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观后感5篇
关于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观后感5篇 2020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观后感 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每个贫困村、贫困户的梦想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对收官之年工作尤为重视,强调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放松,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作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职能职责,紧紧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政策部署,强化日常监督,切实把监督抓到底、抓到位,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的监督。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应该重点对本辖区“两不愁三保障”特别是“三保障”、脱贫摘帽后“四不摘”、推动保持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最大限度减少再返贫现象。对政策落实情况,要强化监督检查,动员村级纪检员及广大党员群众一起监督,提高群众监督参与度,使监督更精准,切实保障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受益。 二是强化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的监督。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应该坚持以问题导向,强化日常监督,持续深化民生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腐败案件和突出作风问题,抓住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加强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到位的监督。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干部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督促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避免前紧后松、盲目乐观、松口气、歇歇脚的现象;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谈话提醒,重点督促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真正把各项工作责任落下去、落到底。对责任落实不力、责任传导不到位的,应严肃追责问责。 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任务,乡镇纪检干部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和决心,始终保持耐力,抓实脱贫攻坚监督工作,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要任务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2020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观后感2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需要的是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越是最后时刻,那些“打盹”“贪玩”“松劲”的念头和动作越不可有。给扶贫干部“念念经”“醒醒神”“提提劲”,一鼓作气、猛攻胜利。 打开一本“问题”手册,给扶贫干部念念经。“三省吾身”是反思己过的最好方法。在扶贫路上,反思自己、反思工作、反思方法是不可缺少的。贫困户家中“一越线两不愁三保障” 问题是否得到了全面解决,今年的扶贫政策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宣传和落实,致穷的“病根”是否已完全拔除,致富的“密码”是否已完全解决,返贫的“风险”是否已完全消除。念一念这些“问题”手册,想一想这些“问题”对策。收起“贪玩儿”这个心思,做好最后的冲刺。 打开一瓶“致富”喷雾,给扶贫干部醒醒神。“扶贫要先扶智”是脱贫攻坚这么多年来一直号召和行动的。在脱贫最后的关头,对于那些还有脱贫困难的群众,扶贫干部切不能“打盹儿”,迷迷糊糊,给钱给物就把“扶贫”这件事给搪塞过去。“致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瓶“致富”喷雾,不是给钱给物,而是给一个“好思路”。从思想上,要巩固加深贫困户“靠自己”脱贫的观念;从政策上,要明确发展“助农”项目,做好就业岗位安排,技能技术培训;从行动上,要护住贫困户的“钱袋子”,除了激发内生动力外,要整治不良之风,减轻“人情往来”的负担。 打开一袋“语录”食粮,给扶贫干部提提劲。脱贫攻坚关系着贫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日夜牵挂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和地方都有关于脱贫攻坚的语录,这一大包精神“食粮”,是扶贫干部们应该慢慢咀嚼和回味的。“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防止因疫致贫或返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不忘脱贫攻坚,身在一线的扶贫干部在最后关头更要以十足的劲头打赢“收官战”,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脱贫攻坚这一场大考到了最后要“收卷”的时刻,那些偷偷跑出来的任何松懈的念头都要抛弃。要醒醒神、提提劲,检查好这份试卷的“易错题”,多揣摩这份试卷的“难解题”,再思考这份试卷的“附加题”,努力交出一份脱贫攻坚的完美答卷。 2020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观后感3 号准脉,才能开对药方子;用对药,才能拔掉穷根子。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越是在争分夺秒的收官时刻,越要凝心聚力、精准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摊大饼”“撒大网”为“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唯有如此,才能摸清病灶、对症下药,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攻克最后的“硬骨头”上,让扶贫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每个人心里,方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号脉问诊“寻穷根”。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解决“帮扶谁”“扶什么”的问题。因此,广大扶贫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号脉问诊,深入调查,“挂图作战”精准锁定扶贫对象,把准贫困户的脉,深入分析致贫“病根”,科学制定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式,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张贴“作战图”,制定“施工图”,列出脱贫攻坚工作清单,倒排工期,逐项销号,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的目标任务,绝不能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 凝心聚力“摘穷帽”。针对贫困户存在的实际困难,广大扶贫干部要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精准把握贫困户是劳力丧失型,还是智力低下型,是怀才不遇型,还是不思进取型,是“单一病症”,还是“综合病征”,切实做到凝心聚力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变“授鱼扶贫”为“授渔扶贫”,让贫困户通过 “外因”的助力和“内因”的改变,切实提升发展信心和幸福指数。