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2020乡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最新2020乡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到xx年全面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加快推进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举措,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精神,不断完善贫困群体精准识别工作,努力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探索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今后精准扶贫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我镇农村扶贫工作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群众主体。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精准扶贫。落实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获得更多实惠。 ——坚持市场运作。运用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引进开发主体,引导和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 ——坚持创新驱动。优化和完善扶贫开发路径、扶贫资源使用方式、扶贫开发模式、扶贫考评体系,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 ——坚持统筹推进。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五位一体”统筹推进,增强工作协同性,放大整体效益。 三、基本情况 xx镇辖25个行政村,2个社区,现有7596户18651口人,其中,农户6026户15838口人。此次贫困人口识别认定,严格按照“八不进”、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和群众公认的原则,整户识别,以户为单位测算收入水平,综合评价贫困程度。初步识别贫困户263户456人(其中:低保户93户198人,五保户76户82人,一般户89户170人,孤儿6人),贫困户发生率为3.5%,贫困人口发生率为2.4%。在识别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有61户142人;因学致贫的有14户43人;残疾致贫的有81户143人;因无劳力致贫的有107户128人。 四、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经镇党委、政府会议研究决定,成立xx镇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脱贫攻坚领导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机关全体包村干部、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第一书记。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张华同志兼任,主要负责精准扶贫对象信息的录入与更新,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同上级扶贫部门的对接,各脱贫攻坚小组间的组织协调等。 全镇按照包村包片格局,划分为五片五个脱贫攻坚小组,由包片领导任组长,包村干部和各村主职干部、第一书记为成员,具体负责制定所包片区的脱贫计划,完成各年脱贫任务,帮助所包村制定发展规划。 五、工作目标 全镇现有263户456口人的精准扶贫对象,到xx年确保实现全部脱贫,其中xx年脱贫人口不少于133人。 六、工作措施 (一)摸清家底,做到底数清 精准扶贫识别工作,涉及人员多,群众关注度高。为了确保精准识别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按照“一进二查三算四评五公示”的步骤,严把农户申请、入户调查、证件核实、收入测算、代表评定、公告公示“六个关口”,确保该走的步骤一步不少,应有的环节一项不落。做到一户一档,摸清家底情况、收入来源、开支情况,建立基础档案。利用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和动态情况全部录入电子信息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 (二)找准症结,做到问题清 针对识别的精准扶贫对象,逐户逐人分析致贫原因,找准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一是因家庭主要成员长期生病或患重大疾病的贫困户比重为23%,此类贫困户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债台高筑;二是因年老或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比重为71%,此类贫困户多是因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三是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比重为5.3%,这类贫困户子女大多已上大学,一般在3—5年子女即可毕业,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 (三)因户施策,做到对策清 按照“五个一批”的脱贫精神,认真制定帮扶措施、脱贫计划,因村施策、因户因人施法,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真正做到“两有三保障”。 一是精心组织实施产业扶贫。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要指导各村积极发展一村一业,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牧则牧,大力发展马铃薯、小杂粮、黑山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养殖业,培育主导产品,提高特色产业开发效益。 (2)促进扶持政策落实到户。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申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农业产业化组织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以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同时,县下达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贫困户能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服务项目和其他产业项目,加大对贫困村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发挥产业基地对贫困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3)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带动机制。积极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推行“公司十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水平,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利益。 (4)把握“日盛达”在我镇投资发展光伏农业的大好时机,积极引导农村贫困户利用个人院落、空闲地、荒山等有利资源建设户用光伏电站,支持与企业合作建设农光互补或地面集中光伏扶贫电站。制定相应可行的收益分配管理办法。 二是大力实施搬迁移民扶贫。 (1)科学制定规划。对地处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就地脱贫难度大、成本高的贫困群众,按照群众自愿、规模适度、梯度安置的原则,扎实推进移民搬迁扶贫,有序引导贫困人口向中心村、镇区搬迁转移。劳动保障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引导搬迁户到工业、企业就业,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帮助解决后续发展问题,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2)强化到户扶持。将未申报移民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住房保障体系,优先安排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对特别困难的贫困户,自身改造能力不足的,由村集体负责进行改造,村集体享受改造后的危改补助。 三是扎实推进教育扶贫。 (1)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对建档立卡的贫困生要直接落实享受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生进行资助,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争取国家倾斜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开展“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 (2)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通过定向委培特困生等方式,帮助贫困生完成中专以上职业学历教育。 四是积极开展就业扶贫 (1)实施“订单”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县扶贫办和农委现有的“百企千村”项目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并将拿出部分资金对企业开展扶贫对象培训的给予适当的培训补贴。 (2)提升就业技能。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扶贫对象给予适当的培训补助,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联合xx卫校、xx体校对贫困户家庭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实行免费学习,并每年享受贫困生补助。 五是大力实施保障扶贫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群众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2)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将贫困人口纳入代缴范围,让贫困对象实现“老有所养”。 (3)健全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农村精准扶贫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并给予患有长期慢病对象,开通办理慢病补助绿色通道。 (4)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积极推进“救急难”工作,落实临时救助配套资金,对因病、因灾、因残等支出型特殊原因致贫的困难家庭实施临时特别救助,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帮扶救助力度,帮助渡过难关。逐步建立完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力度。 六是实行精准结对帮扶扶贫 (1)实行部门驻村帮扶贫困村制度。继续抓好贫困村帮扶工作。根据“一村一策”的原则,结合实际,帮扶贫困村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2)实行科级领导干部(含后备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坚持重点帮扶与联系帮扶相结合,除无劳动能力的联系帮扶对象外,对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实行重点帮扶,做到责任到人。 七是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1)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活动。按照“自主自愿、互惠互赢”原则,积极引导非公企业主动与贫困村结对共建,利用资本、技术、信息等优势,帮助贫困村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2)开展“学雷锋扶贫济困”活动。每年由民政所、妇联、团委等有关部门组织社会各界开展助困、助医、助学、助残、助老、助孤等主题活动,争做好人好事,帮助贫困户等解决实际困难。 (3)开展“国家扶贫日”活动。每年确定一天在全镇范围开展扶贫募捐活动,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 (4)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主设立扶贫公益基金,拓展社会扶贫筹资渠道。 八是积极探索推动金融扶贫。 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担保贷款工作,建立“产业扶贫信贷通”。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贫困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房产、林权抵押、质押等政府贴息信贷业务,重点加大对管理规范、操作合规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贫困村扶贫互助社和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支持力度。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 九是引导行业扶贫。 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教育、卫生以及文广等部门的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实施贫困村水、电、路、宽带、环境改善等工程,利用我镇现有的“乐村淘”电商平台推进农村地区的物流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十是深入推进科技扶贫。 建立健全收益分成、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分配政策,鼓励和吸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通过兼职、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为我镇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服务,推动经济发展。农技区域站要根据各地自然、生态条件和产业发展特点,重点推广种植、养殖、林果、食用菌、中药材等5个方面,良种繁育与栽培、品种改良与养殖、食用菌栽培、中药材种植、温室栽培养殖等5类技术。通过一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较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加贫困户收入,增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化站要有计划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方面加强科技培训,普及推广先进适用、农民易学易懂易用的技术;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让贫困农民参加具体的科技扶贫项目,从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致富本领。 (四)定人定责,做到责任清 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定点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将负责核实和更新建档立卡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鲜活性。同时要科学制定考核细则和扶贫开发考评办法,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体系,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核;落实督查问效制度,对在扶贫开发中工作突出、减贫效果明显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扶贫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进行责任倒查,视其情况给予警示提醒、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