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浅谈国际学校英文系列的分层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浅谈国际学校英文系列的分层教学

英语论文之浅谈国际学校英文系列的分层教学 ‎ ‎                                                   -----------周小菁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上海中学国际部六年级的学生正是这样一批拥有不同生活背景、学习基础和求学目标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学习动力。本文以典型的资优生与落后生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三方面分析英文课分层教学的实际运用和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情感交流、因材施教 正文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很早就有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思想,如“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等。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智力的结构》加德纳)分层教学就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学生的学习差异,既表现在认知方面,也体现在情感方面。就前者而言,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所以对教学的理解也不一样;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小学和学前阶段,显然也有差异;数理逻辑、音乐表现等特殊能力倾向也不一样;学习习惯差异更明显,许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掉队。就情感而言,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态度、自信心等集中表现为学习的持久力,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强弱都会影响这种持久力的长短。(人民日报教育论坛《回到教育的起点》)分层教学改变了过去的“齐步走”模式,分层实施,因人施教,允许学生上下流动,鼓励学生勇攀“高枝”。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吃适合自己的、吃得了、吃得好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在英语水平上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学生英语是母语,而英语对于来自亚洲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基础相当薄弱。针对这个问题,国际部采取了分程度走班形式的教学,按照英语程度的高低,在英语课的教学时,将学生分入不同程度的班级,以便对他们进行更加适合的教学。与此同时,哪怕在一个班上,也有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同学课外阅读量较大,觉得课本知识太浅,有吃不饱的感觉;而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课业负担过于繁重,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将教学大纲的内容完整地呈现,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强项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 ‎“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初探》佛山市白燕小学 蔡咏梅)首先,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激发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就是资优生的潜力,让他们觉得学习是具有挑战性的,自己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我想从以下几点提出几点想法。一 课堂教学每天四十分钟或一个小时的课堂教学一般安排得比较紧凑,由于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往往只能安排一节或两节的内容。有时遇到已经接触过的内容,资优生会掌握得很快。如一味操练形式相同的题目,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容易走神,失去上课的兴趣。其实,我们不妨发挥一下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资优生做一回小老师。例如,在英语课或者ESL课上,可以上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单词,并且造句进行运用。这样的好处有三,首先,他们会觉得有成就感,而举例和讲题的过程也是再次理清思路的过程;同时,别的同学也可以参考资优生的学习方法;另外,老师也可以从中感觉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及时纠正。二 ‎ 课外活动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引发学生的文化性发展。(《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 钟启泉)学得好光靠每天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以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带着个人发展的需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兴趣、高昂的积极性、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教师就得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这样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湖北省荆门市实验小学 潘正玉) 在英语教学中,辩论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活动形式。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辨题,并由学生自己选择,在一段时间搜集材料之后,大家来比一比、辨一辨,目的不在输赢,而是希望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整理信息和准确表达。演讲比赛和讲故事大赛也是发展资优生的舞台。当然所有的同学都可以报名参加,经过一轮一轮的筛选,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就是精英了。这些比赛往往受到资优生的极大欢迎,有的同学一到开学就开始打听这个学期有些什么比赛,可以提早做好准备。当然,大家各有强项,总会在某个项目中得到好成绩。这样一来,整个年纪也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大家你追我赶,好不热闹。三 ‎ 情感交流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对象。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地讲解,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专心听讲。老师讲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就达到教学目的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对学生最为关注的是他的学习成绩,学生对老师则敬而远之,甚至关系紧张,很难向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这种师生关系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今天的教师再也不能用传统的“教”教材的方法来面对信息来源广、智力发展快的儿童了。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一个能影响他人、指导学生领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再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再只是知道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的研究者。即,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而应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教会学生发展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样,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就成为我们的必需,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平和、融洽的氛围中,视老师为伙伴、为知心朋友,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促使其不断健康发展。(《浅谈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好比润滑剂,通过交流和沟通,老师更清楚地看到学生的问题,更可以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有时,老师的鼓励比几个100分都来的重要,而适时地“泼泼冷水”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表扬条”是国际部老师的法宝,拿到“表扬条”‎ 是学生们最开心的事了。