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04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入党初心故事5篇与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事迹材料5篇
入党初心故事5篇与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事迹材料5篇 入党初心故事5篇 【篇一】 马上就到七月一日了,这对于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来说,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的日子。还记得当初你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吗?有没有至今仍记忆犹新的小插曲?欢迎在跟帖留言中讲一讲你的入党故事! 好吧,我先来。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家子弟,家族里面从未出过“党员”。小时候,我亲身经历了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体验到了为生存而奔忙的辛苦。之后,我也亲身经历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目睹了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好日子来了,我们唱的最响亮的歌曲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对“党员”有了初步的感知与艳羡。 在离开农村到师范学校上学的那几年里,同学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入党”,而我则往往在他们讨论时悄然离场。第一,我的祖辈父辈世代是农民,从来不曾与党结缘,讨论无益;第二,学校入党程序繁杂严密,且是优中选优,而我成绩一般,在老师同学中尚且未能引起关注,又岂能会被党组织看中?第三,学校凡是被列为考察对象者,大都是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之类的风云人物,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学生来说,也就只能是想想、说说而已的事情。 党员必须是最优秀、最先进、最具有代表性的。带着农村孩子特有的自卑和深深的遗憾,我离开了那个位于城市中的学校,也离开了那个繁华的城市,回到了就在自己家里不远处的一所农村中学任教。不是因为我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而是我恪守了“能当鸡头、不当凤尾”的理念。亦是因为如此,我才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描绘出一些可圈可点的色彩,变得愈来愈为优秀、愈来愈为先进。 初到中学任教的那几年里,我从不敢奢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党员,也从未向学校党组织提出过申请,而是把一切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提升、能力积累和思想更新上面。1995年,新乡日报“教育专版”推出,给我提供了一个思想争鸣、教育革新的平台,不仅我的文章经常见诸报端,就连我的学生也是颇有成就。而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胆探索与尝试,我在当地也获得有口皆碑的赞誉、引起了市区两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注。 1996年,我将我的教学改革尝试写成了一本书,并被区教文体局作为实验教材在全区推广。而在此时,学校党总支部书记问我:“拿来这么多大奖,这么没见你递交入党申请 书?”我显得很尴尬:“我也能写入党申请书吗?您觉得我够格吗?”他笑了:“够不够格还要经过组织考验,不写申请书组织怎么考验呢?” 也就是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失眠了。虽热我的写作水平并不算差,但却从来还没写过入党申请书。于是,我查阅了入党申请书的格式,也翻看了很多党史资料,最终才确定了要写的内容。现在想想觉得自己也挺迂腐的,就这一份入党申请书,我反反复复写了有10稿之多,等递交给书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记得在我转入预备党员的那一天,书记曾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不仅行动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亦是因为如此,我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勇挑重担、教学上力争优秀,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及时调整自己奋进的方向。眼看着党员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我又岂敢有丝毫的懈怠? 然而,风云突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1998年的暑假,已经到别的学校任职的老校长找到我说,想让我到他们学校担任教务主任,如果我同意就跟教育局的领导说。几次三番的谈话过后,我的思想开始进行了波动,说“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只要教育局调,我就去。”事情就是这样,教育局的领导找我谈话时,我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于是领导就说,“好吧,你回去跟你们的校长说一下你的意见。”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学校并没有正式任命校长,是书记主持学校工作、代理校长职务。事情可想而知,一听到这个消息书记有点坐不住了:“这么大的事情不提前说,还有没有组织纪律性?”然后就到教育局去了……我后来得到的消息是,书记在局长面前大夸我是人才,“我们培养出来一个人才也不容易,这个时候让他走不合适,要不就再挑一个这样的人才来代替他,否则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办法开展了。” 就这样,我任职教务主任的事情搁浅了,之前的先进性、组织性、纪律性也模糊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导致我做出了一些鲁莽的行动。比如,与书记吵了一架,不再接受学校职务安排,并且还到门岗去当了半个学期的保卫工作。而在我做出反思和检讨之前,党员转正事宜也被搁浅了。 一时的盲目与冲动,让我的入党预备期延长了半年。正是在这半年当中,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反省,也对“党员”有了新的思考和解读——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将党的先进性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否则,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也不配拥有“共产党员”称号。