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1)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全国卷命题新背景下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的重新建构 作者: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黄红云 本文获2018.1泉州市高中语文教师专题论文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2019.9.18日在衡水中学第27高考研讨会高三语文专题报告会中被抄袭引用,维权后衡水中学报告人第一时间道歉,推广课件时删改了抄引内容。 【摘要】全国公认的教学知识难点论述类文本阅读,在福建省2017高考中,毫无意外地再次成为得分第一短板。如何提高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得分率,成为全省业内人士深切关注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从现阶段高三论述类阅读教学复习现状入手,探寻学生得分低的原因,力图重新建构全国卷命题新背景下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 文意转换 句群语段落结构逻辑推断 2017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全国公认的教学知识难点论述类文本阅读,在福建省2017高考中,毫无意外地再次成为得分第一短板。而有关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备考现状,颇有几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象。如何提高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得分率,成为全省业内人士深切关注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从现阶段高三论述类阅读教学复习现状入手,探寻学生得分低的原因,力图重新建构全国卷命题新背景下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模式。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困境——教师“昏昏”,学生也“昏昏” 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复习教学,当下较为普遍且成体系的教学模式是:1、整体阅读;2、圈定重点记号;3、引导学生关注“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等十二种设题陷阱。 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大量刷题之后,依然晕头转向,收效甚微。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比鲁迅所说的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加凄惨,牺牲无数的“木材”,结果却一点“煤块”都没形成,问题症结在哪里?笔者根据多年高三教学经验,深入与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同行教师交流了解,开展问卷调查,结合学生的提问及考试作业完成情况,发现该知识模块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上:1、学生阅读习惯不好,没有耐心认真仔细阅读文章,不做重点记号,不认真比对原文,没有耐心,浑沦吞枣,或因担心时间不够而潦草阅读,这些不良习惯致使学生做没有根据的结论判断,胡乱选答案。2、学生判断三道题目都用同一种解题思路,导致结论错误,常会惯性用第一题对照原文的做题方法做第二、三两道题目,在2016年及以前,合理的答题思路应是第一道题目立足于比对原文,第二道题目立足于理解文意内容,第三道题目立足于语意逻辑推断。事实上,学生却常常习惯用同种方法同一思维做不同题目,罔顾不同题干提问方式的变化,刻舟求剑导致失分严重。3、缺乏整体感知的意识,丢开整篇文章的主旨不关注,仅仅抓住命题范围的某个句子某个段落,断章取义,片面考虑问题。 (二)教学层面上:教师因循守旧,舍本逐末。只是从传统教学的角度,从知识点角度反复强调命题的十二个陷阱,没有充分思考导致错误的其它因素,过分迷信教学之“术”,从未或很少考虑教学之“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三)命题层面上:许多试题与高考试题命制的思路相去甚远,很多地方命制的试题也犯学生常犯的错误,三道题目都命制成第一道题目比对原文的思路。不当的试题练习干扰混淆了学生合理的答题思路,使学生怀疑自我,无所适从,危害甚大。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破冰之刃——教师应先“昭昭”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高考命题考试亦然。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应始终保持学习力,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试变化有深入的横向与纵向的了解,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为上策。 纵观近十年全国卷的轮述类文本阅读题,不难发现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几经变革,变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机械对比阶段(2011年以前)、信息转述阶段(2012-2016年)和文本回归,注重学科核心素养阶段(2017年以后)。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思路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理论纲领的指导上。《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有关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与往年有显著的不同之处,增加了如下内容:“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论指导的变化映射在实践中,直接导致2017年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思路与以往相比的巨大差别。 2016年及以前,论述类三道选择题的命题方式相对稳定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17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考查则变化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种命题方式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从表象上看,它意味着2017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选项内容设置,已经超越了“区间+比对信息”的简单化答题思维,而是转换成一种“区间+文意转换”的复杂化答题思维,它说明高考论述类阅读改革已经由局部机械性比对走向向综合理解性比对的转变。 从本质上来看,这种变化与新时期下语文高考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导向是不谋而合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运用方式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 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已经不仅仅是指向学生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熟练程度,已经告别了传统的学科知识本位的评价,而是注重文本本位,注重学科核心素养本位,指向其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格,是一种将课堂所学知识能够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的考查。 