借助音乐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孔子有很好的音乐素养,既能演奏,如鼓琴、击磬、鼓瑟,又能歌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①”;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乐正、乐教还体现着他自己独特的乐感、乐论。 在《论语》中,《韶》与“郑声”是孔子树立的两个典型,而对二者所持态度之强烈反差凸现着孔子乐的取向。“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认为人若不仁,乐则不乐。因此,孔子强调乐不仅要“尽美”,还要“尽善”。孔子对于尽善尽美的《韶》很是看重,并能沉醉其中以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还认为乐应该体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正平和,而其“乐正”就是正淫乐以归于“雅乐”,孔子指斥“郑声”, 就是因为“郑声淫”而“乱雅乐”, 所以孔子才深以为“恶”,并主张“放郑声”。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深深懂得音乐的巨大作用。孔子擅鼓琴,并能作曲,他把悲哀与欢乐付诸琴韵之中,身临险境时,依然抚琴自纾。孔子的品格深深影响了他的弟子。在他的三千弟子中,通六艺者就达七十二人。他的教学内容,可称为“诗、书、礼、乐”。“礼”是谓理天地阴阳之秩序,“乐”即取得和谐。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他提倡的是以音乐来提高品德。 荀子后来继承了孔子的“诗教”观念,他在《乐论》中指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进一步阐释了“诗言志”的本质,并强调音乐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荀子肯定了音乐对人心具有的感发作用,说明音乐是以情道志的,自然,这个“志”中,既有思想因素,亦有感情因素。 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纲领性著作--《礼记·乐记》,更是发展了先秦的礼乐教化思想,把音乐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完美地融为一体。《乐记》不但阐释了音乐的本源,还承认音乐对社会政治有重大的反作用。其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生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里提出的是“声-音-乐-心-物(社会政治)”的音乐作用论。音乐源于物,又作用于物。这就是后来“文学-人心-治道”的公式的由来。 由此看来,文学与音乐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从一开始就承担起了广泛而艰巨的教化使命。因而,在教育方面,必须承认,音乐对人的德行教育和文学教育,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二。 古典音乐与经典作品相融教学的实践探究 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愈发多元化,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语文教学,作为古典文学熏陶的主要阵地,理所当然地应当寻找新的思路。一直以来,古诗文教学都中规中矩按部就班,大体都遵循“文句疏通-文意概括-情感分析-朗读背诵”的模式,师生都比较被动,尤以教师讲解居多,意象大都被支离破碎,诗意之美荡然无存,学生兴趣更无从谈起。中学语文教材和读本中,编选了不少名篇佳作,但学生普遍读得不多,特别是读本,几乎束之高阁。 在一个古典情怀逐渐遗失的时代,语文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承担着拯救经典文学的使命。而我以为,看到文学与音乐的共通性,重新发现中国古典音乐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也是一种极富教学个性和教学艺术的探索。 把音乐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三点作用。 首先,借助音乐伴奏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荀子·乐论》中指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说明了音乐容易深入人心,感化人的速度也很快。岳飞的词《满江红》可谓脍炙人口,通过大声诵读,我们的确能体会到词中弥漫的悲壮情怀和豪迈气概。如果能把《临安遗恨》作为课前引入,在听觉上一定能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乐曲着力表现悲愤的情绪,用力度、音色、节奏的变化反映了岳飞坎坷的一生。在音乐的意境里,学生一定能够很快走近岳飞,与词作产生强烈的共鸣。 其次,借助音乐伴奏可以帮助教师实施情景教学。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言:“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变而为可能”。虽然音乐是听觉艺术,但音乐用它特有的语言表现的感情却是具体的有所对应的生活情景。这种生活情景,一般是从音乐感觉的联觉(由听觉到视觉)作用中隐约地意会到。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对此我们可以选择琵琶曲《十面埋伏》作背景音乐实施情景教学,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刀光剑影,呼号震天,万军厮杀,铁骑纵横的激烈战斗场面,从而使学生容易对诗词所描绘的场面有着亲历之感。 借助音乐伴奏,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音乐的主要作用,往往会借曲移情,让人浮想联翩,时而沉浸于一江春水的妙境,时而徜徉在芭蕉绿雨的幽谷,时而又走进了刀光剑影的战场。