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将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回想这近20年的风雨路程,我不管岗位如何变动、形势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都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都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操守,这便是“我的入党故事”给于我的警醒、给于我的动力。而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征途中,我将继续保持清醒的党员意识,认真践行入党誓言,用热血抒写忠诚、用热情描绘感动。 【篇二】 在纪念建党xx周年之际,回顾46年前,在1972年12月初我收到了入伍通知书,实现了长大参军要立志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愿望。无论在新兵团集训,还是被分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虎连”当一名新战士,时时处处感受到部队这个革命大熔炉那环境能让人千锤百炼,与战友们朝夕相处,那火热般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力量始终激励自己努力前行。 我所在的英雄部队就是沪剧《芦荡火种》后改编《沙家浜》中新四军36个伤病员组建成一个团的建制,被列为第20野战军59师175团。当兵前我已经是共青团员了,入伍后自觉服从领导,主动向党员老战士学习与请教,各方面严格要求磨练自己,无论各种训练还是参加助民劳动等,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勇于吃苦不怕累,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在连队首长教育培养下,在班排长和老战士关心帮助下,我积极要求上进,参军不久就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恳请党组织和首长及同志们不断考验自己,由于我在各方面很努力表现比较突出,1973年底被部队授予团嘉奖。 第二年4月初,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成为一名新党员,那时几十名新战士中我来自xx大城市,荣幸的属于新战士率先第三名加入的新党员。回想入党的那一天,在党支部大会上,面对党旗和连队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看着在座的连队排、连干部和老党员及班骨干,我被几十双眼睛都在关注,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表明正确入党动机,不是为了“镀金”等,将入党作为加油站和新起点,更好的接受党组织对自己各方面教育和考验,誓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终身,这是我对党组织许下坚定的承诺,入党几十年以来,初心至今未变。 入党那一天就像一面镜子,入党那一天情景铭刻心中,经常对照党的要求还有哪些差距会让人迎头赶上。入党大事终身难以忘怀,此事仿佛就在昨天。我入党后不久,连队首长和党支部研究决定任命我担任班长,当年下半年,又推选自己担任连队党支部委员兼军人委员会副主任。更加觉得自己肩上责任更重,任务更艰巨,继续发扬部队革命光荣传统,好思想好作风发扬光大,不仅各方面要身先士卒,而且要带领班里和其他战士共同前进,政治学习,军事技术和战术,无论单兵和全班的摸爬滚打都要走在兄弟班排前面。我入党后从不松劲,反而带领全班战士,更加努力刻苦训练和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和同志们的赞扬。提升班长后不久连队和组织上又送我到师部教导队接受政治和军事训练,后来也顺利完成教导队首长交给我指挥一次加强排进攻演习任务,那时军部下达各师团派连以上干部前来观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压力变动力,为咱部队赢得胜利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无论环境和岗位变化,入党初心就是不变。随着形势的变化,部队于1975年7月初奉命由浙江调往xx开封,我部刚到达xx商丘才几天,就遇上罕见的雷电暴雨气候,黄河堤上坝被雨水冲击随时会发生决堤危及人民生命财产,部队接到命令急行军赶赴抢险第一线,我强烈请战担任连队抢险第一突击队,经过数天连续抗洪抢险作战,终于排除了决堤险情,部队表彰了一批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因此我被团部授予三等功一次。在部队整整四年,我没有辜负部队首长和战友们殷切期望,党员战士班长做出了一定成绩。复员返回xx后,被分配到xx海运公安处担任乘警、副队长、公安特派员,由于工作出色,曾多次被评为xx海运公安,xx市公安战线先进工作者,被公安部授予个人二等功一次。 后来经海运公安党委选拔和推荐送我到海运集团党校参加船舶政委培训班学习,先后到客船工农兵18号、繁新轮、长自轮、xx轮担任政委和党支部书记,也曾多次被上级和党组织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政工干部称号。自1994年11月调入客轮公司机关工作,无论工作环境和任务变化,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保持一名党员干部本色,廉洁奉公、秉公办事,强化管理,言传身教,为服务企业广大员工做到尽心尽职,始终不忘入党时初心,为党的事业多作贡献,为党旗增光添彩。 目前作为退休干部第二支部的党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仍然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胸前佩戴党徽,自始至终体现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回顾入党那一天开始,每一个时期和工作阶段,点点滴滴成绩都是各方面的党组织和领导的培养教育下,是同志们大力帮助下分不开的,这也是离不开那段在部队革命大学校和革命大熔炉锻造的烙印,要继续传承我党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 【篇三】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7年的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学习了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爱国、励志、求真和力行”的八字希望给我触动很大,让我回想起自己入党那一天的情景。 1974年12月23日,我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走进了机修厂铸铁车间会议室,参加审批我入党的支部大会。