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也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也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语文论文之也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 也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温岭市泽国镇第三小学陈超(本文获台州市课程改革论文二等奖) 东北师范大学王小英教授在一次讲座时提出了教学的三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授人以鱼;第二重境界:授人以渔;最高的境界是悟其渔识”,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们讲的最多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人以渔”,这次讲座让老师们有了新的认识:即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仅仅是关注教学方面,而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悟其渔识。说的更简单,更明白一些就是:在教学中,第一境界是教师给“鱼”,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形成能力。第二境界是给“渔”,即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教师要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给学生基本的、普遍的、典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内化,形成自己学习的技巧。而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领悟出新的“捕鱼方法”及学习的内在涵义,即“悟其渔识”。笔者借王小英教授这一论点,试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重境界,以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授人以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古人的教学思想。长久以来,“授人以鱼”仿佛成了传统式教学的代名词,就是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就是“填鸭式”‎ 教学,是为现代教师所不屑一顾的一种方法,仿佛只要一被定性为“授人以鱼”,那就是老古董了。但是“授人以鱼”真的就不需要了吗?反思中国古代的私塾教学,不正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的“鱼“开始入手的吗?如果没有这些“鱼”,也就没有奠定的基础知识,又谈什么“捕鱼”的方法,即“渔”呢?笔者曾听过一节一年级语文课,内容是教学拼音的aieiui。课开始,教师播放录音故事《龟兔赛跑》,(故事大概用了三分钟时间。)师:小朋友们,刚才的故事里藏着三个复韵母宝宝,小朋友认识吗/学生有说gui的,有说ao的,有说p的,教室里显得有些嘈杂,没有学生能正确地说出这节课要学的三个复韵母,最后还是老师揭示了课题。随后,教师出示一张树型图片。师:知识老人给我们送来了一棵知识树,树上结满了知识果,(教师出示ai ei ui的图片,贴到树上,)学生齐读。师:猴哥哥带着声母bpd来找ai了,小朋友读一读。(学生拼读)……       ……师:跟我念:“bai枝头玉米别乱掰。Dai上课专心别发呆,pai伸出小手拍拍拍。”随后ei ui的拼读教师也采用了同样的教法。最后是两个游戏环节,开火车和摘苹果。但就在这游戏中,发现了问题,一个小组的“火车”当中,大概有六成以上的学生没有读好音节,“摘苹果”‎ 中也有相似情况出现。课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反思交流,探询课堂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老师们认为,由于我们的学生很多来自外地,乡音比较重,他们也没有得到幼儿园或者家长的早期的拼音启蒙教学,所以他们的拼音能力是很弱的。在这节课上教师过于注重形式的多样,缺少必要的强化训练,所以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仍是不会读或读不好。大家认为,在语文课最基础的拼音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那些不会读,读不好的学生,只有让他们跟着老师或较好的学生反复读,反复练,才能真正掌握拼音的读法和拼法。平常也见到很多语文课,教师让学生说说、唱唱、演演,采取一些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手段,没有踏踏实实地去传授知识。如此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就成了“空中楼阁”。这就像是授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受者先以饿死,渴死,哪有精力,心思,兴趣与能耐去管你授的“渔”呢?因此,授人以鱼应是教学的第一境界。教师教学首先要教给学生知识,学生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才能形成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纳并不是说就不需要知识了。如果脱离了扎实的知识功底,那么再去谈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培养、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就成了无木之本,无源之水。企图脱离知识达到能力培养的,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语文教学中授人以“鱼”是一个必经阶段。这些所授的“鱼”应该包括:(1)踏踏实实地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因为识字组词、遣词造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从事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基石。因此,字、词、句的教学,应当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也最重要的部分。(2)认认真真地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小学语文大纲》中强调:“‎ 要重视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相互促进。”教学生如何学会倾听,学会记录,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都是该让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专家们认为,现在教给学生的东西愈是基础,学生们将来应用的价值就愈大,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也就愈强。”当然,授人以鱼不是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这里的知识还有不断更新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人、对社会、对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同时,在授人以鱼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授人以渔的高瞻远瞩意识。教师要看到学习中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要看到学习方法的模仿、内化和创造的过程;要看到思维的拓展和创新的过程。二、授人以渔授人以渔是教学的第二境界。我们要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和过程中授人以渔。