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调控的实践探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调控的实践探究

小学科学论文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调控的实践探究 ‎ 谢淑媚   大朗镇巷头小学【摘要】现今的科学课堂是热闹的,它有别于其他科目,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强调学生参与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为主的一门学科。它的性质决定了科学课堂的开放性、探究性。再加上孩子们活泼、张扬的个性,教师一旦处理不当,这个课堂便会成为“混乱”、“无的放矢”的课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科学课堂进行调控,使课堂教学张弛有主、和谐自然,从而达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目的。笔者尝试从课堂规章、创设平台、以趣激学、精心预设这四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促使有效的课堂调控。【关键词】  科学课堂   有效调控   实践探究科学新课标一改旧大纲以学生接受为主的教学理念,而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一个个的探究活动中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习得科学知识,体验与感悟科学的精神和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现今的科学课堂是热闹的,再加上孩子们活泼、张扬的个性,教师一旦处理不当,这个课堂便会成为“混乱”、“无的放矢”的课堂,而作为科学老师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乱”‎ 而去焦虑,去担心,甚至去埋怨,而是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让科学课真正变得热闹而又美丽起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呢?是秩序井然的课堂,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话,乐于参与所有的教学活动,还是师生有很高的积极性,全班学生之间热情洋溢?为使课堂教学张弛有主、和谐自然,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对科学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教学按照预订的流程顺利有效地开展,从而达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目的。笔者尝试从课堂规章、创设平台、以趣激学、精心预设这四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以达到有效的课堂调控。一、课堂规章,有效管理,是课堂调控的前提条件课堂需要纪律,实验讨论也要有秩序、有规则,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科学课堂缺少对课堂常规的重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要的课堂规章是科学实验课堂进行课堂调控的重要一环。在教授《果实里的新生命》这课时,笔者正讲解活动要求,可是大部分学生早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了,根本没有听清老师在讲什么,虽然教师一再强调必须清楚活动要求,但这已经阻止不了部分学生注意力的转移,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已经悄悄在动手了……‎ 鉴于对科学课探究活动组织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影响探究实效的现象分析,笔者认为要保障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有效地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进行有效的调控,1、制定一系列的实验规则。如:老师允许开始实验前不得自行摆弄实验器材,实验中注意爱护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把器材整理干净等。教师要不时辅导学生学习这些实验规则,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实验前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要求、实验所用的材料以及实验的操作方法等等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对课堂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2、给学生分配任务。指定某人担任实验小组长或小组同学轮流担任小组长;给实验桌旁的凳子编号,即给学生编号;按编号分别规定每个学生做什么,如:1号同学是组长,取屉子里的器具,2号同学装水等。3、做实验记录。每上一堂科学课,要求学生做必要的笔记,每一次实验必须写实验记录和书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4、制定实验评价制度。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已初步发展起来了,以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等比赛机制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给予灵活的评价,以增强学生实验的自信心。科学的评价是进行课堂调控的有效武器。在科学实验课堂中需要教师多多利用对学生的评价来管理好课堂。科学的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是教师调控课堂的一种必要补充。‎ ‎ 二、创设平台,满足动手欲望,是课堂调控的有效手段针对现在大多数学校没能配备足够多的实验器材,没能组织实验或多人成组实验,一部分同学根本没有机会动手实验而引起的纪律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们提供尽量多的动手机会。1、化繁为简,使实验材料通俗化。遵循直观易行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做到化繁为简。有时,说明一个道理的实验很多,不一定要用书上提供的复杂的实验,这就要注意直观性,使学生做起来困难小、效果好。简单的实验同样可以达到复杂实验的效果。例如上《导体》一课时,可以搜集牙膏、电池皮、铅笔蕊、塑料片、钉子等来做导电实验,效果也很好。2、强调多做多练,适当加强实验密度,减少实验课上学生过度兴奋的情况。比如:学习《磨擦起电》时,让学生每人都磨擦一下塑料尺、塑料袋等。3、分组、分角色进行实验。小学生具有独立性差和动手欲强的矛盾性,在调查中发现有73.5%的同学希望以2-4人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但每组中只有一套实验具,势必有人要成为协助者,那么谁来当这个协助者呢?孩子们往往难以自行协调解决。因此,教师可以加以规范:比如可以把学生分组后,再把组中成员冠以操作员、策划员、记录员等角色,各尽其责,合作完成实验。下次实验时,各角色按一定次序进行轮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动手机会。