鲜红的党旗高挂在墙壁的正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一刻看上去是那样的严肃,完全没有车间里平时开会前的那种喧哗和打闹场景,刹那间更让我感到会议室的气氛庄严肃穆,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可能同志们感到了我的紧张,纷纷给我投来鼓励的目光,让我感到了一丝温暖,使我紧张的心情得到了缓解。会议开始了,我向党组织汇报了我的入党志愿及思想情况、两位入党介绍人介绍了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以来的表现、同志们踊跃发言肯定了我的成绩并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接下来最为紧张的时刻来到了:举手表决和支部书记宣读支部决议,虽然正值寒冬腊月,但我已汗湿衣衫,在我手心几乎要攥出水来的时候知晓了支部全票通过了我入党请求,我激动得热血沸腾,党组织接纳了我,我要为党的宗旨奉献自己。听着支部书记宣读决议,我心里暗暗地立下誓言,要向自己少年时代的偶像科学家钱学森和劳动模范倪志富那样,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把个人的一切融入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洪流中去。这就是我入党时的初心,做一个又红又专的国家有用人才。 【篇四】 “什么是入党?入党就是意味着将自己的微薄之力奉献给党和人民事业的新起点”。对于党支部的同志们在我入党那一天的支部大会上的发言,记忆犹新。 我是在1987年1月8日入党的(党支部党员审批大会),记得那一天天气寒冷,我们机械系教工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大家围坐在“液压实验室”中,对本人的入党申请和志愿进行审批。党支部书记宣布了会议的议程,接着是本人向党支部全体党员宣读本人的入党申请、阐述自己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之下的成长过程,表明自己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本人在支部的审批大会上谈到了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共产主义政党的利益只能是本国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利益,在国际上,则是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斗争;谈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走过了艰难曲折的路程,党的伟大生命力在与敢于正视和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义无反顾地朝着开创中国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大路上迈步前进。 自己当时在学校的机械学实验室工作,除了完成自己应当担负起的实验教学课程任务之外,还担负了一定的科研项目。除此之外,本人还自1986年9月开始担任了本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8603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在社会工作方面还担任了机械系教工团支部副书记、系工会委员等职务。当时对于自己的工作表现,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在支部大会上对于大家审批自己的入党信心满满,当然这是好事也是应该的。但是,当进入了“支部党员对于是否接收入党申请 人入党进行审议”的议程时,党员同志们的评议和审议,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些党员同志在肯定本人工作表现的同时,中肯地向我指出了身上还存在的各种不足,诸如作为工会委员联系群众还不够,在业务工作方面细节想得较多但宏观考虑和创新不够,平时接人待物比较清高,在不少工作场合还存在着急躁的情绪;特别是一些对我比较熟悉的同志,指出本人的问题更是入木三分,他们指出了本人学习别人的长处显得较为薄弱,看问题有时较为偏激等问题;同时语重心长的告知本人,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和克服,将会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还会给党的工作带来损失。对于当时这些党员指出本人缺点和问题的一片肺腑之言,的确不是我一时一事就可以即刻改正的;有言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有些自己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确实在以后的工作中又反复出现过,也给本人的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和被动。党员的党性锻炼,必须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不断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不断克服自己的各种缺点和错误,才能不断接近党和人民的要求和希望。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在支部会议上向本人指出缺点和问题的同志,都是些“一字千金”、极为关爱本人的同志。 在党支部的党员审批会议上,我对全体党员的评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本人感到自己在思想水平、工作方法、修养锻炼等方面距离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就是刚才党员同志向我指出的各种不足和问题,无论党支部今天是否能够通过接纳我入党,我都必须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在党内外同志们的帮助下,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弱点、缺点和不足;注意向别人的长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在今后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凡事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为祖国、党和人民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善于联系群众,注意思想修养,培养民主作风;坚定、勇敢、沉着,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决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对此我满怀信心。 在支部大会表决时,支部的全体到会党员一致举手同意接收本人为中共预备党员。