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党员基层学习心得体会3篇
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各不相同,党员自身情况千差万别,只有坚持分类指导,立足基层实际、紧密结合党员特点开展活动,才能深入扎实、有声有色。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欢迎查看。 党员基层学习心得体会一: 近期,中央要求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以争做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达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五个好”和“五带头”,是对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普遍要求。当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创先争优”也成为了近期人们所热议的话题。 总的来说,“创先争优”是一种激励我们奋勇向前、拼搏进取的手段和动力,是对在各项事业中表现突出、工作业绩突出同志们的一种鼓励。那么,如何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工作责任基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参与人数多。要精心谋划、合理安排,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各牵头责任单位要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争创活动扎实推进。要明确工作责任。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影响结果。能不能把活动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取决于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载体,因此,要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具体的党员身上,量化、细化工作任务,定时间、定目标。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先进基层党组织真正做到“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真正做到“五带头”。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基层实际是关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各不相同,党员自身情况千差万别,只有坚持分类指导,立足基层实际、紧密结合党员特点开展活动,才能深入扎实、有声有色。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参加,有利于活动取得实效的原则,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党组织、党员职责任务和岗位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实施分类指导。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长效机制是重点。建立长效机制是争创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要立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并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广泛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要立足于推进党内民主。要本着规范、实用、可行的原则,着重在加强班子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尤其要在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党员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权利上下功夫。要立足探索推动党建工作上水平,全面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舆论宣传是保障。加强舆论宣传是增强创先争优活动吸引力,确保活动有声有色、持久深入的重要保证。要重视发挥舆论宣传的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活动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要注意发现、总结和推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典型,推出一批影响大、过得硬的重大典型。 可以说,“创先争优”活动是当前推动工作的一个良好平台,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强化措施,有力推动,确保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党员基层学习心得体会二: 7月22日,《光明日报》在“评论·观点”版刊登了四川省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的文章《践行“三严三实” 一心为民服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的几点体会》,今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鲜明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前不久,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把“为民”列为主要内容之首,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强化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功能。把握“三严三实”的核心要义,弘扬焦裕禄精神,也必须重实干、办实事、求实绩,一心为民、干在实处。这些重大要求,归根结底都以“为民服务”为落脚点,突出强调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 在打造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把服务作为贯穿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条鲜明主线,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拓展为民服务载体,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为党员干部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以党的制度建设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引领党员干部以正确的视角认识服务、以积极的态度投身服务、以务实的举措搞好服务,努力打造一支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 锤炼服务品格 为谁立命、为谁谋利,是彰显一个政党政治品格的根本性问题。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追求。能否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回顾我们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具体到成都,全市拥有25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70多万党员,历来有着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光荣传统,也有着依靠群众不断取得胜利的鲜活经验。回顾过去,正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深深扎根群众、热忱服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我们才办成了抗震救灾、举办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建设二环路快速路和快速公交工程等一系列大事急事难事。展望未来,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转型升级,实现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同样需要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汇聚共识合力、筑牢工作根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不断锤炼服务品格,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一种精神追求和职责本分,推动工作理念凸显服务、工作任务聚焦服务、工作重心转向服务、工作标准突出服务,以凝聚民意、汇集民智、维护民利的自觉行动不断增进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强化服务担当 深刻指出,我们的执政理念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为民服务,是每一名共产党人的根本使命,服务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体现着党员干部担当的胸怀、勇气和格局。我们必须坚守“为官就要为民、干部就要干事”的从政道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切实强化服务担当意识,把改革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做到改革发展的热点在哪里、群众期盼的焦点在哪里,我们服务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在各自本职岗位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具体到成都,我们党员干部在实践中重点是做好几个方面:一是服务改革。改革是当代中国的鲜明特色。每位党员干部都要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洪流,聚焦、聚神、聚力抓好具体工作,当好倡导改革的宣传员、谋划改革的智囊团、参与改革的主力军。二是服务发展。发展乃第一要务。我们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不分心、不走神,坚定不移实施交通先行、产业升级、立城优城、统筹城乡、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大力推进城市空间、产业、生态、管理和城乡形态 “五个转型升级”,以主动作为、敢抓善成的实际行动奋力推进成都科学发展、领先发展。三是服务民生。民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深怀亲民爱民的真挚情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推动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协调化解社会安全稳定风险,为建设“宜人成都”做出积极贡献。四是服务群众。群众是施政决策的根本依靠。我们服务群众,既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又要引导群众、依靠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必须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对群众的亲近之心、谦虚之心和敬畏之心,自觉践行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的“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寓教育群众、引领群众、组织群众于服务群众之中,把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智慧营养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增强服务才干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需要高度的思想自觉,又需要坚实的才干支撑。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资讯密集、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新的管理领域不断出现,各种新兴产业形态不断产生。如果把不准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摸不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演进规律,搞不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前沿知识,我们就不可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谆谆告诫全党要注意防范“四大危险”,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防范“能力不足”的危险。