捕鱼的方法是不可穷尽的,授人以渔只是授给学生基础的、普遍的、典型的“捕鱼”方法。要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内化,形成自己“捕鱼”技巧。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传授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根据课文的结构方式或写作特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举一反三,能让学生在很快的时间内掌握学法,更好地理解课文或者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桂林山水》,文章中“水”和“山”‎ 两个段落在写法上是相似的。很多老师往往都会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1)仔细研读写水的部分;(2)引导回忆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体会出:首先抓住写水的特点的词(静、清、绿),再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以及为什么这样写,然后体会一下作者用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作比较的目的。(3)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去自学写山的部分。如此,通过学法的总结和迁移,在教学中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学习方法的巧妙渗透如果说上述所举的学习方法是老师直接授予的“渔”,那么,有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巧妙渗透,适时点拨,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醍醐顿开,从而自然而然地掌握“渔”,提高自学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猫》这篇课文时,是这样上的:师:同学们读了第一自然段后,说说课文第一段围绕总起句是从哪几方面分述的,每一方面是怎样具体地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学生1:写了猫“老实”“贪玩”“尽职”这三个方面。学生2:“这三个意思应合为分述的一个方面。因为‘古怪’在这里是让人难以琢磨的意思。猫老实,不能说就是古怪,猫贪玩也不是古怪,猫尽职更不能说是古怪。只有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都集中在猫上,才能说是古怪。”师:“作者用哪句话把这三个内容合为分述的一个方面的?”学生:“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可是它决定要出去走走,就会一天一夜不回来,”“可是它又那么尽职……”师:“猫的古怪还表现在哪里呢?”学生很快就得出:“高兴的时候……不高兴的时候……”,“有时 很勇敢,有时又很胆小……”就这样,学生在讨论中领悟了“在围绕总起句学习的时候,不能忽略总起句中的关键词”这一学习方法。在读、议中,有的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说猫的叫声变化多端,说它的脏脚印是梅花?”学生在对语句的品读中谈到作者是以此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时,教师又借机告诉学生要注意体会作者在语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谈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情感,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掌握了从文章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3、学习方法的自主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授给学生“渔”的时候,如果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并通过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体现出来,那么将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如教学《江姐》一课,教师首先出示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1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2)    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3)    了解课文写了江姐的哪几件事以及这些事所表现出来的江姐的品质。(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可采取自己喜爱的方式完成这些目标:目标1:可用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找同义词,查资料等方法学习。目标2:可到阅览室上网,或图书室查找相关资料。目标3:通过反复读课文、讨论、写小标题等形式概括江姐的三件事,并抓住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神态的关键词体会江姐的品质。在汇报学习过程时,由于“授人以渔”中这个“渔”‎ 是出于学生之口,对其他学生更有说服力。这个有学生自主设计和参与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功,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舞台。再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在理解“兵马俑坑的军阵”时,我请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法,经过小组讨论,学生提出可以用演示法、图画法、朗读法等来学习。有几个学生用图画法,画出“兵马俑坑的军阵”,他们向老师和同学展示的学习成果是一幅画,画中的军阵有前锋,有中间一排排的兵马俑,还有两侧和后卫;还有几组学生合作演示了军阵的列队,并且用口令来操作移动军阵;还有一部分学生则绘声绘色地朗读了这一部分内容。不同方法的学习和交流互补,使学生对“兵马俑的军阵”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对课文中描写也有进一步体会。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阅读方法的设计,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学得也更主动积极了。纵观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从识字、解词、释句,到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中心思想;从理解文章题目,理解、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到自己能围绕课题、围绕课文的某一词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到体会其内涵,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如何巧教,善教,教会,教好,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琢磨、反思和创新。三、悟其渔识授人以渔,还要悟其渔识,悟其渔识是教学的第三境界。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渔民每天驾着船在海上捕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次出海都能满载而归。后来他的儿子长大了,为了让儿子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捕鱼者,这个渔民每次都带着儿子出海,反反复复、循循善诱地告诉儿子捕鱼的方法和技巧。