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某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搬迁工作总结
某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搬迁工作总结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行业部门的 精心指导下,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认真落实“搬得出、稳得住, 能致富”的要求,明确责任措施,尽锐出战攻坚,各项工作顺利 完成。被省自然资源厅确定为全省移民(脱贫)搬迁保障基金试 点县、整村搬迁试点县和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增减挂交易指标 试点县,整体工作连续 3 年考核均居全市前列,被省移民办评为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单位。 一、总体工作情况 按照“安置社区与脱贫产业、城镇发展深度融合,安置住房 与基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搬迁入住与脱贫措施、社 区管理同步推进”的思路,以及“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的 安置选址要求,全县在 XX、XX、XX、镇和县城共规划设置安置 点 XX 个,其中县自然资源局(移民办)统规统建 X 个,委托乡 镇代建 X 个,回购社会存量房 X 个,融合安置 X 个,搬迁集中安 置率和城镇化率为 XX%。XXXX 年 X 月底,所有安置点水、电、路、 讯全部到位,实现分房交钥匙,XXXX 年 X 月底所有搬迁户全部 完成装修入住,XXXX 年 X 月底所有搬迁户宅基地全部完成腾退 拆除和复垦复绿,各安置点的社区管理、物业服务全部明确责任, 正常运转。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1.精准识别搬迁对象,本着“依据政策,应搬尽搬”的原则, 正确理解“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内涵,按照“先识别搬迁区 域,再识别搬迁人口”的要求,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推进避 灾生态搬迁,以统筹解决县域内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和基础配套落后、公共服务设施缺失区域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脱贫 致富问题为目标,最终实施搬迁 XXXX 户 XXXX 人。 二、安置房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积极主动和上级做好政策衔 接、资金衔接,对下协调各方力量,细化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 位的工作任务,采取县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逐安置点派驻干部 实地督导工程进度,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在保证施工和质量 “双安全”的基础上,正排工序、倒排工期,盯紧进度,全力推 进项目建设,全力确保相关项目按时达到交钥匙入住条件。我县 的安置房建设严格执行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 XX 平方米,最大不 超过 XXX 平方米,建房自筹资金每人不得超过 XXXX 元,每户不 超过 XXXXX 元。截止 XXXX 年 X 月底,XX 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建成 并达到竣工验收条件,所有搬迁户全部领到了新房钥匙,率先提 前 3 个月在全省、全市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任务。各 安置小区内绿化、硬化、亮化、体育设施、安防设施等与群众生 活密切相关的所有设施全部到位,针对安置搬迁对象最多的县城 惠安苑安置点,县政府协调在小区内,由恒大集团捐建幼儿园一 所,XXXX 年秋季已经正常投入使用。 3.搬迁对象全部入住。先后 2 次以脱贫攻坚指挥部文件印发 了,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实际搬迁入住的相关通知,从入住标 准、时限、责任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县自然资源局(移 民办)统揽,各镇(办)党委、政府负总责,各驻村包联帮扶单 位具体负责,各帮扶责任人一对一督促。在各安置点分别装修样 板间供群众参考,引导搬迁对象以能满足当前生活需求(地平、 墙白、水通,灯亮)合理装修,严防因装修而举债。并出台实际 入住鼓励措施督促群众装修,截止 X 月底,所有搬迁户全部完成 装修。各安置社区也全部落实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厘清了 安置点的行政管理权属,县级财政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物业 费,实行先交后补,渐退式兜底保障 3 年过渡政策,做到群众遇 事有人管,服务有保障。先后多次组织逐安置点、逐户登记搬迁 户内详细信息,就业状况等,对每户每月用水、用电建立登记台 账,对整户举家外出建立详细台账,各安置点做到了对搬迁户的 实际入住情况动态跟踪,定期更新。 4.搬迁对象宅基地全部完成腾退。按照“摸底、腾空、收回、 拆除、复垦和交易”六个环节压茬推进宅基地腾退工作,县政府 按照每处宅基地 XXXX 元补助给镇(办)拆除费。所有绿化苗木 由县林业中心统一提供调拨,截止 XXXX 年年 X 月底腾退拆除工 作全部结束。全县共拆除宅基地 XXXX 户(XXXX 处),其中种植 树(苗)木复绿 XXXX 处,种植其他农作物 XXX 处,可纳入土地 增减挂项目复垦 XXX 处。为进一步提高腾退拆除质量,县上成立 核查组,先后进行了 X 轮次的督查检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当天 进行反馈,限期整改,逐户销号。X 月份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和 省扶贫办的宅基地腾退拆除检查组,先后检查后对我县的腾退、 拆除、复垦复绿工作进行了检查,给予了肯定。 5.后续扶持配合有序。一是将易地搬迁各类信息台账,向相 关部门进行了移交,做到了数据共通共享。