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1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改革应以阅读为本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改革应以阅读为本 1.语文教学改革以阅读为本的现实意义 1.1阅读能帮助学生解词释句,把握文章。要了解一篇课文就先要理解字词的含义,读懂每一句话,把握文章的整体文意。通过读,用自己的感观接触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感性认识。通过三五次甚至多次的朗读,一些疑词句就会在这种直接感观的反复驱动下,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上下文意,达到读思结合,进而领悟。阅读全文,学生会在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慢慢领会其基本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 1.2阅读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思想情感和结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及其结构形式,会在行文中、在句式运用等方面表现出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理利用领读、分读、齐读等方式对应文章的结构层次读,能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加深理解和感受。如读《挑山工》一文,学生先把课文初读一遍,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一句一句地认真读,联系到上下文,读懂每个词、每句话,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从而很容易地把握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可以成一段,每段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把每段的内容联系起来,就把握了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读懂文章内容结构和情感,远比教师讲懂要好上百倍。 1.3读能帮助学生感受、领悟文章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读一篇文章兼美的优秀文章,吟一句悦耳动听的诗句,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通过朗读、熟读,能读出词语的涵盖和连贯,读出语意的对称和声调平仄的对应错落,联绵圆转,愈读味愈浓,语调的抑扬铿锵、琅琅书声,如石板流泉,铮琮叮咚,清脆悦耳,学生对语言的妙处的感受、领悟的效果,是不能用教师讲来替代的,这是我从教三十多年的体会。 1.4读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促进学生听、说、写等方面语文综合素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发展,无不体现着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程度。要达到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就是要多读书、熟读乃至背诵了大量的优秀文段、名篇、文学作品,就等于储备了前人的许多思想成果,积累了许多感性的语言材料,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自己的语言,令你文思敏捷,思维开拓,有如“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读,无形中就提高了听、说、写的语文能力了。 2.语文教学改革以阅读为本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1就语文教学现状而言。从小学到高中l2年间,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时总数约占学习课时总数的2 6%,学生们用近四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仍然是“速度效率低,不适应国内,国际发展快的需要”,“实用性不强,学了不管用”。我们的学生完成九年的义务教育,能背诵的课文、诗词、章节文段又有多少呢? 时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却有以讲为主,以讲代读的偏向,课堂上读得太少甚至不读,而把大堆的语言材料灌注给学生。可以说,我们的很多语文课已经大大失去了“读书”的本味,而着眼于 “讲书”、“听书”了,用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文基础知识,花样百出的练习题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和领悟。学生说得出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大有人在,而李白杜甫的诗句记不出的却比比皆是。划得清主、谓、宾,说得出一篇文章段落提纲、中心思想的学生亦不少,而写不通语句,作文杂乱无章离题万里的也随处可见。 2.2就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而言。旧的教学大纲把语文教学的知识能力结构归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新课标却把“读”放在前面,读、写、听、说仍是语文教学的知识能力结构,可见“读”之重要。叶圣陶老前辈说得好,“所谓阅读,总得读,读是吸收,写是倾吐”,没有吸收,哪来倾吐?经常诵读些好文章,培养自身语感,这样,语言的积累,语文的能力就在这诵读中逐渐形成了。 2.3就前人经验而言。古往今来,多少人对于“读”作过肯定与推崇。三国时的董遇,曾有人要跟他学,他不肯教,还说“必当先读百遍”,并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也是读书的至理名言。鲁迅、茅盾更是以切身感受肯定“读”的重要作用,说学好语文别无他法,唯有多读。新课标把读放在前面,这充分说明了“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3.语文教学改革以阅读为本的方法措施 3.1严格要求,培养读的习惯。 3.1.1从教师自身抓起,加强新课标的学习,用现代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充电,不断创新。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多读书,多看报,读国内国际重大新闻,读教育教学理论名著,读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要丰富自身的语文积累。“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原来说“要想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语文教学改革中提出:“要想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须然捉襟见肘。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是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皆形于表。语文教师还要通过多读,积累丰富的词汇使自己变成一本“活字典”。同时,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背的功夫。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大量的句篇名句、名篇佳段,常不离口,做到出口成章。这样,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 3.1.2从课堂教学抓起。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上,要以“读”为主,突出语文教学的“主体”。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化,进入文章的角色,更要靠读。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学法。课堂上教师可先范读、领读、背诵,然后加强学生的读法指导:个别读、小组读、角色读、齐读等相结合。恬吟密咏,以“讲”为辅,以“读”代讲,做到每课必读,有的放矢地读。通过读,学生能体会出文句的深层含义,能领悟教师不易讲清的语感。 3.2诵读与思维训练、写说训练相结合。选取精当的文章诵读,是对思维的一种“榜样训练”,在读中启发学生思考:文章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是怎样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是怎样循着一定的思路安排说话的顺序、处理文章的结构的等。凭借课文进行写、说的训练,并有意识地把课文作范文,让学生进行模仿,引导学生由机械模仿,逐步达到灵活模仿,最后达到创造性的表达。 3.3多方引导,激发学生阅读情趣。要使学生把读书当作是一件乐事,还要加强对学生读书的多方面引导,落实语文活动课程。如开展班级活动诗歌朗诵会;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故事会、手抄报、读书心得交流会、辩论会、作品欣赏会、书评影评、建立班集体文集等。把学生的成功作文推荐到报刊杂志,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快乐,这正是语文教学改革以阅读为本的真正体现,同时也是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具体的新思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