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四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四篇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理念,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 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延伸,坚持“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充 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 温暖每一户家庭,真正做到教育改变学生和家庭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递传,为我县精准扶 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入学率达到要求。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78%,义务教育巩固率 9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78%。全 面组织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免试就读职业技术学校,或接受免费职业教 育培训,提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 2、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一是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孩子在优先享受现行资助 政策的基础上,予以限度的资助;贫困学龄前儿童按每生每年 1000 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课本费全免,贫困小学生每生每年 1000 元、初中每生每年 1250 元 的标准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贫困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按每生每年 1600--2000 元的标准免除学 杂费,按每生每年 1000、2000、3000 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学费 全免,按每生每年 2000 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搞好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生源地贷款。积 极开展社会助学活动,引导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叠加的方式,加大对特困 学生的救助力度。 二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 4 元,一年 200 天标准落实农 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都能享受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三是加大优质高中招生向薄弱学校倾斜。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落实 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分解到初中学校的措施,确保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生” 占比逐步达到 80%。 3、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实施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2017 年计划投入 7600 万元,其中环保厕所改造 3000 万元,合格学校建设 1300 万元,全面改薄项目 2300 万元,高中办学条件改善 1000 万元。重 点完成县一中西校区一期工程、县承启红军学校初中部建设工程、曹排小学二期工程、县特 殊学校学生生活用房建设、创建 32 所合格学校和 3 所乡镇幼儿园、49 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均衡发展项目、县职校二期工程等。完成全县 80 个重点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任务。 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 教育扶贫”,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 优质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巩固提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 “在线课堂”开设规模,让农村地区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探索建立农村教学 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 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7 年,全县所有教学点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 4、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为重点,树立远大理想,励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 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二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义务教育“联校协作发展”行动,推行强校扶弱校、乡镇中心 校带村小、片区初中联校制、联校协作发展等办学模式,在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 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协作,通 过坚持“五个抓”(即抓课程、抓课堂、抓活动、抓队伍、抓管理),培养学生应具备并为个 人终身发展奠基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 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大素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是强化职业培训,做到扶贫先扶技。坚持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 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致相当,201x 年两所职校计划招生 1600 人,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 普及水平。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基地、教学、科研、升学、就业”五位一 体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培养“两后生”做“明白人、能干人、脱贫致富带头人”,促进职业 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健全由县级职教中心统筹职业培训计划和经费管理、由县职校为主实施 的职业培训机制,推进大职教体系建设。 四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以 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形式,整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推进课堂教 学改革,开展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以规范教育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常规大检查、校长进课堂”活动(简称 “三大一进”活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指导、诊断、激励和督促作用,促进转变教 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探索分层教学、走教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改革,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 和潜能。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彻底实现“以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为主”的 课堂的根本转变,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健全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委培等教师补充机制。 201x 年计划补充教师 460 人,其中定向委培 180 名、特岗计划 80 名、公开招聘 200 名。进 一步完善教师定期交流、城乡支教、跟班学习等制度,加快优化教师队伍。 二是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行教师编制、职称评聘和评优表模等向乡村学校倾斜,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农村骨干教师补助政策向偏远农村、山区倾斜,优先提高贫困村任教老 师经济待遇。探索建立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乡村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重点为村小和教 学点培养全科教师,实现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培训全覆盖。 三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标、省考、县管、校用”的农村教师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全 县教师队伍管理。积极探索“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区域(连片)学校教师聘 用、绩效考核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根据学生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按照核定的编制要 求,201x 年招录引进 460 名以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解决教师短缺问题,逐步实现师生 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轮岗交流比例不低于学 校专任教师总数的 10%。 6、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一是发展特殊教育。贯彻落实《湖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 年)》,20xx 年完 成宜章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活用房建设任务,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合力建设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齐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训 练。 