二是结合农村宅基地 “房地一体化登记”工作,依法对已享受搬迁政策的所有人员的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予以公告注销,并按程序对安置房予以登记发 证,转移登记所需全部资料已全部完善,已陆续制证发证。三是 对经市政府批准全县腾退后可保留不拆旧宅(房)的 XXX 处旧房 按照以村为主,镇(办)把关的原则,通过整村搬迁宅基地置换、 按程序划拨(出让)、搬迁群众农业生产周转和出租等方式予以 分类处置、逐步推进。五是把留史建档作为重要内容,建立“户”、 “点”“村”“镇”“县”五级搬迁档案,形成全方位、全过程、 全链条的“易地搬迁工作档案”。 三、亮点工作推进情况 1.整村整组搬迁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试点情况有 序推进。首批编制实施的《XX 县 XX 镇等 X 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挂钩项目拆旧区土地复垦项目》,涉及 XX 镇、XX 镇等 X 镇 XX 个村 XX 个地块 XXXX 亩(可实施交易面积 XXX 亩)的土地复垦项 目,目前已复垦拆旧 XXX 余亩。 2.遍访易地搬迁户走在前列。XXXX 年 X 月份分房以后,按 照市局党组《关于开展问需问计问效遍访活动深入推动易地扶贫 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县率先拟定了 X 大类 XX 项 XX 个具体问题的提纲,对镇(办)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 志以及有搬迁对象的 XXX 个村主要负责同志、驻村第一书记、帮 扶干部以和所有搬迁户,以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了面 对面的访谈,撰写了《XX 县易地扶贫搬迁“三问遍访”活动调 研报告》,出台了《XX 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XXXX—XXXX) 实施方案》,明确了搬迁后续目标任务,全 X 易地搬迁“三问遍 访”现场会在 XX 召开,我县作了经验介绍。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部分拆除后的宅基地复绿成效不明显,有的因管护责任 落实不到位苗木成活率不高,影响整体效果。二是因搬迁对象的 退出和规模的缩减,形成的闲置房源需加快处置。三是保留未拆 的旧房处置还需加快。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工作定力,坚持常 态化精准化系统化推进问题整改提升,一是结合秋季造林工作, 对宅基地复绿工作进行“回头看”,适时组织镇(办)进行苗木 补栽。二是加紧研究制定超建房源处置方案,加快资金回笼和矛 盾化解。三是督促镇办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做好保留不拆的宅基 合理利用,妥善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农业生产临时用房等。 五、关于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的建议 易地搬迁一项系统、全面、复杂的工作,他并非单项工作, 他牵涉到搬迁群众后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的结构性 重组和变革。在巩固易地搬迁工作成果上,提以下建议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首先实明晰好安置小区以及安置小区所 处区域的党(工)委、政府(街道办)或村(社区)党支部、村 (居)委会的管理和服务责任,从体制机制上杜绝管理服务责任 悬空,明晰搬迁后谁来管,谁来扶的问题。 二是加强安置小区的日常管理。安置点所在辖区的党组织, 要加强安置小区政治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把搬迁群众有效 组织起来,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搬迁群 众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引导搬迁安置区建立新型邻里关 系,形成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同时要注意把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 明确区分,不能用物业服务组织的工作代替社区服务组织的工 作。 三是加强搬迁群众权益保障。行业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实行 以现居住(迁入)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围绕搬迁社区的管理、 群众户籍的管理、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迅速出台相关配套政 策或工作方案,有序有效衔接好低保、医保、新农保、大病救助、 高龄补助、伤残补助等社会保障政策,确保搬迁群众能在迁入地 享受的政策,就不要再纳入迁出地享受。让搬迁群众在安置小区 平等享有各项民生政策和发展机会,避免出现“两不管”。在迁 出地要充分保障搬迁群众的承包地、承包林以及腾退复垦后的宅 基地等权属权益,加快农地、林地流转,衔接落实退耕还林还草、 林下种植养殖、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多措叠加提高群众收入。 四是构建新的帮扶体系。结合乡村振兴在搬迁群众的脱贫质 量巩固上,进一步加强帮扶工作力量,将对搬迁群众的帮扶工作 重心放在迁入地,逐步改变依赖迁出地的农业产业作为脱贫的核 心措施,而是将就业作为脱贫质量巩固和提升的重点措施。县级 党委、政府负责组织建立新的帮扶工作体系,组建相应的帮扶工 作队伍,向安置点所在辖区的村(居)党组织派驻。 五是不断加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对于安置小区的公 共服务配套,坚持做到缺什么就补什么。对位于镇(区)和中心 区的安置点的产业配套,要尽量结合各安置点周边的产业配置实 际,围绕安置点进行搬迁贫困户的产业培育、土地流转和生产发 展,对已有的产业园区进行扩大提升,增强搬迁群众的就近参与 率。对于处于城区的安置点,重点解决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 人口就近就业或转移就业问题,拓宽增收渠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