当时,本人真切体会到,入党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也是人生中难忘的一课。特别是一位老党员说道,入党,就是要从此有思想准备,就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随时奉献、牺牲自我。如洪钟大吕,余音绕梁。 【篇五】 我是在1991年6月28日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这是个非常特珠的日子:1991年7月1日,2天后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正在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的7O年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搏击奋斗、完善、充实的7O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国家蒸蒸日上的变化,更不可能让我们每个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给我们帶来的红利。我的入党日与党的70周年纪念日联在一起,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喜悦。 入党那一天,我想得最多的是我能加入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党组织长期教育的结果,是党组织对我以往工作的肯定和提出更高的要求。 回想起入党的经历,我更加深刻领会到从这一天起,我从事的工作已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1989年,我们在教研室一起工作的几位老师为冶金局送走第一届安全工程毕业生,这个专业是86年开始招生的,那时候冶金系统工伤事故不断。比如耐材厂被压砖机压断的手指可用脸盆装,比如钢厂的矽肺病人在各个行业中高举榜首等等。冶金局安全处处长要求我们一定要办好这个专业,可是办这样一个专业困难真不少,xx是第一家,全国不足30所,我们的老师要改行,从头学。但是我们克服种种困难硬是办起来,毕业生好样的,进厂后马上发揮作用,把所学专业与实践结合,受到欢迎。 在成绩面前,我们感到要把专业办好,业务上需要指导,政治上需要依托。89年,教研室包括我在内的3名教师加入了民盟。党组织並没有因为我加入民盟放弃对我的培养教育,那时候的政策是加入民主党派后仍可要求加入共产党的。党组织吸收我听党课、学党史。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一句话,加入民盟后要求入党是对自己政治上提出更高标准。 正是在党组织的教育下,我9O年打了入党报告,91年入了党。回想起入党的经历,入党那一天,我真正感到今后我的工作更有方向,更有干劲了。 1991年6月28日那一天后,党和社会也对我们提出培养更多更有质量的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我们每年招两个班,最困难的时候,我和两个青年教师包下了大多数专业与专业基础课,在实习中带头在建筑工地爬脚手架,在造船厂爬船头,在宝钢实习时,陪学生睡在厂里等等。党组织始终关心着我和我们从事的专业。欣慰的是安全工程专业始终是上应大的重点专业,现在xx各条战线的专业安全干部百分之九十来自我们学校。2O17年权威机构统计全国最受社会欢迎,就业率最高,收入最高的前5O名专业中就有安全工程。除此外在社会上培训安全消防师,我和教研室老师也不遗余力,要问动力何来,因为一直心里有入党那一天。 我现在虽年过70,但离第二次退休有段路,还在为社会培养安全专业人才做点事。而这一切使我经常还想起入党那一天。如果没有这一天,没有这一天后在党组织内受到的关心教育,我能把工作做得还称职,能够得到党和各级组织赋予的各种荣誉和称号么?1991年6月28日是我终生难忘的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 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事迹材料5篇 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事迹材料5篇 【篇一】 自考入xx国棉一厂以来,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她凭着自己的勤奋、积极和自信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凭着自己的操心、用心、细心、虚心赢得了干部职工的放心。过硬的技术和“四心”成为xx“责任”的全部内涵。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这纱车嗡嗡、银丝飞绕的三尺弄档里,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20年光阴里,xx凭着对企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姐妹们的赤诚,默默地将责任扛在肩上,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刚满17岁的xx和身边的同龄人一样,带着憧憬、带着欣喜在众多应考者中脱颖而出,考入xx国棉一厂,成为细纱车间一名值车工。培训结束后,xx因技术好成为同批新工中第一个上车顶岗的。可谁知在看管精梳品种时,东边跑、西边窜,在弄档里没了计划性、灵活性,整天手忙脚乱,而且还出现练车的情况。师傅说:“练车心里不是滋味吧!我看你干活挺利索的,关键是你技术还不行。”“技术还不行”简单的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xx。在教练帮助下,xx用心悟出了其中的道道:好的技术不仅仅是把头接上,还得有科学的巡回路线与方法,合理的目光运用,还得积累一定的经验。从此她调整好心态,每天早来晚走,无论是单项的接头换粗纱,还是巡回,样样认真。练接头,手指不知被纱线割破了多少次,拔纱管,手掌不知被蹭破几层皮,晚上睡觉脖子和腰痛得难以忍受。功夫不忘初心人,1992年,进厂还不到一年的xx就参加了公司“梦桃杯”比武,并被评为“梦桃杯”操作技术比武新秀。 2002年,经层层选拔xx获得了代表企业参加全省职工技术大赛资格。这次大赛上,她的操作技术打破省纪录并取得综合第五名的成绩,被授予“xx省技术能手”称号。2004年再次代表公司参加省纺织杯技术大赛,为企业取得团体第一立下汗马功劳。2003年被共青团xx省委、省劳动厅、省经贸委联合授予“xx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4年被团中央等联合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xx早在1996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她就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继承赵梦桃先辈的光荣传统,牢记赵梦桃“不让一个姐妹掉队”的谆谆教诲。2006年9月,xx担任了细纱教练员。