二是关爱留守儿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 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建成 1 个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开设 亲情电话,聘请“代理(爱心)妈妈”,招募志愿者,进行“生活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 三是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坚持“两为主”方针,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 子女全面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与同城学生在收费、资助、学籍异动、入队入团、评 优表彰及参与各种活动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政策。 7、落实经费保障。 切实加大教育精准扶贫投入,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扶贫对象精准 发力。以教育精准扶贫为主要战略,整合扶贫资金中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建设的部分资金与 教育专项资金、捐赠给教育的资金等各类资金*使用,实行“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 完善教育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分配、使用、立项、审批、实施、绩效评价等具体操作规程以及 公示公告制度,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察等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资 金使用效益。 8、强化组织保障和监督考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级统筹、乡(镇)协调、村(校)落实”的体制,县委、 县政府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各乡镇(中心学 校)、县直各学校也要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实行领导负总责的教育扶 贫工作责任制;要建立教育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政策, 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是健全信息台账。按照“县级统筹、乡镇(学校)为单位、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 原则,要建立到校到人精准扶贫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平台,详细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 条件缺口,实施清单式管理。精准核对每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学校 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电子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贫困学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按照时间节点、工作进度,逐步销号。 三是强化狠抓落实和监督问责。要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全县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要根据教育精准 扶贫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包保责任 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 体年度;县教育局、县直各学校、乡镇中心学校、村校(教学点)、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全 面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实施“一校一对策、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县教育局领导班 子成员对口帮扶乡镇、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学校、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班级、班级 科任老师对口帮扶学生(含包保、促进“两后生”就读中职学校)。通过层层包干,确保每所 薄弱学校有扶贫联系人、每个贫困家庭学生有帮扶责任人,定点跟踪,精准帮扶,一包到底。 建立“乡镇自查、县级复查”,重点检查项目进展、工程质量、工作成效等,不断优化评价制 度,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对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教育督导,及时进行 绩效评价,开展贫困家庭满意度、特殊群体学生满意度调查,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各学校绩 效考核体系。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着力宣传中央和 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着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着力宣传推进教 育精准扶贫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热情、增强信心,形成人人知晓教育精准 扶贫、人人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场。 【篇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 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建档 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 行扶持,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 对象同步实现小康。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造血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 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通过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扶持 小额信贷等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镇 1593 人实现脱贫目 标,贫困村年集体收入达 4 万元以上;通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项目,使农村生产生活 环境大为改观,农村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三、主要措施 1、根据对口帮扶任务分配表及帮扶队员名单,计划安排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及时与村 委会联系、沟通,做好新一年扶贫调研工作,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帮 扶工作责任制,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保障。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因地制宜、补缺补差,通过实施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 共事业、提高劳动素质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 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3、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自主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县小额信贷实施 办法,协助县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完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措施, 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 4、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 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仁岗村辣椒种植基地,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 借助美丽镇村建设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为加快仁岗村旅游开发增添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来 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 宽渠道。 5、开展教育扶贫,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在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 上,按照“雨露计划”的要求,对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贴, 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贫困户子女的就 业机会。鼓励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为实现就业 提供保障。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勉强培训,增强创业意识 和创业能力。 6、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有基本住房。加强对易地搬迁 和危房改造两项政策的衔接,继续向贫困人口倾斜。 7、加强民政兜低,确保所有无劳动能力及收入的贫困群众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最低 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户的保障能力。对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大病救助、大病保险 等方式予以扶持。 8、加强扶贫项目建设,明确党政主抓主管,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责任落实 1、落实扶贫的主体责任,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扶贫工 作队长对本村扶贫工作负主体责任。 2、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源。整合扶贫、农业、水利、土地、交通、财政、文化、 发改委、以工代赈等多部门资金,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贫 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个人认领扶贫项目或捐资,积极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3、强化包村单位及包户干部责任,提高脱贫成效。根据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方案, 建立包村单位年初建帐、年中对账,年底查帐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 化考核,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4、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各项职 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读现象”。要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计划,帮助贫困村找准发展项 目,落实好帮扶措施。 