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2020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县2020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 2020 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人大常委会 组成了调研组,在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就此项工作深入到了相关单位, 乡镇和部分企业,通过查、看、问、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 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X 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 X 人, 困难人员就业 X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X%,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X 人,其中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X 人。 职业培训 X 人,其中创业培训 X 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 X 人, 贫困家庭两后生素质提升培训 X 人(其中县职业中专 X 人)。新增发 放创业担保贷款 X 笔 X 万元,其中涉农涉扶贫 X 笔 X 万元。新增创业 主体 X 个,带动城乡就业 X 人,其中带动城镇就业 X 人。 二、经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奖惩,落实就业责任。 我县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一直将其做为民生工程的重 中之重来抓,列入全县综合绩效考核管理目标。每年初将新增城镇就 业指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按月调度完成情况,年终进行考核评分, 有力地保障了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是积极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企业职工得实惠。2019 年, 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 策性支出 X 余万元。二是积极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随着县园区企业蓬勃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2019 年共举办 中小劳务招聘会、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等就业供需对接活动 X 场次, 提供就业岗位 X 个,求职登记 X 人次,职业指导 X 人次,供需双方达 成就业意向 X 余人。三是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职能作用较好发挥。 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全县 X 个乡镇和 X 个社区成立了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且都建设了高标准的基层人社服务平台, 基本达到了基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标准。指导乡镇社区积极开展失业 调查、就业援助等活动,多渠道开发服务性和公益性岗位,努力创建 “充分就业社区”。韩山社区、武江社区被授予“X 省充分就业社区”, 南塔社区、成仙观社区、东云社区被授予“X 市充分就业社区”。 (二 )加强职业培训,突出重点群体,提高就业能力。 一是完善就业培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省人社、财政部门联合下 发的《X 省职业补贴培训实施办法》,建立了培训报名管理制度、培 训机构认证制度、培训资金拨付使用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各项管理 制度。加强技能培训开班审核和教学监管,及时组织结业考试和职业 技能鉴定工作。二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机构监督管理, 实行不定期抽查和年度检查评估等形式,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培训质 量。三是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 计划”,组织 X 人次高校毕业生到县人民医院等 X 家就业见习示范基 地参加就业见习,发放就业见习补贴 X 元。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我县将 X 家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纳入县人力资源市场集中管理, 并在各乡镇社区和行政村配备兼职劳务信息员, 形成了以县人力资 源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为依托,社会职介 机构为补充的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 (三)提升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创业,放大就业效应。 一是成功争创省级示范基地。我县创业孵化基地全面落实省市出 台的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为创业人员从创业培训、金融支持、税费 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创业孵化基地累计进驻企业 X 家,其中在 孵企业 X 家。2019 年在省级优秀创业孵化基地基础上,顺利升级为 省级示范孵化基地。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将有创业愿望和培 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大力开展“创办你的企业” 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加强创业指导服务,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 中心,配备 X 名专职工作人员,组建由 X 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组成 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创业者提供有关创业政策扶持服务。2019 年开展创业培训 X 人,培训后实现成功创业 X 人,创业带动就业 X 余 人。三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我县建立了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房租补贴、税费减免、创业 补贴、培训补贴、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现正在招收入驻大学生 创业企业,目前有意向进驻企业 X 家。四是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把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 “五类”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范围,简化贷款手续,及时为符合条 件的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2019 年,我 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X 笔 X 万元,带动就业 X 余人。历年贷款回收 率达 X%以上。 (四)开展就业扶贫,打造就业载体,稳住就业底盘。 一是扶贫培训促脱贫。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 开设家政服务、电脑操作、餐厅服务、电子电器、电动缝纫等专业, 培训结业后安排在家政公司、酒店及工业园区等就业安置基地就业, 实现就业脱贫。对以种养殖业为主的贫困劳动力,我们请畜牧水产及 农业、林业方面的专家下乡进行技能指导,有针对性地开设现代种养 殖农村实用技术等专业,实施定向培训,并与当地农业合作社联合, 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农村贫困家庭“两后生”,我们在县职业中 专进行计算机、网页制作、市场营销、社会文化、玉石雕刻等中长期 培训,当前正在培训中,毕业后定点定向安排就业。二是劳务协作架 虹桥。与 X 红海公司合作,依托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劳务经纪 人等,及时采集贫困劳动力的个人基本信息,转移就业意向和职业技 能培训要求等相关信息,建立台账,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并安排专 人每月对系统内人员信息进行抽查。加强与清远市人社局、X 市北湖、 苏仙两区人社局对接联系,有序组织县内劳动力外出就业。为 X 名外 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 X 万元。目前我县累计转移就业贫 困劳动力达 X 人。三是开发岗位保就业。开发了乡村公路养护、农村 保洁、山林防护等 338 个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了 X 名贫困户、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户中没有转移就业且有劳动能力人员就业,并 发放 X 元/人·月的岗位补贴。四是扶贫车间助脱贫。把扶贫车间作 为推进就业扶贫的主抓手,规范提升扶贫车间建设。