从考查难度上看,2017年的考查在原来理解、信息筛选与整合的基础上,更加侧重概括逻辑推断。 高考的变革已经疾驰在路上,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依然局限于告诉学生去注意文章的整体与局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客观与主观等关系,局限于一些诸如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范围、张冠李戴、滥加因果、过于绝对等皮毛技巧,否则必将再次铩羽而归。 反之,我们应该积极研究《考试说明》变化,认识到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考查学生两项内容:文本理解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模式。 何为理解?何为推断?学者董毓在《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中谈到:阅读文章的过程首先是推测和理解的阶段(作者的意图、根据、推理、解释),其次是求证和评估阶段(论证、解释合理、有效吗?为什么?),最后是判断和发展阶段(读者联想,扩大认知,提出自己看法)。 故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一线教师应该建立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有效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按照如下步骤解读文章并对选项最终做出正误判断,完成答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有效教学模式: 发现(找出作者观点与论证) 分析(分析与挖掘隐含信息) 建构(合乎情理的独立论断) 再判断(基于发现、分析与建构的比对) 唯有如此,方能剑指高考,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一)发现——如何正确找出作者的观点与论证方法? 应永恒老师说:“变化是不变的,不变的是本然。”对于论述类文章而言,正确理解它的途径在哪里?我认为应回归本然,回归文体本位,从句群语意逻辑关系、段落构成特点及段与段之间所组成的文章结构关系的角度入手。语素-词-短语-单句-复句-句群-段落-篇章,这是语言文字的基石,好比建筑中的钢筋水泥沙土,共同构筑房屋的框架,任何千奇百怪的建筑装潢造型都万变不离其宗,均由砂石泥土钢筋水泥构成,文章也如此,从文章句群语意关系(因果、假设、条件、并列、递进、选择、转折、目的、让步等)、段落层次及文章的四种基本结 构(总分结构、并列结构、对比结构、层进结构)等语文的“钢筋水泥沙石”本位入手,可相对快速有效捕捉到文章的观点,提高文章整体内容感知的准确性,从而保障推理判断的正确方向。 例如20117年全国卷Ⅰ:选文共4段,属于比较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段概述气候正义形成的背景、核心要素及主要表现。第二、三段分别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阐述、辨析气候正义的外延、本质,最后一段总结出气候正义的内涵。 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对准确判断第2道选择题,缩短答题时间,提高准确率大有裨益。 2017全国卷Ⅰ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该题是今年新的命题形式,直接把文本基本结构作为考试的命题点,进而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体现了文体本位回归的导向。 (二)分析——如何分析与挖掘隐含信息? 论述类文本主要分论证文与阐述文两大类。无论是论证文还是阐述文,文本的主体内容都是陈述与推理。分析与挖掘文章隐含信息,准确理解原文信息,就是对具体条件与结论的理解和对抽象的逻辑推理的理解。阅读文本时,要引导学生从体式特征出发,以“条件”“结论”“推理”三端为抓手,准确理解文意。 1.条件端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 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该题的B、 C两个选项,就涉及文中重要概念、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等考点,此类考点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已有许多系统可借鉴的方法,此处不赘述。 2.结论端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作者所持有的或明或暗的立场。 准确理解作者所持有的或明或暗的立场,涉及今年考试最明显的变化点之一——“文意转换”,选项表述对文章进行了文意转换之后是否依然等值,这恰恰是考生最迷茫之处,对传统十二种陷阱教学模式已经形成惯性思维,对任何题目均只简单进行比对信息的学生尤其容易武断认为文意转换后的项均为错项。为此,笔者以2017年全国卷三套论述类阅读题为重点,结合2010年-2016年的全国高考试题,对相关文本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发现了选项中常见的三种不同文意转换方式,在此列举,以期对教学指导有帮助。 (1)概括式文意转换 定义:将原文的具体表达加以抽象化概括,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文意转换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长句中抽取关键词,重新组织成相对简短的句子,选项表述的内容分布于几个段落之间或几个句子之间,呈跳跃组合特点。 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ⅡⅢ三套试卷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该题既考查论点与论证方法、论证过程的判断,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概括式文意转换后信息判断的能力,四个选项均对原文的重要内容均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概括转换。 再如2017年全国卷Ⅲ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该项是对原文第二段的概括。第二段列举如下: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原文就有,不必判断;“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这一表述是对语段第二个层次“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的概括和转换,根据语意,这一转换是准确的;“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则是对语段第三个层次“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的概括和转换,根据文意,文章认为乡村记忆的存留内容需要加以综合甄选,故选项所说“应完好保存”是错误的,扩大了概念的外延。 此类文意转换,在2017年的选项设置中应用非常普遍,突破的关键在于上述第一点:立足于文体,从句群语意、段落层次、文章结构的基本处抽丝剥茧。此外还要注重文中重要词语、重要概念的理解。 (2)具体式文意转换 定义: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达的文意转换方式。表现形式为选项是对文中某一概念或观点的例证。 