5、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 完善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对象等信息公示制度,确保阳光操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 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强化扶贫项目前期评估和后期跟踪问效,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6、加强领导,确保全年扶贫工作顺利完成。发挥好镇扶贫工作站作用,定期召开扶贫工 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积极了解各村扶贫互助基金的管理运作,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时做好扶贫工作信息和总 结上报工作。 【篇三】 一、工作目标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户“三有”、贫困村“五有”和“四好目标”的总体要 求,扎实抓好“六个精准”工作和“五个一批”政策落实,全力协助指导黄丹镇及里坪村组 织实施好扶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737 元以 上,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贫困线 3300 元以上,全面完成所帮扶的黄丹镇大碑村、赵坝村、 里坪村共计 20 户 67 人年内脱贫,里坪村 201x 年整村“摘帽”脱贫。 二、工作重点 (一)再次做好精准识别。2 月底前会同镇村对 201x 年 10 月精准识别清退名单和新识别 贫困户名单予以再核实,确保错退率<2%、漏贫率<3%、错评率<2%。及时完善贫困户帮扶明白 卡和帮扶手册内容。 (二)协助抓好痕迹管理。指导并督促镇村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资料收集归档,重点是贫 困户帮扶包所涉内容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原始基础资料的收集、更新、完善、 归档以及帮扶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 (三)积极推进里坪村产业发展。进一步配合村两委做好土地落实、资金落实、种苗落实 和贫困户入股手续完善,完成 600 亩猕猴桃和 600 亩海椒产业的种植和管理经营。举办技术 培训班 2 期。 (四)协助村两委抓好道路、水利设施、党群服务中心和农户农房建设,确保所有项目在 3 月底前开工、9 月底前完工。重点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及时督促村两委 做好项目实施资料收集。 (五)加强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监管,督促抓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政策,指导村“两委” 开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公开公示工作。 (六)积极开展为贫困户送温暖活动。4 月开展送生产资料和助耕活动、8 月开展助学活动、 年前开展送温暖关爱慰问活动。 (七)全力推进工业产业扶贫工作。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大力加快生态工业发展,重点围 绕茶叶、猕猴桃、林竹(木)、魔芋等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延伸链条狠抓项目招商落 地;强力推进魔芋制品二期工程、姜黄深加工、猕猴桃保鲜贮藏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 运。 (八)扎实抓好就业产业扶贫工作。积极协调县内企业开发提供适合贫困户就业的工作岗 位,配合人社部门开展贫困户就业培训,力争转移贫困人口到企业就业 110 人。 三、组织领导 (一)调整充实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任和党工委书记担任 组长,管委会副主任和党工委副书记任副组长,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日常 工作由办公室具体承担。 (二)调整帮扶责任人。鉴于人员变动,办公室按照科级领导干部帮扶 2-3 户,一般干部 帮扶 1 户的原则,于 2 月底前将帮扶责任人重新调整到位,调整后的帮扶人应尽快熟悉被帮 扶户的基本情况,切实履行好帮扶责任。 (三)实行帮扶分片联系制。大碑村由朱亚川牵头负责,联系人舒薇;赵坝村由夏余牵头负 责,联系人黄涛;里坪村由田斌牵头负责,联系人李培杰。 (四)帮扶要求。认真落实扶贫帮扶“一把手”负责制和结对帮扶制。管委会党组(或主任 办公会)全年研究精准扶贫工作不少于 2 次。主要领导每个月到联系村、帮扶户不少于 1 天, 班子成员每个月到村帮扶不少于 2 天,帮扶干部每月到村帮扶不少于 3 次。所有帮扶工作都 要作好帮扶记录。 【篇四】 一、指导思想 201x 年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农民增收、改善环境两大目标, 突出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三个重点,完善领导责任、工作方式、资金管理、 社会帮扶四大机制,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把沙沟村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增 长、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整洁、群众健康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 面实现"宜旅秭归、文化秭归、生态秭归、幸福秭归"奠定良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xx 对帮扶工作主要目标是:一是发展烤烟 350 亩、蔬菜 600 亩、生猪出栏 2800 头, 蛋鸡养殖,人均年纯收入净增 500 元。二是巩固整村推进成果,完善和维修烟水配套及安全 卫生饮水水池,疏通配套管网,确保其发挥作用。三是依托主导产业,积极争取资金,发展 驻村经济。四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标准,选好地址,保证质量,建好、用好村"党员群众 服务中心"。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结对帮扶机构。坚持由院长雷德强同志任组长,副院长周秘萍、 徐明芬同志任副组长,李强同志任成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 管领导主要抓、具体人员负责抓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 积极依靠党员、社区理事长的力量,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民主监督,完善决策机制,充分发 挥村两委班子总揽全局、指导协调能力,努力提*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注重加 强对年轻党员干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提*部队伍整体素质。充分扩大基层民主,积极推进民 主政治,提高村支两委班子的整体工作水平。 (三)调整种植结构,着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在支柱产业发展上下功 夫。结合实际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好详细的年度、阶段性发展计划,围绕烤烟、蔬菜、 生猪等支柱产业,抓好产业布局,发展产业大户,形成产业规模化,着力引导农民向蔬菜、 生猪、烤烟等合作社方向发展,更多地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强思想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督促村采取一定的办 法和措施,利用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兴建、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实施的机 遇,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切实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抢抓"志能"激发关爱活动的机遇, 协调有就业愿望的村民开展无偿培训,实现成功就业。加强调查研究,组织村民实施"清洁乡 村"工程,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提高卫生水平,减少疾病发生。 (五)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以清理"三堆"(柴草堆、垃 圾堆、粪堆)作为具体操作路径,改变村容村貌。重点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 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遏制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广泛开展送温 暖献爱心活动,走访特困户,老党员,等活动。积极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尊老爱幼、 邻里互助的道德风尚,以贫困弱势群体作为帮扶的重点,广泛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加强村 内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文化大院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乡农民群众传授各种致富知识。积极 发展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加强计 划生育建设,建立"村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村民做主人"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 (六)创新帮扶方式,巩固结对帮扶成果。为了改善部分特困群众的贫苦生活,尽快走上 致富的道路,一是组织村民学习和掌握农业科学技术,聘请专家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提高农 业生产水平。二是继续开展"攀穷亲、结穷对"的"一帮一"活动,动员单位党员干部省吃俭用, 挤出更多资金,积极开展捐赠活动,力所能及地解决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把党和政府的暖送到他们的手中。三是适时组织村干部、产业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推动发展。四是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全体村民赠送"文明家庭"手册,组 织法律工作者到村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过问,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 治任务来完成。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定期现场办公,强化督办落实,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到 实处。 (二)强化责任,增进感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结对帮扶工作精神,立足县委、 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心全意地为困难群众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要积极协调,善于思考,找出脱贫致富的好办法。要深入调 研,认真落实帮扶措施,扎实开展工作,建立定人联系、定时报告、定期通报制度,健全结 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支持引导村民早日脱贫致富。 总之,我们逐步解决沙沟村的难点、热点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 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寻找致富门路,增强农民发家致富的能力,争取在帮扶的这两年里让 沙沟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