这也是广大奋战在战贫一线的扶贫干部们正在做的事。诸如吉林安图县龙泉村第一书记王平堂,以打造“有机大米、冰泉煎饼、龙泉韭菜”集体经济为抓手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山东德州临邑县扶贫干部宋磊以“激活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为抓手带动贫困群众拔除穷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梭梭拉打村驻村干部布哈以“合作社+蜂农+贫困户”扶贫新模式带领大山村民种下致富的希望……正是无数帮扶干部们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才蹄疾步稳地行至当前的“最后一公里”。 奋发进取“拓富路”。只有真正把心思花在“精准”上、把力气用在“精准”上,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才能实现最终的脱贫成效精准,变“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广大帮扶干部要始终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因地制宜扶持生产、培育产业,组织实施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技能提升、环境整治等各项扶贫工程,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战贫目标,让贫困群众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2020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观后感4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时期。为保障脱贫成效,确保圆满收官,要适时对脱贫质量开展回头看,认真听取群众“声音”,从群众“怨声”中找问题、从群众“呼声”中找差距、从群众“笑声”中找成效,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声音成为脱贫质量“最强音”,以脱贫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听取群众的怨声,从群众“怨声”中找问题、找差距。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各地做了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用心用情用力狠抓脱贫攻坚工作。在即将收官的关键时期,要抓好脱贫质量回头看,做好自我审视、检阅、整改工作,突出落实问题整改。整改落实情况不能自圆其说、自欺欺人,要将整改落实情况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向群众公开公示,在群众的“怨声”和不满中找到问题整改情况的差距和不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根据群众的怨气和不满,以人民满意为价值取向,找准群众期望与整改落实情况的差距,在群众“怨声”中回应群众关切。 听取群众的呼声,从群众“呼声”中找办法、找措施。群众对脱贫成效有怨声,说明脱贫成效与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有差距,不符合群众心意。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脱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回头看”工作中,将脱贫质量整改落实情况放到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调研中去检验,要在听取群众“怨声”的基础上,进一步听取群众对脱贫质量整改落实情况,尤其是校准整改落实情况与满足人民愿望偏差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整改措施,拿出时间表、任务图、责任单,直至群众满意为止,在群众“呼声”中回应群众关切。 听取群众的笑声,从群众“笑声”中找成效、找方向。听了群众的“怨声”和“呼声” ,找到了差距和问题、办法和措施,整改措施制定后,仍要深入群众中检验按照群众愿望和要求开展整改落实的情况,检验整改执行是否走样,是否到位。要防止多次整改仍然停留在纸上、嘴上、墙上,要深入矛盾集中、问题集中、呼声最高的群众中去听听群众对脱贫质量整改落实情况的感悟和体会,要使群众深切感受到通过脱贫攻坚工作干部作风、能力素质、服务群众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对自身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带来的变化,在群众“笑声”中回应群众关切。 2020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观后感5 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因此,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期,广大党员干部及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更需在“实干”上下足绣花功夫,请“实绩”就位,让“痕迹”退位。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在前期的扶贫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大量采用了“痕迹管理法”,有效规避了工作开展中责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确保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但凡事过犹不及,“痕迹管理法”如使用不当,便会沦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外衣。 脱贫攻坚,“痕迹”是手段,“实绩”才是目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方便对各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管理监督和追溯,要求广大扶贫干部保留工作开展的“痕迹”,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做法逐渐偏离初心。为迎接上级检查,部分干部把工作执行落实,简单地归结于纸上而不是腿上,依托于各式台账、报表而不是狠抓症结、排难解困,导致重“痕”轻“绩”,重“检”轻“干”,本末倒置,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分不清矛盾的主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唯有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才不是花拳绣腿,才能绣出脱贫致富美丽画卷。 脱贫攻坚,勿用“痕迹”做标尺,请以“实绩”论高低。天下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脱贫攻坚是国之大计,关乎民生国情,必须下深水,入一线,爬过道道丘壑,越过座座丘山,用“实绩”说话,以“成绩”论高低。光说不练假把式,能说会练才是真把式。检验脱贫攻坚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只看看“秀”出来的资料是不够,“痕迹”更不应该成为工作开展好坏的标尺,而应该深入贫困地区,走进贫困群众家里“揭揭米缸”“上上饭桌”“聊聊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实地查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以成效见真章。 脱贫攻坚,要勤查漏,补短板,多些“道”,少些“术”,形成长效机制。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脱贫攻坚进入百米冲刺阶段,越是艰难越向前,越是关键越抓实。查漏补缺是重点,补齐短板是关键。在脱贫攻坚后期,更多考虑的是全局与长远问题,是解决贫困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探索形成脱贫致富的“道路”,而不是“方法”与“手段”,要从根本上解决致贫返贫问题。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广大党员干部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勇立潮头,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