随着大批青工的进厂,xx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在带新工方面,xx根据每个人的资质高低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快、动手能力强的就直接上车教,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就理论结合实际反复教动作,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一步一步掌握要领。薛肖肖是进厂的一名新工,在三个月的集中培训期,xx发现她是有潜力的好苗子。她就一边耐心讲解动作要领,一边作示范。经过她的悉心指导,进厂不到一年的薛肖肖参加了“梦桃杯”比武,并以换粗纱29秒的速度,打破了厂级纪录,并取得了“技术能手”称号;2008年,在“梦桃杯”比武中以第一的成绩被评为“技术标兵”;同年参加省纺织技术大赛被授予省级“操作能手”称号。在xx任教练员的几年中,轮班操作技术始终排在四班之首,经她带出的徒弟好几个都已是企业公认的技术尖子。 自担任教练员以来,xx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狠抓职工规范操作不放松,在日常工作中,她摸索分析各种纱疵的形成原因,对每项不标准操作可能产生的疵点亲自试验跟踪分析,先后总结出精梳棉品种纱疵的形成与预防措施;纯涤品种条干产生原因分析等很实用的理论材料,在每周的技术课上,她从因果两方面给职工讲解每一项不规范操作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观看疵布,共同分析,从而让大家主动规范操作,自觉增强质量意识。在每天的巡回检查中,她不厌其烦地及时纠正每个不良操作行为,对新工多示范帮教,对明知故犯的严格考核,不讲情面。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下,从她眼前过目的纱,她一眼便能辨别出合格与否,以及造成不合格纱的操作行为。大家很佩服,称赞她是“金牌”教练。在她的刻苦钻研下,20xx年她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0xx年被评为xx省首席技师。 在xx“责任”的全部内涵里,用心、细心、虚心帮着她练就了过硬的技术,帮着她赢得了青工的信赖。但这并不是全部,在她的责任里还有着一份操心,而这份操心正是她无私奉献的写照。在当值车工时遇到轮班人员紧张,她主动要求扩台,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当班上工友忙不过来时,她利用空隙时间帮助邻岗的姐妹做好清洁;每当试纺高新品种时,她都主动请战,去新品种区看车;组织业余活动,她是轮班长的得力助手。就是这样,xx不仅用她的操心征服了一批批青工,也赢得了车间和全公司干部职工的信任。2004年被陕纺总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咸阳市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和咸阳市青年突击手标兵;20xx年被咸阳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12月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 【篇二】 蓝色的工作服、高高的个头、憨厚的笑容,他就是合肥燃气集团蜀山区服务所所长xx。踏入灶具维修这个岗位已经20多年了,他对这个岗位始终保持着热爱,把用户的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敬业、奉献,将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再平凡。 一片真心,架起为用户服务的桥梁 xx说:最难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最有意思的工作也是与人打交道。 2002年一个冬天的晚上,xx年仅12岁的儿子正在家眼巴巴地盼着爸爸回来做饭,而此时此刻的xx却默默地等在省测绘局大院刘先生家所在的黑暗寒冷的楼道里……原来,这天下午,在市里做生意的刘先生打电话报修他家的燃气有问题,希望xx马立就去修理。正在值班的xx犯愁了:“所有维修人员全部出去干活没回来,如果我走了就不能接到其他用户的电话了,如果有问题怎么办?”xx耐心向用户解释,并许诺当天下班一定去帮他家修好。下班后,当他急匆匆地冒雨赶到用户家时,刘先生还没回家!xx在楼道里一直等到晚上快7点钟,刘先生才回来。当故障排除完毕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面对此情此景,刘先生连声道谢并挽留xx吃饭,被他婉言谢绝。从此以后,刘先生同xx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只要家里有燃气问题,刘先生总是打电话点名要xx服务,xx每一次都是那么耐心、细致。 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xx已经成为燃气优质服务的代言人。遇到难题,他总是最后那个“啃骨头”的人,甚至有的用户直接点名请xx前来解决。xx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自己的“真心”和“诚心”解决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 一份爱心,给用户带去无私的温暖 2008年1月的一个夜晚,时针已指向11点了,xx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西园新村一位80多岁的空巢老人,半夜起来做宵夜发现灶具坏了,于是就想到了经常上门看望她的xx。虽然已是深夜,而且又是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可是xx二话没说,立刻钻出被窝,拿起工具包快速赶到用户家,经过检查修理,终于排除了故障。看到老人满意的笑容,xx也觉得心里暖暖的。 1993年为方便帮助老人们解决燃气问题,燃气集团蜀山区服务所为12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了“为孤老用户献爱心”活动,老人们成为燃气工人的定点帮扶对象。如今,这些“特殊用户”已发展到200多位,xx和他的工友们每人都把多位孤老用户作为定向服务对象。有空时,xx和他的工友们就会去老人那里走走看看,给他们送上最贴心的燃气服务。 有一次,xx在结束了假日小分队的活动后赶往西园新村,要去看看住在那里的两位老人。两位老人一个82岁,一个86岁,虽然身体都很好,但他还是放心不下。在老人家门口,他细心地从维修包里掏出准备好的鞋套,说:“老人们年纪都大了,弄脏了地面他们打扫起来很费力。”走进老人家里,xx习惯性地走进了老人的厨房,先看看灶具再看看热水器,发现老人的灶具打火有些问题,他放下工具包便修理起来,由于气温比较高,不一会儿xx就满头大汗,他顾不得擦汗继续着手中的修理工作。老人说,自己年龄大了,为了方便他们的生活,xx给他们留下了手机号,只要家里燃气有问题就可以直接找xx,xx有事来不了时也会第一时间派人上门修理。逢年过节,xx都会过来看看,帮助检查燃气安全。“xx做事认真负责,我们都非常相信他。” 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19年来xx和他的工友们将燃气的贴心服务,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爱心带到老人们中,共上门对这些特殊用户服务了15.5万人次。 