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政治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政治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新思维也要求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今天的政治课教学,不应该再是老师一味地“独白式”教学、“填鸭式”灌输,而是要求教师敏锐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去捕捉每一个教学契机,创设问题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发明的先导。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有问题就意味着对现实和现状的不满和怀疑,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所谓“问题意识” 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创造性,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能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进行新的发现。因此,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是当前创新教育所倡导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努力的方向。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也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和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的更为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因为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新的想象。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应该是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者、发问者理应也是学生。但事实却相反,老师总是是提出问题的主角。有数据表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交际90%来自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10%来自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回答。这种严重的问答错位现象表明: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很薄弱。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改变教法,更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科学史上的每次重大发现也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的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否具备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 目前有资料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3%,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专家分析认为,学生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的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须首先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1. 创设宽松环境。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如:教师可以建立平等对话的意识,教学中主动让位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应该对敢于向自己挑战的学生鼓励、表扬,对超越自己的学生感到欣慰。因为这正是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最好肯定,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2. 开放提问的时空。在上海格致中学刘老师的课上,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从学生七嘴八舌的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会让人感到有一股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在涌动。刘老师的这种“出声说” 的教学方法,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的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 3. 尊重学生的劳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听、积极地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如:我在讲授“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这一教学内容时,强调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是不可推卸的。当场就有学生提问,“老师,乞丐承担什么社会责任?”这一提问,还真有点措手不及。因为说心理话,我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乞丐这一社会公民。但我不慌不忙,首先表扬了这位爱动脑的学生,因为别人没有想到的他想到了,全班同学要向他学习,学会积极动脑,然后,请这位同学谈谈自己怎么会想到这一问题的?最后,就这一问题让全班同学讨论,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 现代教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并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坛,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不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如果你按住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主动去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要阵地,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杨振宁教授曾经这样说过:他的老师泰勒上课奇谈怪论多,错误也不少,常常就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学生研讨,启迪学生思维,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常常无法做出最后的结论。就是这种看似无序的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真知。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它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如: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设计不同层次的探究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课本设置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练习,通过学生练习中反映出的问题,了解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哪些问题上有模糊的认识。然后设置一些值得讨论同时也必须弄清楚的问题,使课堂讨论有的放矢并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中。 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既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我注重抓课前预习质量,培养自学中的质疑意识。我首先要求学生改变观念,预习目标改“熟悉内容”为“寻找疑问” ,并要求学生将预习中的问题写进作业本上交,作为一项常规作业,在每一框新课前完成。开始学生还不是很适应,问出的问题也很一般,都是定义式的。但随着不断指导、不断实践,不断鼓励,学生渐渐体会到了学习中思考的魅力,思考越来越深入,虽然有些问题本身并不科学,有些甚至荒谬,但我认为,恰恰是这些错误,正好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最好机会,尤其重要的是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课堂思维的积极性、活跃性、主动性大为改观,为探索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引导学生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发现创新的能力。教学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对某些带有共性的看法或结论质疑,得出自己的结论。质疑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可以说,发现问题即是创造的起点。 三。改变学习方法,让学生善问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困难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现代认知结构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互相作用而实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应当根据课本思考题、课后练习题,贴近生活,充分利用生活小常识,热点问题,精美图片等素材,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资源,为学生问题的诞生提供引子,以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意识,提高问题质量。如:我在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时,让学生这样去获得相关问题的资料: a .我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和分裂的时间加起来分别是多少?(可以从《新华字典》后面“我国历代纪元表”中查阅) b.了解香港、澳门问题形成的历史成因。(可以上网查阅,也可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 c.设想一下,如果不用“一国两制”,香港、澳门问题至今能解决吗?为什么? d.写一篇“回归后的香港(或澳门)”,相互交流、讨论。 通过查阅、整理,学生明白了我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远远地超过分裂的时间,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学生也获得了大量有关香港、澳门的信息资料,老师再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挖掘出“一国两制”的经济、历史、人民生活等因素。然后提出问题,这就给比较抽象枯燥的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气氛,再加上学生有准备的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便顺理成章地提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并存,是否会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问题为什么很难解决”等一系列较为贴近时代、社会现象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提问题的水平。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争论中真正理解知识,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现实社会,并通过自己已学知识进行自主的思考。学生的思考可能是肤浅的,甚至也难一获得最终的答案,但这种思考的幼芽却值得让我们倍加呵护。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认为: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验证、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可见,探究是包括学生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3.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能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从而主动地思考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选择,这样不但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尊重了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获得知识,又体验了自身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二期课改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让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最终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强者。实践证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现并解决自己身边的事,就是创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