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有感心得范文
2020 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有感心得范文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1 七月七日参加了由涪陵区教委组织的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时间两天,上午听了 一年级和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各一节,并观看了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视频, 下午听了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反思和县小学教研室钟晓菊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详 细解读。这一天的培训,总体感觉是严谨且高效,受益匪浅。 伍才英老师上的一年级《校园里的号令》一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学生感受校园里的各 种铃声,通过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校各种铃声的 含义,并受到了“遵守秩序,快乐生活”的“法治”教育。这节课在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一是有效的组织教学,针对刚入学的孩子,采用对口令、小组竞赛、表扬激励等 方式,行之有效,课堂井然有序,彰显了教师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引入“校园童谣”, 学生对“铃声下的规范”学得快,记得牢。 罗英老师上的二年级《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巧妙地把对中秋的学习,用找中秋、知中秋、 过中秋、品中秋、迎中秋等系列活动贯穿其中,并紧密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进行学 习,使学生既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又得到了“珍爱亲情、友情,积极、愉快地生活” 的情感体验。 听了朱之文副部长的讲话,我们懂得了,这次中央统编三科教材一方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是解决教材存在问题和不足的需要,我们要从落实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提 升教育质量等高度充分认识新编教材的意义。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三科统编教材的思想和内 容,从理念层面,一是要突出德育为魂,二是要突出能力为重,三是要突出基础为先,四是 要突出创新为上。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 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内容。对统编教材的使用一要高度重视,二要强化培训,三要加强 教研,四要落实保障措施,五要加强舆论引导。我们对新教材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钟晓菊老师的培训,从统编教材的新变化、教材的编写思路有及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等方面 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明确了在《道德与法治》低年段,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 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儿童日常的生活当中。知道了 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接受以权利义务、公平正义、责任担当为主的法治 教育,长大后便更有希望成为一名具备规则意识、程序观念等法治意识的公民。钟老师的培 训通过课件全面展示,生动而且具体,使人印象深刻,对我们今后的日常教学具有很强的指 导意义。 培训是短暂的,付诸实践是我们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经常复习培 训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 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 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全会公报的这一重要表 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突出了坚持依法治国,必须依据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没有人民权益的切实维护,依法 治国就背离了根本。因权利而有法治,为保障权利而实行法治。人民的权利权益既是社会主 义法治的出发点,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着力点。宪法确立的公民各项基本权利,是各个 部门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的源泉。保障民权,首先应当从宪法中寻找依据。部门法规定的公 民的各种权利,都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展开。贯彻落实宪法,就要求全面落实 部门法所规定的各项保护公民权利的规则和制度,完善权利保障的体系和机制。同时,法律 中如果存在对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不足或者不当限制的情况,必须依据宪法予以纠正。行政机 关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侵害和妨害公民的基本权利。只有 严格依据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才能 够让宪法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强调了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确保党依宪治国执政,这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关键。 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 党。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前提是坚持“宪法至上”,“法律至 上”。一方面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通过宪法法律 来治国理政,以确保国家政权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另一方面,党内法规和规范 性文件必须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最近中央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的清理,检验的就 是我们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是否与宪法和法律相一致的问题,凡与宪法和法律不一致的 地方,需要修改和废止,以保证党规与宪法、法律的一致性。做到党规与宪法和法律相一致, 是我国宪法原则的体现,是依法执政和依宪执政的要求。只有让党规既符合党章又符合宪法 法律,才能保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我国是一个坚持_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国家,是_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作 为执政党的执政行为,既要按照党章、党规办事,更要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这就体现了党 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明确了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健全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制度。这是四中全会的亮点。我国现行宪 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权利,但以前都是没有激 活的。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 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是对宪法监督机构提出的一项非常重要而具有现实意义的要 求,侧重点就在于规范建构对具体法律、法规具有监控和审查意义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使 宪法具体条文及其整体精神能够贯穿进宪法以下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根本上保障宪法有效 实施和法律、法规合宪,保障行政、司法行为符合宪法。只有宪法解释和宪法监督机构真正 担负起捍卫宪法的神圣职责和义务,才能为宪法全面有效实施提供最可靠、最根本的保障。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解释权和宪法监督权的规定,建构出具 有明确法律地位、运行程序、管辖规则和行为效力的宪法解释和宪法监督的具体机构及其制 度安排,以实现全国人大常委会此项职权的具体化、机构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3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和现实出 发,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经验,对中国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 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 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与升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 深刻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正值大转型期,社会治理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 到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普遍增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 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更加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期待。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条件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任务更加繁 重。而现实生活中,法治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正、徇私枉法等现 象依然存在。可以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 要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全体人民在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 产党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 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这句话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和政府相关法治建设精神和要求,争做遵法守法的 引领者、依法治国的守护者。 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 本要求。依法治国就是要求无论是部门还是个人,都必须遵守党纪国法,在法律和纪律允许 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确保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 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学习。结合"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部署,认真领会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和精神要求,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在实际 的群文工作中能够自觉的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接受监督。 总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到我国经济 的发展和振兴,涉及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们必须把它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 大计落实搞好。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4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 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 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 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 民主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都由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权利 也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稳定和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 和睦共处。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 法律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 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没有就没有秩序。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 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性是由法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 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法律具有规范相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 序不得修改或者废止。这种法律所独有的确定性,使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清楚地预见自 己行为的法律后果。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 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任何个人或 者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 高的性。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5 我们是最基层普法工作者,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宣传;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现在就六五普法学习内容,体会如下: 一、学以致用,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此次普法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和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学习了《教师法》、《食品安全法》《道路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后, 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要严格规范 自己的思想行为,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分内工作;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认 识,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本领,加强和同事间的协调沟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 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熟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章办事、规 矩做人,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 二、树立正确的普法观念。 普法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其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是不言面喻的, 尤其是我们这样长期浸透在封建历史长河中的国家,更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牢固树立长 期作战、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观情绪,把 功夫下在对广大学生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上。 三、树立科学的普法理念。 对学生的普法知识我们应从侧重普及法律知识,转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应从侧重履行法 律义务方面教育,转到增强学生积极的法律意识上来;应从侧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转到强 化学生自觉自愿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上来。 四、应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 教师是学校宣传法律知识的主要力量,教师学法非常关键,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学校通过 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以及让教师自学的形式完成普法学习,使教师们及时了解国家的立法动 态,增强对依法治国的信心,并运用到依法执教的实践中,收到明显成效。 总之,这次普法学习不仅使我学到了法律的相关知识,还让我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因此,只 有学好法律,才能更加明确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保证我们享有的权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