一种坚持,二十年如一日履行承诺 熟悉xx的人都知道,xx有三个工具包,一个放在所里,一个放在站里,还有一个放在家里,这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随时拿到工具,第一时间上门为用户解决难题。20多年来,3个工具包坏了又换、换了又坏,而不变的是他一心为民服务的热情。 2005年正月初五的晚上,xx正在与20年未见的老同学在饭店吃饭。突然一声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电话接通后他了解到,原来是长江中路一用户报修燃气灶具坏了。xx抱歉地说:“老同学们,实在不好意思,我不去,用户家就断炊了。我可以负你们但不能负用户呀!”他满怀歉意地走了,以最快速度从距离最近的点拿到工具包,向用户家赶去……一个多小时之后,蓝蓝的火焰在用户家里燃起了。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小的,为了能让更多的用户得到优质服务,xx组织成立了“xx假日服务小分队”,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的时间免费为市民提供燃气服务。从2000年4月份开始,xx就带领小分队成员,主动深入社区、学校,义务为用户服务。10多年来共开展活动1184次,出动人员7927人次,义务维修了111804户,发放安全宣传材料79000份,上门安检更是不计其数,将方便和安全送到了用户的家门口。而“xx假日服务小分队”也先后荣获“第九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江淮百万志愿者和谐活动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第七届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等光荣称号。 一直进取,传承劳模精神永葆先进 服务用户只有一腔热情远远不够,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扎实精湛的技术做基础。开始时,这对xx来说并不容易。 1990年调入燃气集团的xx,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他坚信:“365行,行行出状元!”“缺什么就补什么,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没什么高不可攀的!”生活并不富裕的他,从牙缝中省出了钱购买化工知识、电子技术、钳工和管道工之类的书籍。3年后,他拿到了本科文凭。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他也十分注重动手能力,注重在实践中摸索经验。近年来,xx在提高自身技术的同时,通过“传帮带”,主动向同事传授技术和实践经验,培育出了新的技术能手。 如今,他思考得更多,尝试着推行标准化服务,提出“六带一清一签字”维修规范服务法,即上门服务带一张服务名片、一块工作台布、一块抹布、一双鞋套、一张统一价目表、一份安全宣传单,维修结束清理现场卫生,请用户签置满意度意见,极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真诚、为民、坚持、进取,让xx在这个岗位上越走越远。他一如既往地用真情服务践行着作为一名党员对用户的庄严承诺:“不管有多难,只要你肯说!” 【篇三】 曲xx现任xx省玛沁县雪山乡卫生院院长。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坚守在玛沁县雪山乡卫生院工作岗位上已经33年,他从牧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师,从一名年轻医师成长为管理有方的院长。曲xx扎根高原雪域,融入到雪山乡广大牧民群众之中,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高原病诊治经验,挽救了无数群众的生命;他用自己的朴实真诚和无私奉献,为xx牧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用心贡献,在切除整个左肺的状况下,仍然尽职尽责服务患者、造福群众。 解除乡亲们的病痛就是我的天职 曲xx经常说:“人不能忘本,我是牧民的儿子,是党培养了我,是乡亲们推荐我当的乡村医生,我不能计较个人得失,为乡亲们解除病痛是我的天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曲xx坚持“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把“服务无双休,温馨在雪域”作为他对患者最朴素的承诺,不论深夜黎明,还是雨雪寒风,只要病人需要,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不知疲倦地救治患者。2008年一个冬夜,雪山乡下起了大雪,接近深夜12点时,曲xx被一阵求救、呼喊的声音惊醒。当他得知一名产妇由于难产引发大出血、生命垂危的状况后,曲xx拎起桌子上已经备好的孕产急救包,随报信的人出诊。从卫生院到产妇家要走五公里山路,曲xx踏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冰凉刺骨的雪水钻进鞋子里,他都浑然不觉。到产妇家后,他立即开展检查和处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接生,婴儿顺利产下,母子xx、状况稳定。而此刻,曲xx的脚已麻木起来,还伴有针扎一样的刺痛,在稍微缓解之后,他就回卫生院继续上班了。这只是曲xx无数次出诊中一个最普通的场景。他带领医生、护士经常深入牧民群众定居点、放牧点,开展普及卫生知识、计生政策宣传、免费检查、上门诊治等便民服务,为牧民群众免费发放各种药品,经常给困难的患者垫付医药费,为 患者消除病痛、解除忧愁。他勤奋好学,两次到果洛州藏医院藏医进修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和医治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把现代医学与藏族医学结合起来,摸索总结出一些医治患者的“土方子”,深受广大牧民群众的称赞。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原上的好‘曼巴’”。33年来,曲xx的足迹踏遍了雪山乡的每个角落,跑坏、更换了3辆摩托车,行程近40万公里,抢救危重病人、孕产妇1500余人。 历经苦难痴心不改 雪山乡是纯牧业区,山大沟深,道路崎岖,平均海拔4500米,气候十分恶劣。曲xx在行医诊治病人期间,经常遭遇到翻车、摔伤等意外事故,许多次他与死神擦肩而过,至今身上还有十多处伤疤。2009年春季的一天夜里,曲xx在去产妇才xx家的半途中,因摩托车大灯出现问题,他连人带车冲出公路、翻下山坡,身体剧烈的疼痛让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他忍着痛,咬紧牙关,艰难地把摩托车从坡下推到公路上,发现车还能发动,于是又骑上摩托车向才xx家驶去。在顺利完成接生,确保母子xx后,他一下就瘫坐到了地上。后经检查发现,曲xx的第四根肋骨断裂,胳膊和腿部多处擦伤,在理解治疗近两个月后才完全恢复。 由于长期在高海拔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超负荷工作,他的身体出现发烧、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为了救治和照顾病人,他坚持带病工作。