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切实增强“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生活方式,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面向未来学,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益智、学以长才。尽管平时工作都很繁忙,但再忙也不能放松学习,更不能以工作代替学习。要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培养“清茶一杯、手捧一卷”的健康生活情趣,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学习,聚少成多,不断增强以才立业的厚重底气。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离不开实践的砥砺和锻炼。我们党员干部应勇于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线去、到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多经风雨、多受历练,不断增长适应服务需要的才干。 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执政形象的大问题。我们抓服务,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务求精细、务求深入,努力创造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重点是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倡导雷厉风行、紧抓快干的作风,切实提升服务速度。服务体现能力,落实检验水平。不观望、不争论,抢字当头、说干就干,只争朝夕地推进、力说力行地落实,做到能快就不要慢、能早就不要拖。二是倡导全力以赴、一抓到底的作风,切实提升服务力度。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和四川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工作使出最大力气、不见成效绝不罢休。特别是要重视解决服务过程中“最后一米”“最后一站”“最后一把劲”的问题,铆足劲头、竭力前行,决不蜻蜓点水、半途而废。三是倡导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作风,切实提升服务精度。抓服务,细微处最见功力、最见精神。落实中央、省委部署,不仅要有总体的把握,更要有深入的了解,真正钻进去、深下去,准确领会决策意图,搞好细节谋划,以极端严谨、极其精细、极为负责的态度将决策意图体现到服务成果中去,凡事不做则已,一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坚守服务底线 共产党人讲服务,是有原则、有底线的。这个原则和底线就是,为民谋利益、不为己谋好处,为民做实事、不为己图虚名。坚守这一原则和底线,就是要按照“三严三实”的重大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的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抵御各种诱惑的强大“堡垒” 。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党性修养,坚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励自己、用先进的典型事迹对照自己、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筑牢内心深处的道德防线和廉洁堡垒,自觉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二要自觉接受监督。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是最大的帮助和爱护。广大党员干部要摆正个人和组织、自律和他律的关系,习惯于在监督下开展工作、行使权力。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统一部署,勇敢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聚焦“四风”、深挖病灶、立说立改,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三要做到防微杜渐。小节不慎,大节就会有亏。坚守服务底线,就要从把住“小节”入手,在慎初、慎微上下功夫,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切实把好欲望观、交友观和兴趣观,不越道德底线、不触纪律红线、不碰法律高压线,守住和用好“廉洁自律”这一党员干部最大的“护身符”。 党员基层学习心得体会三: 当前,中央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再次认真学习了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的感触。 作风是一面镜子,作为一名中层干部的党性观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无一不体现在作风上。作风问题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形象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好,则形象就好,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形象也就不好。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坚定不移地把群众路线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这是党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基本要求,也是转变领导作风的关键。 一、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既是作风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如果在工作中对此认识不清。,就会导致在作风上漠视群众,脱离群众,甚至压制和伤害群众。就会沾染了十分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官升气长,老爷气十足。其工作中具体表现为:(1)不能深入基层了解群众,习惯于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即使下了基层,也是走马观花。(2)不敢对群众讲实情,说真话,采取“推、拖、哄、骗”的方式,结果使矛盾激化。(3)对群众疾苦置若罔闻,麻木不仁。(4)群众观念淡化,理想信念淡漠,党的宗旨淡忘,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维护既得利益。(5)不为人民谋福利,反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猎物”,腐化堕落。这些现象严重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为一名干部,如果“做官”而不尽公仆的义务,不为群众说话、办事,那就根本不够格。我们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无往而不胜。相反,如果我们背离群众路线,离开人民群众,则将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二、以群众路线为基础,改进领导作风。 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共同的社会需要,一致的根本利益,可以产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共同的行动,激发强大的活力和动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以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紧紧依靠群众,自觉地坚持群众路线,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建国初期,我们党继续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从而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大革命” 中群众路线遭到前所未有的践踏,社会主义事业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群众路线逐步得到恢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什么时候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要遭至挫折和失败。没有人民群众无以立党,没有人民无以立国,这是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基本经验,也是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最深层本质。 群众路线是我们正确领导的前提。“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我们的工作情况如何,工作条件怎样,我们的工作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调查研究,研究他们的经验,是转变领导作风的生动体现。只有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全面掌握情况,才能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工作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才能消除工作中的事务主义、文牍主义。相反,如果我们身居“高位”,高高在上,就无法接近群众,就无法听到真实的意见,就无法掌握真实的情况,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把正确的东西贯彻下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必然流于形式,走向形式主义。 三、坚持群众路线,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的工作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而是从集体的群众的利益出发。无产阶级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保证。8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原因是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工作中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做到党的根本宗旨不能丢,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能丢,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能丢。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工作中高度重视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疾苦的各种问题,切实关心群众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带领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 坚持群众路线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是一致的,和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是一致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即不能片面强调“对党负责”“对上级负责”,唯上级之命是从,不从实际出发,不体察群众情绪,不考虑客观因素,也不能片面地理解贯彻上级决议,甚至违背群众利益搞瞎指挥和命令主义;当然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对群众负责”“对下级负责”,把某些群众的局部利益当作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了满足一些群众的要求,不顾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而当群众的尾巴,搞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毫无疑问,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摆正党与人民、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s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