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改的目的给语文教师的要求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改的目的给语文教师的要求 语文是新中国人文教育科学中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的基础科学。语文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会思考、敢质疑、能创造、善表达、有批评精神和沟通能力的人。启迪发展智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对于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与判断等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几年下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语文教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局限教科书到关注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教师应懂得一般科研程序和方法,知道去哪里搜集相关资料,怎样做实验并进行统计和整理,并能指导学生有科学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新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教师在备课中的出发点已不再是教材,而是学生和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教师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要增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学会寻求和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加强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善于分享别人的经验。 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传统教法只注重教师怎么教,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只满足于学生获得了较高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获取知识的。多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这个过程被大量的习题训练取代了,被教师的讲授剥夺了。我们应该明确,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想”。教师应当考虑的是,在某一个知识方面,学生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活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待。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而如果向学生预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结论,将有碍于学生积极的思维,有碍于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是互教互学。本次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这就提出了更新观念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在教学进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不同的教育理念,必然衍生不同的教师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更新教师的观念呢?我认为,我们要一改以往师者的“严肃”,“家长制,一言堂”的束缚,把自己作为学生知心的朋友,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教师应该充当课堂教学中的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文艺类节目主持人。一节课的好坏,除了学生的积极配合外,主要取决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就象一个电视栏目的好,除了内容好以及栏目后台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以外,节目主持人则是最主要的,他是栏目的标志代言人。因此,教师应该象节目主持人一样,用主持人的激情,主持人的语言,去吸引学生,把和谐、幽默的语言带进课堂。 语文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新课改中去。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新课改面前,守旧不可取,等待不可能,埋怨没有用,积极投身到新课改中是我们的责任。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职业岗位所决定。新课改是自上而下推行的,是政府行为,作为学校和教师必须贯彻执行。其次,也是新课改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它必须在实践中生存,在实践中完善,跟每一位教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最终把设想的课程变成实现的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动性和决定性的因素,离开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新课改就无法实现。 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让学生有终生学习语文的意识: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三句话并非轻而易举的事。虽然语文是最有灵性的学科,但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仅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与学生交流情感,共同浸润其中。如果语文教师的工作谁都能够替代,这种职业又能有什么地位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