2006年3月,在妻子的一再坚持下,他才到xx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被医生确诊为“肺瘤”,经过手术治疗,曲xx的左肺被切除。在西宁休养一年后,他凭着留下的右肺,又义无反顾地重返工作岗位。 曲xx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在20xx年7月建成了400平米的卫生院新门诊,添置了50max光机,心电图、生化设备、B超等诊疗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在担任院长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全院未发生过一齐医疗事故,医院各项业务得到进一步拓展。 【篇四】 xx原本可以安享平静的离休生活,但她却开始了为民服务的新征程;原本应该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她的心里却始终放不下贫困学生;原本能够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适,她却为贫困家庭倾注了满腔热情。十几年来她坚持不懈资助贫困学生150人,资助金额达10万余元。 离而不休 永葆先进 xx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离休以后,都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为党和人民作贡献。 在职期间,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忠诚敬业,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对每项工作都是精益求精。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帮助其他同志完成各项工作,而且从不计较得失。在担任原临汾地区电业局工会副主席期间,组织多次找她谈话,让她担任工会主席的职务,她总是说,“让有能力的年轻人上”。 离休之后,她仍然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坚持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心系国家发展,情系贫困学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好事。每当得知一些地区遇到困难或有重要工作时,她都积极捐款帮助。先后为1988年吕梁地区洪灾、2003年抗击非典、2003年临汾市市容改造、2008年南方抗击冰雪灾害等捐款。2008年xx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她在捐款的基础上,又积极交纳了“特殊党费”。 心系未来 捐资助学 xx始终关心关注国家发展。她说,国富民强,关键是人民素质的提高。而素质的提高又必须从小抓起,让更多的孩子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我们的伟大民族。 1997年,xx得知xx女知青程女士离职舍家自筹资金来到大宁县搞扶贫开发,深受感动,当即决定要尽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力量去支持和帮助她。1998年,她让儿子专程将1万元钱送到了程女士手中,解决了19名儿童的上学问题,从此她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捐资助学善举。2000年7月1日这天,xx和老伴向临汾市尧都区区委、区政府和临汾供电分公司党委写信,以书面形式郑重承诺:在每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每人拿出1000元,共2000元捐助贫困学生,直至他俩离开人世。2002年6月,与她相濡以沫度过58个寒暑春秋的老伴因病去世。7月1日那天,她仍按时把2000元钱送到临汾供电分公司机关党总支部书记手中。2003年年初,临汾市妇联开展“春蕾”行动,号召全市妇女为帮助失学女童开展捐款认领活动。得知这一消息,她一次就认领了5名特困女童,决心帮助她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2004年“七一”前夕,年近八旬的她又不顾山路颠簸,来到永和县交口乡南坡头村,一次认领了10名特困户小学生。 xx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钱要用在打紧处。2005年以前,她资助的基本都是小学生。2005年,国家出台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上学难问题得到很大缓解。于是,从2007年起,她又开始将资助的主要对象转为成绩优异但家庭贫困的高考生。 艰苦朴素 奉献终身 xx对别人总是“落落大方”,对自己却“斤斤计较”。她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好了,但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她现在居住的还是老伴单位的宿舍,最拥挤时全家五口老小三代人挤住在36平米的房里。没有时尚家具,没有高档电器,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红色的表彰佩带和各级组织颁发的证书、奖状、奖章。在xx家中的餐桌上,一只粘补过3个地方的塑料托盘仍在使用;而在洗面盆边,一个1984年xx搪瓷厂生产的白色搪瓷杯子已斑驳褪色,但清亮的水珠还闪闪发光;衣服多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前买的,时间最长的一件呢子大衣已经伴随了她50多年。 xx不仅自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也经常教育子女要艰苦朴素,积极向上。老伴去世以后,子女们多次要找个保姆照顾她,她不同意,说能省则省。其实,她还惦记着失学的孩子,惦记着对党组织的承诺。在她的带动下,全家老小都投身到了扶贫济困的行列,积极向贫困家庭捐助衣物及生活用品。 20xx年,xx从报纸上看到,全省还有276万名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又坐不住了。4月18日,已86岁的xx向党组织郑重申请,每年在捐助贫困家庭大学生1万元的基础上,再拿出1万元捐助贫困家庭。xx每年捐助的金额已经达到了她养老金的40%以上。 xx扶贫济困的举动不仅改变了那些受帮助孩子们的命运,也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曾受资助的乡宁县文科状元董亚红在给xx的来信中写道:“解奶奶,是您让我知道了好人很多,善良的人就在我身边,我会将您的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 【篇五】 谁都希望到城市工作,可他却偏偏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到偏僻山乡教书;谁都希望有一个相知相爱的终身伴侣,可他却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毅然推开了爱情之神;谁都希望有更多的收入让日子过得舒坦些,可他却偏偏把有限的收入奉献给一个又一个贫困的学生。