支持和鼓励采取 “企业+车间+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方式,积极引导优 质企业、返乡能人到乡村建立分厂、创建车间,确保每个乡镇建立 X 以上个扶贫车间,对吸纳贫困劳动力 X 人以上的扶贫车间按 X 元/ 人·月进行奖励。目前认定创建扶贫车间 X 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 就近就业 X 人。其中,X 镇 X 村的 X 把自己在 X 的电子厂搬到 X 镇开 办了分厂,车间 X 名工人中,就有 X 名贫困劳动力。 (五)提供残疾人就业平台,扶持就业创业,解决生存之忧。一 是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安置残疾人集中就业。我县先后 X 个企 业被评为全市、县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二是加强培训力度, 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近三年来,通过培训实现残疾人就业达 X 多人 次。三是各用人单位分散按比例就业。我县通过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 例就业政策,全县各单位已落实 X 名残疾人就业。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中还存在 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职能部门宣传政策欠深入,而企业负责政务 的领导政治和政策意识不强,业务综合素质不高,学习了解政策不透 彻,导致优惠政策落实难到位。给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和 困难。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企业一线工人缺乏,与农村劳动 力、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就业群体就业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 盾突出。 三是就业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政策不能全覆盖,如公益性岗位安 置政策没有覆盖全部就业困难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再就业 工作。 四是基层劳动保障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各社区乡镇劳动保障站 的编制管理权在各乡镇,不在人社部门垂直管理,对政策落地和工作 开展存在很大的难度。 五是企业的各种待遇和工作生活环境条件与就业人员要求差距 较远,招工和就业困难。表现为少数企业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工作 时间较长(有的长达 XX 个小时/天)。调研中员工反映:把员工当作 是机器人,而工资等待遇较差(有的工种 XX 多元),其它社保福利都 没有,谁会进这些工厂企业。招工时广告所宣传的内容写得蛮好,而 现在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这些工厂企业又怎么能招到工。即使当时招 到了,工作一段时间,员工接受不了这种现状,又走了。他们招不到 工,反过来责怪人社等部门单位落实优惠政策不好,服务不周到,企 业只想享受优惠政策扶持,而优惠政策中规定的要求条件就不想照办 达到,招不到员工,从不找自身原因,甚至还到县领导那里告状。 六是特殊群体就业压力大。受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劳动力市场需 求萎缩,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而产生较大的就业压力。此外部 分特殊群体,如女 45 岁以上,男 50 岁以上的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 残疾人等,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就业再就业难。 七是用工灵活性不强,部分可用的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如: 有的工作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文化、年龄等条件限制,只要具 有劳动能力就能做的工作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工作甚至残疾人 都可以安排,企业还能享受优惠政策。但就是没有灵活用工。 八是创业孵化基地待提升。创业群体多,创业孵化基地容量有限, 孵化基地规模尚需进一步扩大或分类建立。 九是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残疾人自身条件的缺陷,社 会认识不够重视,甚至存在歧视的现象,他们的就业竞争仍然处于劣 势的局面。 四、意见及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 视、报纸等宣传媒 体,并深入企业、车间,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市促进就业的政策,树立 就业和创业典型,通过开展就业宣传周、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 进企业宣传服务等活动,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环境,努力形成 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多方渠道扩大就业。坚持把促进比较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 集型企业、第二、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会。发挥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 的良好环境,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 的财税和金融扶持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容量。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 产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 三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连接省市的就业 服务信息平台,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效率。发挥乡镇社区劳动保 障站在促进城乡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好城乡劳动力管理、培训和 就业服务等工作。 四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 作的首位,继续加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投入,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 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到基层 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加 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五是加强就业培训管理。逐步将职业技能培训推向市场化、社会 化,指导社会培训机构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定岗式培训等多 种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 实用性,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就业相结合的职 业技能培训体系。 六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创 业者的创业培训,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继续完善创业孵 化基地,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指导基层服务 平台开展创业型社区创建活动,对创业者进行跟踪帮扶指导,推动以 创业带动就业。 七是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服务。引导企业依法依规依政策落实国 家省、市、县的相关法律政策,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职工各种 待遇,增强人为关怀。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双赢的局面,进一步促进 企业发展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上新的台阶。 八是深入开展就业扶贫。全力推进“六个精准”确保扶贫工作取 得实效。进一步增强主导产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努力实现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重点开展技能培训。按照未转移就 业贫困户实际情况,针对群众所需,材料培训计划,开展精准扶贫培 训,免费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装饰装修、电子电器、茶叶加工、传统种 植、养殖等各类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继续落实就业扶贫各项优 惠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健全创业培训、创业咨询、项 目推介、专家指导等跟踪服务工作体系。 九是出台涉残就业的法律政策要有刚性。上级政府出台涉及残疾 人就业的法律法规政策,要具体细化有操作性,并能落实到位,且具 有刚性的条文规定,确保促进残疾人就业再就业及创业工作得以实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