学生 有了更多的动手机会,全神贯注地参与活动中,既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又促进实验课堂的有效管理,达到有效的调控。三、以趣激学,积极参与,是课堂调控的动力剂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天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而科学的实验课堂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正好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心灵。因此,作为科学老师,要利用好小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深入挖掘,培养好小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把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好奇心转化为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让小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入到科学课堂中。那么如何才能吸引学生好奇的眼光,同时又能把学生的这份好奇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老师选择恰当的方式与方法,积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的科学兴趣建立起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学习中学生必将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兴趣进入到实验课中,会乐于服从老师的课堂管理,积极参与到各种实验操作中来。一些有趣有蕴含着科学知识的小实验是最佳选择之一,笔者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在平时的科学实验课内容中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环节。如下:1、以奇引趣。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指导学习的教程中,可以对他们的好奇心加以诱发,唤起心理效应,激发求知欲望。如教《摩擦起电》时,让学生把塑料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去接近小纸屑,当看到小纸屑一片片飞向塑料尺时,他们会被这奇异的现象激起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设法解开其中的奥秘。2、以疑引起。在实验开始时巧妙设一个疑问,使学生主动地到实验过程中探求知识。如《热是怎样传播的》一课的导入,教师问:“你们见过烧不死的金鱼吗?今天老师让你们看看。”然后,老师把一条活生生的小金鱼放入一个大试管中,把试管斜夹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对着试管的上部烧,试管上部的水烧开了,而金鱼仍然自由自在地游动。学生对这个现象惊叹不已,纷纷提出了想探索的问题。探究的愿望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学生真想马上就得到问题的答案,从上课的开始就投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求知,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教师此时的课堂调控也就开始变得更有效了。3、起点低、形式活。对于初入科学实验之门的孩子来说,要低起点、低要求,使实验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如做小水轮实验,造纸桥等。学生只需要高高端起水杯向小水轮的叶片倾倒,水小轮就会转起来;只要将叠好的纸桥“部件”搭成“几”‎ 状,小纸桥就算做好了。有些实验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做磁铁吸铁实验时,设计一个钓鱼游戏,“鱼钩”由磁铁做成,“鱼铒”则有的是铁皮做的,有的是橡皮泥做的,有的是塑料纸做的。学生只要拿起“鱼钩”去钓,就能发现磁铁与铁的关系,学生的内心必将产生“我成功了“、”我明白了“的喜悦心情,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经过这些小小的趣味实验,学生学习的兴趣已经完全被激发,他们开始对科学实验着迷,对科学老师着迷,这个时候,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顺从老师的课堂调控和管理,同时有效的课堂调控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是调控课堂的催化剂教学预设,,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好的教学预设是在教师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三维目标”‎ 的整合,站在发展高度来设计,关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发展。一个好的活动开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现有认出知情况、学习需求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化的预设。我们常发现学生的回答跳出了教师原有的预设性生成的问题。如教《物体的特征》这一课,笔者分别在两个班进行教学,第一个班是进行没有预设的教学,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教师来不及反思和矫正,使师生的思维发展有所阻碍。经过存在的问题,笔者重新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把每一个活动步骤都写上可能出现的预设,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另一个班进行教学,学生能在预设中探究,整节课都能在教师的预设中进行,学生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仲进学生不断生成和发展。在实施预计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活动,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总之,科学课堂要真正做到有效有序,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用心关注细节,有效的进行课堂调控,使学生通过自行探究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凸现科学课的教学功能,演绎出教学的精彩。   参考文献:【1】教育部制订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林新 2008.4现代学习方式下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  江苏教育报刊社【3】徐敬标:《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4】刘显国.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5】王洪伟 《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要点》    上海教育科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