他,就是xx省xx竹镇中日友好希望小学的年轻教师xx。 梦想让他更执著 1977年4月,xx出生在xx县泉水乡四合村一个偏僻小山村。父母务农,只靠种田有限的收入维持生活。他从小看到农村学校少、老师少,很多农村孩子的读书梦生生夭折了。于是,他从小就立志当一名乡村教师。 为了这个梦想,xx三次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了家乡xx县任教,到全乡最穷、最缺教师的村里去当教师。三年后,因学校调整,他如愿调到了母校枣林小学担任教导主任。 当年的枣林小学是xx县出了名的条件差、师资缺、人心散的农村小学,全校只有76名学生、6名教师,当地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家有一缸粮,不来枣小上。”他的到来,令枣林小学的孩子们欣喜异常:徐老师能讲一口悦耳动听的普通话;徐老师会写一手潇洒漂亮的粉笔字;徐老师上课时会随时吟诵出优美的诗句;徐老师还会教外语;下课时,徐老师还会和我们一道做游戏、下象棋,给我们讲好听的故事! 同事们也发现这个貌不惊人、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年轻人,工作极为认真。他家离学校最远,每天总是最早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他不仅制订了详尽的教学计划,而且每一堂课都做认真的备课笔记,还经常把来不及批改的作业捆在自行车后带回家。为了让学生受到正规的英语口语训练,他自掏腰包买了录音机,放在办公室公用。学校教辅资料奇缺,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又很少,他每次都把缺少什么记在本子上,利用年底进城开会的机会一一买到,无偿送给需要的老师。 病魔压不垮的钢铁战士 2002年10月6号,深秋的止马岭,柿子红了,板栗飘香,25岁的xx老师将在这天举行婚礼。然而,造化弄人,婚检结果中的“肾衰竭、尿毒症”,如晴天霹雳一般,改变了xx的生活。他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把十多年辛苦摘抄的几十本读书笔记、文学作品提纲、发表过的文稿、获奖证书以及与朋友间往来的书信统统付之一炬。 “老师,下学期您还来给我们上课吗?”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痛。“就这样放弃吗?不!我无法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我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我得回去!”忍痛与未婚妻解除了婚约,向父母隐瞒了病情,xx又一次回到了讲台上。 为了控制病情,他每天必须服用7种药物,除了买书之外,每个月的工资几乎全部花在买药上。复查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糟糕,xx的听力、视力、记忆力开始下降,头发不断脱落,每天早晨都会呕吐。尽管如此,他备课、上课、辅导孩子、批改作业、质量检测从不落下,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前茅,班级管理更是井井有条。 一次手术前,医生让他选择血透还是腹膜透析。血透效果相对好、副作用也小,但费用高、还要经常去医院,而腹膜透析价格便宜、可以在家做,但容易感染。他想都没想,选择了后者。从此他在学校宿舍里,每天自己做腹膜透析两次,每次要在体内注入2公斤药水,代谢出2公斤左右的血水,时间要2小时左右,其痛苦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即便如此,xx常常是这边拔掉透析的针管,那边就走上讲台。他还主动向校长提出申请,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除教三年级的语文外,另跨学科兼教五年级的英语,一周上19节课。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xx挤出时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他说,只有自己充好电,才能教好学生。他先后取得了双大专文凭,还抱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了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被全国高等教育自学委员会授予第三届全国自学成才“自强不息奖”。 无私奉献换来孩子的希望 山村老师面对的多是留守儿童,不仅要承担教学的任务,还要承担父母的责任。每当新学期开始前,xx对所在班上的同学都要一一家访,了解学生情况,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王家的俩兄弟,家庭贫困,只能依靠年迈的爷爷种地过活,xx家访得知后立即向校长汇报,为他们减免了学费,并主动从自己的买药钱中挤出一部分给他们;一位学生先天缺少耳廓,听力受损,为了让他掌握汉语拼音,xx从零开始,手把手地教,一遍一遍地帮他正音,终于让他走出了自闭,和小伙伴们顺畅地交流玩耍。 2008年大雪封山,xx不顾病情,一次又一次护送路远的孩子回家;xx汶川特大地震后第二天,他主动捐出了当月工资……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从微薄的薪金中抽出钱来,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即使病情危重也从未间断。 xx的老同学、竹镇民族中学的一位教师说,xx对学生的关心并不会随着学生毕业而终止,病中醒来的他还打电话给这位老同学,一再叮嘱要多关心几个当年他带过的学生。手术不久后尚在康复中,他又偷偷乘车来到竹镇民族中学,给几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打气鼓劲…… 从2002年查出绝症到现在,从枣林小学到后来合并成立的竹镇希望小学,xx从没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学生,当有人无意间向他任教三年的16个孩子透露了徐老师生病的消息后,孩子们呜呜地哭开了:“请你劝劝徐老师赶快去看病,我们不能没有徐老师。” 2006年以来,xx身患重病、坚守三尺讲台的事迹开始在群众中传扬。这个普通的山村教师,凭着对教师岗位的热爱和逆境中的坚守,感动了社会。很多素不相识的人自发来到学校,把鸡蛋、板栗、捐款送到xx家中。而他却说:“请转告好心人不要给我捐钱了,给孩子们捐一点书吧,山里的孩子太缺书了!”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20xx年3月,xx成功进行了换肾手术。xx感动地说:“我想早一点回到课堂上,我想和孩子们在一起!” 有人要问,xx放着繁华的城市不进,到农村图的是什么?在他写的《笛》这篇散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山道弯弯,从山里一直通向山外,连接着山里山外两个世界。我啊,愿做那吹笛的人,将牧童引向山外。”凭着这份信念,在他的生命随时可能停止的时候,仍然尽职尽责做一个好教师,把一个一个山里的孩子托出大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