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党员领导学《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对《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篇党员领导学《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对《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2篇党员领导学习《_______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对《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近日认真学习《_______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这篇文章感触很深。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必须讲究一个“实”字,统筹谋划,真抓实干,强力推进。结合几年基层工作经验,关于如果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本人有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是经济之本,乡村振兴的根本前提是产业振兴,从农村产业发展看,一个有效的路径,就是依托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议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农业骨干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促进特色产业和旅游扶贫等产业快速发展,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通乡村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加快 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培养一批本土化的农村电商经纪人,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点,提高偏远农村地区农产品对接市场的能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建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多样社会治理体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抓住健全乡村组织体系这个关键,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的战斗堡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就业、水电、住房等民生难题,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实际困难。选好配强农付基层组织带头人这个“领头羊”,特别是选准配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着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持续用好专项整治这个有力手段,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整治,坚决防止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像主义,弄虚作假现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第三,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开发。要实现乡村振兴,关健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和才干,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向农村选派了大批干部和人才,但从长远看,派去的人总是有限的,关键还是依靠本土人才,要高度重视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依托农业类职业学院开展技术培训,支持有关高校到农村设立教学点,积极创办乡村夜校、农民讲习所,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经商等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加强多层次教育培训,培育一批“不离土、不离乡”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把“高手”留在民间,辐射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第四,着力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和乡风民俗。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家风,朴素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要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结合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建立健全农村小河流域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农村污水处理管网,加强农村生活垃极收运处置体系的全过程监管,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坚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村优秀文明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加大对古乡镇、古村落、古建筑等保护力度;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群众团带动机制,重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注重 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型农村文化,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树立文明乡风。‎ 篇二 近日认真学习《_______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文章中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事关全局,事关“三农”,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在乡村振兴中,既要让乡村“穿红戴绿”,留住青山绿水,又要让农民鼓足钱袋子,实实在在受益;既要产业大兴旺,又要风景美如画;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必须体现在民生福祉上。‎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产业兴旺是重点,是基础。对农村广袤的土地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要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体现“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不断提升 农产品的含金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坚持农民是第一主体地位,让农民成为骄傲的职业,人人羡慕的“香饽饽”。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突出科技兴农,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科学使用新农具、采用新技术、培植新作物,种养出健康、绿色、生态,受市场青睐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畜禽畜牧,促进农民增收。在推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要适当保留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化,让农村更像农村。乡村振兴绝不是建设宏伟漂亮的高楼,也绝不是把农村建成城市模样,而是要通过振兴乡村,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在基础设施上,要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统筹推进水电气路讯,实现城乡统筹,共建共享,让交通运输、沟渠灌溉与农家小院、阡陌小道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在农房建筑上尽量统一风格,保留乡村风貌,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坚决杜绝“一窝蜂”式的大开发,切莫搞成“形象工程”。‎ 抓好人居环境和文明新风,增强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庭院”。高 标准规划好村庄建设,在村(社区)办公阵地添设读书屋、党员活动室、健身器材、文化广场,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营造风清气正、邻里和睦、诚信友善的人居环境,激励人民积极健康向上。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让历史与文化荟萃,自然与人文交融。构建良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把农村建成宜居宜业宜乐的大美乡村,不断增强农民幸福感获得感。‎ 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必须谋划好、实施好,既要让乡村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实现繁荣昌盛,又要让农民真正受益,促进全面发展,实现增“颜”又增“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