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的阅读训练
语文论文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的阅读训练 教学《巫峡赏雾》的反思 一、整体感知、自主择读阅读课文 首先应让学生从整体入手,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形态的雾,这些雾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择读课文。这就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宰阅读教学的方式,把选择权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课文的择读,一是来自求知的需要,二是来自情感的需要,教师要满足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就必须放下权威,少指定多启发,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在这五幅绘画珍品中,你最欣赏哪一幅呢?根据学习要求学习4—7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7自然段,对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雾多读几遍。教师没有指令性的语言,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想读哪句就读哪句。教师在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 二、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教学中,作者写黄牛、放年人、小路有什么用呢?(进一步说明雾之浓和雾的动态美)由“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你体会到什么?哪些句子写出了江雾的变化?找出本段中的拟人句,比喻句,分组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等等,这些指向性的语言,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深层含义。有人会问,这不是还是教师的指令吗?对。但构建的意义与传统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实践的基础上的,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助想到。教师和学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 三、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对生活的联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达到入神内化的地步,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激励情感,再次深入课文情境。如在教学跑马雾时,课文写到了作者想象的跑马雾的声音:“既然我们从这句话中听到了这么美的声音,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是不是该好好的读一读?”“你说的真好,你能把它读出来吗?”可见,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纽带。 四、 读后互评,评后再读 学生读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评议的作用。评议就是相互启发、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如:在指导读跑马雾时,师:他读得怎么样?生:不是很好。师:为什么?生:如果她声音再大一些,感情再丰富一些就更好了。师:怎样读才能把干情读丰富?生1:在读排比句时,声音要一句比一句高亢,这样才能体现跑马雾的气势。生2:应该把动词重读。师:好,希望你能吸取同学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把课文读得更好。谁再来读一下。以上说明读的训练要注重过程的指导,要经过反复的揣摩才能使情感得到升华。 五、如何在品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 1、在讨论探究中读让学生针对某个句段,展开讨论,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读出什么样的语调、语气等。通过发表各自的见解,相互启迪,使学生、教师、作者三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 2、在品词析句中读让学生抓住句子的重点词语,理解和体会句子的内容和外延,一般可采取换词增减法、变序法,比较出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然后再引导学生朗读。 3、在合作互动中读学生不是封闭的个体,他们需要交流,喜欢合作,这样不仅增加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谊,而且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沟通、相互弥补的作用。如学习活动中,学生提出建议:“老师,我想和我的小组一起读。”“我想和我们北行的同学一起读。”“我想和同桌读。”这些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 4、在情境体验中读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激励作用,情感的感染作用,问题的启迪作用,课件的演示作用,音乐的渲染作用,合作的愉快作用,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入理的读。 5、在想象思辨中读发挥学生的想象,辨证的思考问题,再现课文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想就是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通过联想的方式,再现出具体的形象,使情境、文字、语言融为一体。 6、在角色表演中读学生喜欢活动,乐于表演。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充分反映出内心的世界。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模拟场景,创设氛围,让学生体会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动作,以扮演角色的方式,有声有色有动的朗读出来。查看更多