我们可以在班级里做一些规定,定期的发一些“表扬条”。比如,作业拿到5次100分,考试得了前三名或者做出了Bonus题目等等都可以拿到“表扬条”。为了争取老师的表扬和这些小小的“刺激”,大家都尽量表现得最好。有时我们还可以鼓励资优生与别班的学生比一比,赛一赛。经常告诉他们整个年级的情况以及他们在全年级的考试名次等等,希望他们不仅争当班级的佼佼者,也要在平行班内名列前茅。当然,有时过渡的竞争也会导致他们压力太大,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上自尊心。这时,老师应该善于发现他们情绪上面的波动,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不过有时,有些资优生因为学习成绩的优越感而变得很自负,看不起别人。那么老师也可以适当的“泼泼冷水”,可以给他更难的题目,或者指出他的弱点,让学生觉得一山还有一山高,不可骄傲自大。对资优生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国际部的大多数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够,学习的动力和目的不太明确,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很缺乏,于是,每个班里都会有若干个成绩落后的学生。有些落后生是因为主观不努力而导致成绩很差,而更有一些是由于语言问题,或者原来的学校难度偏低,基础较差。对于前者,当然以批评教育为主,而对于后一类学生,适当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要。我也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一 ‎ 课堂教学同样是一节课,资优生能够掌握100%甚至120%,而相对比较差的同学可能只能理解50%或者更少。我想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分清教学的层次,哪些是所有的同学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可以量力而行的。对于必须掌握的部分,通常会安排讲解和练习等部分。在讲解新的或者比较难的语法知识点时,老师会要求学生注重模仿,从例句出发,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练习是最重要的环节。落后生往往最不喜欢课堂练习,怕被老师点名,回答不出被别人笑话。于是,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也要有一些技巧。比如,对落后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对了,就大大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即使答错了或答不上来,也不要很生硬地打断他,可以问问有没有同学可以帮助他,或者给予提示,尽量让他完整地做一道题。另外,请同学在黑板上答题也是个很好的方法。一方面提醒他们不可以偷懒,另一方面如果做得好,也是对自信心的极大鼓励。平时如果有一些课堂的小竞赛,不要总是请回答得最快的同学,也可以轮流回答,这样每个同学思想都会高度集中,一种无形的压力也会使他们学得更主动。二 情感交流与资优生相比,成绩差的同学其实更加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由于自卑的心理,他们往往以为老师不喜欢自己,更不用提主动和老师沟通了。但是国际部的学生大都天真活泼,只要你对他付出一点真心,他们就会以最热烈最真实的方式来回应你。最直接与他们交流的方式莫过于谈心了。老师可以经常找落后的同学聊聊天,问问他们上课能不能懂,作业有没有困难。如果有哪个部分不太明白,可以课后再给他们补一补。这样的“补课”‎ 往往效果更好,没有了旁人的压力,有时他们会发挥出最佳的水平。最重要的是,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分小小的成绩,发挥教师的评价功能。没有一个人是全能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无能的。教师绝不能仅凭本身并不一定十分科学的知识检测来评价学生,或仅凭一时一事给学生的现在和将来妄下断言,必须注重发现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并且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一节观摩课上,我听到授课教师运用许多这样的句子:“你们真聪明!”“你读得真好!”……这些评价,既是对学生成绩的一种肯定,又有助于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巧妙地运用我们教师欣赏性、模糊性、鼓励性、幽默性的评价将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浅谈新型的师生关系》)比如,有的同学可能计算能力比较差,但是并不代表他别的能力也弱。也许他的抽象思维能力,联系实际能力或者动手能力很强。记得有一次寒假作业是按照比例制作一幢模型房子。结果最后得奖的不一定就是考试成绩最好的同学,平时成绩不太好的也颇有一些在这方面很突出。每一次的课件制作,关键还是看学生的态度,只要认真去做的,都会产生精美的成果。这时候,就要在所有同学面前赞扬肯定他们,最重要的是肯定他们的态度。“表扬条”原则在落后生的身上同样适用,而且效果更好。千万不要让他们有“反正轮不到我”‎ 的这种想法。我亲眼看到过班上一个基本上不说话也不笑的韩国学生在拿到第一张表扬条时眼睛里兴奋和骄傲的目光。从那以后,她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响亮了,还会主动举手要我检查答案是否正确。总结分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分层备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从时间来说,有每堂课的、中期的和远期的目标;以内容深浅来说有基本目标、中等目标和较高目标;也有不同的记忆目标、理解目标、运用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制定的教学步骤、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等,必须与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相适应。教师在写教案过程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启发提问、例题讲解、巩固复习等,要针对他们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确定出知识的份量轻重、进度的快慢、提问讲解的方式方法等,以保证各层次学生能够实现目标要求。2、分层施教:分层施教应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分层施教的关系。面向全体就是要根据大纲的统一要求、教材的统一内容和知识系统在统一时间、进度内向全体学生进行同步教学,讲授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就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异采取分层教学、个别辅导,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设问、激疑释疑,分层发散学生思维、分层进行课堂练习,使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 ‎。3、分层练习:为适应分层教学的要求,课外作业布置可采用多样性形式。一般性作业主要面向中等生,特殊性作业主要照顾到后进生或优等生。一般地说,后进生的作业主要是大纲要求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中等生主要是全面巩固提高,并有适当应用方面的练习;优等生则要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应用题。同时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练习,以发展智力,逐步缩小差距。分层教学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减少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同时,分层教学可使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法辅导等环节得到优化,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负担,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便于提高学生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服务社会。(《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初探》佛山市白燕小学 蔡咏梅)总之,如果有好的引导,资优生会越学越有劲,而差生不会永远成为差生,关键是如果做好分层教育。遇到资优生当然是老师的幸运,那就要让他们“为我所用”,不仅要自己学得好,也要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如果是落后生,也不要叫苦连连。在他们取得进步时,我相信老师的成就感和喜悦的心情一定和学生一样,这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参考文献《墨子》《大取》《论语》《雍也》《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 钟启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初探》佛山市白燕小学 蔡咏梅《浅谈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国教育文摘《智力的结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 加德纳《回到教育的起点》人民日报教育论坛《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湖北省荆门市实验小学 潘正玉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