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程,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语文论文之新课程,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所谓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的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对此积弊,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人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传统语文数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的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去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的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人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息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二、在质疑解惑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 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陷阱里跳。一个个问题好似一个个无形的罩子,将学生的思维罩在里面,无法“自由行动”。于是乎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真实的传说:某地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夹等不一而同。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是只会制造标准的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置疑解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题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新课标下的语学习提倡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语文课堂中构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标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机构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作为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综合性学习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就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小活动:“老照片的故事”以一张或一组家庭照片为引子,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一件家庭物品”也是通过交流、询问,了解家庭故事,并把它写成作文;“妈妈的唠叨” 则是模拟了一种生活的情景,由两位同学进行模拟电话交流,再用书信的形式写一篇作文。很显然,这三个活动在组织形式上给学生留下了畅想的余地。而有的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则是相对一致,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由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比如,在“探索月球奥秘”这一母课题下,又按层次递进的分成这样几个子课题: 1、 月球奥秘知多少(搜集资料,汇报成果) 2、 观察月球的运行,参观天文台(观察,参观) 3、 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搜集资料,讨论) 4、 我是月球小专家(知识擂台赛) 5、 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运用资料,发挥想象,写作) 学生在有选择的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式、自行安排过观察的时间和方式、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这样在各个环节中,学生的想象理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于是乎,展示活动成果时,相声、小品、辩论会等等,形式多样,不一而足。丰富的内容,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演,流利的口才……无一不让人感到惊讶!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彻底打消了以前老师们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他们已经看到放手后的学生,不但没有“走不动”或“走偏”了,反而走得更扎实,更精彩!因为在感兴趣活动的指引下,由于老师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粮食的限制,反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了。综合性学习又给学生的畅想开辟了一方乐土! 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深根,愿全体语文教师着眼与学生的未来,认真反思,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下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端与提升;着眼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关注学生终生学习的学习愿望的形成。真正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