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通知》有感5篇
学习《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通知》有感5篇 【篇一】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干部犹如行政体系的“神经末梢”,负担过重、动力不足将导致“神经末梢”失灵,影响行政效能和社会治理成效。《通知》击中了基层干部痛点,举措务实管用,值得点赞。但也当清醒认识到,为基层减负并非简单地“卸包袱”,关键还要重新厘清基层责、权、利的关系,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 要破解“脱实向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不是在迎检,就是在准备迎检”……基层干部分身乏术、疲于应付,聚焦主责主业精力被挤压。为补足工作短板,只能在工作总结和台账资料上“花心思”“做文章”。要破解“脱实向虚”,上级部门当改变“资料厚度等于干事强度”“开会数量等于落实力度”等思想,明确自身职责,用好督查检查考核这个“指挥棒”,将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要明确基层干部职责使命。近年来,随着改革深化、发展转型、从严治党等压力不断增加,一些上级部门挂牌子、甩挑子过于随意,乡镇一级“一套班子,N个牌子”“一岗多责”等情况增多。事多了就抓不准主次,活多了就出不了成效。要让基层干事的成效显出来,就要让上级和下级各负其责,部门之间做好配合协调。用好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在主责主业上下功夫,避免压力“层层甩锅”;致力于机制创新,理顺条块关系,打破多头管理,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 要以群众的口碑考核干部。基层干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群众,是密切干群关系的主要渠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层干部不理事、作风不正不实等问题。基层的事情人民说了算,管理基层干部要引入民意因素,以群众反映测量工作实效,把服务群众的“痕迹”留在群众的心上。同时还要细化服务群众的相关奖惩措施等,让多为群众办事分忧的干部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引导基层干部更好地深入群众。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对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进一步作出具体部署。 在这个特殊时期,文件的印发对于苦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来说,为可谓一场“甘霖”,为当前的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笔者认为要彻底整治形式主义,还要做到“一去、一止、一除”。 “去”形式主义“顽疾”,需坚持“长期治疗”。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各地区和单位着力解决了一批困扰基层的典型形式主义问题,不少基层干部表示文件确实不那么多了,会议不那么频繁了,轻装上阵的干部们“能量值”明显提升。但在整治形式主义的过程中,形式主义有所“变异”,一些地区和单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将“红头”变“白头”、“正式”改“便笺”、“大会”成“小会”等,出现了新时期、新形式的形式主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严重束缚了基层干部干事创新的手脚,同时也为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带来了影响。形式主义本就为害已久,流毒甚广,群众最担心的是整治就是“一阵风”,面对不断“更新”的形式主义,要及时调整整治措施,坚持“药不能停”,常抓不懈,形成常态,决不能让形式主义变成治不好的“慢性病”。 “止”形式主义“风气”,应围绕“关键少数”。习总书记曾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基层的形式主义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上级的官僚主义,大多数时候基层是被“逼”形式主义,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偏爱一片向好的“假象”,让基层只能“投其所好”,对问题都藏着掖着,领导一调研就靠材料和数字堆砌,导致工作浮于表面,难以真正落实。还有一些领导“开口要,闭口就要到”,有些资料和工作成效短时间内很难拿出和达到,基层不得不敷衍了事,做“面子工程”,长此以往这种风气便成了一种“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破除形式主义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带头反对形式主义,为基层减压减负。因此如何破解形式主义,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要起好“领头羊”作用,如果领导干部对形式主义嗤之以鼻,对容易滋生形式主义的工作不支持、不点头,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就不会再对形式主义“情有独钟”,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就会被“刹住脚”。 “除”形式主义“根源”,要高悬“问责利剑”。问题整治能不能取得实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责能不能形成“震慑波”。对于影响党内风气、破坏我党形象的形式主义“痛症”,要用好问责机制,把问责的“板子”打响、打实,对盲目追求政绩、夸夸其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等行为“下狠手”,进行严肃问责,在干部内部形成强大震慑力,让各级干部不敢触碰形式主义的红线。对容易滋生形式主义的工作领域加强监督力度,稍有苗头便要扼杀在摇篮中,以强有力的措施警醒各级干部工作在于落实、在于实干,树立好“风向标”,督促其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和优良作风,将形式主义“连根拔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从思想根基到贯彻落实,从反弹回潮到调查研究,从正向激励到放权赋能,从督查考核到以上率下,全面盘点分析了“基层减负年”确定以来取得的成效成果以及当下出现的新动向新表现,既指出问题所在、基层所需、情况所急,又列出方法步骤、安排举措,为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基层减负年”确定以来成效显著,成果丰硕。通过调查问卷、媒体报道、明察暗访等途径了解到,基层普遍反映无关痛痒的文件会议减少了、多管齐下的考核考评合并了、走过场赚人气的调查研究不见了,抓落实的时间更多了,干事创业的精力更足了。这些都是减负带来的可喜变化,值得肯定和表扬。 可以说,2019年的“基层减负年”是一次直达“病灶”的外科手术,成效显著,但也伴有一些“后遗症”和“并发症”。有基层反映,有据可查的文号减少了但是文一个没少,取而代之的是不带文号、没有落款的友情提示、工作提醒、信函便笺;督查考核的“硬做派”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指导辅导、交流沟通的“软要求”;有些地方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依然将“万一督查组要看呢”“如果考核组要提供呢”“一下领导要去怎么办”等“假设体”奉为工作的“黄金定律”,一时半会走不出形式主义的惯性思维……这些问题还需“术后调理”和“疗效巩固”,否则就会落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形式主义治理窠臼。 根治形式主义顽疾还需“持续给药”。眼下是整治形式主义的进行时,绝不是完成时,更不是“吃庆功宴、喝庆功酒”的庆祝时。持续筑牢思想堤坝。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总结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中的经验教训,坚持实事求是,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持续加大整治力度。朝令夕改绝不能成为减负政策的拦路虎。紧一阵松一阵只会让干实事做硬功的人无所适从,让投机倒把、巧于做虚功的人有机可乘。