经常听一听经典民乐,特别是与诗文格调吻合的曲子,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就会自然呈现,久而久之,想象力就会越来越丰富,对作品意蕴美的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学生就会对语文越来越有兴趣。让音乐走进课堂,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出现。孔子兴办私学,经常手抚古琴,让学生在琴声里接受无言的教育。唐代韩愈曾批评教学的刻板:“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提倡“游以恢笑啸歌,使皆醉义忘归。”①韩愈注意采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中音乐美育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凄”②(王守仁语)教学说到底其实是一种沟通艺术,在教学中让音乐与情感渗透进来,直抵人心深处,这是语文老师上课的境界! 基于以上所述,在教学古典诗文时,不妨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 把文章唱出来 古典诗词有很强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大多都能谱曲歌唱,直接把词作唱出来的就有不少。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十分细腻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要表达出这种感情,歌唱肯定要比朗读更深情、更到位,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表现得更鲜明、更丰满。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反复哼唱王菲版的旋律,款款深情与幽幽愁思远比单纯朗读抚慰人心。 还有许多改编自古典诗歌的流行音乐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经· 蒹葭》经过琼瑶的改编和邓丽君的深情演绎,已变成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在水一方》。九十年代传遍大江南北的《涛声依旧》,取材于张继的《枫桥夜泊》;动力火车的《当》,借鉴了汉乐府民歌《上邪》。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也渐渐升温。周杰伦的《青花瓷》和许嵩的《庐州月》,歌词都明显化用了宋词的意境,这两位颇受青少年追捧的偶像歌手颠覆了人们对诗词歌赋的传统印象,古典诗词的魅力重又被学生发现。极有个性和才情的当代盲人歌手周云蓬,也对许多诗词进行了艺术处理。如给李白的《关山月》谱曲演唱、把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登高》三首诗合成“杜甫三章”进行说唱,都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在教学时,教师借助这些音乐素材,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又能够使抽象的内容更加鲜活生动。 因此,直接把诗词唱出来,对于加强诵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学李煜的《虞美人》时,可以反复给学生播放邓丽君的演唱。该曲旋律主题鲜明突出,情感基调哀婉动人,数遍之后,学生便可熟稔于心,教师再辅之以词人和创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词中的往事之哀、亡国之痛和无常之恨一定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教师只须和学生一起用心吟唱,便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如果教师具有较好的音乐修养,会依词作曲,把课本上的古诗词改编成旋律动人的乐曲,将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我至今尤记得大学时代的古代文学教授给我们高唱《离骚》的情景,我深信这样的传承能让学生刻骨铭心。事实上,如果你经常听经典的民族乐曲(如琴曲、筝曲和琵琶曲等),听觉就会自然分辨雅和俗,乐境和诗境就会巧妙地会合在一起。我曾经尝试着把《长亭送别》中的一些曲词改编成歌唱的形式。如把【端正好】依照《十杯酒》的谱子哼唱,表达离人的哀愁;有的则是临时起意,来不及记谱,但“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后,我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来翻唱曲词,此举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 配乐朗读,加强意会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提高语感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留出时间让学生细细的读,理解的读,入情的读,充分运用音乐,可以实现文章“美读”的效果。当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色彩美、诗境美与音乐有机结合起来时,学生就会真正把上语文课当成一种自觉的欣赏和参与。 由于古诗词所蕴含的形象和感情极为丰富,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选择哪类音乐为哪篇课文哪个段落朗读设置情景,渲染气氛,深化意境,并使之成为最佳的媒体呈现形式(音频或视频),是必须慎重考虑的。据此,可以把配乐分为两类: 1.情感类的配乐设计教学。这里所指的情感是指具有美育特点的审美情感。这种情感由美的形象所引起,最容易与人的情感相沟通,真正启发人的情智,促使人奋发向上。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朗诵时可作如下准备: ①用心聆听琵琶协奏曲《琵琶行》,反复玩味乐曲意境,听出曲子里的故事。 ②教师反复听孙道临的配乐朗诵,揣摩语速、节奏、语气和重音,反复朗读直至脱稿背诵。教师自己配乐朗诵时,可选择比较古雅的《琵琶行》协奏曲作背景音乐,也可选择现代琵琶曲《琵琶语》作背景音乐,还可以把孙道临的配乐做一定技术处理,置换成自己的朗诵。 ③给学生做示范朗诵,建议采用《琵琶语》作背景音乐(乐曲时间与文章篇幅相应,且曲调淡雅,旋律优美,容易感染学生),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想象,让他们自觉地在音乐氛围中朗诵起作品来。 ④反复诵读直至能背诵之后,师生再来共同探究作者的心境和描写音乐的手法,学生应该更能理解诗人和诗歌内涵了。在此基础上,可把《琵琶行》协奏曲播放给学生听,作为一种补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乐结合的意义。 2.形象类的配乐设计教学。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感的心理过程是从对美的形象直接感知开始的。设计形象类的配乐朗读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联觉(由听觉到视觉)作用对作品进行形象的再现和创造。例如上《岳阳楼记》一课,对其中“春和景明,皓月千里,浮光耀金” 的景色可以用二胡曲《江南春色》乐曲中相应的片断进行渲染,使学生在扣人心弦的旋律中再现春暖花开、湖光山色的美好场面;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景色,可以用古筝曲《渔歌唱晚》的散板部分作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中想象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现以《春江花月夜》为例,作如下朗读设计: ①作为预习,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齐读,个人读,朗读,反复玩味。朗读中,在教师的提示下,要求学生读出正确的音节,读出轻重音,读出韵脚,读出声音高低,读出节奏,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情。这首诗总共三十六句,押的不止一个韵。四句一换韵,共押九韵:eng-an-un-i-ou-ai-en-ia-u。首句“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平”押的是平声韵,第六句“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霰”为仄声韵,以下有的押平韵有的押仄韵,最后以仄声韵结束。全诗韵脚变化大,平仄的错杂使用,使得诗歌既有回环反复、一唱三叹的美,又有变换生姿的美。读起来字字珠玑,朗朗上口;听起来珠圆玉润,节奏分明。 ② 配乐朗诵,教师应保持冲淡平和之心,先仔细聆听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玩味乐曲的意境。(同名曲有抒情的琵琶文曲《夕阳箫鼓》和大家熟知的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后者乐曲结构日臻完善,艺术形象更加生动。)整首乐曲以箫和琵琶为主奏,融合了筝、笛、鼓等多种乐器,描写了春江一色、花好月圆、渔歌晚唱的景色,表达了思妇游子的离愁以及永恒的宇宙意识。如果把箫比作是明月,那么,琵琶奏出的是月下一幅幅人景合一的生活画卷,整首乐曲可谓尽善尽美,不愧为国乐经典。 ③教师玩味乐曲后,应和着音乐诵读诗歌,体味诗境。反复诵读,脱稿背诵。听各派名家的配乐朗读,取长补短,最终整合成自己的诵读。准备工作做好后,再去给学生做示范朗读。 ④背景音乐可选择比较舒缓悠扬的《渔歌唱晚》(有的朗诵版本就是这样),但最好是采用与诗歌同名的《春江花月夜》,更加贴近诗歌的本意。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的变化是这样的:开头写景,境界壮阔,气势豪壮,感情基调是高昂的;接着写作者的宇宙意识,感情深沉,基调是舒缓的;后面写游子思妇的感情,基调是哀怨缠绵的,也渗入了作者的同情。诗情跌宕起伏,结合韵律与节奏之美,声与情达到高度地协调统一。 三。 结语 古诗文同音乐相融教学的尺度一定要把握好。教学中要注意古诗文和相关联音乐的主次关系,把握好分寸,特别要注意歌曲和音乐是为古诗词的教学服务的。由于学生常常对歌曲音乐兴趣更大,注意力极容易聚集于歌曲音乐,反之对古诗文“不屑一顾”或重视不够,所以老师要控制好课堂,调整好学生的注意力,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其次,对相关联的歌曲音乐要取舍有“道”,这个“道”要求贴切、健康、乐于接受、易于听懂,过于高雅的音乐,反而使学生觉得神秘莫测。 除了古典诗词,许多现代诗歌和散文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来强化诵读,增强意会功能,实践语文的“美读”理想。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充满了一种文化的乡愁,可以在朗读时用钢琴曲《乡愁》作背景音乐,描写听雨的段落可以把钢琴曲《when the love falls》中雷雨交加的片段作背景音乐。 陆机在《文赋》中提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固然是说诗人的艺术创作需要想象,但这又何尝不是对读者的想象力的提醒呢?让温柔敦厚的古典情怀重新扎根在现代人日益浮躁的心灵,音乐也是一种不可小觑的力量。借助古典音乐,让优秀的古代文学得以更好的传承,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自觉提高人文素养和进行教学创新的有益尝试。 【参考书目与文献】: [1]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 [2] 李慕南。张林。李丽丽。中国文化史丛书“音乐艺术”[M].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12. [3]贺希德。中国古今名曲欣赏(器乐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