但奇怪的是,当渔民认为儿子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放手让他自己去捕鱼的时候,儿子却常常空手而归。原来渔民只是告诉儿子捕鱼的方法,却从来没有让儿子亲自参与捕鱼的过程,儿子没有竟;经历学习,实践,思考的过程,就算是得到再多的方法、经验,又有什么用呢?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渔民的儿子与优秀的捕鱼者的差别在于,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知识,虽具备了模仿的能力,却只有技能技巧,缺少捕鱼的实践和捕到更多的鱼的见识,而优秀的者在得到“鱼”又学会“渔”的基础和过程中,能够悟出“渔识”,他能进行开创性的劳动,不但有创新的物质产品,还有独到的思想产品。“清代学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讲到:‘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段话也可以说是形象地指出了“鱼”、“渔”、“渔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才智是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见识,则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方向、方法方式作引领。”       如果说“鱼”、“渔”是靠“授”的话,那么“渔识”则主要靠“悟”,“悟”的过程,有自发的,也有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学生在“悟渔识”‎ 的时候,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走了一些弯路。这就要求教师在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时,要逐步引导学生去悟,直至学生自发地悟。周一贯老先生在《语文教学优课论》一书中举了一位老师教学的《小猫钓鱼》教学案例,笔者引其案例并简析如下:《小猫钓鱼》,教师在教学2——4节,先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学习:(1)    边看图边读文,说说每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意思?(2)    想一想:小猫一开始为什么没有钓着鱼?画出语句。(3)    在边读边想的基础上,完成书面训练题。(4)    总结学法。以上教学应当是“授人以鱼”教学5——7段,教师先让学生运用看、读、想、画的方法自学课文,想一想:小猫后来为什么能钓着鱼了?在此基础上再完成训练题。以上教学可说是“授人以渔”。最后,教师提问思考:小花猫开始为什么一条小鱼也钓不着,后来为什么能钓着一条大鱼?封泥喜欢这只小花猫吗?为什么?说说你做事也出现过这种现象吗?学了课文后有什么话想说呢?以上教学环节正是具体体现了“悟其渔识”。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所体现的“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再到“悟其渔识”的过程,在教师讲授中学生读懂了课文,在训练中落实了知识点,在教师启发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领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再有,笔者一次培训中曾听过全国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的一些词语教学,感受颇深,以例举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写到鲁迅救助一位受伤的车夫时,对车夫的外貌描写用了“饱经风霜”‎ 这个词。怎么去理解这个词呢?词语手册里的解释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一般老师教学这个词语的做法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一些工具书,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这种教学比较理性,学生除了识记,没更多的感性的认识,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没有什么作用。王菘舟老师是这么教的:首先,他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车夫的脸,学生有的说:车夫的额头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眼眶深陷,颧骨高突……有的说:车夫的头发乱得像一堆草,脸色蜡黄……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还能看出什么?学生的反应更强烈了,有的说:看出车夫干活肯定很累……车夫的家里肯定很穷……身体肯定不好……这时候,教师动情地说:……如果你们也在场,你们会怎么做?学生也深受感动,说了很多帮助车夫的做法。对于像“饱经风霜”这些词语的教学,“授人以鱼”是直接告诉学生词语的意思,“授人以渔”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以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而“悟 其渔识”,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读出词的形象,感受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拓展学生的语感背景、丰富学生的语感积累、打通学生的语感通道,在词与词、句与句、文与文之间的审视和观照中,获得一种整体层面的语感。”“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这三重境界可以说是我们教学的必经之路,是教学的三个阶段,但我们并不是在强调哪个更重要,哪个可以忽略。这三个阶段是一种既相互交叉,又递进上升的过程,它们不是割裂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老师们如果能掌握语文教学规律,历经语文教学三重境界,必会使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这个领域中收获更多!                    ‎ 注释: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宁波出版社.1998年.第231页任宝珍.《寓学法指导于语文教学全过程3》.http://www.lundq.cn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转引自杨九俊.《新课程备课新思维》.宁波出版社.2003年.第88页杨九俊.《新课程备课新思维》.宁波出版社.2003年.第89页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宁波出版社.1998年.第28页王菘舟.《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参考文献: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宁波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杨九俊.《新课程备课新思维》.宁波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金感芳.《新课标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案例》.宁波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人民教育》编辑部.《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海南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王菘舟.《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蒋智斌.《让词语教学走向灵动》.《教学月刊》.2007年第8期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