要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持续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成效成果作为评价考核考察一个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方面。减负效果不明显、反弹回潮的该提醒的要及时提醒,该谈话的要及时谈话,如果因为形式主义而产生严重影响的要从重问责、加重处罚,倒逼领导干部深耕持续整治形式主义的“责任田”。 基层减负还在路上,去疴猛药还不能停。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但绝不是一“减”永逸。减负减到什么程度,是否应减尽减,未减该怎么减,这些都需要盘点总结谋划。解决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是阶段性工作,更不是指标性任务,最终目的是要让基层切身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减负“红利”,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干实事创实绩。 【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这是继2019年“基层减负年”取得成效后,再一次针对形式主义之弊出实招、下重拳。 长期以来,形式主义一直是困扰基层的顽疾。即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大战大考中,一些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问题:重复繁重的填表任务、“你方唱罢他登场”的检查督导、随时随处的拍照留痕攒台账……这些实际意义甚微的“重要工作”,挤占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容忽视的是,“减负减负,越减越负”,少数基层干部由于获得感不强,对待“减负”的态度甚至显得并不那么乐观。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并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绝非一日之功。正是基于对解决形式主义问题长期性的充分认识,和对当前疫情防控不容懈怠、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停滞的充分考量,中央办公厅研究起草并印发《通知》,可谓是对症下药、恰逢其时,彰显出持续用力的坚定态度和精准施策的靶向意识。只有切实解决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才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干工作,从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决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不发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件,不开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议”……《通知》中有许多对实际问题犀利、形象的表述,为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了“精准画像”。并通过直击“病灶”,提出了一系列对症下药、斩草除根的良方。这中间,既有“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政策执行中要注意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等严格要求,又有“加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关心关爱”等暖心举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疫情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风险挑战严峻、工作异常繁重的一年。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每一项工作都刻不容缓,都必须投入百分百的努力。力戒形式主义,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 各级党政机关必须落实好《通知》要求,拿出“减到底”的决心、扛起“减下去”的担当、实现“真减负”的长效,结合实际将中央部署细化为具体任务,抓紧抓实抓细,以更大力度,将基层干部彻底从毫无意义的文山会海中、名目繁多的痕迹管理中和过多过频的督查检查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能够把更多时间和更多精力用到“刀刃上”,驰而不息干事创业、一心一意为民服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明确要求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居官者,须精励敏捷以勤政;碌碌无能者,草木同朽。”但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其变种,却让不少基层干部“心有戚戚焉”。比如:“红头”的正式文件少了,但“白头”的工作提示却多了;考核检查的“频次”低了,但报文报表的数量却多了等等,这些不仅在无形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让基层干部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应对中淡化了求真务实、勤勉干事的从政初衷,成为了心中“不可承受之重”。 立足更“高”站位,莫让“形式”碍了“干事”的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有忠才有德,忠立德亦兴。大浪淘沙,惟真信仰不会被黑暗吞没,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对党忠诚不是写在纸上的“形式”,更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它需要志不求易的追求,更需要事不避难的担当。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多少部队官兵星夜驰援战一线,多少医护人员白衣执甲赴荆楚;多少党员干部舍我其谁冲在前;多少社区工作者彻夜值守抓防控。正是依靠这般对党、国家、人民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和实干精神,我们才能在战“疫”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使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保持更“燃”状态,莫让“形式”碍了“干事”的担当。干部干部,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也是从政本分。基层工作要有“形式”,却不能唯“形式”。它需要的是具内涵的外在、能管用的招数和看得见的效果。“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时序更替,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已然来临,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千年追寻,圆梦就在今朝。承载着亿万人民梦想的全面小康,已经可以眺望到胜利航船的“桅杆尖头”。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处在落实工作“最终环节”和服务群众“神经末梢”各级党员干部,更需要坚定不移地摆脱各种形式主义的束缚,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以“超燃”的状态扛起责任担当,把主要时间用在一起拼搏、一起奋斗上,把更多精力用在一抓到底、一干到底上。 践行更“实”作风,莫让“形式”碍了“干事”的情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通知》明确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然而,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现实中不少形式主义“闹剧”,大都只是为了“领导满意”而忽视了群众的感受和利益。“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就必须涵养好“执政良知”、淬炼好“百姓情怀”,让所有的努力和奋斗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好对接群众需求。 春暮夏来,韶华不负。从事一份工作,便坚守一份初心;热爱一项事业,必担负一肩使命。莫让“形式”碍了“干事”,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