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如何规范我校的寄宿制学生管理
其他论文之如何规范我校的寄宿制学生管理 一、当前我校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我校仅修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但学校相关配套设施还没有跟上,有食堂面积不够、有宿舍无床铺或床位不够、无厕所等问题比较突出。无浴室,少水龙头。同时学校教学仪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图书等也相当缺乏,使得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仍是“空壳”。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已成为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学校管理难度增大,整合资源配齐应有的教辅人员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寄宿制学校的建成,学生相对集中到一校,其管理难度骤然增大,师资原有力量要立即适应需求,存在较大难度。一是教师超负荷工作精力难支。由于农村寄宿制学生吃住都在学校,教师从单纯的白天教学向24小时管理过渡,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管理的内容和难度,特别是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在14小时以上,工作时间成为“长把伞”。二是远道学生交通安全保障难。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学生坐“三无” 车辆和农用车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调整教师角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难度大。一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配备教辅人员(即校医、食堂管理员、学生寝室管理人员),各项后勤管理工作都是由在职教师兼任,从课堂教师到生活辅导,从寝室管理到保卫人员,从食堂监管到校医,教师集所有后勤保障人员功能于一身,全方位兼顾,如此超重的工作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给教师的工作增加难度。另一方面,按照以班级配备各科老师实际需求,农村中小学需要的专业学科教师数应高于城区中小学,而现行编制政策正好相反。 (三)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差,睡得迟,起得早。学习自觉性不高。 (四)寄宿学生就学成本变高,控辍保生工作难度增大。一是寄宿学生生活费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就餐费、路费等是提高寄宿学生就学成本的主要因素。二是一些家长不理解寄宿制办学,认为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受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造成个别学生辍学。三是个别学生因受社会环境及网络游戏等因素影响,造成不读书进而厌学,导致学生流失。 (五)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相对单调,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寄宿制学校基本上是在原中心完小基础上扩建的,受场地限制及文体、娱乐活动器材普遍不足,寄宿学生的校园生活存在单调、枯燥的情况,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 三、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一是加大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力度,搞好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备一些必需的教学设备和文体活动器材,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加强资金管理,用于因寄宿制学校工作量增大的教育补贴,特别是要尽快调整农村中小学校班主任津贴待遇,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一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师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对撤并的村小老师要做到“人尽其才”,同时要根据寄宿制教育的实际情况,配足配齐寄宿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培养一支合格的教辅人员队伍,确保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化解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要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研修重点,大力培养学习型教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各项待遇,加快教师公转住房建设的步伐,让教师住进校园安心教学,促进教学与校园管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三是要加强学校及周边安全防范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联防机制,努力消除学生上学交通安全等各种安全隐患,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完善学生救助体系,巩固“普九”成果。一是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要让家长充分了解实行寄宿制的好处,把国家“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和措施宣讲到位,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做好入学保生工作,决不能因实行寄宿而使一个学生失学,继续稳定入学率、巩固率。二是加大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力度,完善学生救助体系。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工作,。三是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团体、个私企业、社会个人捐资助学。 (四)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确保寄宿制学校长足发展。一是要抓好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落实,严抓校风校纪,加强对学生德育、心理健康和生活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理的生活能力。二是要健全机制,明确职责。学校要建立课外活动辅导员制,成立课外活动小组,落实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参加有益的课外文体活动,为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打造广阔舞台。同时应立足农村实际,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让校园文化散发独有的民族魅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