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中年段阅读教学之我见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中年段阅读教学之我见

语文论文之浅谈中年段阅读教学之我见 ‎ ‎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小学中段处于高段和低段之间,此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思想都处于形成阶段,他们开始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正是需要正确积极的向导指引他们形成正确的、创新的、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阅读是这阶段学生形成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培养中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现就中年段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谈谈自己的拙见。‎ ‎  一、理解感悟离不开情趣感知小学中段的学生,思维在形成阶段,但此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大,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模仿能力,因此,新鲜形象的刺激都能激起他们学习模仿的欲望,这种欲望能让他们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而尝试的过程即是学习和能力形成的过程。故我认为情趣感知,积极激励能够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以下是几点总结的想法:‎ ‎  (1)是情趣引入,以新颖的事物、新鲜的形象来勾起学生的情趣,调动其积极性;(2)是以趣导趣,通过开始的引入,不断地触发新的事物,让学生沉浸在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中;(3)是交流激趣,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通过交流来促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4)是遐想增趣,结合学生的兴趣及课本学习内容,提出一些可以唤起学生想象的问题,放飞他们的想想,让其自己寻找学习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光有情趣是不够的,情趣是创造学习的积极性的,积极性有了,还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教师的引领,所以理解感悟也是能力培养不可缺失的一步。理解感悟即是领悟文字所表现出的意思和情境,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感情。中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自学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此阶段应多教授学生一些帮助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如教授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用特定的符号画出生字、生词、重要的句子,批注一些修辞手法和特别的表达方式,方便其记忆和理解。‎ ‎  二、能力开拓离不开创新培养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中最经典的方式之一。《新课标》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概念提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维持学生的独特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和价值,关爱学生的情感,公平对待,鼓励学生自己有独特的想法。以下笔者也提出了几点想法:‎ ‎  1、教师引导、亲身体验小学的学生知识积累有限,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大部分只能停留在以前的阶段,所以此时教师的有效指引,积极开导,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往往小学生亲身体验的事物较少,想要真正地理解事物,光有兴趣也是不行的,有了亲身的体验,学生更能拥有学生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更能帮助学生阅读事物,激发其情趣,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如在学习《火烧云》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感受,但这也只是教室里的感受,与大自然直观的感受相去甚远,教师可以在晴朗多云的天气提醒学生观看火烧云,去亲身体验,再写下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自我理解,自我体悟,自我内化。‎ ‎  2、尊重观点、鼓励创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观点,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求同存异。同时教师还应鼓励想法好的学生,鼓励其创新,发散自己的想象力,发散思维,让其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如在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时,对“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理解时,有些学生理解为:“作者怀才不遇,面对敬亭山时,落寞地认为这世界也只有这敬亭山才愿意和他一起了”,而一些学生则认为:“作者怀才不遇,来到敬亭山,突然发现一切都那么的安静娴雅,敬亭山在眼前如同老朋友,举杯相庆,乐觅知音,忘怀山水”,两种理解都是正确的,教师应给予鼓励。这不仅是对学生自信心的鼓励,更是对学生创新理解能力的肯定,帮助其建立自信,发散思维,形成独特自主的阅读方式,成为一个全新的哈姆雷特。‎ ‎  3、适度延伸离不开课后继续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积累还是在于平时课外的阅读,包括课外书籍的阅读、生活的阅读等。教师可以在上完课之余给予学生适度的延伸,引导他们课后的继续阅读,体味感悟。如在学习完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后,可以询问学生,可不可以找到和“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差不多意思的诗句?激励学生课后继续去补充阅读,培养其阅读的习惯,增加其基础知识的储备。‎ ‎  三、随文练笔、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为了写作积累知识和感受,写作是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把二者怎样良好的串联起来,加强学习阅读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中段的写作要求为:“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小学3~4年级的写作要求相对于低段来说,是一个由句到段的大跨越,它不仅要继续巩固学生的词句知识和连贯语言的能力,还要为高段写作的成篇布局打下基础。因此随文练笔很有必要,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及时应用,加深印象,巩固知识使其转化己用。‎ ‎  以下我就随文练笔也提出了几点想法:一是积累词句,奠定基础,应用刚学的好词好句就近练习,加深印象;二是关心生活、认真观察,在平常生活学习中提醒学生的练笔,温故而知新;三是抓住关键,模仿突破,教师让学生抓住课本内容的关键,学会模仿,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从模仿中突破,学会自我应用和创新;四是及时反馈,提高兴趣,随堂练笔的及时反馈是很关键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掌握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增加继续学习的兴趣,也为其课后继续学习创造前提。总结,读写结合,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把小练笔挤进语文教学课堂中,把课内小练笔的训练当做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笔、多交流,使学生一课一练,一课一得,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学到一些新知识,获得一种新认识,养成一种好习惯,形成一些新想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  小学中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抓住这关键时期,通过课堂、课后的积极引导和帮助,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