例如2014年全国卷Ⅰ第1题: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在饱受旧社会、旧制。 该题答案为B。根据原文信息,文章一再强调“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选题旨在考查对这一概念内涵外延的理解。 从这一角度看,可以发现对于论述类文章而言,文意转换与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犹如人体血肉与骨骼之间的联系,往往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此类文意转换虽然今年高考三套试题均未出现,但概括式转换与具体式转换本身是双向互逆的关系,且高考命题一直不断处于变革中,故不排除未来考试出现的可能性,也应予以充分重视。 判断此类文意转换,关键依然在于上述第一点:立足于句群语意、段落层次、文章结构的把握以及对概念内涵外延的清晰界定把握。 (3)同义变式文意转换 定义: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对文章同义内容进行转述的文意转换形式,即常说的“换一种说法”,这种转换包括代词替换,主客体替换,长短句、倒装等句式变换,因果、假设、条件等句子语意的转换等等。 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该题对应的原文区间是“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从句群语意关系入手进行判断,可知原文中“非政府组织”的行为是气候正义概念提出的背景,A选项的表述,却把“非政府组织”转换成为概念的提出者,与原文不等值,故为错项。 再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该题对应的原文区间是“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 甫一看,原文的主语是“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A项的主语是“郑和下西洋”,很像传统教学模式十二种陷阱中的“偷梁换柱”(偷换概念、偷换主语),但根据文意,郑和下西洋的航程就是文中所述的“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此处的表达是等值的,A项是正确项。 “同义式文意转换”在今年三套全国卷中的运用随处可见,预计今后数年应该也是考试设题的重要方式,故应重视并持续加强研究。 突破的方法有三:除了上述所强调的从句群语意、段落层次、文章结构等文本基本框架入手之外,还应有灵活应对,仔细甄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判断转述的句子与原文是否同义等值。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摘抄原文较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此外,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类型题及转换方式的搜集,以期对学生做出更有建设性的指导。 3.推理端的关键是要理清条件与结论间的逻辑语意关系。 关于这点,将在“如何合乎情理的独立论断”的章节中具体阐述。 (三)建构——如何合乎情理的独立论断? 《2017考试说明》新增了“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的内容。其实结论推断题是历年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压轴题,只不过今年首次在《考试说明》中大张旗鼓地理论重点强调,故本环节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论述类文本主要分论证文与阐述文两大类。无论是论证文还是阐述文,文本的主体内容都是陈述与推理。推理是由条件通往结论的逻辑手段,是条件与结论质之间的桥梁。准确理解文意,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除了上部分所说的涉及具体的条件与结论的理解之外,更包括对抽象的逻辑推理的理解判断。 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A项涉及逻辑中“充足理由律”的常识: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如果这一前提不存在了,那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任何逻辑推断自然就没有必要,故该项正确。 B项“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只是“后代需求就得到保证”的条件之一,“后代需求就得到保证”还需要共同分担义务等条件,选项把充分条件转换为充要条件,故推断错误,成为答案项。 C项控制“碳足迹”是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的必要条件之一,为正确项。 D项在符合同一律的前提下涉及概念内涵、外延的界定,理解准确。 虽然高考考试涉及的逻辑基本是常识性的,高考要考的不是对逻辑思维的认识,而是逻辑思维的品质。但有鉴于考查逻辑能力是2017年考纲的新动向,且学生对逻辑的基本常识认知几乎为零,故《福建省2017-2018高三语文学科复习关键问题指导与训练》有的放矢,提出了 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指出向学生简要科普四大逻辑定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的必要性,对此,笔者深以为然。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还应科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有关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常识。 (四)再判断——基于发现、分析与建构的比对 对于考试而言,文章只是载体,核心的环节在于题干与选项。选项的本质便是命题人基于文章内容的发现、揣摩与建构,它以一个个独立判断为呈现形式。而学生做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于命题人判断的再判断。前面三个环节均服务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前面三个环节,学生在再判断中选出正确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的高考命题变革背景下,教师欲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修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得分短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构新的教学模式:“发现——分析——建构——再判断”。 (二)注重语文核心素养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注重文体本位。 (三)加强选项“文意转换”的研究。 (四)传授必要的逻辑学相关常识。 (五)重视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科学的答题习惯。 (六)精选习题,在经典例题中矫正、巩固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9 福建省2017-2018高三语文学科复习关键问题指导与训练:内部资料,2017.11 张开.强化育人 突显改革——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述评[J]. 中国考试,2017(7) :1-6.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理科试题分析:2017版.语文、数学、英语分册[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